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靠电子血压计在国内做品牌和ODM生产,2009年上市后推出第一代物联网血压计,获苹果支持,后在硅谷成立公司探索硬件、移动互联和服务 [6] - 公司经7年探索形成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2016年在天津代谢病医院和北大医院开始,2019年扩展到美国,目前在国内47个城市和150多家医院合作,入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提升至约60%,在美国与40多家诊所合作 [6] 核心战略 - 推广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将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6] - 2014年与小米深度合作,学习爆款思路,在国内外新零售平台推出爆款产品,如2017年与小米发布额温计,2020年疫情期间为国内外防疫做贡献,iHealth在美国树立品牌、打开市场 [7] 新冠自测试剂盒业务 进入原因 - 在美国本土设有团队,能解决临床、实验等实际问题 - 在其他产品上有与FDA接触经验,熟悉相关要求 - iHealth作为自主品牌已打入美国市场 [7] 订单情况 - 获得美国HHS 5亿人份试剂盒订单中的2.5亿人份,为公司历史最大订单 [7] 问答环节 产能相关 - 产能提升主要看劳动力人工供应,有时间过程,公司会综合考虑效率和风险规划生产安排 [8] - 暂未统计美国政府采购和零售渠道占比,会根据市场、订单和供应链情况实时调整生产、供货安排 [10] - 公司和合作伙伴合作正常,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安排生产 [10] - 必欧瀚代工产能问题不作答 [10] - 过去公布的2亿产能是全包含后的产能 [14] - 春节期间天津工厂产能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 [16] 价格相关 - 零售价调整包含运费,实际价格变化不大,目前无涨价计划 [8] - 价格受供需关系、市场环境影响,未明确美国市场后续销售价格是否下调 [11] 销售渠道相关 - 美国零售渠道主要有公司官网、亚马逊电商平台和商超等线下渠道,其他国内厂商进入美国市场取决于FDA EUA授权情况 [8] - 试剂盒产品未获得国内认证,无法在国内销售 [11] 原材料相关 - 部分原材料采购,未出现原材料紧张现象 [8][12] - 原材料采购是否涉及其他上市公司不作回答 [12] 技术与审批相关 - 公司有IVD产品技术积累,IVD行业产品竞争差异在品质、灵敏度、特异性 [9] - 美国FDA有机构判断现有抗原检测试剂盒能否检测变异毒株,公司更新迭代是否重新报审批取决于此 [12] - 获批FDA EUA的家用自测试剂盒厂家有12家,其中中国公司背景3家,公司筹备到申报并获得授权约1年,其他厂商获批取决于产品和资料是否符合FDA标准 [12] 市场与政策相关 - 家庭自测需求与疫情相关,若疫情控制好需求可能降低,不排除产品未来在中国或其他国家使用可能,但需以政府许可检测方式为准 [9] - 试剂盒可作为自我筛查工具,公司向天津市政府建议在封控区无症状家庭使用,以降低核酸检测暴露传播风险和系统压力,尚未收到反馈,愿为封控区人员连续检测免费捐赠 [9][14][15] - 美国政府态度和市场体量与疫情发展相关,可参照额温计20年至今销售情况 [10] - 美国招标考虑因素公司不便回答,产能可能是条件之一 [13] 产品质量与代工相关 - 扩大产能时将产品品质作为首要条件,安排专业团队保障质量,按FDA要求生产 [13] - 获得FDA EUA的美国公司理论上可在国内找代工厂,需完成工厂验证工作,核心测量部分不能变化 [13] - 代工中核心测量部分不能变化调整 [14] 其他相关 - 试剂盒产品毛利率、净利率属财务信息,公司会按规定披露 [10] - 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复测,未提及复购率 [12] - 若变异病毒杀伤力降低,抗原检测市场取决于检测需求是否存在 [12] - 各厂家和方案商努力提高奥密克戎毒株抗原检测灵敏度,过程有周期且不确定能否做到 [14] - 产品正常存放即可,按合同及交付条款确认收入,目前未遇到售后保障和投诉问题 [15] - 公司持有美国子公司70%左右股权,剩余30%为小米公司与员工期权 [15] - 公司未进行美国政府关系相关工作,主要取决于当地产品需求 [15] - 美国子公司目前无上市考虑 [16] - 该类产品在欧美可在药店购买自测,国内能否演变取决于疫情与临床因素 [15]
九安医疗(002432) - 九安医疗调研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