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LA(KLAC)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9月季度营收27亿美元,处于指引区间上限,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0% [8] - 季度非GAAP净利润首次超过10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7.20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7.06美元,均高于指引区间 [8] - 运营现金流首次超过10亿美元,季度自由现金流9.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利润率34%,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12个月,总自由现金流从37%增至31.4亿美元 [12] - 季度总资本回报2.78亿美元,包括9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和1.88亿美元的股息支付;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总资本回报52亿美元,占自由现金流的166%,包括46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和6.64亿美元的股息 [13] - 12月季度总营收预计在28亿美元左右,上下浮动1.5亿美元,新的中国法规对12月季度营收指引的直接影响约为1亿美元 [34] - 预计非GAAP毛利率在61.5% - 63.5%之间,GAAP摊薄每股收益预计在5.94 - 7.34美元之间,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预计在6.30 - 7.70美元之间 [35][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图案化系统业务营收环比增长49%,同比增长67% [11] - SPTS部门季度营收表现强劲,公司在先进封装和汽车电子领域加大了投入 [11] - KLA服务业务在9月季度增长至5.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 [12] - 预计12月季度半导体过程控制系统业务的营收增长将比公司整体平均水平高出几个百分点,该业务预计将显著超过整体WFE行业的增长 [26][27] - 预计12月季度Foundry逻辑业务占半导体PC系统营收的约76%,内存业务占约24%;在内存业务中,DRAM预计占该细分市场组合的约55%,NAND占45% [3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预计2023年WFE支出将下降约20%,其中内存市场的WFE投资下降幅度将超过市场整体,Foundry逻辑市场的下降幅度将小于整体市场 [28][29] - 目前整体WFE行业预计增长中到高个位数,达到低900亿美元区间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运营模式确保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应对供应链挑战并持续投资于研发 [10] - 公司将继续平衡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以支持长期增长目标,同时应对近期前景疲软的预期 [36] - 公司将继续保持对产品开发路线图的高投入,以扩大市场份额,支持客户的技术路线图和多年投资计划 [40] - 公司在2022年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一级WFE设备供应商之一,大幅超越整体WFE市场的预期增长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半导体行业的增长已变得更具战略性,终端市场组合更加多样化,但近期消费电子市场放缓导致的库存过剩影响了半导体器件价格,特别是内存市场 [16] - 半导体客户正在下调2023年资本支出预算,其中内存客户的影响最大,但半导体设备行业的长期增长仍将持续,因为领先边缘的研发投资优先、对遗留节点的持续投资以及先进封装等使能技术的增长 [17] - 尽管2023年WFE需求前景疲软,但推动半导体行业长期需求和WFE投资的长期趋势依然强劲,公司有信心继续实现可持续的相对表现超越 [38][40] 其他重要信息 - 10月初,美国政府发布了新的法规,控制美国半导体行业与中国的贸易,公司在中国的大量业务集中在遗留节点投资,不受近期出口限制的影响,但系统和服务收入未来将受到不利影响,公司正在评估更广泛的影响,并与美国政府合作 [14][15] - 公司初步评估新的中国出口法规对2023年营收的直接总影响在6 - 9亿美元之间,其中服务约占总影响的10% - 15%,该估计未考虑产品重新分配的可能性 [3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行业支出下降约20%时公司的营收和盈利潜力 - 历史上WFE的波动主要在内存领域,过程控制在内存中的强度低于Foundry和逻辑;公司支持投资技术路线图的客户,即使他们削减产能投资,也会继续与公司合作;客户通常会继续运行已安装的设备,服务业务有合同保障,在资本支出环境低迷时也是支撑因素 [45][46][47] 问题: 掩模检测业务今年和明年的前景 - 今年是光罩检测业务非常强劲的一年,预计将超越公司内部的半导体PC业务;明年随着对3纳米节点的投资增加,该业务预计将继续表现良好,同时中国在遗留光罩检测和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将提供支持 [49][50] 问题: 明年过程控制营收是否仍会超越WFE - 公司认为有两个原因使其有能力超越WFE:虽然部分同行面临供应问题,但公司也有自身挑战,若有更多产能本可发货更多;WFE的下降主要集中在内存领域,而不是Foundry逻辑,这对公司的业务组合有利 [56] 问题: 服务业务中来自中国的占比以及WFE下降20%时服务业务的情况 - 公司未公布服务业务中来自中国的具体占比,但预计低于系统业务在中国的占比(20% - 25%);预计明年服务业务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低于公司长期目标(12% - 14%),可能处于个位数,主要受美元走强带来的外汇逆风影响 [58][59] 问题: 过去三个月积压订单的变化、如何纳入中国国内禁运的变化以及何时恢复正常交货时间 - 积压订单略有增长,剩余履约义务将在130亿美元左右;由于新的中国法规,公司清理了部分积压订单,预计12月季度还会有一些调整;高端技术产品的交货时间仍然很长,需要等待额外产能上线才能缓解,而一些以产能为中心的产品预计在2023年将实现正常化 [64][65][66] 问题: 12月中国影响的净风险数字 - 没有新法规的情况下,公司的营收指引会高出约1亿美元;短期内重新分配系统较为困难,随着时间推移,公司将能够进行更多的重新分配 [67] 问题: 6 - 9亿美元的中国影响与公司当前业务的关系以及剩余可寻址机会 - 公司认为该范围已经进行了风险评估,是基于积压订单和对受影响客户2023年的预计订单得出的,服务约占10% - 15%;随着与法规和客户的进一步沟通,有可能挽回部分损失 [70][71] 问题: 行业复苏时WFE强度的趋势 - 强度与先进技术节点的挑战有关,过去两年强度上升是因为逻辑/Foundry和内存的缩放恢复;预计强度将略高于2019年或2023年的水平,但不一定能回到过去两年的水平;即使2023年产能放缓,技术进步也不会放缓,过程控制强度有望保持并可能进一步提高 [74][75][76] 问题: 出口限制的情况以及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影响 - 公司对实施的出口管制并不感到惊讶,并一直在与政府官员合作;客户正在评估出口限制的影响和长期可行性,但最终如果他们不在中国投资,会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方 [84][85] 问题: 制造业生产率和毛利率的情况 - 公司预计工厂产出将进一步提高,并继续按照客户要求交付产品;随着进入2023年,可能会出现一些重新安排的情况,具体情况还需观察;关于毛利率,12月的情况将取决于业务组合动态,中国法规对毛利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收方面,而非毛利率本身 [89][100][103] 问题: 新的中国出口限制对长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的影响 - 公司在制定2026年计划时已经考虑了WFE的合理化,最终客户的投资预测基于他们对资本强度的承受能力;公司认为半导体行业增长、资本强度和过程控制等因素都在预期范围内,因此仍然认为能够实现2026年的计划 [92][93][95] 问题: 12月季度SPC和EPC的增长差异以及毛利率指导的情况 - 12月的增量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半导体过程控制业务;EPC业务在季度环比上可能会有适度增长;9月季度毛利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半导体PC业务的出色表现和图案化业务的显著增长;12月的毛利率将取决于业务组合动态,中国法规对毛利率的影响主要是营收方面,而非毛利率本身 [100][101][103] 问题: 此次下行周期与以往不同的原因以及对2023年的可见性 - 公司目前没有收到取消订单的情况,积压订单季度环比有所增长,但预计进入2023年将看到更多取消订单的情况;公司更依赖客户的技术路线图,而不是产能增量,只要技术路线图保持稳定,公司就对自身的定位感到满意 [105][107][108] 问题: 2023年过程控制系统业务的规模 - 公司目前不适合对2023年进行指导,但认为在WFE约750亿美元的背景下,60亿美元的规模是合理的;随着进入2023年1月的指导期,公司将提供更清晰的信息 [113][114] 问题: 中国限制是否使国内WFE强度在过去几年有所膨胀 - 中国的额外WFE投资没有充分利用EUV,相对而言资本密集度不高;随着时间推移,留在技术路线图上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技术投资压力,这对KLA有利;资本强度可能会有所调整,但不会回到过去的水平,公司在制定2026年计划时已经考虑了这一点 [117][118] 问题: 2023年中国影响的可重新分配比例 - 目前还太早无法确定,公司将根据产品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估,预计高端产品的重新分配可能性较大 [125][126][127] 问题: 2023年运营费用的情况 - 目前运营费用预计将趋于平稳;公司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支持营收增长和创新,未来将谨慎平衡投资,确保有合适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通胀压力和绩效周期等因素 [129][130] 问题: 无法向项目提供备件和服务是否会导致项目停滞 - 对于KLA系统,服务对于保持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没有服务将很难有效利用已发货的设备 [132][133] 问题: 汽车市场的情况 - 汽车市场是公司业务的一个良好驱动力,公司在EPC和SPTS业务中都有相关产品,并看到了显著增长;预计今年汽车相关业务的营收约为7亿美元,并有望随着汽车半导体含量的增加而继续增长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