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比指引中点高3600万美元 [7][8][19] - 第一季度非GAAP毛利率为57.6%,同比增加340个基点,高于指引中点 [19] - 第一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35.7%,同比增加480个基点,比指引中点高约70个基点 [8] - 第一季度末总债务为105.7亿美元,与上一季度持平;现金为2.68亿美元,环比减少1.47亿美元;净债务为78.9亿美元,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为1.7倍,12个月调整后EBITDA利息覆盖率为12倍 [21] - 第一季度库存天数为89天,环比增加6天,仍低于95天的长期目标;应收账款天数为27天,环比减少1天;应付账款天数为93天,环比增加6天;现金转换周期为23天,环比改善1天 [22] - 第一季度运营现金流为8.56亿美元,净资本支出为2.79亿美元,非GAAP自由现金流为5.77亿美元;支付现金股息1.49亿美元,回购5.52亿美元股票,将121%的非GAAP自由现金流返还给公司所有者 [23]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约32.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6%,环比增长约4%;非GAAP毛利率约为57.6%;运营费用约为7.2亿美元,环比增长约5%;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35.7%;非GAAP财务费用约为1.03亿美元;持续运营的现金税约为1.54亿美元,有效现金税率约为14.5%;非控股权益约为1300万美元;建议使用2.65亿股的平均股数进行建模 [23][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7%,符合指引 [8] - 预计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低30%区间,环比增长高个位数区间 [14] 工业和物联网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好于指引 [8] - 预计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低20%区间,环比增长低个位数区间 [15] 移动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好于指引 [8] - 预计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低两位数区间,环比下降低个位数区间 [15] 通信基础设施及其他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略低于指引 [9] - 预计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20%,环比基本持平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市场 - 美国经销商新车库存为27天,远低于64天的历史水平 [11] - 全球xEV车辆渗透率在2021年达到19%,预计2022年达到23%,2023年达到30% [11] 渠道市场 - 服务约一半总营收的分销渠道库存仍低于长期目标,第一季度渠道供应月数为1.5个月,比长期目标低约1个月,且已连续六个季度供应紧张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与客户合作,重新分配材料,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有望提升长期市场份额 [13] - 公司采用混合制造策略,内部晶圆制造占比45%,外部代工占比55%,预计未来外部代工占比将增加至60% [92] - 行业在成熟节点(如28、40和90纳米)存在显著产能限制,而汽车和工业领域对这些节点的需求持续强劲 [6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供应挑战,2022年预期的强劲增长正在实现,客户需求依然强劲,各终端市场的需求仍超过供应,库存非常紧张 [18] - 预计下半年营收将高于上半年,供应在2022年仍将受限且面临挑战,但公司业务将继续产生强劲现金流,并执行既定的资本分配策略 [25]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1日公司发布年度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比减少11%的标准化碳足迹,将设施中可再生电力的使用比例提高到31%,实现11%的标准化用水量减少和76%的回收利用努力增加 [16] - 公司承诺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并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 [17] - 2021年公司员工增长8%,女性员工占比37%;任命总法律顾问Jennifer Wuamett为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监督可持续发展计划;董事会批准将部分员工年度激励薪酬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 [17][1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10 - Q文件中采购承诺较2021财年末下降约10%,这是2021财年末的高点吗?公司是否会重新增加采购承诺? - 采购承诺下降是因为部分已转化为收入;鉴于供需情况未根本改变,公司今年已售罄,未来不排除与供应商签订额外的长期供应承诺 [28][29] 问题2: 2021财年供应链增加对毛利率是逆风,2022财年价格上涨是否会成为毛利率的顺风因素?能否量化这一顺风因素? - 公司仅将更高的投入成本和通胀成本转嫁给客户;内部前端制造利用率从一年前的80%多提高到现在的90%多,预计毛利率将保持在当前水平,上下浮动50个基点 [30][31] 问题3: 汽车客户库存不同步的套件问题如何影响公司向汽车终端市场发货的可见性和信心?如何确保发货符合需求而非过度发货? - 公司与汽车和工业客户保持密切沟通,通过重新分配产品来满足需求,对客户生产情况有深入了解,有信心发货符合需求而非过度发货;SAAR预测下降部分是由于半导体短缺;汽车半导体内容增加、定价、公司市场份额增长以及供应链库存不足等因素导致汽车半导体销售与汽车产量之间存在差距 [33][34][35] 问题4: 如果半导体销售明年假设下降5%或10%,公司会采取什么措施?如何看待毛利率的底部? - 公司原则上不提供明年的指引,毛利率受益于内部设施的利用率和价格上涨,定价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将保持,公司将坚持投资者日给出的模型 [37][38][39] 问题5: 公司在应对宏观事件时的风险降低情况如何?中国市场的影响有多大?与第一季度相比是更大还是更小的削减? - 第一季度天津工厂停工造成约5000万美元影响;第二季度预计有几千万美元的供应和物流中断影响已纳入指引,这是供应层面的问题,而非需求问题;上海地区超过一半的客户已全面恢复运营,三分之一部分运营且快速恢复,需求未受影响 [43][44][45] 问题6: 与客户更紧密的关系是否会改变公司的库存策略?在经济低迷时,公司是否愿意让渠道持有更多库存,不削减工厂利用率? - 公司不会改变内部95天库存目标,因为增加库存对整体情况影响不大;公司正在与客户合作制定各种模型,提高供应链的供应保障能力;与过去相比,公司对终端客户需求的透明度有所提高,更有信心应对未来情况 [46][47][48] 问题7: 随着供应改善,下半年各终端市场的供应情况是变好还是变差?公司是否会优先考虑特定终端市场? - 公司所有四个营收板块都面临供应短缺,工业和汽车业务的供需差距最大,且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今年收入的逐步增长主要取决于供应的增加,而非各市场的需求模式 [49][50][51] 问题8: 公司预计中国疫情对下一季度的影响为1%或更低,而竞争对手预计为10%,为何会有这种差异? - 公司无法推测竞争对手的具体策略和情况;公司通过严谨分析评估中国疫情影响,主要是供应层面的干扰,已采取平衡的风险评估方法将其纳入指引 [52][53][54] 问题9: 如果没有中国疫情影响,公司是否有足够的供应来增加发货量? - 中国疫情相关的上海地区停工影响了供应,如果没有这些影响,公司的指引会更高 [56][57] 问题10: 公司的资本支出计划如何?当前8.9%的资本支出强度在2022年是否可持续?2022年之后如何考虑? - 公司长期资本支出模型为6% - 8%,预计2022年约为10%,2023年及以后将回到该范围内;2020年资本支出约为4.5% - 4.6%,2021年为6.9%,第一季度为8.9% [59][60] 问题11: 第一季度移动业务表现异常强劲,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市场、安全移动钱包和UWB的早期采用,如何看待这些驱动因素在2022年下半年的情况?增量驱动因素是UWB还是整体手机销量? - 移动市场波动主要与供应有关,公司采用内容增长策略,移动钱包和UWB渗透处于早期阶段且进展顺利;第二季度移动业务环比下降是由于供应在各业务板块间的平衡调整 [61][62][63] 问题12: 公司的产能扩张计划如何?如何向客户说明将如何从当前情况恢复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 公司通过10%的资本支出进行产能扩张,未来几年资本支出占比可能为6% - 8%;与代工厂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确保产能;内部前端产能扩张的积极影响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显现;公司将与代工厂合作获取更多产能,预计下半年营收将高于上半年 [66][67] 问题13: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指引的同比增长中,大约有多少来自销量、定价和产品组合? - 公司不按季度披露价格和销量信息,将在明年年初提供2022年全年的相关信息 [69][70] 问题14: 展望今年剩余时间,后端是否会有成本增加? - 在通胀环境下,不能排除持续的投入成本增加,但公司原则上会提高价格以保护毛利率 [72][73] 问题15: 渠道库存比目标低约一个月,考虑到核心终端市场的季节性,是否认为能缩小这一差距? - 公司目标是渠道库存达到2.5个月,但目前受供应限制,产品发货后立即被拉动,今年内缩小差距的可能性很小 [74][75] 问题16: 上一季度公司返还了超过100%的自由现金流,目前的想法是什么?现金分配计划如何? - 公司资本分配策略不变,将继续执行;过去12个月返还了185%的自由现金流,第一季度提高了股息并获得了回购批准 [77][78] 问题17: 本季度运营费用因绩效加薪增长了5%,全年是否会趋于平稳?对当前的支出水平是否满意? - 公司运营费用表现良好,第一季度占销售额的21.9%,优于指引的22.4%;预计下半年运营费用将低于23%的长期模型 [79][80] 问题18: 汽车市场xEV渗透率达到30%,高于预期,原因是什么? - 30%是xEV和高端ICE车辆的总和,其中xEV占23%,高端ICE车辆占7%;xEV渗透率从去年的19%增长到今年的23%,明年还将进一步提升;xEV趋势主要受中国和欧洲推动,欧洲与立法和税收激励有关,中国则因缺乏传统燃油车的历史包袱,许多初创公司直接进入xEV领域 [82][83][85] 问题19: 与汽车业务相比,公司在工业和通信业务中与客户的可见性和紧密程度如何? - 汽车业务供应困难,但透明度良好,公司与Tier 1和OEM建立了密切关系;工业和物联网业务部分通过渠道销售,渠道库存低是主要指标,但公司也为一些知名大客户提供服务,在这些方面与汽车业务的可见性水平相似;目前工业业务的短缺情况比汽车业务更严重 [86][87][88] 问题20: 2023年公司晶圆处理产能预计提升,能量化提升多少?既然对需求的可持续性有信心,且成熟节点存在结构性供应不足,为何不在2023年及以后保持高投资水平? - 公司自有晶圆设施将达到其能力范围内的提升水平,但仍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公司将继续推动从代工厂获得更高的供应;在混合制造策略下,外部代工厂供应的份额将增加,中期内内部产能占比较小 [90][91][92] 问题21: 第一季度通信业务因供应问题略有未达预期,能否详细说明?目前是否已解决? - 通信业务中的LDMOS生产设施也服务于汽车和工业客户,设施已满负荷运行,公司原计划过于乐观,但影响不大,通信业务仍实现了同比和环比增长 [93][94]
NXP(NXPI)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