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研发生产LCD等显示产品用偏光片,提供关键显示光学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手机、电脑等消费类及工控类电子产品,还有3D眼镜等 [4] - 自主掌握偏光片生产核心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具备多领域偏光片生产能力,产品类型多样、厚度可选,可按需定制 [5] - 是国内少数具备TFT - LCD用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成为多家液晶面板和模组生产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5] 主要业绩及行业情况 - 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64亿元,同比增长5.51%,净利润约3062万元,同比增长43.72% [5][6] - 业绩增长原因:合肥子公司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产能释放,解决产能瓶颈;国内主流面板及模组企业采购增加;国内偏光片市场增长,产品有进口替代功能 [6] 公司核心竞争力 - 较早进入偏光片行业,掌握核心技术 [6] - 具备多领域偏光片生产能力 [6] - 产品通过检测,符合指令要求,获客户认可 [6] - 管理及研发团队稳定、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完善 [6] 公司产能情况 - TFT - LCD系列偏光片产能450万平方米,黑白系列偏光片产能120万平方米,产线在深圳 [7] - 合肥三利谱宽幅1490mm TFT偏光片生产线产能1000万平方米,2017年上半年批量生产;正在建设宽幅1330mm生产线,预计产能600万平方米,正在设备安装 [7][11][12] - IPO募投项目处于初期,达产后年产量1000万平方米 [7] 公司产品格局与价格 - 以中小尺寸产品为主,中小尺寸产品毛利率高于大尺寸产品 [7] - 新生产线投运后有能力满足大尺寸供货需求,未来拓展大尺寸市场 [7][8]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 技术壁垒:生产需多学科综合运用,国内基础研究少,国外技术封锁,新增生产线时间长,设备磨合调试难,需多年技术经验积累 [8] - 人才壁垒: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高,国内掌握相关技术人才少,新企业难组建成熟技术团队 [9][10] - 客户认证壁垒:面板厂商对偏光片供应商认证严格,认证周期长、门槛高,新企业难获信任和试用,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 [10][11] 原材料采购 - 80%原材料采购于日本,日元汇率变动影响成本,2016年毛利率降低受汇率影响 [11] - 逐步开辟韩国、台湾及大陆供应商,黑白偏光片关键原材料TAC膜有批量使用乐凯的 [11] 合肥三利谱情况 - 宽幅1490mm TFT偏光片生产线2016年10月底投产,2017年上半年批量生产,收入五千多万元,产线运行良好,中小尺寸产品良率达95% [11] - 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大尺寸显示屏PET基材偏光片产品,产能利用率和良品率提升将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11] - 正在建设宽幅1330mm生产线,预计产能600万平方米,正在设备安装,计划2017年下半年调试试生产 [11][12]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应用,提升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和原材料配套能力,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替代进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12] - 做好现有生产线产能释放,结合战略、市场和客户需求择机扩产,按规定披露信息 [12]
三利谱(002876) - 2017年8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