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9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 - 核心技术团队在多领域有深厚积淀,为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及40多个地铁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服务,参与众多干线电气化铁路项目 [1] -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业务扩展至阿根廷、埃及、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海外市场 [2] 新业务布局 - 以“坚持主业,创新发展”为经营策略,形成“1+N”创新发展模式,依托核心技术和经验,向智慧城市等新领域拓展增量业务 [2] 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层面 - 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掌握多项先进技术,上市后优化升级既有产品和技术,构建轨道交通检测监测产品生态圈 [2][3] 人才团队层面 - 董事长有三十余年科研和项目经验,核心人员在多领域有十余年技术沉淀 [3] 客户资源层面 - 积累全国范围客户资源,包括国铁集团及下属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40多个地铁公司、中国中车及其下属车辆厂等,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3] 产品体系层面 - 以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为导向构造产品体系,是国内牵引供电检测监测产品体系最丰富、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拥有完整产品体系 [3] 服务、管理与质量层面 - 拥有多项认证,形成完善技术服务与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为客户提供多种运营维护解决方案 [3]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态势 铁路方面 -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高铁4.2万公里;10年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7万亿元,是上一个十年的1.9倍;营业里程增长58.6%,高铁增长351.4%,复线率从44.8%增长到59.6%,电气化率从52.3%增长到73.8% [4] - 2023年将加快铁路项目建设,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 [4] 城轨交通方面 - 2021年全国城轨交通完成投资5859.8亿元,在建线路总长6096.4公里,可研批复投资累计45553.5亿元 [4] - 2022年末,5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0291.95公里,其中地铁8012.85公里,占77.85%;新增5个运营城市,新增线路长度1085.17公里 [4] 公司经营情况 营业收入地区分布 - 2022年上半年,华东、华中地区营业收入占比超20%,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占比在10%以上,分布均衡 [4] 在手订单及业绩 - 截至2023年1月底,在手订单超9亿元;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4.2亿 - 4.5亿,净利润8600万元 - 9600万元,同比稳健增长 [4][5] 产品收入占比 - 2022年上半年,技术服务及其他所涉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25.41% [5] 其他业务情况 “一带一路”海外业务 - 产品与技术服务已扩展至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阿根廷、埃及等国家,扩大海外市场规模 [5] 边缘计算 - 具备技术储备,可实现前端数据采集等功能,自主研发产品应用于多个城市地铁项目 [5] 车底智能巡检机器人 - 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对地铁列车转向架及车底自动检测,实现异常判断和故障上报,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成本 [6]
唐源电气(300789) - 2023年3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