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泰环保(01395)
搜索文档
强泰环保(01395)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33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38亿股,面值0.0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8万港元[1]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总额较上月底无变化[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1.073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073亿股[3]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库存股份数目和已发行股份总数较上月底无变化[3] 其他信息 - 股份期权(根据发行人的股份期权计划)不适用[4]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预托证券)的资料不适用[5]
强泰环保(0139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8: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4财年收入达1.216亿港元,同比增长7.4%[23][27][31] - 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7.4%至1.216亿港元,增加830万港元[42][45] - 公司毛利润同比增长52.5%至6200万港元,毛利率从35.9%提升至51.0%[47][52] - 毛利增长52.5%至6200万港元,毛利率从35.9%提升至51.0%[23][27][31] - 公司税前利润同比增长65.0%至120万港元,增加50万港元[59][65] - 2024财年净亏损930万港元,较上年810万港元亏损扩大[31][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7.9%至5960万港元,减少1300万港元[43][46] - 公司行政开支同比增长28.8%至3410万港元,增加760万港元[50][55] - 行政开支增长28.8%,从2650万港元增至3410万港元[32][35] - 公司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7%至1210万港元,减少60万港元[58][64] - 公司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18.8%至1050万港元,增加170万港元[60][66] - 公司预期信贷损失减值亏损同比激增247.6%至360万港元[49][54] - 减值亏损激增247.6%,从100万港元增至360万港元[32][35] - 公司研发投入320万港元用于木颗粒业务产能提升[51][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本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同比增长16.7%至3510万港元,增加500万港元[63][68] - 资本开支为1740万港元,主要用于邦加岛项目和如皋恒发扩建项目[79][85] - 3080万港元现金存款被质押作为银行借款担保[77][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借款和债务 - 资产负债比率从66.0%上升至80.0%,反映借款水平提高[33][36]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0%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80.0%[72][75] - 未偿还第三方借款2480万港元,关联方借款1.019亿港元[33][36] - 公司已动用银行借款总额为7540万港元,其中4680万港元需按要求偿还,2860万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69] - 未偿还银行借款中6480万港元以港元计值,1060万港元以人民币计值[69] - 银行借款利率结构:1800万港元按HIBOR加1.6%计息,1800万港元按港元最优惠利率减2%计息,2880万港元按HIBOR加0.8%计息,1060万港元按LPR减0.9%计息[69] - 未使用银行融资额度为1530万港元[69] - 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未偿还借款为2480万港元,年利率8%-8.3%,其中900万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70] - 应付关联方未偿还款项为1.019亿港元,其中513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8%计息,506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6%计息[71] 业务线表现:污水处理业务 - 如皋恒发污水处理设施扩建后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从每日40,000吨提升至50,000吨[14][17] - 如皋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投资2090万人民币,日处理能力从4万吨提升至5万吨[24][28] - 公司在中国江苏省运营如皋恒发污水处理设施[108] - 公司采用BOT模式运营中国江苏省污水处理业务[117] - 公司中国江苏污水处理设施每日处理能力为40,000吨[119][121] - 公司2024年累计处理污水14,410,153吨[119] - 公司2024年化学需氧量减除量为4,465吨[119] - 公司污水排放标准符合GB18918-2002的1-A/1-B级要求[123][124] - 公司每日监测水质参数包括COD/BOD/SS等指标[123][124] - 公司定期检测水质确保符合政府第82/2001号法规标准[167][170] 业务线表现:可再生能源业务 - 印尼邦加岛生物质发电厂于2024年7月下旬投运并签订25年固定电价协议[15][17] - 邦加岛项目已全面投运,签订25年固定电价供电协议[25][29][39] - 公司在印尼邦加岛开展生物质发电业务[108] - 印尼邦加岛生物质电厂2024年发电量30,995,484千瓦时[119][128][131] - 印尼邦加岛项目2024年向国家电力公司输出电量27,670,202千瓦时[119][128][131] - 印尼邦加岛供电项目采用25年固定价格供电协议[128][131] 业务线表现:木颗粒生产业务 - RPSL木颗粒生产业务80%股权剥离交易因政府审批延迟推迟至2025年上半年完成[15][17] - 公司在印尼占碑省开展生物燃料颗粒生产业务[108] - 公司持有印尼占碑省生物燃料颗粒生产业务[117][127][130] 业务线表现:数据中心业务 - RPSL数据中心业务成为集团稳定现金流来源[15][17] 地区表现 - 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拥有188名员工,占总员工数85.1%[197][200] - 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31名员工,占总员工数14.0%[197][200] - 公司在香港拥有2名员工,占总员工数0.9%[197][2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财年净利润承压主因减值损失、研发费用及维修费用增加[18] - 中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持续受政府法规及技术进步驱动[13][16] - 印尼可再生能源领域仍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13][1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年末期股息(2023财年:无)[98][103] 仲裁及法律事项 - 仲裁案件涉及原附属公司海安恒发70%股权处置应收款项裁决延期至2025年8月28日[18] - 第三方应收账款仲裁结果延期至2025年8月28日公布[20][30] - 公司就海安恒发70%股权出售纠纷提起仲裁,要求支付第三期款项1363.32万元人民币及赔偿约220万元人民币[88][89] - 仲裁涉及要求支付买卖协议第三期分期付款人民币1363.32万元[92] - 仲裁同时要求违约赔偿金、汇兑亏损及法律费用总计约人民币220万元[92] 员工及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6人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302人,增长71.6%[93][99] - 2024财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16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550万港元增长5.2%[93][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21名[197][200] - 2024年男性员工数量为199名,较2023年116名增长71.6%[198] - 2024年女性员工数量为22名,较2023年17名增长29.4%[198] - 30岁及以下员工数量为111名,较2023年58名增长91.4%[199] - 31-40岁员工数量为66名,较2023年46名增长43.5%[199] - 41-50岁员工数量为22名,较2023年19名增长15.8%[199] - 51岁及以上员工数量为22名,较2023年10名增长120.0%[199] 银行及上市信息 - 集团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集友银行、汇丰银行及中银香港[9][10] -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码1395买卖单位5,000股[9][10] ESG管理及表现 - ESG报告覆盖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05][107]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方针及汇报,并委任高级管理层管理ESG事宜[134]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及内控机制,识别、评估和管理重大ESG风险,高级管理层定期向董事会提交ESG风险评估报告[136][137] - ESG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识别、评估、优先排序、减缓和汇报五个阶段,涵盖气候相关风险及供应链ESG风险[138] - 公司制定ESG政策及四大支柱策略:企业管治、创造绿色财富、关爱员工、社区贡献[140][141] - 企业管治目标为维持良好公司治理以提供有效管理和控制[142] - 创造绿色财富目标为提升营运和解决方案的气候韧性,建设绿色未来[142] - 关爱员工目标为建立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尊重支持的工作文化[143] - 社区贡献目标为通过可持续变革和有效措施赋能社区[143] - 公司关键持份者包括承包商、股东、投资者、政府机构、NGO、供应商等9类群体[145][146] - 公司通过实地考察、会议、访谈、社交媒体等渠道与持份者进行双向沟通[147] - 公司识别出28个ESG议题进行重要性评估,涵盖运营、就业、环境、治理及社区领域[149] - 重要性评估确定17个最重大议题位于矩阵右上角,将在ESG报告中重点披露[151]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主要来自外购电力、车辆及设备燃料消耗[160]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并优化能源使用[160] - 公司严格遵守经营所在地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重大违规记录[159] - 公司废气排放源包括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及异味[160] - 公司通过管理供应商表现(P.37)及绿色采购(P.25)提升供应链ESG水平[154][155] - 公司通过员工培训发展(P.43)和安康措施(P.42)落实人力资源议题[158] - 公司通过志愿者活动(P.46)和筹款工作(P.46)参与社区贡献[158] - 公司通过废水处理(P.19)和废弃物管理(P.32)控制环境影响[158] - 公司建设大气环境保护区以减少空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164] - 公司采用生物除臭技术处理如皋恒发设施的异味问题[164] - 公司通过调低鼓风机风量优化能源消耗[164] - 公司建立废物管理系统分类处理非回收/可回收/有害废弃物[165][168] - 公司委外处理脱水污泥及一般废弃物[165][168] - 公司推动绿色办公减少用纸并鼓励双面打印[166][169] - 公司实施减震降噪措施并种植树木吸收噪音[174] - 公司采用TCFD框架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175][176] - 极端天气导致供应链中断风险可能增加供应商生产成本[177] - 公司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051.8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10,520.74吨下降4.5%[182] - 范围二间接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4.0%,达9,449.83吨二氧化碳当量[182] - 有害废弃物总量从5.69吨降至4.17吨,减少26.7%[182] - 能源消耗总量增长5.2%至12,474.14兆瓦时,其中外购电力占比83.7%[182] - 用水总量激增280%至613,674立方米,密度指标从1.61升至5.90立方米/平方米[182] - 氮氧化物排放量增长251%至4,872.09公斤,硫氧化物增长227%至3.37公斤[182] - 公司共有799家供应商,其中香港本地供应商占比98.2%(785家)[185][186] - 温室气体减除量从2023年的0.83吨降为零[182] - 污泥处理量达10,718.27吨,占无害废弃物总量的79.6%[182] - 柴油消耗量增长270%至1,970.68兆瓦时[182] 其他公司信息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9月4日到期,之后未再授出且无尚未行使购股权[94][99]
强泰环保(0139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5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营业收入为1.216亿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增加7.4%[5] - 2024财政年度毛利为620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增加52.5%[5] - 2024财政年度除税前溢利为120万港元,较2023财政年度增加65.0%[5] - 2024财政年度亏损净额为93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亏损净额为810万港元[5] - 2024财政年度销售成本为5959.5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7260.9万港元[6] - 2024财政年度行政开支为3410.5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2647.1万港元[6] - 2024财政年度研发开支为320.1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无[6] - 2024财政年度融资成本为1211.7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为1271万港元[6] - 2024财政年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79港仙,2023财政年度为0.75港仙[6] - 2024年公司外部销售总收入12.1616亿港元,较2023年的11.3279亿港元增长7.36%[2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115.5万港元,较2023年的70万港元增长65%[27] - 2024年末公司综合资产总值5.16714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5.26101亿港元下降1.78%[28][29] - 2024年末公司综合负债总值2.63909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47201亿港元增长6.76%[28][29] - 2024年公司添置非流动资111万港元,较2023年的613.5万港元下降81.91%[30][31]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1211.7万港元,较2023年的1271万港元下降4.66%[30][31][34] - 2024年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355.6万港元,较2023年的102.3万港元增长247.61%[30][31][35] - 2024年公司员工成本1632.3万港元,较2023年的1553.2万港元增长5.1%[35] - 2024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63.5万港元,较2023年的557.1万港元增长1.15%[30][31][35]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1047.8万港元,较2023年的881.8万港元增长18.82%[30][3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0,478千港元,2023年为8,818千港元[36] - 2024年营业收入按年上升7.4%至121.6百万港元,毛利增长52.5%至62.0百万港元[47] - 2024财年公司营业收入1.216亿港元,较2023财年上升7.4% [50][54] - 2024财年毛利增长52.5%至6200万港元,毛利率从35.9%升至51.0% [50][56] - 2024财年除税前溢利从70万港元增至120万港元,税项开支增加致亏损净额930万港元[50] - 2024财年减值亏损从100万港元增至360万港元,行政开支从2650万港元增至3410万港元[51] - 2024财年销售成本从7260万港元降至5960万港元,降幅17.9% [55]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的1270万港元降至2024财年的1210万港元,下降4.7%[61] - 除税前溢利从2023财年的7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120万港元,增加65.0%[62] - 所得税开支从2023财年的88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1050万港元,增加18.8%[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财年的83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的870万港元,增加5.6%[6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1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500万港元,增长16.7%[66] - 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银行借款总额为754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530万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来自独立第三方未偿还借款为2480万港元,应付关联方未偿还款项为1.019亿港元[6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0%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80.0%[69] - 本年度资本开支为17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20万港元[72] - 2024财年雇员成本约16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1550万港元增加[78]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5,405千港元,2023年为65,204千港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7,392千港元,2023年为123,982千港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10,942千港元,2023年为117,327千港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6,450千港元,2023年为6,655千港元[8] - 2024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405,772千港元,2023年为408,774千港元[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8,801千港元,2023年为284,383千港元[9] - 2024年权益总额为252,805千港元,2023年为278,900千港元[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52,967千港元,2023年为129,874千港元[9] - 2024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应收款为364,193千港元,2023年为364,781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324千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2,277千港元,2023年为3,670千港元[4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522千港元,2023年为2,970千港元[44]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为101,895千港元,预期12个月内结算的流动负债为7,26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02,065千港元和31,676千港元[44] - 2024年借款总额为100,217千港元,2023年为82,067千港元[4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23财政年度亦无[5]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3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财年的末期股息[83]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本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2] - 应用相关修订本对负债分类追溯应用新会计政策,本年度应用该等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6][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6][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影响未来财务报表中损益表的呈列及披露[16][17][23] 各业务线营收数据变化 - 2024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营运服务营收为55,915千港元,2023年为36,165千港元[24] - 2024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建设服务营收为18,979千港元,2023年为41,943千港元[24] - 2024年销售木颗粒营收为15,596千港元,2023年为14,190千港元[24] - 2024年资讯科技服务营收为12,499千港元,2023年为3,688千港元[24]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营业收入为102,989千港元,2023年为95,986千港元[24] - 2024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推算利息收入为18,627千港元,2023年为17,293千港元[24] 公司业务项目进展 - 如皋恒发污水处理设施扩建项目预计投资约2090万元人民币(约2320万港元),2025年上半年竣工,工业污水处理能力将从每日40000吨提升至50000吨[48] - 邦加岛项目2024年7月底竣工,发电厂按25年固定价格协议向国家电网供电[49] - 出售RPSL木颗粒生产业务80%股权交易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49] - 海安恒发应收代价仲裁结果将于2025年8月28日宣布[49] - 恒发要求买方支付买卖协议项下第三期分期付款1363.2万元、违约赔偿金等约220万元及仲裁所有费用,仲裁结果仍未确定[76] 公司其他事项 - 集团从事建设及营运污水处理设施、生物质发电厂、销售木颗粒及提供资讯科技服务,呈报资料集中在香港、中国及印尼[25]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可评税溢利的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可供分配溢利预扣税按中国附属公司分派股息总额的5%计算[37]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07,300千股[41] - 研发开支约320万港元,生物质发电厂维修及保养开支约660万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302名,较2023年的176名增加[78] - 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9月4日届满,届满后无进一步授出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79] - 本年度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资产等事项[80] - 公告日期集团无已获董事会批准的其他重大投资或增添资本资产计划[81]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4]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7日至20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85] - 公司2024财年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遵守强制性披露要求及适用守则条文[86] - 2024财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销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年末无库存股份[90][91] - 公司2024财政年度业绩公告及年报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92] - 公司2024财政年度印刷本年报将寄发给股东,并按规定方式分别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92]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强泰环保(0139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1395,买卖单位为5000股股份[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从事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生物质发电厂建设、生物燃料销售及信息技术服务[119][122] 业务范围与市场环境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专注污水处理、木质颗粒销售、数据中心运营及生物质能发电厂建设业务,业务遍及中国及印尼[7][10]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0%,增速低于预期,但环保政策利好公司废水处理业务[8][10] - 世界银行预测2024 - 2026年印尼年均GDP增长率达5.1% [9][10] - 印尼目标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23.0%,到2050年达31.0% [9][10] 项目进展 - 2024年8月开始运营的印尼邦加岛供电项目竣工,与印尼电力公司签25年固定价格协议供电[9][10] - 邦加岛项目2024年8月初开始运营,已向国家电网供电,预计下半年带来现金流入[18] 股权交易与仲裁 - 公司正在处理木颗粒生产业务80%股权的视同出售,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12][18] - 公司就出售海安恒发70%股权的应收尾款进行仲裁,聆讯预计2024年9月26日举行[18] - 公司在仲裁申请中要求支付买卖协议代价第三期分期付款13633200元人民币、约220万元人民币的违约赔偿金等费用及仲裁所有费用[66] - 2024年2月5日公司接获仲裁受理通知,8月28日接获仲裁庭组成及开庭通知,确定9月26日开庭[66]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印尼占碑省木颗粒销售收入因价格下降减少约46.6%[17] - 如皋恒发污水处理设施本期收入与2023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1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营业收入为36,5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125千港元[128] - 2024年上半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推算利息收入为9,1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340千港元[128] - 2024年上半年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收入为17,7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311千港元[129] - 2024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厂建设服务收入为9,4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585千港元[12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生物燃料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5,4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29千港元[129] - 2024年上半年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23,2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540千港元[130] - 2024年上半年随时间确认的收入为13,3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585千港元[130]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为21,4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424千港元,同比下降4.3%[133] - 2024年上半年印尼地区营业收入为24,2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041千港元,同比增长5.2%[133]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净亏损为10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32.9%[17] - 公司总营收从4550万港元增加0.2百万港元或0.5%至4570万港元,主要因邦加岛项目建筑营收增加[21][24] - 销售成本从2610万港元减少110万港元或3.9%至2500万港元,主因污水处理水电成本减少[22][25] - 毛利从1940万港元增加130万港元或6.5%至2070万港元,毛利率从42.7%增至45.2%[26][32]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本期为1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180万港元,因外汇亏损净额减少[27][33] - 行政开支从1480万港元增加500万港元或33.6%至1980万港元,因法律专业费和员工成本增加[28][34] - 融资成本从610万港元增加30万港元或5.0%至640万港元,因邦加岛项目融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29][35] - 除税前亏损本期为4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30万港元[30][36] - 所得税开支从440万港元增加120万港元或28.7%至560万港元,因中国附属公司除税前溢利增加[31][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本期为8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10万港元[38][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账面值为15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10万港元减少49.4%[39][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银行借款总额为38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20万港元减少[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来自集团独立第三方的未偿还借款为239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按固定年利率8%计息,贷款须于两年内偿还[44][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集团关联方未偿还项为1.17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21亿港元增加,其中502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6%计息,669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8%计息[44][4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0%上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71.8%[46][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产抵押,与2023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47][51] - 本期公司资本开支为8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20万港元,由融资活动提供资金[54] - 集团对2022财政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作出调整,转让代价公允价值应下调人民币1227.8万元(约1370.1万港元)[58][61] - 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10,12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626,000港元[99]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8,931,000港元,2023年为8,127,000港元[99]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1,193,000港元,2023年为溢利501,000港元[99]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81港仙,2023年为0.73港仙[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为45,694千港元,销售成本为25,038千港元,毛利为20,656千港元[100] - 期内除税前亏损为4,511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5,613千港元,期内亏损为10,124千港元[100][101] - 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19,240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为29,364千港元[101][10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为28,29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为1,068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87,985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07,044千港元[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8,877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58,167千港元[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446,152千港元[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6,08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 - 6,551千港元,权益总额为249,536千港元[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96,616千港元[107] - 与2023年12月31日相比,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从65,204千港元降至58,943千港元[105] - 2024年1月1日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总计2.789亿港元,6月30日降至2.49536亿港元[1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893.1万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119.3万港元,总计亏损1012.4万港元[1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开支1936.5万港元,非控股权益收益12.5万港元,总计开支1924万港元[11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90.4万港元,2023年为产生2100.7万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639.2万港元,2023年所用2481.9万港元[11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132万港元,2023年产生1526.6万港元[11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1383.2万港元,2023年增加1145.4万港元[118] - 2024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22.7万港元,2023年为4678.8万港元[117] - 2024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399.8万港元,2023年为556万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已收利息59.5万港元,2023年为38.6万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为45,6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5,465千港元,同比增长0.5%[13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51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5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38.2%[136][137]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5千港元,同比增长56.9%[138] - 2024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为1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3,259千港元,扭亏为盈[138] - 2024年上半年借款利息为2,5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49千港元,同比增长37.9%[13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关联方的贷款利息为3,4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73千港元,同比下降11.2%[139]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为11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39] - 2024年上半年重大检修拨备的贴现金额增加为4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5千港元,同比增长11.2%[139] - 2024年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为789.2万港元,2023年为639万港元[14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561.3万港元,2023年为436.1万港元[14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893.1万港元,2023年为812.7万港元[14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出售账面价值为5万港元,所得款项11.5万港元,收益6.5万港元;2023年账面价值1.1万港元,所得款项4.4万港元,收益3.3万港元[150][152]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支付38.5万港元,2023年为260.1万港元[150][152] - 2024年6月30日服务特许权安排下应收款项为3.5896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4781亿港元[153] - 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非流动资产部分为3.2874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6599亿港元[153] - 2024年3个月内已开具发票金额为133.8万港元,2023年为137.77万港元[154] - 2024年4至6个月已开具发票金额为45.47万港元,2023年为45.03万港元[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7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70千港元减少[15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40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70千港元增加[161] - 本中期期间公司偿还银行借款20200000港元,无新增银行借款[164]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为3800000千股,股本380千港元[16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为1107300千股,股本111千港元[165] - 2024年上半年租金开支为147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55千港元减少[165] - 2024年上半年行政服务开支为95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926千港元增加[165]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为5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9千港元减少[165]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为351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94千港元减少[165] - 2024年上半年短期雇员福利为1,94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36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离职后福利为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薪酬总计1,949千港元
强泰环保(0139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9:3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为4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550万港元增加0.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0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40万港元增加6.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净额为10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60万港元增加32.8%[1]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为4.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55亿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51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5万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89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127千港元,两期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07300千股[22] - 期内净亏损为10.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32.9% [32]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由去年同期45.5百万港元增加0.2百万港元或0.5%至本期45.7百万港元[35] - 销售成本从去年同期的2610万港元减少110万港元或3.9%至本期的2500万港元[36] - 毛利从去年同期的1940万港元增加130万港元或6.5%至本期的2070万港元,毛利率从42.7%增至45.2%[36] - 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1480万港元增加500万港元或33.6%至本期的1980万港元[38] - 融资成本从去年同期的610万港元增加30万港元或5.0%至本期的640万港元[39] - 除税前亏损从去年同期的330万港元增至本期的450万港元[40] - 所得税开支从去年同期的440万港元增加120万港元或28.7%至本期的560万港元[41]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8798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2119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0704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982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887.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7327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5816.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5.5万港元有所增加[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4953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89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66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9874亿港元有所增加[5] - 2024年6月30日服务特许权安排下分类为非流动资产的应收款项为3287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6599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70千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40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0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非贸易性质款项为33,61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631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账面价值为15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10万港元减少49.4%[43] - 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银行借款总额为38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20万港元减少[44]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0%上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71.8%[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5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持有任何库存股份,本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2]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商品及服务营业收入为3.6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71亿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污水处理设施营运服务收入为1.7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3亿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厂建设服务收入为941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585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生物燃料收入为545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亿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资讯科技服务收入为3932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1] - 2024年上半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推算利息收入为913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340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向第三方作出垫款的利息收入为15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79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为147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3259万港元[16] - 印尼占碑省木颗粒销售营业收入下降约46.6% [32] 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642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118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员工成本为85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89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6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61千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两期均为25%,可供分配溢利预扣税税率两期均为5%[20] - 2024年上半年借款利息为25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49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为78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390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38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12千港元[20] 股息及购股计划相关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1] - 现有购股计划将于2024年9月4日届满,届满后不再授出购股[55] - 2024年8月30日董事会决议不就本期宣派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也无[59] 公司运营及项目相关 - 2024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借款20200000港元,2023年同期新增银行借款20200000港元[30] - 印尼邦加岛供电项目2024年8月初开始营运,预计本年度下半年带来现金流入[33] - 公司预计出售RPSL木颗粒生产业务80%权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33] - 本期资本开支为8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20万港元[49] - 集团对2022财政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调整,转让代价公允值下调人民币1227.8万元(约1370.1万港元)[53] - 恒发仲裁申请要求支付买卖协议代价第三期分期付款人民币1363.32万元、违约赔偿金等约人民币220万元及仲裁所有费用[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244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76名;本期雇员成本约7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10万港元[55] 市场环境相关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人民币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 [31] - 预计2024 - 2026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5.1% [31] - 印尼到2025年实现23%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到2050年实现31% [32] 公司治理及报告相关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已与公司管理层审阅本期集团会计原则及未经审核中期业绩[63]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并寄发股东[64]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30日[65]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周安达源先生(主席)、陈昆先生(行政总裁)、苏坚人先生及周致人先生;非执行董事陈柏林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伍颂恩女士、吴文拱先生及梁宝仪女士组成[65]
强泰环保(0139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00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 二零二三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人民幣126.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7] - 二零二三年全年水利管理業投資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2%[7] - 二零二三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4%,比去年同期高出1.5%[7] - 二零二三年七大流域及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91.7%,比去年同期上升1.5%[7] - 2023年水利建设投资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24] - 2023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同比提高1.5%,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25] 公司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財政年度,公司錄得營業收入約113.3百萬港元,按年下跌44.4%[17] - 二零二三財政年度,公司毛利為40.7百萬港元,按年下跌21.9%[17] - 二零二三財政年度,公司淨虧損為8.1百萬港元[17] - 公司2023财年总收入为113.3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03.7百万港元下降44.4%[38] - 公司2023财年销售成本为72.6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151.6百万港元下降52.1%[39] - 公司2023财年毛利为40.7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52.1百万港元下降21.9%,毛利率从25.6%增加至35.9%[40] - 公司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0.2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4.8百万港元下降95.1%[41] - 公司2022财年出售附属公司的亏损为14.1百万港元,而2023财年为零[42] - 公司2023财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为1.0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8百万港元下降63.1%[43] - 公司2023财年行政开支为26.5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30.5百万港元下降13.3%[44] - 公司2023财年融资成本为12.7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9.3百万港元增加36.7%[46] - 公司2023财年除税前溢利为0.7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0.2百万港元增加329.4%[47] - 公司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为8.8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15.3百万港元下降42.5%[48] - 公司2023财年亏损减少至830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49.2%[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1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3.0%[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银行借款总额为5820万港元,其中1800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2220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800万港元须于二至五年内偿还[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为287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未偿还借款为239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8%计息[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集团关联方未偿还款项为10210万港元,其中522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8%计息,4990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6%计息[5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57.7%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66.0%[56] - 公司2023年资本开支为4220万港元,由融资活动提供资金[60] - 公司于2024年2月5日接获深圳国际仲裁院的仲裁受理通知,涉及仲裁请求支付第三期分期付款人民币13,633,200元及其他费用[71] - 公司于2024年3月15日与独立第三方订立框架协议,出售木颗粒生产业务,总代价为600亿印尼盾(相当于约30.0百万港元)[73]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75] 生物質燃料粒業務 - 生物質燃料粒業務已於二零二一年投產,並開始產生收入,但截至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兩個年度,生物質燃料粒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況[12] - 董事會於二零二四年三月十五日簽訂框架協議出售生物質燃料粒業務的80%股權,預期出售事項將降低虧損水平並提高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12] - 邦加島項目目前正處於最後建設階段,預期將在二零二四年年中開始正式開始運作[12] - 公司已與印尼國家電力公司達成供電協議,預計從二零二四年起,將以固定價格向國家電網供電,合約期為二十五年[12] - 如皋恒发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水价由每吨人民币2.67元增加至每吨人民币3.43元[28] - 邦加岛项目预计于2024年年中开始运营,并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达成25年的固定价格供电协议[30]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RPSL计划出售木颗粒生产业务80%权益,预计将降低亏损并提高集团整体盈利能力[32]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公司发布第八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涵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主要业务[76] - 公司采用一致的汇报及计算方式,以便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作有意义的比较[87] - 公司已取得《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所要求的《排污許可證》[93] - 公司每日污水可处理量为40,000公吨[91] - 公司二零二三年处理的污水量为13,100,838立方米[91] - 公司二零二三年化学需氧量减除量为5,160公吨[91] - 公司主要污水處理業務於中國江蘇省如皋縣擁有一座設施,每日可處理量達到40,000公噸的污水[92] - 公司子公司RPSL在印尼占碑省主要營運生物燃料顆粒
强泰环保(0139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57
财务表现 - 2023财政年度营业收入为1.133亿港元,同比下降44.4%[5] - 2023财政年度毛利为4070万港元,同比下降21.9%[5] - 2023财政年度除税前溢利为70万港元,同比增加329.4%[5] - 2023财政年度净亏损为810万港元,较2022年净亏损1520万港元有所收窄[5] - 2023财政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75港仙,较2022年的1.47港仙有所改善[6] - 2023财政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1.1022亿港元,较2022年的5.8936亿港元大幅减少[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08774亿港元,较2022年的3.62218亿港元有所增加[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65.5万港元,较2022年的流动负债净值130.4万港元有所改善[9] - 公司资本及储备总额为278,900千港元,较去年减少11,022千港元[10]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29,874千港元,较去年增加57,578千港元[10] - 公司应付关联方款项为70,389千港元,较去年增加55,822千港元[10] - 公司借款为18,000千港元,较去年减少2,000千港元[10] - 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24,963千港元,较去年增加2,072千港元[10] - 公司重大检修拨备为15,088千港元,较去年增加1,736千港元[10] - 公司退休福利责任为1,144千港元,较去年增加215千港元[10]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為113,279千港元,較2022年的203,659千港元下降44.4%[29] - 公司2023年分部收入中,中國市場收入為44,090千港元,印尼市場收入為69,189千港元[32] - 公司2023年分部業績中,中國市場分部溢利為20,295千港元,印尼市場分部溢利為235千港元[32] - 公司2022年分部業績經重列後,中國市場分部溢利為28,165千港元,印尼市場分部溢利為7,863千港元[32] - 公司总资产在2023年达到526,101千港元,较2022年的517,173千港元增长1.7%[33][35] - 印尼分部资产在2023年为280,027千港元,占总资产的53.2%,较2022年的239,093千港元增长17.1%[33][35] - 公司总负债在2023年为247,201千港元,较2022年的227,251千港元增长8.8%[33][35] - 印尼分部客户C在2023年贡献收入51,31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8,926千港元下降56.9%[39] - 公司融资成本在2023年为12,710千港元,较2022年的9,298千港元增长36.7%[40] - 公司所得税开支在2023年为8,818千港元,较2022年的15,335千港元下降42.5%[43] - 印尼分部非流动资产在2023年为64,296千港元,占总非流动资产的98.6%[38] - 公司员工成本在2023年为15,532千港元,较2022年的16,878千港元下降8.0%[42] -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在2023年为1,023千港元,较2022年的2,772千港元下降63.1%[42]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26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261千港元有所减少[46] - 公司2023年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为364,781千港元,较2022年的326,825千港元增长11.6%[47]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670千港元,较2022年的414千港元大幅增加786.5%[48]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970千港元,较2022年的5,466千港元减少45.7%[49] - 公司2023年银行借款为58,200千港元,较2022年的38,000千港元增长53.2%[50] - 公司2023年其他借款为23,867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50] - 公司2023年固定利率借款为23,867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50] - 公司2023年浮动利率借款为58,200千港元,较2022年的38,000千港元增长53.2%[50] - 2023财政年度營業收入下降44.4%至113.3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邦加島項目建設收入下降及出售海安恆發[62] - 2023财政年度銷售成本下降52.1%至72.6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邦加島項目建設成本下降及出售海安恆發[63] - 2023财政年度毛利下降21.9%至40.7百萬港元,但毛利率由25.6%提升至35.9%[64] - 2023财政年度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下降95.1%至0.2百萬港元,主要由於匯兌虧損[65] - 2022财政年度出售附屬公司海安恆發導致虧損14.1百萬港元,2023财政年度無此虧損[6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由2022财年的280万港元下降至2023财年的100万港元,降幅达63.1%[67] - 行政开支由2022财年的3050万港元下降至2023财年的2650万港元,降幅为13.3%[68] - 融资成本由2022财年的930万港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1270万港元,增幅为36.7%[69] - 除税前溢利由2022财年的20万港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70万港元,增幅达329.4%[70] - 所得税开支由2022财年的1530万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880万港元,降幅为42.5%[7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由2022财年的1630万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830万港元,降幅为49.2%[7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2财年的3460万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3010万港元,降幅为13.0%[73] - 公司已动用的银行借款总额为5820万港元,其中1800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2220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800万港元须于二至五年内偿还[7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财年的57.7%上升至2023财年的66.0%[76] - 公司资本开支由2022财年的1.061亿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4220万港元[79]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81] - 公司2023年雇员总数为176名,较2022年的185名减少4.9%[82] - 2023财政年度雇员成本为1550万港元,较2022年的1690万港元减少8.3%[82] - 公司2023财政年度不派付末期股息,与2022财政年度相同[87] 会计政策与准则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其修订本,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影响综合财务报表主要会计政策披露[16]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关于取消强积金与长服金对冲机制的会计指引,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0] 业务调整与出售 - 公司出售海安恆發污水處理有限公司70%股權,代價公允值調整為人民幣55,888,000元(約62,364,000港元)[23] - 公司出售海安恆發污水處理公司相關權益,並將資源重新分配至如皋恆發污水處理設施和印尼邦加島發電廠項目[55] - 如皋恆發污水處理設施的水價由每噸人民幣2.67元增加至每噸人民幣3.43元,提升公司收入和毛利[55] - 印尼邦加島電廠項目預計於2024年年中開始運作,並與印尼國家電力公司達成25年供電協議[57] - 公司出售印尼生物燃料球團業務80%權益,預計降低虧損並提升整體盈利能力[58] - 2023年公司在印尼開展數據中心業務,提供電腦系統分析及技術支援服務[58]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RPSL与独立第三方PT Indorama Eco Viridian订立框架协议,出售木颗粒生产业务,总代价为600亿印尼盾(约3000万港元)[89] 市场与宏观经济 -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6.1万亿元,同比增长5.2%[53] - 2023年中国水利建设投资达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54] 公司治理与股东事务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3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8]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审阅及监督财务申报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93] - 公司在2023财政年度内未购买、销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5] - 2023财政年度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96] - 公司2023财政年度年报将稍后寄发给股东,并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载列[96] - 公司董事会在公告日期由执行董事周安达源(主席)、陈昆(行政总裁)、苏坚人及周致人组成[98] 法律与仲裁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恒发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仲裁,要求支付人民币1363.32万元及约人民币220万元的违约赔偿金、汇兑亏损及法律费用[89]
强泰环保(0139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41
中国经济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9.3万亿元,同比增长5.5%[7] - 2023年上半年水利管理行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9.6%[7] - 2023年7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报告显示,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7.8%[7] - 2022年,国家水网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I至III类)断面比例为87.8%,较去年同期增加2.1%[24] - 2025年前,长江及黄河主要河道水质需保持为II类[24] - 2023年,预计中国将投放更多人力和资金处理水质问题,相关指数将持续稳步向好[24] 强泰环保业务 - 强泰环保在本期间录得约45.5百万港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4%;毛利为19.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3%;净亏损为7.6百万港元[17] - 强泰环保将继续优化现有项目管理,提升运作效率,以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业务的盈利[16] - 强泰环保致力于拓展海外业务,探索新能源业务发展机会,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14] - 管理层有信心生物燃料球团业务将带动本集团的增长势头,有助于达到环保业务多元化的发展目标[3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8.4%,为4,550万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销售成本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0.9%,为2,610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毛利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3%,为1,940万港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4.3%增加至42.7%[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除税前亏损为3.3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除税前盈利5.0百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6.9%,为4.4百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为8.1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1.6百万港元[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银行结余和现金为46.8百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增加了35.2%[47] - 资产负债比率由55.3%上升至64.0%[55] 股权结构 - 主席周安达源先生持有公司225,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的20.32%[74] - 陈昆先生持有公司353,2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的31.90%[74] - 所有上述股份均为好仓持有[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任何公司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Everbest Environmental持有337,500,000股,占公司股权的30.48%[80] - Wong女士持有20,415,000股,Chan Chun Keung持有15,395,000股,分别占公司股权的1.85%和1.39%[80] - Wealthy Sea持有225,000,000股,占公司股权的20.32%[80] - 上述股份均为长期持有[85] 公司财务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營業收入为45,46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4%[94] - 期内虧損为7,62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63.1%[94]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廠房及設備为65,595千港元,较去年底增加1.9%[96] - 公司流动资产中,受限制銀行存款为27,241千港元,较去年底增加402.6%[96] - 公司流动负债中,應付關聯方款項为85,603千港元,较去年底减少6.0%[9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74,115千港元,与去年底持平[97]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299,777千港元,较去年底减少2.7%[97]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8,28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5%[95] - 期内虧損导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减少8,723千港元[95] - 公司股本为111千港元,儲備为299,666千港元[98] - 本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的股本为11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91,851千港元,累计虧損为54,876千港元[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1,007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24,819千港元,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5,266千港元[1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788千港元,其中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6,788千港元[101]
强泰环保(0139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7:24
营业收入与毛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收入为45.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8.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9.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5,465千港元,同比下降48.4%,主要由于生物质发电厂建设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8,585千港元,同比下降81.4%[17]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88.1百万港元减少42.6百万港元或48.4%至本期间的45.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印尼邦加岛生物质发电厂工程收入减少及海安恒发设施出售[43] - 公司销售成本从去年同期的66.7百万港元减少40.6百万港元或60.9%至本期间的26.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邦加岛项目建筑成本减少及海安恒发设施出售[44] - 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4.3%增加至本期间的42.7%,尽管毛利从21.4百万港元减少2.0百万港元或9.3%至19.4百万港元[45] 净亏损与亏损增加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为7.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60.0%[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12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04.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265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税前盈利4,970千港元,主要由于中国和印尼分部业绩下滑[19] - 公司于本期间录得除税前亏损3.3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5.0百万港元[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127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1,611千港元[27] 股息与分红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派发股息,与2022年同期一致[26]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一致[71]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8.78百万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1.4%[8] - 流动负债总额为165.479百万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6.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99.777百万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2.8%[9] - 服务特许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332,68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6,825千港元略有增加[28] - 商誉在2023年6月30日的账面值为0,因2016年收购旭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产生的商誉已全数减值[30] - 贸易应收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14千港元大幅减少[32]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1,63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66千港元显著减少[33] - 公司银行借款在2023年6月30日为58,20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000千港元增加[34]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2年12月31日的34.6百万港元增加35.2%至2023年6月30日的46.8百万港元[53] - 公司已动用的银行借款总额为58.2百万港元,其中38.2百万港元须应要求偿还及20.0百万港元须于两至五年内偿还[5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55.3%上升至2023年6月30日的64.0%[58] 成本与开支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8.28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5%[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118千港元,同比增长60.3%,主要由于来自关联方的贷款利息增加至3,873千港元[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6,072千港元,同比下降11.6%,主要由于退休金计划供款减少至496千港元[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361千港元,同比下降26.9%,主要由于中国即期税项减少至2,612千港元[22] - 公司融资成本从去年同期的3.8百万港元增加2.3百万港元或60.3%至本期间的6.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为邦加岛项目融资而借入的贷款增加[48] - 公司资本开支为10.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4百万港元大幅减少[62] - 公司雇员人数为169名,较去年底的185名有所减少,雇员成本为6.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9百万港元[66] 投资与资本 - 公司投资于香港上市的债券,固定息率为6.13%,到期日为2024年2月21日,2023年6月30日的投资额为267千港元[31] - 公司资本开支主要用于邦加岛项目及印尼生物燃料球团业务[61]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68] - 公司无其他重大投资或增添资本资产的计划[69] 外汇与风险 - 公司录得其他收入及净亏损1.8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收益1.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外汇亏损净额增加[46] - 公司无外币对冲政策,通过转换外币现金及等价物降低外汇风险[64] - 公司外汇风险有限,主要受港元兑人民币及印尼盾汇率波动影响[63] 其他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59.3万亿元,同比增长5.5%[35] - 公司出售海安恒发污水处理公司相关权益,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如皋恒发水处理有限公司和印尼邦加岛发电厂项目[38] - 公司与当地管委会达成协议,水价由每吨人民币2.67元增加至每吨人民币3.43元,预计将带来更稳健的业绩[38] - 印尼邦加岛生物质发电厂项目预计自2023年起为期25年,以固定价格向国家电网供电[39]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与去年底情况一致[65] - 公司审慎管理库务政策,维持健康流动资金状况[60]
强泰环保(0139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45
公司业务发展 - 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7] - 2022年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3%[8] - 2022年1至9月,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3%,比去年同期增加4.5%[8]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强泰环保录得约2.036亿港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5%[14] - 2023年起,强泰环保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供电协议,为期25年[11] - 本集团将继续发展国内污水处理业务,为全国提供清洁用水[15] - 强泰环保计划在海外拓展多元化环保业务,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1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银行存款和现金为34.6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5.1百万港元减少46.8%[4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银行借款总额为38.0百万港元,其中18.0百万港元按需求偿还,20.0百万港元在2至5年内偿还[4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未偿还第三方借款为23.9百万港元,按年固定利率8%计息,一年内偿还[51]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19.4%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55.3%[55] - 公司未对资产设定任何抵押[56] 公司战略规划 - 邦加島項目正處於建造階段,已與印尼國營公司PT Perusahaan Listrik Negara達成供電協議,預期自2023年起為期25年供電[29] - 本集團積極開拓印尼生物燃料球團業務,已於2021年開展生產木顆粒並開始產生收入,管理層有信心該業務將帶動集團增長[31] - 預期未來將繼續推進“建設 — 經營 — 移交”或“BOT”投資項目,為集團帶來更多價值和現金流量[30] - 預計集團將繼續應對挑戰,積極管理現有項目,並與國家及地區政策配合,為環保盡力,促進業務增長[34] 公司环保业务 - 公司在中国江苏省如皋县拥有两座污水处理设施,每日可处理污水量达到8万立方米[80] - 公司的污水处理设施遵守当地的污水处理标准,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质量要求[82] - 污水处理过程包括过滤、沉淀、调节、酸化、厌氧和消毒等步骤[82] - 公司每日监测水质,记录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酸碱值、悬浮固体、氨等指标,以及污泥的含水量、有机物和酸碱值等信息[83]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每年投放足够资源于社区投资,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活动,展现企业社会责任[175] - 公司在报告期间向有需要的当地居民捐款支持,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179] - 公司制定了有效的资源利用政策,包括能源、水和其他原材料的高效利用[193] - 公司关注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燃气或燃油等类型的直接和/或间接能源消耗[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