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华集团(01842)

搜索文档
植华集团(01842)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止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
2025-09-02 09:4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植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842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 ...
植华集团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846.6万港元,同比扩大47.1%
智通财经· 2025-08-22 21:43
业绩表现 - 收益1.47亿港元 同比下降2.6% [1] - 净亏损846.6万港元 同比扩大47.1% [1] - 每股基本亏损0.71港仙 [1] 亏损原因 - 上市证券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330万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220万港元进一步恶化 [1] - 行政开支增加约190万港元 主要用于供应链网络多元化及业务发展计划推进 [1] 收入与市场环境 - 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的1.508亿港元下降至1.47亿港元 [1] - 美国关税发展对供应链多元化举措造成不利影响 导致预期效益短期能见度有限 [1] 公司应对措施 - 正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影响 [1]
植华集团(01842)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846.6万港元,同比扩大47.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0:18
业绩表现 - 收益1.47亿港元 同比下降2.6% [1] - 净亏损846.6万港元 同比扩大47.1% [1] - 每股基本亏损0.71港仙 [1] 亏损原因 - 上市证券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330万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220万港元增加110万港元 [1] - 行政开支增加约190万港元 [1] 经营策略 - 加强供应链网络多元化及推进业务发展计划以提升市场佔有率及客户参与度 [1] - 美国关税发展对相关举措造成不利影响 导致预期效益短期能见度有限 [1] - 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1.508亿港元下跌至1.47亿港元 [1] - 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挑战影响 [1]
植华集团(0184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9:54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以下是按照单一维度主题分组的要点列表: 收入与利润表现 - 收益为1.46959亿港元,同比下降2.6%[2][4] - 期内亏损为846.6万港元,同比扩大47.1%[2][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收益为1.4695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847亿港元下降2.6%[1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亏损237.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38.5万港元扩大71.3%[19]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净亏损约8.5百万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5.8百万港元增加2.7百万港元[49][56] - 收益由二零二四年上半年150.8百万港元下降至147.0百万港元,降幅约2.5%[49] 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由129.0百万港元减少5.1百万港元至123.9百万港元,降幅4.0%[5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1.2390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982亿港元下降3.9%[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为2389.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08.2万港元下降0.8%[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酬金为473.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87.9万港元下降19.4%[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1.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5万港元下降42.1%[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8万港元下降13.0%[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为556.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14.1万港元下降9.3%[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223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46.5万港元增长9.2%[20] - 行政开支为2235万港元,同比增长9.2%[4] - 行政开支增加1.9百万港元至22.4百万港元,主要因供应链多元化及业务发展计划[49][54] - 融资收入为414,000港元,融资成本为1,426,000港元,净融资成本为1,012,000港元[21] 毛利率 - 毛利率为15.7%,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4] - 毛利率由14.5%提升至15.7%,增长1.2个百分点[5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经营分部为单一自有标签产品分部,涵盖包袋、行李箱及配件等产品的设计、开发、采购、制造及销售[16] - 背包产品收益占比由62%提升至79%,达115.7百万港元[51] - 医疗包及补给品收益占比由16%降至11%,工具储存及配件占比由9%降至1%[51] 资产状况 - 资产总值为2.24694亿港元,同比下降13.8%[2]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260,59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694千港元,减少35,905千港元(约13.8%)[5] - 流动资产由199,695千港元下降至162,528千港元,减少37,167千港元(约18.6%)[5] - 银行及手头现金由54,056千港元增加至61,573千港元,增长7,517千港元(约13.9%)[5] - 贸易应收款项由68,762千港元下降至48,882千港元,减少19,880千港元(约28.9%)[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4,154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6,869千港元,增长12,715千港元(约306.1%)[5] - 存货由26,395千港元下降至19,908千港元,减少6,487千港元(约24.6%)[5] - 物业、厂房及设备由16,945千港元略降至16,642千港元,减少303千港元(约1.8%)[5] - 使用权资产由3,679千港元下降至2,343千港元,减少1,336千港元(约36.3%)[5] - 现金及银行结余由70.8百万港元增至74.0百万港元,增长约4.5%[57] - 抵押存款12.4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6.7百万港元减少25.7%[69] - 抵押金融资产28.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27.7百万港元增长1.4%[69] 负债与权益 - 权益总额由131,165千港元下降至121,531千港元,减少9,634千港元(约7.3%)[5] - 保留盈利由66,643千港元下降至58,177千港元,减少8,466千港元(约12.7%)[5] - 流动负债总额为1.01396亿港元[6] - 负债总额为1.03163亿港元[6] - 银行借款由49.3百万港元减少至37.0百万港元,降幅约25%[57] - 资产负债比率为37.4%,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0%下降1.6个百分点[58] 负债明细 - 非流动租赁负债为176.7万港元[6] - 流动租赁负债为231.7万港元[6] - 贸易应付款项为6078.1万港元[6] - 其他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701.1万港元[6] - 合约负债为728.9万港元[6] - 应付票据为176.4万港元[6] - 银行借款及银行透支为4933.5万港元[6] - 应付税项为25.5万港元[6] 财务比率 - 流动比率为1.6倍[2] - 资产负债率为37.4%[2] 税务事项 - 汇兑差额亏损为116.8万港元[4] - 所得税抵免为35.6万港元[4]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税率制度,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出部分按16.5%征税[22]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小型薄利企业条件的年应税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00万元部分适用5%税率[23] - 丹麦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2%,阿联酋附属公司企业税率为9%,首375,000阿联酋迪拉姆免税[23]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379,000港元,阿联酋企业税收入为23,000港元[24] - 过去年度超额拨备转回308,000港元,递延所得税支出为585,000港元[24]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0.71港仙[2][4] - 每股基本亏损为0.71港仙,亏损金额为8,466,000港元[26] - 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00,000,000股[26] 投资活动与金融资产 - 上市证券投资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百万港元增加1.1百万港元[49][55] - 管理人员保险合约价值28.1百万港元,占总资产12.5%,较2024年末27.7百万港元(占比10.6%)增长1.4%[64][6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32,260千港元,其中上市股本投资4,154千港元(第1层级),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28,106千港元(第2层级)[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3层级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权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9,437千港元降至0千港元[35]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41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409千港元略有增长[37]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以美元计价,期末公允价值参考银行报价及即期汇率换算[37] - 第3层级估值方法变更为收入法,关键不可观察输入数据贴现率为9.9%[39] - 贴现率每变动±5%,将导致集团年度亏损减少/增加109千港元[39] - 第三级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权投资期初余额为943.7万港元,期末余额为0港元,期内出售956万港元,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收益12.3万港元[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4456.0万港元降至3226.0万港元,降幅27.6%[32] - 香港上市股权投资从714.1万港元降至390.4万港元,降幅45.3%[32] - 公司完成赎回Legend Gainer优先股交易,赎回价约123.3万美元(约956.0万港元)[33] - 赎回优先股交易金额为1,233,000美元(约9,560,000港元)[67] 应收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40.5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552.5万港元,降幅26.4%[29]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76.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88.2万港元,降幅28.9%[29]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维持在664.3万港元不变[29] - 0-30天账龄应收款项从4778.1万港元降至2665.0万港元,降幅44.2%[29] - 61-90天账龄应收款项从1019.0万港元降至413.0万港元,降幅59.5%[29] - 对前客户约653.6万港元的贸易应收款项已计提全额拨备[30] - 剩余贸易应收款项的平均预期亏损率从0.15%上升至0.22%[31] 应付款项与借款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6254.5万港元下降至5579.1万港元,减少10.8%[41] - 贸易应付款款项账龄0-30天占比60.6%(2871.8万港元),31-60天占比30.3%(1438.6万港元)[41]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90天逾期金额从749.3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27.8万港元[41] - 银行借款及透支总额从4933.5万港元下降至3700.8万港元,减少24.9%[42] - 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从3.8%-5.7%收窄至1.5%-5.3%[42] - 银行有抵押透支金额从120.3万港元微降至105.4万港元[42] 资本开支与投资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金额为660,000港元,同比减少49.2%[27] - 资本开支为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百万港元减少46.2%[58] - 无形资产无新增收购或出售[28] 公司股本与股息 - 法定股本10亿股(1000万港元),已发行股本120万股(12万港元)[43]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44]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4] 雇员信息 - 雇员人数为396名,较2024年同期412名减少3.9%[63] 风险管理与市场挑战 - 公司面临美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且无对冲政策[70] - 全球GDP增长预期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及美国关税构成挑战[71] - 材料及劳工成本上升、竞争对手定价策略变化构成竞争压力[7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维持不少于25%的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且报告期间无购股权变动[76] - 报告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7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完成中期财务资料审阅[79][80] - 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81]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然负债及报告期后事项[45][46][47]
植华集团(01842.HK)将于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16:47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植华集团(01842)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2 16:34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植华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42[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及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2025年8月12日[4] - 公告时执行董事为Thomas Berg等三人[4] - 公告时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曾庆煊等三人[4]
植华集团(01842)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止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
2025-08-06 10:04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2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12亿股[2]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均为0,本月相关新股等数目为0[3] - 本月底可因行使股份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1000万股[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利润资金总额为0港元[3]
植华集团(01842.HK)发盈警 预计中期亏损净额同比扩大约40%至50%
金融界· 2025-08-01 18:4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净额将同比增加40%至50%,2024年同期亏损为580万港元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确认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未变现亏损33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220万港元 [1]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约190万港元,主要由于供应链网络多元化及业务发展措施推进 [1] 收益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收益轻微下降,主要受美国关税压力持续影响 [1] 业务发展 - 公司加强多元化供应链网络建设并推进业务发展措施,导致行政开支上升 [1]
植华集团(01842.HK)预期上半年亏损净额增加约40%至50%
格隆汇· 2025-08-01 18:4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净额同比增加40%至50% 对比2024年同期亏损580万港元 [1] - 亏损扩大主要受收益轻微下降、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未变现亏损及行政开支增加共同影响 [1] 收益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收益出现轻微下降 主要受美国持续关税相关压力影响 [1] 投资损益 - 2025年上半年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未变现亏损约33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220万港元扩大50% [1] 成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增加约190万港元 主要因加强多元化供应链网络及推进业务发展措施所致 [1]
植华集团发盈警 预计中期亏损净额同比扩大约40%至50%
智通财经· 2025-08-01 18:4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净额同比增加40%至50% 相比2024年同期580万港元亏损 [1] - 亏损扩大主要受收益下降、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及行政开支增加共同影响 [1] 收益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收益出现轻微下降 主要由于美国持续的关税相关压力 [1] 投资亏损 - 2025年上半年确认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未变现亏损约33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220万港元亏损扩大50% [1] 成本结构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约190万港元 主要因加强多元化供应链网络及推进业务发展措施所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