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澳科技(00245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1年3月30日)
晶澳科技晶澳科技(SZ:002459)2022-11-23 14:5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58.47亿元,同比增长22.17%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07亿元,同比增长20.34% [1] - 报告期末总资产372.97亿元,同比增长30.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6.56亿元,同比增长83.45% [2] - 报告期内电池组件出货量15.88GW(含通过出售电站的出货量),海外组件出货占比68.3% [2] 2020年经营状况 应对疫情 - 严格执行防控政策,坚持抗疫情、保生产两手抓,扩大市场销售出货量,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本增效 [2] 海外市场布局 - 发挥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和品牌优势,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三,连续五年获“欧洲顶级光伏品牌”等荣誉 [2] 科技创新 - 推出超高功率组件DeepBlue3.0,量产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3.20%,N型高效电池项目启动 [2] 垂直一体化优势 - 组件产能23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通过技术工艺升级和供应链合作降本增效 [2][3] 资金募集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2亿元,投资建设义乌项目,部分已投产或正在产能爬坡 [3] 股权激励 - 首次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3] 电站投资 - 在辽宁朝阳、黑龙江大庆和湖南常德等地投资建设近500MW光伏平价上网项目 [3] 未来发展规划 产能扩充 - 预计2021年底组件产能超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保持组件产能的80%左右,电池组件出货25 - 30GW [3] 研发投入 - 加大研发投入,坚持“研发一代,量产一代,储备一代”原则,提高电池光电转化效率,N型高效电池中试线转换效率近24%,有序向量产转移 [4] 财务指标 - 营业利润191,821.00万元,较上年增长14.95%,净利润增长主要因销售增长和单位成本费用降低 [4] - 毛利率16.36%,较上年度下降4.9个百分点,不含运费毛利率20.07%,较上年度下降1.19个百分点,主要因硅料、玻璃等材料价格上涨 [4] - 2020年末流动比率1.16,较2019年末上升0.18,增幅18.37%;速动比率0.89,较2019年末上升0.09,增幅11.25%;资产负债率60.21%,较2019年末下降10.71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6,497.70万元,合并报表层面自2009年以来连续12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销售收现率83.99% [4][5] 问答环节 需求与盈利判断 - 预计今年全球市场150 - 170GW,乐观接近180GW,一季度组件出货稳步增长、价格走高,预计成本与去年四季度变化不大,全年盈利维持去年水平 [5] 下游接受度 - 目前市场价格1.65 - 1.72元/瓦(含税),有电力企业投资回报率降至6.5%左右,当前价格能支撑绝大多数项目 [5] 出货节奏 - 今年整体出货计划延续往年节奏,四个季度出货量逐步增加 [5] 签单情况 - 二季度订单饱满,6月接单有控制,全年超50%订单已接到,有信心完成25 - 30GW出货目标,海外订单价格22.5 - 23美分/瓦(不含税),国内1.65 - 1.72元/瓦(含税) [5] 组件差异 - 182尺寸组件市场欢迎,价格有1 - 2分溢价,166和182单玻一体化成本差异3分钱以上,双玻差异更大,182尺寸产品有优化空间 [5][6] 价格影响 - 玻璃价格下调可能促进下游接单和排产,但不会马上体现;玻璃价格每平米变动10块钱,影响单玻约5分,双玻不到一毛钱 [6] 成本竞争力 - 公司在一体化成本及各环节成本处于第一梯队前2名,还需考虑品质、技术等多方面,目前处于第一梯队优势状态 [6] 供应链管理 - 通过和主要供应商签订长单保障供应链安全,长单履约率等处于行业最好水平,采购成本控制兼顾供应和成本降低,对下游合作持开放态度 [6] 硅料供应 - 2021年硅料产出约50万吨可满足市场需求,公司通过长单锁定约75%硅料,库存量2周左右,供应无需担心 [6] 海运成本影响 - 出厂价与运费无关,到付价会将物流价格叠加在销售价格上,签好合同后运费上涨对利润影响不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