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icon
搜索文档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5 20:09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刊发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建议[3] 人员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执行董事有陈金淙等5人[4] - 截至2025年8月15日,独董为何贵清等3人[4]
绿新生物科技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100万-135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08 18:19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100万-1350万元 而2024年同期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2308万元[1] - 业绩由盈转亏主要因收益及毛利减少[1] 经营状况 - 集团主要亲水胶体产品的售价及销量下降导致报告期间收益减少[1] - 集团主要亲水胶体产品的售价及销量下降导致报告期间毛利减少[1] 研发投入 - 报告期间投入与生产当前主流产品及新产品的技术及知识有关的研发开支增加[1]
绿新生物科技(01084)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100万-135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08 18:1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100万-1350万元人民币 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纯利2308万元人民币)[1] - 收益及毛利减少导致业绩转差[1] 经营状况 - 主要亲水胶体产品售价及销量下降[1] - 研发开支增加 涉及当前主流产品及新产品的技术投入[1]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盈利警告
2025-08-08 18:06
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预期亏损净额1100 - 1350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纯利2308万元[2] 业绩转差原因 - 亲水胶体产品售价及销量下降致收益和毛利减少[3] - 研发开支增加[3] 业绩进度 - 正在敲定本报告期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4] - 待董事会及核数师审阅后调整[4] - 预期8月底前刊发中期业绩公告[4]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0:54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500,000,000港元[1]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总额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874,120,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74,120,000股[2]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库存股份数目和已发行股份总数无增减[2]
2025年中国琼脂行产业链图谱、市场供需现状、进出口贸易、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绿新亲水胶体龙头优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9:34
行业概述 - 琼脂是以红藻类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糖物质 具有凝胶性强度高 凝固力强 泌水性小 稳定性好等特点 [2] - 按应用领域可分为食品级 医药级 日化级和建筑级琼脂 分别用于食品制造 医药制品 化妆品和建筑涂料等领域 [2][3] - 2024年中国琼脂销量达1.46万吨 但受价格下滑影响 市场规模降至12.66亿元 [1][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龙须菜 江蓠菜等海藻养殖与采集及辅助试剂设备供应 下游涵盖食品 医药 日化和建筑等应用领域 [4] - 食品工业为最大消费市场 占比超60% 2025年1-5月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企业营业收入达8944.9亿元 同比增长2% [6] - 医药领域应用包括生物细菌培养基 空心胶囊和电泳琼脂糖凝胶 日化领域用于护肤膏 发胶等产品 [2][4] 市场表现 - 2024年琼脂出口量0.61万吨 出口额8173.11万美元 出口均价6.10美元/千克 [10] - 主要出口至西班牙(1533.33万美元) 泰国(988.11万美元) 俄罗斯(890.84万美元) 意大利(880.90万美元)和印度(524.97万美元)等市场 [10] - 内需增长动力来自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天然食品需求 以及生物制药发展带动的培养基需求 [1][8]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较高 代表企业包括绿新亲水胶体 环海生物 海珍海藻 北连生物等 [12] - 绿新亲水胶体占据领先地位 市占率近30% 2024年营业总收入9.89亿元 毛利润2.23亿元 毛利率22.49% [12][15] - 环海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1.44亿元 其中琼脂业务收入8725.69万元 占总收入60.5% [17] 发展趋势 - 传统琼脂粉 琼脂条产品仍为主流 但高端化 定制化产品将成为新增长点 [19] - 企业将研发不同凝胶强度 透明度和口感特性的产品 满足个性化需求 低碘琼脂 即食琼脂等特殊规格产品将增多 [19] - 全球对天然食品添加剂需求增长 国际市场对中国琼脂需求有望提升 出口量可能持续增长 [19]
2025年中国亲水胶体行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细分赛道龙头优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34
行业概述 - 亲水胶体是对水有强烈亲和力的胶体 按原材料来源可分为动物胶、植物胶、海藻胶、微生物胶和人工合成胶等类别 目前广泛应用种类包括明胶、果胶、阿拉伯胶、瓜尔豆胶、卡拉胶、琼脂等 [2] - 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业和林业 合成亲水胶体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 下游应用涵盖食品饮料、医药、日化、环保、纺织等诸多领域 [6] - 2024年我国亲水胶体销量达17.58万吨 占全球市场整体销量的36.72% [1][8] 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国内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 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且性能显著提升 [4] - 近年来在国家对新材料产业支持及市场需求拓展推动下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产业链逐渐完善 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增强 [4] -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健康产品需求增长 亲水胶体应用领域持续扩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 应用领域 - 食品饮料领域主要应用于改善食品外观质感 具有凝胶化和稠化功能 例如果冻、软糖、肉制品和饮料稳定剂 [6] - 医药领域应用于药物缓释制剂、组织工程材料和伤口敷料 [1][6] - 日化行业作为护肤品保湿剂、稳定剂和增稠剂 环保领域用于废水固废处理 纺织行业生产功能性纺织品 [6]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包括多赛道布局企业和专注细分赛道企业 例如上海北连生物、浙江上方生物、绿新亲水胶体等企业布局卡拉胶、魔芋胶、琼脂等领域 [10] - 包头东宝生物、山东恒鑫生物、青海明胶等企业深耕明胶赛道 湖北一致魔芋、成都新星成明生物等企业专攻魔芋胶赛道 [10] - 行业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 细分赛道龙头优势明显 2024年绿新亲水胶体营业总收入9.89亿元居首 东宝生物8.85亿元次之 一致魔芋6.17亿元位列第三 [11] 代表企业 - 绿新亲水胶体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 专门从事卡拉胶、琼脂、魔芋胶及复配产品研发生产 2024年营业总收入9.89亿元 毛利润2.23亿元 毛利率22.49% [13] - 东宝生物主营明胶和胶原蛋白及其延伸品 业务分为TOB端(医药、营养大健康市场)和TOC端(营养健康品、美妆个护) 2024年营业总收入8.85亿元 其中明胶系列产品收入4.25亿元 占比47.98% [15] 发展趋势 - 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更强亲水性、更高稳定性及抗菌、抗氧化等功能性胶体材料 [17] - 研发重点将放在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采用可持续原料和绿色生产工艺以满足环保要求 [17]
研判2025!中国卡拉胶行业PEST分析、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进出口贸易、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食品工业为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超7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58
概述 - 卡拉胶是从红藻类海草中提炼的亲水性胶体,分为K型、I型和L型,分别用于糖浆增稠剂、稳定剂和饮料增稠剂 [2] 发展背景 - 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推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对高品质卡拉胶需求增长 [4] -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4] - 健康意识提升使天然绿色的卡拉胶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认可度不断提高 [4] 产业链 - 上游为红藻类海草养殖与采集及辅助试剂设备供应 [6] - 下游应用涵盖食品(70%占比)、医疗、化妆品、农业等领域 [6][8] - 2025年1-5月中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企业营业收入8944.9亿元,同比增长2% [8] 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卡拉胶销量6.73万吨,市场规模28.72亿元(受价格下滑影响) [10] - 2024年出口量2.52万吨,出口额20839.52万美元,均价8.28美元/千克 [12] - 主要出口至西班牙(3571.94万美元)、俄罗斯(2611.13万美元)等国家 [12]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绿新亲水胶体、上方生物、绿力生物、艾德森等 [14] - 绿新亲水胶体2024年营收9.89亿元,毛利率22.49% [17] - 艾德森2024年营收19017.03万元,卡拉胶产品占比52.89% [19] 发展趋势 - 在生物技术领域应用有望增加,如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21] - 医药领域作为生物粘合剂和药物载体前景广阔 [21] - 化妆品行业基于保湿和成膜特性应用将更普遍 [21] - 行业将更注重绿色生产和可生物降解产品开发 [21]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8930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人民币18470万元或15.7%[36] - 2024财年卡拉胶产品销售收益较2023财年减少约人民币22090万元或31.2%[36] - 2024财年琼脂及卡拉胶产品销售收益较2023财年分别减少人民币22090万元或31.2%及人民币380万元或1.3%[36] - 2024财年两项主要产品总销售收益占公司年内总销售收益的79.1%,较2023财年减少6.7%[36] - 2024财年公司毛利较2023财年增加人民币18480万元或491.0%[37] - 2024财年整体毛利率为22.5%,较2023财年增加19.3个百分点[37] - 2024财年卡拉胶产品毛利率大幅增加30.7个百分点[37] - 2024财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人民币6090万元,较2023财年净亏损增加人民币14630万元[37] - 2024财年减值收益净额增加人民币410万元,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人民币290万元,行政开支增加人民币720万元,所得税增加人民币4740万元[37] - 2024财年收益为人民币9.893亿元,较2023财年减少人民币1.847亿元或15.7%[54] - 2024财年卡拉胶及琼脂产品销售收益较2023财年分别减少人民币2.209亿元或31.2%及人民币380万元或1.3%[54] - 2024财年魔芋产品及复配产品销售收益合共增加人民币2910万元或17.4%[54] - 2021 - 2024年复配产品销售收益复合年增长率达17%[49] - 2024财年两大主要产品总销售收益占年内总销售收益的79.1%,较2023财年减少6.7%[54] - 2024财年存货拨备金额相较2023财年大幅减少,上年度大部分存货拨备转出助力利润回升[46] - 2024财年财务成本较2023财年有所减少[46] - 2024财年卡拉胶产品毛利率显著提高[46] - 2024财年中国和海外市场销售价值分别占集团总销售价值的48.0%和52.0%,中国市场销售价值475.2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119.9百万元或20.1%,海外市场销售价值514.0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64.8百万元或11.2%[55] - 2024财年集团销售成本为766.8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369.6百万元或32.5%,部分因卡拉胶产品销量减少6.8%,更大程度由于海藻市场价格下降和存货拨备转出[56] - 2024财年集团毛利为222.5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184.9百万元或491.8%,整体毛利率为22.5%,较2023财年增加19.3个百分点[58] - 2024财年集团净利润增加146.3百万元至60.9百万元,2023财年录得净亏损85.4百万元,净利润增加额少于毛利增加额主要因其他收入及收益、财务费用等因素[59] - 2024财年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0.6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2.8百万元或15.7%,主要因增加海外销售代表、参加贸易展次数和访问客户次数增加[60] - 2024财年集团行政开支为104.6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7.3百万元或7.5%,主要由于研发职能所耗材料增加[61] - 2024财年集团融资收益增加289,000元,财务成本减少10.8百万元或26.4%,融资收益增加与银行存款有关,财务成本减少因贷款利率和贷款支取余额下降[63] - 2024财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20.0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47.4百万元,主要因应课税溢利回升和存货拨备递延税项资产拨回[64]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2.2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147.5百万元,2023财年为净亏损85.3百万元[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3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琼脂产品以及精制及半精制卡拉胶产品生产商中销售价值、销售量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生产商[5] - 2020 - 2021年及2023 - 2024年,公司在琼脂产品及精制及半精制卡拉胶产品销售额、销量及市场份额方面,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也是全球最大制造商[17][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设计产能27,390吨,与2023年持平,其中琼脂产品7,265吨、卡拉胶产品10,355吨、魔芋复配产品1,500吨、复配产品3,300吨、魔芋胶产品660吨、卡拉胶产品(印尼基地)4,300吨、琼脂糖微球产品10吨[6] - 2017年,新增卡拉胶及琼脂产品设计产能5,775吨/年,提升44.7%[10] - 2019年,新增速溶琼脂及魔芋胶设计产能分别为1,500吨/年[10] 各地区表现 - 2024财年中国和海外市场销售价值分别占集团总销售价值的48.0%和52.0%,中国市场销售价值475.2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119.9百万元或20.1%,海外市场销售价值514.0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64.8百万元或11.2%[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1.2港仙,共计1050万港元[40]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共1050万港元(2023年:零港元),将于2025年6月25日或前后派付[9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产品研发人员人数106人,2023年为80人[7] - 2021年,公司完成收购鸿泰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82%的股权,该公司持有PT Hongxin Algae International 99.83%的股权[10] - 2016年,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 (GB1886.239 - 2016)》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1886.169 - 2016)》起草工作[11] - 2017年,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及福建省绿麒食品胶体有限公司分别获评为“福建省卡拉胶生产标杆企业(2016 - 2019)”及“福建省琼脂生产标杆企业(2016 - 2019)”[13] - 2025年3月,公司获颁“2025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创新品牌评选”奖项[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148名全职雇员,其中961名驻于中国内地,187名驻于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73] - 陈金淙先生54岁,2003年5月加入公司,在相关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75] - 郭东旭先生57岁,1995年10月 - 2018年8月任职于福建省石狮市闽南琼胶有限公司,2009年3月加入公司,在相关领域拥有26年经验[77] - 陈垂烨先生63岁,1988年7月 - 1999年3月任职于晋江市新毅皮塑企业有限公司,1999年3月加入公司,在业务管理方面拥有逾13年经验,在食品工业方面拥有逾18年经验[79] - 佘小迎先生63岁,1988年12月 - 2003年4月任职于晋江市新毅皮塑企业有限公司,2003年5月加入公司,在食品工业方面拥有逾13年经验[80] - 陈熠女士37岁,2019年5月加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拥有逾14年经验[81] - 何贵清先生63岁,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83] - 何先生1984年获香港大学颁授社会科学学士学位,现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84] - 何先生曾任东英亚洲证券有限公司首席营运总监等职,现为普域商品市场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等[84]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2022年9月25日起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署自2022年9月25日起任期三年的委任函,可提前两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2] - 郭东旭先生、吴文拱先生及胡国华先生须退任董事,均符合资格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0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化[88]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环境超标及环境与社会违规情况[98] - 集团在审阅年度无重大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下雇员总数年初购股数442.3万份,年内行使443.2万份,年末为0份,每股行使价0.01港元,行使期为2019年10月17日至2024年10月16日,归属期从2019年10月17日起每年20%[105]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可授予购股数8000万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9.15%[106]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最多可配8000万股,占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9.64%[110] - 不可向任何一名人士授出购股,使12个月内已授予或将授予该人士的购股获行使后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的1%[110] - 董事会有权在采纳首次公开发行后购股计划之日起10年内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购股可获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限[112] - 接纳一份购股应付金额为1.0港元,购股要约须由相关合资格参与者在要约日期后30天内接纳[112] - 特定购股涉及股份的认购价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不得低于股份面值、授出日期股份收市价、授出日前五个营业日股份平均收市价中的最高者[11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剩余年期自2029年9月24日起计10年[11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18年8月5日批准,被认为是对2018年2月26日股份转让计划的修改[105]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于2019年9月25日采纳,2024年无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购股情况[106]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受托人持有的可供授予股份分别为873.4万股及493.4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0.56%[120] - 2022年授出的股份奖励,施双全、苏智文、林坤城归属期由2023年起每年20%,2024年分别归属40万股、30万股、16万股,年末剩余120万股、90万股、48万股,每股公平值3.38港元[116] - 2024年授出的股份奖励,陈熠等5人归属期由2024年起每年20%,2024年共授出380万股,归属76万股,年末剩余304万股,每股公平值0.75港元[118] - 股份奖励计划目的是表彰及奖励合格人士贡献,为集团发展吸引和留住人员[121] - 合格人士包括集团雇员、董事、客户、供应商等多类人员[122][124][127] - 每名选定参与者最多可获授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25] - 所有奖励股份以零购买价授予承授人,受托人可按现行市场价格于联交所购买股份[126]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0年7月10日起有效期十年[126] - 2024年财政年度公司所有计划项下已授出购股权及奖励可能发行股份总数占年内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百分比为0%[126] - 列表A及列表B项下受奖人股份授出前收市价分别为3.54港元及0.77港元,归属日前加权平均收市价分别为0.79港元及0.78港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74,120,000股[129][138] - 陈金淙先生通过一间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协议权益持股588,000,000股,占比67.27%[129] - 陈垂烨先生通过一间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协议权益持股588,000,000股,占比67.27%[129] - 郭东旭先生通过一间受控法团权益持股66,150,000股,占比7.57%;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协议权益持股588,000,000股,占比67.27%[129] - 陈熠女士个人权益持股818,000股,占比0.09%[129] - 陈金淙先生在相联法团创宇持股1股,占比100%;陈垂烨先生在相联法团英柏持股1股,占比100%;郭东旭先生在相联法团力成持股1股,占比100%[131] - 创宇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英柏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161,700,000股,占比18.50%;力成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66,150,000股,占比7.57%[132] - 森青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92,603,571股,占比10.5
绿新生物科技(0108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49
股息分配 - 公司2024财年建议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1.2港仙,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2]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1.2港仙,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9,713,000元,2023年为零[38] - 2024财年建议向股东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1.2港仙(2023财年:零港元)[95] - 2024财年公司建议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1.2港仙,目标派息额为1050万港元[5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收益9.893亿元,较2023财年的11.74亿元下降15.7%[3] - 2024财年毛利2.225亿元,毛利率22.5%,较2023财年分别增加1.849亿元及上升19.3个百分点[3] - 2024财年溢利6090万元,净利润率6.1%,较2023财年净亏损8540万元及净亏损率7.3%分别增加1.463亿元及上升13.4个百分点[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074元,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103元[4]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5737.5万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8641.3万元[5] - 2024年末总资产15.72268亿元,2023年末为15.43603亿元[6] - 2024年末总权益8.50142亿元,2023年末为7.54112亿元[6] - 2024年末总负债7.22126亿元,2023年末为7.89491亿元[7] - 2024财年公司净利润为6090万元人民币,较2023财年净亏损8540万元人民币增加1.463亿元人民币[55]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9.893亿元,较2023财年减少1.847亿元或15.7%[56] - 2024财年中国及海外市场销售价值分别占总销售价值的48.0%及52.0%,中国市场销售价值为4.752亿元,较2023财年减少1.199亿元或20.1%,海外市场销售价值为5.14亿元,较2023财年减少0.648亿元或11.2%[57] - 2024财年公司销售成本为7.668亿元,较2023财年减少3.696亿元或32.5%[58] - 2024财年公司毛利为2.225亿元,较2023财年增加1.849亿元或491.8%,整体毛利率为22.5%,较2023财年增加19.3个百分点[59] - 2024财年公司净利润增加1.463亿元至0.609亿元,2023财年录得净亏损0.854亿元[60] - 2024财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0.206亿元,较2023财年增加0.028亿元或15.7%[61] - 2024财年公司行政开支为1.046亿元,较2023财年增加0.073亿元或7.5%[62] - 2024财年公司融资收益增加28.9万元,财务成本减少1.08亿元或26.4%[63] - 2024财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亿元,较2023财年增加4.74亿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达1.414亿元,较2023年增加0.571亿元或67.7%,流动比率为1.74,资本负债比率为34.3%[67] 各业务线销售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琼脂销售收益294,852千元,卡拉胶销售收益487,323千元,魔芋产品销售收益57,522千元,复配产品销售收益138,420千元,其他收益11,140千元,总计989,257千元[20] - 2023年琼脂销售收益298,688千元,卡拉胶销售收益708,251千元,魔芋产品销售收益42,500千元,复配产品销售收益124,345千元,其他收益207千元,总计1,173,991千元[21] - 2024年按国家/地区划分,中国外部客户收益475,237千元,欧洲286,198千元,亚洲(不包括中国)161,716千元等,总计989,257千元[22] - 2023年按国家/地区划分,中国外部客户收益595,174千元,欧洲291,632千元,亚洲(不包括中国)209,794千元等,总计1,173,991千元[22] - 2021 - 2024年复配产品销售收益复合年增长率达17%[52] 各业务线成本、业绩及利润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成本总计766,799千元,分部业绩总计222,458千元,年内溢利60,877千元[20] - 2023年销售成本总计1,136,350千元,分部业绩总计37,641千元,年内亏损85,444千元[21] 各地区非流动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按国家/地区划分,中国非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除外)424,691千元,香港1,548千元,印度尼西亚70,675千元,总计496,914千元[22] - 2023年按国家/地区划分,中国非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除外)423,478千元,香港399千元,印度尼西亚75,226千元,总计499,103千元[22] 合约负债及相关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合约负债7,500千元,2023年为11,003千元;2024年年初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年内收益11,003千元,2023年为22,793千元[23] - 2024年合约负债-客户预收款为75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003千元人民币[46] 开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计892,006千元,2023年为1,251,469千元[25]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2,808千元,2023年为15,589千元[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9,996千元,2023年为 - 27,447千元[28] 税率及盈利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印尼附属公司按22%税率缴纳利得税,香港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29] - 中国注册附属公司一般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绿麒(福建)和东海湾分别按15%和12.5%优惠税率缴税[29][30] - 中国附属公司的香港控股公司按5%税率缴纳预扣所得税[31] - 2024年末中国附属公司未分配盈利为563,217,000元,2023年为501,202,000元[31]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0,873千元,2023年亏损112,891千元[31] - 截至2024年末加权平均适用法定税率为24%,实际税率为25%;2023年分别为25%和24%[31] - 2024年累计可扣除税项亏损为20,342千元,2023年为11,487千元[32] 每股盈利及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35,526,466股,2023年为827,718,222股[33][34]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2,171千元,2023年亏损为85,327千元[3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074元,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103元[35] 股息及派付情况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未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22,433千元[35] 贸易应收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14,636千元,2023年为86,290千元[3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计提拨备为1,883千元,2023年为894千元[39]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49,536千元,2023年为127,337千元[3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最多30天的为60,328千元,2023年为44,154千元[4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181至365天的预期亏损率为16.56%,账面总额为1,504千元,计提亏损拨备为249千元[4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含预付款项)账面价值为149,5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7,337千元人民币[4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93,30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3,713千元人民币[46]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账面价值为129,24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1,185千元人民币[46][47] 银行借款及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达5.446亿人民币,其中4.606亿须一年内偿还,0.84亿须一年后偿还,2024财年加权平均利率为5.22%(2023财年:5.73%)[69] 集团人员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148名全职雇员,其中961名驻于中国内地,187名驻于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72] 集团权益变动 - 2024年10月31日,新湾投资同意向蓝海注资最多6385万人民币,绿新同意注资2777万人民币,注资完成后,集团于蓝海的权益由60.00%摊薄至约46.68%,减少13.32%[73][74] 集团质押资产及借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质押名下账面价值8720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9240万人民币)的土地使用权及楼宇,已质押银行借款金额为1.697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1.362亿人民币)[75] 集团资本支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支出分别为4800万人民币及1180万人民币[76] 集团已订约资本承担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资本承担分别为950万人民币及2960万人民币[79] 集团租赁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总计353.4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285万人民币)[82] 集团股份相关事项 - 2024年5月21日,董事会接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参与者行使合共443.2万份购股,涉及443.2万股股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概无尚未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83] - 2024财年,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概无在市场上购买股份(2023年:54.4万股),已付总代价为零港元(2023年:48.2万港元),2024年5月21日授出380万股奖励股份,2024财年合共162万股奖励股份已归属[84] - 2024年8月23日,公司完成股份认购事项,认购人认购4000万股,认购价为每股0.8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3234万港元[85] 集团重大事项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88] 公司管治情况 - 2024财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89]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9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4财年全年业绩等[93] 股份过户登记安排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2025年6月3日至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4] - 为确定获发建议末期股息资格,2025年6月12日至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4]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充足度[96] 年报刊载及寄发情况 - 公司2024财年年报将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载并寄发股东[97] 公司董事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有五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三人[100] 财务报表批准情况 - 综合财务报表于2025年3月31日获公司董事会批准刊发[10]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等多項準則於2024年1月1日生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