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inkoSolar(JK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JKSJinkoSolar(JKS)2022-08-26 23: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营收28.1亿美元,环比增长27.6%,同比大幅增长137% [6][19] - 毛利率为14.7%,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较去年同期的17.1%有所下降 [19] - 总运营费用4.57亿美元,环比增长40%,占总营收的16%,高于第一季度的15%和去年同期的13% [20] - EBITDA为1.86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的1.26亿美元 [20] - 剔除可转换优先票据和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影响后,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5500万美元,环比有所改善 [6][19][20] - 因美元兑人民币持续升值,第二季度实现净外汇收益约3400万美元,高于第一季度的1200万美元 [21] - 第二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5亿美元,略低于第一季度末的26.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亿美元 [2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9天,高于第一季度的66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04天,低于第一季度的117天 [21] - 第二季度末总债务为3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43亿美元有所下降;净债务为17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末的16亿美元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太阳能总出货量为10.5G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10.2GW,环比增长约27%,同比翻倍 [6][14] - 第二季度大尺寸产品出货比例逐渐增加至近90%,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 [17] - 通过分销渠道的出货量占比近50%,其中欧洲和部分亚太市场的分销渠道出货量占比超过一半 [17] - 预计2022年Tiger Neo组件出货量将达到约10GW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中国组件出口量达8.7GW,同比增长2%;对欧洲的光伏组件出口总量达42.4GW,同比增长137% [7] - 上半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达30.9GW,同比增长136% [8] - 第二季度公司对欧洲市场的出货量稳步增长,占比保持在25% - 30%;对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环比翻倍;对新兴市场的出货量也实现了稳定的环比增长 [14] - 受物流链问题影响,部分欧洲国家下半年的需求预计将环比放缓;一些国内客户在等待全面评估供应链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部分大型公用事业项目可能因电网连接和输电问题推迟到2023年执行 [15] - 美国市场短期内供应链追踪收紧抑制了需求,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和《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的通过,预计需求将保持积极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控制内部成本,以抵消上游成本上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6] - 持续增加内部高效产能比例,提升竞争力。年初投产的16GW TOPCon电池产能在第二季度末达到满产,量产效率超过24.8%;近期在合肥新增8GW N型电池产能投产,并在海宁启动了另一个11GW N型电池产能的建设项目 [11] - 作为TOPCon技术的行业先驱,公司在该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认为已建立起核心工艺和技术的进入壁垒,TOPCon是后疫情时代最具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价值的高效电池,发展机会充足,将通过技术迭代保持领先地位 [11][12] - N型组件受到全球客户欢迎,订单可见度高,相比P型产品有竞争溢价,公司有信心完成4年N型出货目标,并预计2023年随着新产能释放和市场渗透率提高,N型出货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12] - 根据当前和预期的供应链及市场情况,调整了今年剩余时间的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能扩张阶段,预计到2022年底,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年产能分别达到55GW和65GW [13] - 预计第三季度总出货量在9 - 10GW之间,重申2022年全年总出货量在35 - 40GW之间 [13] - 为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和质量发展,相应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进一步加强海外供应链和全球销售及营销网络 [16] - 认为模块业务不仅在于生产,更在于全球制造、全球营销、销售、银行信誉以及与客户的强大销售关系,公司将继续巩固强大的品牌、营销和产品竞争力 [44] - 对于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提供的制造业补贴,公司处于进一步评估的早期阶段,预计未来几年美国本地产能将增加 [4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受各国能源转型加速和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危机影响,许多市场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激增,但多晶硅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推动组件价格上升,部分需求因此放缓 [7][8] - 预计多晶硅价格将在第三季度继续上涨并达到峰值,第四季度随着产量增加,价格涨幅将放缓,带动下游需求复苏 [8] - 四川省的限电措施暂时影响了公司在当地的生产能力,目前无法评估对2022年全年业务运营和财务业绩的影响程度,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9][10] - 清洁能源转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全球光伏需求今年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但部分市场因快速增长带来的短期波动而面临暂时困难,随着市场持续调整,公司对全球光伏发展保持乐观,预计实现超过市场增长的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7][1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今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约为250GW,明年随着多晶硅瓶颈消除,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将实现强劲增长,预计市场增长率约为25% - 30% [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四川限电对公司的影响 - 四川限电对公司晶圆产能有10 - 15天的影响,约为700MW,但公司通过其他工厂最大化生产来减少影响,且在制定9 - 10GW的出货指引时已考虑该情况,暂无计划从第三方购买晶圆 [25][27] - 公司产能预计在未来几天恢复到基本满产状态,恢复情况与水位恢复有关 [29] 问题2: 供应链追踪与美国LPA的关系及相关模块运输情况 - 公司不仅为美国市场,也为其他市场准备产品可追溯性能力,这是未来的必要步骤。目前美国市场客户清关不顺畅,公司正与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及顾问共同努力解决 [31][32] - 不同来源多晶硅的模块在清关时无差异,都需提供符合CBP要求的文件 [34] 问题3: 东南亚工厂的利用率及模块运输调整情况 - 产业链上游的晶圆和电池短期内供应能满足需求;对于面向美国市场的模块生产,若无法保证可追溯性则不会进行生产或运输 [36] 问题4: TOPCon产品的情况及与PERC产品的对比 - Tiger Neo(TOPCon产品)相比标准PERC产品竞争力强,72片产品的功率峰值高约20瓦,能为客户带来额外收益,市场溢价约为0.01 - 0.015美元/瓦,有时可达0.02美元/瓦 [38] - 第二季度TOPCon产能处于提升阶段,研发和运营团队正努力提高产出效率和降低成本,目前TOPCon模块与传统P型模块的综合成本差异在0.05元人民币以内,公司计划到年底使TOPCon综合成本达到PERC水平 [40] 问题5: 对主要多晶硅企业进入模块领域的看法 - 模块市场规模大且未来几十年将持续增长,目前前五大模块公司市场份额为60% - 65%,二、三线公司占30% - 35%,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长率为30%,有较大的市场渗透空间。但模块业务不仅在于生产,公司将继续巩固品牌、营销和产品竞争力 [44] 问题6: 公司是否考虑在美国进一步扩建工厂 - 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明年生效,将为制造业提供大量补贴,公司已有400MW的小模块产能符合激励条件,目前处于进一步评估的早期阶段,预计未来几年美国本地产能将增加 [46] 问题7: 2022 - 2025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的展望 - 预计今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约为250GW,明年随着多晶硅瓶颈消除,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将实现强劲增长,预计市场增长率约为25% - 30% [48] 问题8: 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的原因及后续ASP预期 -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ASP相近,部分历史订单执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导致ASP略有下降,且营收包含多种因素,不能简单用营收除以出货量计算ASP,同时人民币贬值和中国市场占比增加也有一定影响 [55][58][59] - 第三季度ASP将与第一、二季度保持稳定,第四季度市场价格预计也将基本稳定,但因时间较远存在未知因素,暂无具体披露 [61][62] 问题9: 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情况 - 公司在第一、二季度授予的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是一次性项目,未来预计金额将非常小,第二季度约为2000 - 2500万美元 [64] 问题10: 每瓦运输成本情况 - 每瓦运输成本约为0.015 - 0.02美元,季度间相对稳定,目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下半年中国市场占比增加,综合成本将降低;预计明年全球经济疲软,运输成本将呈下降趋势 [67] 问题11: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CapEx)和折旧情况及全年预期 - 今年上半年CapEx达到14亿美元,预计全年仍为30亿美元 [69] - 第二季度折旧按每瓦计算约为0.05 - 0.06元人民币,约为5500 - 6000万元人民币 [70] 问题12: 公司是否考虑进入多晶硅业务 - 未来多晶硅供应将充足且价格呈下降趋势,不会成为公司业务的瓶颈。公司供应链团队与多晶硅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同时作为少数股东进行投资,目前暂无进入多晶硅业务的计划 [72] 问题13: 公司储能业务情况 - 储能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认为目前不是讨论的合适时机,待准备好后将分享相关战略和计划 [74] 问题14: 今年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模块出货量细分及国内外销售单位利润差异,TOPCon产品ASP溢价能否维持及与同行产品的优势,多晶硅价格何时下降 - 预计全年中国和欧洲市场是公司出货量的两大主要贡献者,各占25% - 30%,新兴市场占20% - 25%,亚太市场占15% - 20%,其他市场包括北美、中东和非洲等占剩余份额 [76] - 公司对Tiger Neo(N型产品)采用与客户分享利益的定价模式,客户使用该产品的项目每瓦可获得约0.025 - 0.03美元的额外收益,公司与客户大致平分收益,这种模式可持续,即使有更多同行进入TOPCon领域,公司也无需进行价格竞争,且在成本结构、效率和产品性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76][77] - 从长期来看,多晶硅供应瓶颈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消除,这将为下游太阳能安装市场,特别是因资本支出问题而大幅推迟的公用事业项目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77] 问题15: 第三季度及未来几个季度的毛利率和运营费用(OpEx)预期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毛利率将有所扩大,尽管面临多晶硅价格上涨和四川限电影响,但TOPCon模块电池产能运行良好,将在营收和产品组合中贡献更多份额,其毛利率较高 [79] - 由于下半年出货量增加,预计运营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将略低于上半年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