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董事长靳保芳 1996 年进入光伏行业,旗下曾有晶龙集团和晶澳科技,2018 年晶澳完成私有化,晶龙光伏业务整合到晶澳,借壳天业通联重组上市,2019 年 12 月 13 号更名为“晶澳科技” [2] - 2019 年上半年组件出货约 4.2GW,营业收入 88.7 亿元,净利润约 4.2 亿元,2020 年 1 月 22 日公布业绩修正,全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 9.4 - 12.9 亿元区间 [2] - 公司有 2 万多名员工,国内和海外共有 12 个生产基地,全球客户有 33,000 多,定位为垂直一体化的一线品牌组件供应商 [2] 企业优势 品牌优势 - 15 年光伏电池经验,超过 10 年组件经验,多年荣获财富中国 500 强、全球新能源企业 500 强荣誉,连年被彭博财经评为全球最具融资价值光伏组件品牌,连续 4 年获得欧洲顶级光伏品牌称号 [2] 技术优势 - 多年持续研发投入拥有 700 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00 多项,大部分在电池方面 [2] - 100%实现二次印刷工艺,提升电池质量,垂直一体化企业利于质量和成本控制,组件环节拥有 TUV 南德目击实验室和 Intertek 卫星实验室 [2] 市场优势 - 成立之初就是全球化公司,终端市场全球化布局,在全球主要光伏市场设销售公司,销售团队本土化,与主要市场分销渠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市场分布均匀,长期战略客户对出货量贡献大,海外市场出货量逐年递增,2018 年超过 65%,2019 年预计海外销售比例还会上升 [2][3] 团队优势 - 由职业经理人和自身培养核心骨干结合的管理团队,执行总裁和技术总裁有海外背景,生产主要负责人是核心骨干 [3] 疫情影响 生产方面 - 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小组,基地建立应急处置预案,2 万多员工无感染和疑似病例 [3] - 交通物流和人员流动限制影响生产,长三角复工通知对行业下游生产有短暂影响,河北、内蒙古、云南及海外产能基本不受影响,国内组件订单交付可能延迟,海外影响不大 [3] 市场方面 - 市场需求仍在,可能交付顺延,全年增量还在,公司目标不变 [3] 社会责任方面 - 捐款 1 千万元支持武汉疫情,安排海外同事寻找防疫物资资源支援国内一线医护人员 [3] 业务问答 销售情况与展望 - 2019 年晶澳组件出货蝉联全球第二,2020 年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 [3] - 大部分市场在海外,海外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在成熟、优势、高端市场排名前三,新兴市场加大销售力量提升占比,预计 2020 年欧洲市场保持增速,美国市场可能抢装,中东争取更多份额 [3] 产能布局 - 预计到 2020 年底,组件规划产能为 16GW,上游硅片和电池产能向组件产能看齐并适当调整,光伏发电存量电站在 500MW 左右 [4] - 2019 年河北邢台基地投产 1.5GW 组件车间生产九栅半片组件,2020 年新上组件为半片产能 [4] - 电池片尺寸保持业界主流方向,新产线兼容,老产线技改,大尺寸性价比更好 [4] - 义乌项目规划 5GW 电池和 10GW 组件,5GW 产能 210 兼容以下,目前无产能,按项目进度决定投产时间 [4] - 越南硅片产能约 1.5GW,硅片尺寸兼容 166 [4] 市场占比与优势 - 在主流市场占比均匀,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内部占比约 10 - 15%,战略客户出货量贡献大,与分销渠道长期合作,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 [4] 业绩与市场预测 - 业绩预告范围大符合上市规则,保证实际利润落在预计空间 [4] - 未来 3 - 5 年全球市场每年保持 15 - 20%的增长,国内市场受政策影响大,未来 3 - 5 年国内新增装机在 40GW 左右 [4][5] - 随着平价上网实现,组件价格下降趋稳,未来组件毛利率可能略高于其他环节 [5] 远景规划与市场份额 - 未来 3 - 5 年保持第一梯队行业地位,业绩与市场地位匹配 [5] - 光伏行业整合力度加大,制造环节向龙头企业集中,晶澳市场占有率每年提升 1 - 2% [5] 团队与成本 - 管理团队稳健,人员构成多元,个别人员离开影响小,A股重新上市后会发挥股权作用进行员工激励 [5] - 新产线成本和业界同行同一水平,老产线成本略高,通过改建、技改降低老产能占比影响 [5]
晶澳科技(00245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0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