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业科技(300410) - 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001)
正业科技正业科技(SZ:300410)2022-11-19 09:12

业绩相关 - 2022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降,原因是2021年一季度有投资性房地产交易形成的大额其他业务收入,2022年一季度无此类业务,且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2][10] - 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上年同期有投资性房地产交易形成的大额其他业务收入,该业务利润高,本年一季度无此类业务,且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物流费用提升,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9] - 截止4月30日,锂电检测设备在手订单接近4亿元 [8] - 截止4月底股东持有人数是25075 [10] 行业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新能源电池智能检测领军企业,拥有多套锂电池缺陷检测自动识别成熟算法,可满足多领域锂电池检测需求,能对电池内部缺陷进行无损检测分析,2021年获多项行业荣誉,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 [2] - 2021年与全球半导体行业知名厂商签订8台套半导体芯片缺陷检测设备采购合同,已交付6台,首批2台已通过终验收;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的X - ray点料机、半自动X光检测设备获汽车电子、SMT行业大客户订单且已交货,荣获广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2021年度先进贡献奖”,后续将积极响应政策和市场需求,把握行业发展前景,加快技术团队建设与赶超,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拓展市场 [4][11] - 2021年已开始研发满足4680圆柱形动力电池无损检测需求的设备,项目进展顺利,不日可供货;现有锂电检测设备满足钠离子电池检测需求 [4] - 公司平板显示业务出现反转迹象,面板后段模组设备2022年上半年订单需求上升,市场需求量大于2021年,子公司集银科技围绕LCM中大尺寸后段模组设备开发市场,在OLED、Miniled等新型显示行业深度扩展,已与多家客户签订订单 [3] 应收账款情况 - 202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8.2亿元,较年初8.69亿元略有下降;坏账准备余额0.93亿元,较年初1.82亿元下降较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7.28亿元,较年初6.86亿元有所增长;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99%下降至11.31%,不存在大量坏账,不影响公司业务发展 [2] - 公司将通过夯实产品技术获议价权,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完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建立5C信用评级制度,强化执行SAP系统,购买信用保险、开展商业保理业务,通过法务谈判、司法诉讼等途径追收欠款,降低坏账风险 [2][5][6] 控股股东支持 - 2021年8月、12月,控股股东合盛投资全资子公司与公司分别签订《代采购合同》,合同金额约3000万及10000万元;合盛投资为公司增信、融资等提供有力支持,引入合作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未来将更有针对性地整合资源促进公司发展 [3][10] 技术战略 - 围绕“光学检测 + 自动化控制”核心技术,深耕“锂电、半导体、PCB、平板显示”四大行业,在半导体领域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4][5][7] - 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研发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自主创新 + 产学研合作 +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研发模式 [5] - 未来技术和市场发展以“X光检测技术”应用开发和向“半导体行业拓展”为主线,将X光检测技术从PCB、锂电池行业拓展至多领域 [5] 其他方面 - 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受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行业现状等多方面影响而波动,控股股东去年底已实施增持计划,目前正在实施中;公司将聚焦主业,围绕核心技术深耕四大行业,开展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 [3][4][7] - 公司对引进战略投资者持开放态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若有重大合作事项将按规定披露信息 [7] - 疫情最严重时段对公司短期物流运输、供应链保障有一定影响,公司已将影响降至最低,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有序,将持续关注疫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 [6][7][8][10] - 公司商誉净值相比并购时点大幅下降,现已不足1亿元,国资入驻,新一届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推进改善措施,商誉减值风险整体可控 [6] - 公司近三年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值,综合考虑经营情况、股东长远利益及可持续发展,未进行利润分配 [8][9] - 公司最近三年每年研发投入均超过1亿元,2021年度研发投入110,661,848.83元,占营业收入的7.58%,对研发的高效投入不会停歇 [9] - 江西正业新材有限公司以及江西正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处于筹建阶段,2022年度将重点推进建设及正式投产 [9] - 公司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人力资源部门做好规划,设立AB岗,培养管理人才,招聘大学生长期培养,引进行业优秀人才 [9] - 未来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及实际情况,遵照政策指引,谨慎挖掘、选择同行业或产业链企业适时进行收购、兼并或合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