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raganfly (DPRO)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DPRODraganfly (DPRO)2023-03-28 11: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全年营收760.5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00万美元增长8%,其中产品销售560万美元,无人机服务收入200万美元 [7][55] - 全年毛利润79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60万美元,主要因Q4一次性非现金库存减记;若不考虑该因素,22年毛利润为280万美元,增长5%,毛利率为36.4%,与去年的37%基本持平 [56] - 全年综合亏损273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640万美元;若剔除包括衍生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应收票据减值、库存减记、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等非现金项目,综合亏损为2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910万美元 [57] - 全年每股亏损约0.71美元,若剔除非现金项目,去年同期每股亏损为0.81美元 [58] - Q4营收1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0万美元下降19%,其中产品销售100万美元,无人机服务收入30万美元 [59] - Q4毛利润为负,因一次性非现金库存减记;若不考虑该因素,毛利润为31万美元,毛利率为24%,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主要因低毛利产品销售占比增加 [60] - Q4综合亏损1660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260万美元;若剔除包括衍生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应收票据减值、库存减记、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等非现金项目,亏损为74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为620万美元,亏损略有增加主要因专业费用和工资成本上升,部分被保险成本降低抵消 [61] - Q4营收较Q3的180万美元下降约29%,主要因产品销售减少;若不考虑库存减记,毛利率为24%,较Q3的33%下降,主要因产品销售组合变化 [62] - 年末总资产1460万美元,主要变化为现金使用、库存和预付款减少;年末营运资金盈余1010万美元,若剔除衍生负债非现金价值,盈余为1020万美元;股东权益为1110万美元;公司年末现金余额为790万美元 [64][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销售全年收入560万美元,Q4收入100万美元 [55][59] - 无人机服务全年收入200万美元,Q4收入30万美元 [55][5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行业规模约300亿美元,其中军事领域占比95% - 97%,消费或准专业领域主要由中国或外国制造商主导,商业领域占比1% - 2%;预计行业从300亿美元增长到500亿美元的过程中,增长主要发生在商业领域 [13][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是北美领先的商用多旋翼无人机企业,也是全球最古老的商用无人机制造商之一,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大力投资研发,推出三款新产品 [11][12] - 新工厂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本拿比,将于今年Q2末投产,目前已开始生产产品,部分用于演示 [9]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谨慎务实的产品开发策略,在市场中具有优势,尽管一些竞争对手资金更雄厚,但公司认为自身产品更具可持续性 [73][74][8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产品需求旺盛,但受制造产能限制,营收增长受限;随着新工厂投产,产能问题将逐步解决 [8] - 乌克兰冲突使全球预算向小型无人机倾斜,公司在乌克兰的业务不仅带来收入,还提升了公司在全球的可信度,为未来销售和合作奠定基础;即使冲突结束,在排雷、重建等领域仍有大量业务机会 [46][47][81] - 印度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将无人机纳入多项计划,公司已与当地公司合作,将积极拓展该市场 [85][90][9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推出三款新产品,包括重型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和一款旗舰无人机,其中旗舰无人机可替代DJI M600,目前订单积压严重 [17][20][29] - 公司在乌克兰开展多项业务,包括与DEF - C合作、向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部门交付无人机、参与合同工程项目、与多家公司进行技术集成等 [34][35][39] - 公司销售周期方面,新客户约为六个月,老客户约为三个月,排雷业务销售周期约为一年;公司加强了营销和销售团队建设,目前每月有数千个潜在客户咨询 [94][96][10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3年剩余时间最大的收入驱动因素是什么 - 公司认为最大的收入驱动因素将是3XL无人机,预计Q3开始放量;同时,除产品销售外,还有许多业务发展的意外因素可能带来收入惊喜 [70][71] 问题: 与其他无人机公司相比,Draganfly的优势是什么,在市场中的定位以及对股东价值影响最大的业务 - 公司凭借长期经验、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以及谨慎务实的产品开发策略,在市场中具有优势;尽管一些竞争对手资金更雄厚,但公司认为自身产品更具可持续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73][74][80] 问题: 乌克兰合同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如何,如何实施,有哪些运营限制和机会 - 即使冲突结束,仅排雷工作就有40年的需求,重建工作和小型无人机在战区的应用也将持续;公司在乌克兰建立了信任关系,遵守当地法规,消除了此前北美制造商面临的国家制造威胁 [81][82][83] 问题: 印度市场的机会如何 - 过去12 - 18个月,公司收到多家印度公司的合作咨询,并与RSI公司建立合作;印度政府对无人机需求巨大,涉及多个领域,公司将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85][86][93] 问题: 销售周期如何,目前销售管道情况,是否扩大销售团队 - 新客户销售周期约为六个月,老客户约为三个月,排雷业务销售周期约为一年;公司加强了营销和销售团队建设,目前每月有数千个潜在客户咨询 [94][96][101] 问题: 公司在成本方面有哪些运营改进措施,未来毛利率如何变化 - 公司进行了集中化管理,消除潜在重复工作,实现各职能部门协同效应;实施了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采用整体业务方法,向解决方案型业务转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04][105][106] 问题: 为什么需求高但收入没有增加 - 主要是因为公司正在建设产能以满足需求,目前产能建设接近完成,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08] 问题: 激光雷达、光学和成像领域,激光雷达、光学和成像公司收购无人机公司的威胁有多大 - 公司凭借经验丰富的团队,从制造无人机拓展到制造传感器的难度相对较小;公司选择有需求且能产生现金流的激光雷达产品,该产品能生成专有数据,为服务业务提供竞争优势;同时,许多传感器公司需要平台,公司与其合作可将其转化为销售渠道;而传感器公司制造无人机面临复杂的法规和工程问题 [11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