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连续多年复合材料船艇产量位列内资企业第一名,2017年9月完成对亚光电子97.38%股权的收购,实际控制人为李跃先先生 [1]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建立投产,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是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芯片、电路及器件的骨干企业和军用微波电路的主要生产定点厂家 [1] 技术研发与自主可控 - 公司以“九大专项”为核心加强新技术前瞻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射频芯片技术取得较大进展,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 [2] - 2018年多项科研项目顺利进行,9大科技专项持续攻关,某波段多功能模块和某波段12阵元4波束接收组件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2] - 增加了5G、雷达、卫星等通信用的系列功放芯片,扩充和完善开关、衰减器、移相器芯片,改进和升级换代多功能芯片,增加无源类芯片品种并形成系列产品,简化和降低套片类产品成本 [3] - 公司现有自研射频芯片400多款,包括低噪放、功放、开关、滤波器等,以前95%在台湾某厂流片,现改为国内某大型公司6寸GaAs产线,流片周期半个月,MEMS滤波器获突破并用于民用卫星 [3] 民用5G业务 - 公司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处于国内前三位,历史上曾给华为等通信企业提供过滤波器、开关等业务,目前过半收入来自相阵控雷达相关配套业务 [3] - 基于技术、人才和市场前景,前瞻布局通信领域,重点发展功率放大器件产品,努力实现军用技术转化,2017年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制成功,GaN功率放大器实现小批量量产 [3] - 5G功放产品与华为、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等对接拓展,完善5G产品产业链合作模式,64通道天线阵列涉及的射频微波产品都有覆盖,相关芯片给华为等试用,氮化镓放大器在5G领域有应用,部分产品处于试样阶段,还与为中兴、华为配套的厂家做配套 [3] - 竞争对手有芯谷、中科海高、米乐为等,公司部分产品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在价格和供货速度上有优势 [3] - 射频前端模块是移动终端通信系统核心组件,GaAs器件在5G时代仍将延续,GaN器件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自研芯片包括开关、功放等,积极与提供5G测试方案的国际公司接触 [3] 军工电子订单 - 一季度和二季度是成都亚光订单传统淡季,但今年订单势头良好,一季度新接订单与结转订单之和同比去年增长62%,手持订单大幅增长,增长主要来自有源相阵控的配套订单 [4] 相控阵TR组件 - TR组件市场规模100 - 160亿左右,市占率提升空间大,占雷达成本30% - 40%,其中相控阵占80%,球形占50%,微波射频芯片占TR组件成本 [4] - 公司在相控阵TR组件上发展迅速,获国内知名院所认可,营收占亚光电子的40% - 50%,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很多大型院所虽有做TR组件的能力,但主攻前沿探索性研究,基础批产需与亚光等生产型企业合作 [4] 微波领域技术及竞争优势 - 太赫兹毫米波是发展方向,产品多在40G以下,市场较小,与华讯方舟、航天有合作,亚光有四条军方认证生产线,是军方客户定点配套企业 [4] - 微波组件领域小作坊公司有四大弱势:无法大规模垫资、产品单一技术不全面、成长周期长抗风险能力低、不具备军方认证批产生产线,不足以对公司构成威胁 [4] 国产替代化及中美贸易战影响 - 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使国产化替代成为热门话题,国家重视,公司多年前就开始准备国产化替代,在芯片、二极管等方面取得重要进步,降低了国外封锁风险 [4] - 贸易战对公司有风险有机会,风险是原材料禁运导致交货周期加长,机会是产品因知识产权自主将获得更多订单,民品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 [4] 其他业务相关 - 纯军用滤波器迭代产品打算进入民品市场 [4] - 公司对业绩未来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军民融合深入开展和自主立项研发投入精力,5G市场全面介入将助力业绩增长 [5] - 公司产品定制化集中,价格变化不大,老产品有阶梯式调价,今年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订单增加,调价作用不明显 [6] - 公司订单有周期性,生产周期随客户订单而定,有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上交期的订单,跨年情况正常 [7]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