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加保险(06161)
icon
搜索文档
泰加保险(0616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0: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亏损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收益净额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5千港元;净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5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0,1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3,512千港元;应占期内亏损为20,1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3,512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2.97港仙,摊薄每股亏损为2.97港仙;2022年同期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29.40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为0千港元,2022年为255千港元,其中2022年股息收益16千港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亏损净额 - 28千港元、外汇收益净额267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财务成本为12,893千港元,2022年为11,833千港元;其他项目为1,862千港元,2022年为2,328千港元[19]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当期税项和递延税项均为0千港元,期内税项开支也均为0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亏损均为 - 2.97港仙,2022年为 - 129.40港仙[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5,06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034千港元;总负债为308,82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3,646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 - 273,76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253,612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亏损约20.1百万港元,总负债超过总资产约273.8百万港元[1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0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30万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49,778,000港元,分为678,324,000股股份[28] 公司股份交易与上市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7][13]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联交所制定了五项复牌指引[29] - 2023年7月14日,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公司股份上市地位的除牌决定[30] - 2023年7月26日,公司已向联交所上市复核委员会秘书提交复核除牌决定的书面申请[31] 附属公司情况 - 前主要营运附属公司泰加保险自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起不再于集团综合入账[32] - 泰加保险自2022年1月7日起被接管,9月26日根据高等法院颁令清盘[33][36] - 2022年9月26日,终止合并附属公司被高等法院颁令清盘[9] 公司业务与财务支持 - 公司一名主要股东确认有意为集团提供持续财务支持[14] - 公司获1亿阿联酋迪拉姆(约2.13亿港元)无抵押额度,达成超53亿港元债券投资意向书[42] 财务资料编制依据 - 简明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5] 公司人员与诉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名[44]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除日常保险业务外无未决诉讼或或然负债[45] - 公司对前任董事提起诉讼,申索款项不少于约12亿港元[37][38] 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董事议决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4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自2022年初无行政总裁正式职位,业务由执行董事处理[51] - 公司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14日无主席,后委任吴宇博士为董事会主席[5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增至三名,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55] - 2022年上半年若干董事辞任/离世后,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降至少于三名[56] - 2022年4月6日,公司委任詹达尧先生及余祖德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2023年3月14日,公司委任何晓斌博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增至三名[57] 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4年12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5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58] 董事会组成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梁琴女士、二名非执行董事吴宇博士(主席)及淩旭俊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晓斌博士、詹达尧先生及余祖德先生组成[58]
泰加保险(0616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7 22:1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2年投资收益净额为25.4万港元,2021年为1596万港元[7][58] - 2022年除税前亏损8.71417亿港元,2021年为4.32375亿港元[9] - 2022年年度亏损8.71417亿港元,2021年为4.33122亿港元[9] - 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130.21港仙,2021年为69.86港仙[10][70] - 2022年总资3003.4万港元,2021年为8.7303亿港元[17] - 2022年总负债2.83646亿港元,2021年为2.76196亿港元[19] - 2022年总权益 - 253.612万港元,2021年为5968.34万港元[21] - 2022年除税前亏损相关财务成本为2417.7万港元,2021年为1615.3万港元[62]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50.1万港元,2021年为220.7万港元[63] - 2022年核数师薪酬为70万港元,2021年为180万港元[64] - 2022年年度税项开支为0,2021年为74.7万港元[68] - 2022年每股摊薄亏损为130.21港仙,2021年为69.86港仙[71] - 2022年度亏损净额约8.714亿港元,负债净额约2.536亿港元[79] - 2022年度无经营,除税前亏损8.714亿港元(2021年:4.324亿港元),年度亏损8.714亿港元(2021年:4.331亿港元)[85] - 2022年除税前亏损871,417,年度亏损871,417;2021年除税前亏损432,375,年度亏损433,122[8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930万港元,2021年为4220万港元[8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名雇员,2021年为10名[102] 附属公司清盘与亏损 - 2022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颁令终止合并附属公司清盘[26] - 2022年集团将清盘程序确认为失去对终止合并附属公司的控制权,并录得亏损[27] - 董事认为确定终止合并附属公司真实财务状况及损益困难且耗时[28] - 2021年1月1日起终止合并附属公司,不再将其业绩、资产及负债计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导致亏损约42660万港元[29] - 2022年终止合并附属公司完成,导致亏损约83020万港元[30]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8.302亿港元,无法信纳相关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及亏损是否无误[77] - 前主要营运附属公司泰加保险自2021年12月31日起不再于集团综合入账,2022年1月7日起被接管,2022年9月26日清盘[108][109][112] 股份交易与复牌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38]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于港交所暂停买卖,联交所制定复牌指引,2023年7月14日接获除牌决定,7月26日提交复核申请[105][107] - 2022年1月5日公司股份于港交所暂停买卖[80] 财务报表编制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一名主要股东有意为集团提供持续财务支持[39] - 集团已首次应用多项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报表[43][44] - 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集团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报表及呈报金额出现重大变动[46]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且可能与公司有关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47] - 集团正在评估香港会计准则修订及新准则首次应用的预期影响,认为不太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51]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2年及2021年宣派任何中期及末期股息[69]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84] 税务制度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的企业,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的企业按16.5%统一税率征税[66][67] 财报审计意见 - 公司2021年财报因未能取得充分审核凭证而不发表意见[74] - 核数师未就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原因包括相应数字、出售附属公司亏损及持续经营不确定因素[128] 债券与股份发行 - 2022年2月24日及3月16日,本金1500万港元及30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转换价每股0.57港元转换为合共52,631,578股股份[91] - 2021年1月22日完成配售事项,发行104,282,000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162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4000万港元和一般营运资金892万港元[94][95] - 2021年4月30日完成发行本金总额4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3.99亿港元,用于偿还贷款5000万港元、向终止合并附属公司注资3.3亿港元和一般营运资金1900万港元[100][101] - 2021年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0.50港元,较2021年1月4日收市价每股0.62港元折让约19.35%[92] - 2021年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每股0.57港元,较2021年1月26日收市价每股0.62港元折让约8.06%[97] 诉讼与或然负债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除日常保险业务产生的外,无未决诉讼或其他或然负债[103] - 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对若干前任执行董事提起诉讼,申索款项不少于约12亿港元及相关赔偿,诉讼仍在进行中[113][114] 业务发展 - 公司近期致力在阿联酋及海外其他国家发展国际保险及相关业务,获1亿阿联酋迪拉姆(约2.13亿港元)无抵押额度支持业务发展,考虑进行外部债务融资[115]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116] 公司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部分董事因离职等情况未能确认遵守情况[11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若干偏离情况[118] - 自2022年初起公司无行政总裁正式职位,业务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处理[119] - 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14日公司无主席,后委任吴宇博士为董事会主席[121] - 2022年公司未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董事无法就相关守则条文发表意见[122] - 2022年上半年部分董事辞任/离世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少于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后增至三名,占比至少三分之一[123] - 2022年上半年部分董事辞任/离世后,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降至少于三名,后增至三名[124][125]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1] 业绩审阅与沟通 - 公司初步公告所载数字经核数师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但核数师未作保证[126] - 审核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2022年度年度业绩[127] - 审核委员会与核数师沟通,认为该事项属非经常性,对2023年度业绩及财务状况无影响[129] 其他事项 - 2022年1月7日附属公司业务及财产被接管[81] - 公司将尽快安排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并公布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期间[104]
泰加保险(0616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7 22:11
财务业绩 - [保费收入净额为273,066千港元,投资收益净额为65,225千港元,其他收益为740千港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53,512千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68,854千港元][8][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29.40港仙,去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11.22港仙;每股摊薄亏损为129.40港仙,去年同期每股摊薄盈利为5.59港仙][9]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收益净额为25.5万港元,2021年为6522.5万港元][44][45]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相关财务成本为1183.3万港元,2021年为581.4万港元][47][48]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203.6万港元,2021年为1892.1万港元][48][49] - [2022年上半年普通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8.53512亿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6885.4万港元;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129.40港仙,2021年为11.22港仙][58] - [2022年上半年期内税项开支1888万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1157万港元,递延税项731万港元][55] - [2022年上半年核数师薪酬29万港元,2021年为72.2万港元;折旧2000港元,2021年为1028.7万港元][5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1,39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73,030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负债为267,10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6,196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为 - 235,70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96,834千港元][1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306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220万港元][6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可换股债券2.65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5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113%,2021年12月31日为46%][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亏损约8.535亿港元,总负债超过总资产约2.357亿港元][35] 附属公司清盘 - [2022年9月26日,终止合并附属公司被高等法院颁令清盘,预计对集团财务状况及整体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5] - [集团将清盘程序视为失去对终止合并附属公司的控制权,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入账为出售附属公司的亏损][26] - [董事认为确定终止合并附属公司截至出售日期及2022年1月1日起至出售日期止期间的真实财务状况及损益极其困难且耗时][27] - [董事会认为重建正确会计记录不切实际,因需通过外部及独立来源核实资料,而有关来源可能无法获得或不可靠][27] - [自2021年1月1日起终止合并附属公司,导致亏损约4.266亿港元][28] - [泰加保险自2021年12月31日起不再于集团综合入账,2022年1月7日起被接管][83][84] - [公司同意撤回对泰加保险接管的复核申请,认为符合股东利益并提升企业形象][85] - [2022年7月15日经理提交对泰加保险的清盘呈请,9月26日泰加保险清盘,相关人士获委任为清盘人][86][87] 股份交易与上市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35]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暂停买卖,联交所制定复牌指引,公司正解决问题并寻求尽快复牌][80] - [2023年7月14日联交所决定取消公司股份上市地位,7月26日公司提交复核申请][82] 财务准则应用 - [集团已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编制财务报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38][39][40][41] 债券与股份发行 - [2022年2月24日及3月16日,本金1500万港元及30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每股0.57港元转换为共5263.1578万股股份][69] - [2021年1月22日完成配售事项,按每股0.50港元向承配人发行1.04282亿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162万港元][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动用,4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892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73] - [2021年1月26日公司与Smart Neo Holdings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40000万港元零息无担保可赎回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较当日收市价折让约8.06%][75] - [认购事项于2021年3月29日获公司独立股东批准,并于4月30日完成][76]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9900万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按拟定用途动用,包括5000万港元偿债、33000万港元注资、1900万港元作营运资金][78][79] 股息政策 - [2022年及2021年上半年董事会均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6] - [董事议决不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3] 税务政策 - [集团不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的公司溢利按16.5%的统一税率征收香港利得税][53] 法律诉讼 - [2022年7月15日公司对若干前任执行董事提起法律诉讼,认为其违反责任][88] - [公司向被告人申索不少于约12亿港元款项及有待评估的损害赔偿,诉讼仍在进行中][89] 业务发展 - [公司近期致力于阿联酋及海外其他国家发展国际保险业务及相关业务,获1亿阿联酋迪拉姆(约2.13亿港元)无抵押额度支持业务发展,考虑进行外部债务融资][90] 人员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共有4名雇员,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名减少60%][91] - [2022年初起公司无行政总裁正式职位,业务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处理][98] - [2022年5月起公司无主席,2023年3月14日委任吴宇博士为董事会主席后纠正][100] - [2022年公司未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董事无法就相关守则条文发表意见][101] - [2022年上半年若干董事辞任/离世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少于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经委任后增至三名,占比至少三分之一][102] - [2022年上半年若干董事辞任/离世后,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降至少于三名,经委任后增至三名][103][104]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二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7]
泰加保险(0616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7 21:5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1年保费收入净额为0千港元,2020年为475,131千港元;2021年投资收益净额为15,960千港元,2020年为22,257千港元;2021年其他收益为0千港元,2020年为1,468千港元[7] - 2021年净收益为15,960千港元,2020年为498,856千港元[8] - 2021年开支为448,335千港元,2020年为437,666千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432,375千港元,2020年溢利为61,190千港元;2021年年度亏损为433,122千港元,2020年溢利为62,026千港元[10]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为69.86港仙,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90港仙;2021年每股摊薄亏损为69.86港仙,2020年每股摊薄盈利为11.90港仙[11] - 2021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433,122千港元,2020年为32,784千港元[18] - 2021年总资产为873,030千港元,2020年为2,091,648千港元[22] - 2021年总负债为276,196千港元,2020年为1,752,988千港元[24] - 2021年总权益为596,834千港元,2020年为338,660千港元[26] - 2021年保费收入净额为475,131千港元,2020年未提及具体保费收入净额[60][61] - 2021年投资收益净额为15,960千港元,2020年为22,257千港元[64] - 2021年保险赔款及未决赔款净额为301,909千港元,2020年未提及具体保险赔款及未决赔款净额[66][68] - 2021年财务成本为16,153千港元,2020年为3,928千港元[70][71] - 2021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207千港元,2020年为32,345千港元[72] - 2021年核数师薪酬(审核服务及其他服务)为1,800千港元,2020年为1,200千港元[74] - 2021年香港利得税本年度为747千港元,2020年为1,122千港元[80] - 2021年年度税项开支为747千港元,2020年为抵免836千港元[81] - 2021年及2020年均无宣派或派付股息[82] - 2021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33,122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69.86港仙;2020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62,026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1.90港仙[83] - 2021年度集团无经营及经营溢利或亏损,2020年溢利1.173亿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4.324亿港元,2020年溢利6120万港元;2021年年度亏损4.331亿港元,2020年溢利6200万港元[11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4220万港元,2020年为10.635亿港元[11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贷款融资、银行透支和银行担保,2020年分别为7830万港元、无和1000万港元[1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名雇员,2020年为78名[128] 保险业务调整 - 2022年2 - 6月已过期/即将到期的的士保险单无/不会续保,不会承保新的士保险单[31][32] - 非的士及非汽车保险单除现有保单续保外,不会承保新保险单[33] 附属公司情况 - 2022年9月26日,终止合并附属公司被高等法院颁令清盘,预计对集团财务状况和整体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35] - 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合并终止合并附属公司财务报表,导致确认亏损约42660万港元[38] - 2022年1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泰加保险有限公司业务及财产被接管[88] - 2022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泰加保险有限公司清盘[89] - 不再合并泰加保险有限公司亏损约426.6百万港元[92] - 未能确定未能将泰加保险有限公司综合入账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影响[93] - 2022年1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泰加保险业务及财产由经理接管[108] - 2022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颁令将附属公司清盘,预计清盘程序对集团财务状况和整体营运有重大不利影响[109] - 2021年12月31日附属公司投资账面总值约8.302亿港元,确认减值亏损约4.266亿港元[103][104] - 泰加保险自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起不再于集团综合入账[133] - 2022年1月7日起泰加保险事务、业务及财产由经理管理[134] - 公司同意撤回就保监局接管泰加保险的复核申请[135] - 2022年9月26日泰加保险根据高等法院颁令清盘[137] 财务报表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中比较财务资料仅代表2020年财务报表资料,可能与本年度数字不具可比性[41] - 因账簿及记录有限且不再合并附属公司,部分规定详情或资料未在综合财务报表披露[42][43] - 董事会无法宣称2021年度所有交易已在综合财务报表适当反映[44]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一名主要股东有意提供持续财务支持[47] - 若集团无法持续经营,需对综合财务报表作出调整,影响未在报表反映[48] - 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集团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报表及呈报金额出现重大变动[49][51] - 集团正在评估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预期影响,认为不太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55] - 无法确定是否需对2020年12月31日及截至该日止年度数字作出调整[97] - 2021年1月1日期初结余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比较数字基于2020年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95] - 2020年12月31日期末结余调整或对2021年业绩、现金流、资产负债等产生重大影响[98] - 公司财务报表因资料有限及管理层缺乏回应,无法保证符合准则及法规[99][100] - 审计人员无法获取充足凭证,不确定终止合并附属公司是否违法及负债完整性[101] - 审计人员未能审核附属公司投资成本有效性和完整性及减值评估[10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度业绩[146] - 核数师未就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存在多项不确定因素[147]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不发表意见事项属非经常性,对公司2023年度业绩及财务状况无影响[148] 公司经营状况 - 2021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43310万港元,负债净额或出现,股份自2022年1月5日起暂停买卖[46] - 公司执行未来计划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持续经营[10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亏损净额约4.331亿港元[106] - 2022年1月5日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107] - 2022年1月5日起公司股份于联交所暂停买卖,联交所制定复牌指引[130] - 2023年7月14日联交所取消公司股份上市地位,7月26日公司提交复核除牌决定书面申请[132] 税务政策 - 香港实行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合格企业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77] - 集团不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的公司溢利按16.5%统一税率征税[78] 融资与资金运用 - 2021年1月4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50港元配售最多1.04282亿股新普通股,较收市价折让约19.35%[119] - 2021年1月22日,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5162万港元[1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动用,4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892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22] - 2021年1月26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40000万港元零息无担保可赎回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较当日收市价折让约8.06%[124] - 认购事项于2021年3月29日获独立股东批准,4月30日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39900万港元[125][1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款项净额中5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33000万港元用于扩充业务,19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28]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近期将致力于阿联酋及海外其他国家发展国际保险业务及相关业务,获1亿阿联酋迪拉姆(约2.13亿港元)无抵押额度支持[140] - 公司考虑进行外部债务融资,集资款项用于业务开展[140] 证券交易与合规 - 2021年度无购股权获行使以认购公司普通股[11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部分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未能向其他董事确认[1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旧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144] 公司诉讼 - 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对若干前任执行董事提起诉讼,申索款项不少于约12亿港元[138][139]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