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陆庆娱乐(08052)
icon
搜索文档
陆庆娱乐(08052) - 进一步延迟寄发有关主要交易之通函
2025-08-15 22:30
陸 慶 娛 樂 集 團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8052) 進一步延遲寄發有關主要交易之通函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LUK HING ENTERTAINMENT GROUP HOLDINGS LIMITED 陸慶娛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蔡紹傑 香港,2025年8月15日 — 1 —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蔡紹傑先生及應勤民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謝美玲女士、 左提芬先生及吳文鴻女士。 本公告資料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的規定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本公司的資料; 董事願就本公告資料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 所深知及確信,本公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其無誤導或欺詐成分,亦 無遺漏任何事項,足以令致本公告或其所載任何陳述產生誤導。 茲提述陸慶娛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2025年7月14 ...
陆庆娱乐(08052) - 进一步延迟寄发有关主要交易之通函
2025-08-08 22:30
進一步延遲寄發有關主要交易之通函 茲提述陸慶娛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2025年7月14日及2025年8月1日之公 告(「該等公告」),內容有關(其中包括)發行可換股債券之主要交易。除文義另有所指外, 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等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誠如該等公告所披露,一份載有(其中包括)(i)認購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之交易詳情;及(ii) 根據GEM上市規則規定須載入通函之其他資料之通函(「通函」)將於2025年8月8日或之前 寄發。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LUK HING ENTERTAINMENT GROUP HOLDINGS LIMITED 陸 慶 娛 樂 集 團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8052) — 1 —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蔡紹傑先生及應勤民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謝美玲女士、 左提芬先生及吳文鴻女士。 本公告資料乃遵照 ...
陆庆娱乐(0805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9:48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陸慶娛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052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
陆庆娱乐(08052) - 延迟寄发有关主要交易之通函
2025-08-01 22:33
通函寄发时间 - 原计划2025年7月31日或之前寄发可换股债券主要交易通函,现预计8月8日或之前[4] 公告提醒 - 提醒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公司证券时谨慎行事[5] 公告资料 - 资料遵照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刊载,董事承担全部责任[6]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保留7天,也会在公司网站刊登[6]
陆庆娱乐(08052) - 进一步延迟寄发有关主要交易之通函
2025-08-01 22:30
主要交易通函 - 主要交易与海港城租赁协议有关[4] - 通函原预计2025年8月1日或之前寄发,现延迟至8月22日或之前[4]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蔡绍杰先生及应勤民先生[6]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谢美玲女士、左提芬先生及吴文鸿女士[6] 公告发布 - 公告将保留于联交所网站7天,亦将在公司网站刊登[6]
陆庆娱乐(0805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6-20 2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由2023年约9570万港元增加28.8%至2024年约1.233亿港元[15]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3年约269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2550万港元,减少5.2%[16]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约357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3140万港元,减少12.0%[16]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3年约74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1110万港元,增加50.5%[16] - 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约35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920万港元,增加2525.1%[16]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年约233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4010万港元,增加71.7%[17]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约1330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1300万港元,减少1.9%[1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40万港元,2023年为净溢利约1490万港元[19]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比率为227.3%,2023年为196.0%[2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0万港元,2023年为80万港元;外部借款为880万港元,2023年为1740万港元[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音乐节活动“Ultra Hong Kong”成功回归,为公司贡献额外收益约4190万港元[9] - 年度音乐节活动带来额外收入4190万港元,部分抵销餐厅销售额下降1430万港元[15] - 公司两间餐厅六公馆HEXA及六小馆SIXA维持稳定营运[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实施五项补救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2] - 集团已编制涵盖报告期末起计15个月期间的预测,以改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43] - 管理层将与银行磋商重续银行融资,相信现有融资到期将获重续[45] - 管理层将考虑其他融资安排及集资方案,增加集团资本/股权[45] - 公司董事将实施更严措施改善集团营运资金及现金流[45] 董事变动 - 蔡绍傑于2024年4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 - Patrick Ting于2024年2月8日辞任执行董事[6] - 左提芬于2024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 - 麦国坤于2024年12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 - 应勤民于2024年4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该日起为期一年[48][55] - 谢美玲于2023年1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初步任期自该日起为期一年[49][55] - 左提芬于2024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初步任期自该日起为期两年[50][55] - 吴文鸿于2023年9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初步任期自该日起为期一年[51][55] 合规与整改 - 公司未就海港城租赁协议及补充函件取得股东批准并刊发公告及通函,未遵守GEM上市规则相关规定[41]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能力假设不表示意见[43] - 审核委员会认同管理层对不表示意见及集团持续经营能力的观点[44] - 审核委员会要求管理层解决不表示意见基准影响,促使下一财年不作出不表示意见[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股份代号为8052[2] - 公司网站为www.lukhing.com[7] 物业续租 - 2024年续租太古物业总金额约350万港元,续租海港城物业总金额约1590万港元[33][3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01][106] - 报告范围包括香港两间餐厅及一个行政办公室,2024年新增一个行政办公室,该香港分部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约100%[10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参考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2,已由董事会审阅批准[104] - 公司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收集及披露方法,未来将用一致方法确保数据可比[105]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及重要性评估识别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披露[105] - 公司愿景是成为大中华区领先的餐厅运营商,为股东提供回报,对社会和环境负责[107] - 公司自2016年首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来,持续关注重大环境及社会范畴、层面以及相关关键绩效指标[109]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内外部持份者维持密切沟通,指派董事会成员及当值经理持续沟通以获取见解[110] - 股东/投资者期望溢利回报、业务发展等,公司通过港交所公告、股东周年大会等参与[111] - 客户关注产品及服务品质、遵守法律,公司通过客户调查、公司网站等回应[111] - 雇员期望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及晋升机会等,公司通过内部政策、定期员工大会议回应[111] - 供应商期望公平尽责对待等,公司通过定期参与、评估、反馈问卷等回应[111] - 社区期望可持续环保业务常规等,公司通过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新闻稿回应[111] - 政府/监管机关期望遵守法律法规、缴纳税款,公司通过资料披露、税项申报等回应[111] - 公司严格控制排放物、废物排放及资源运用,恪守当地环境法律法规[114] - 报告期及过往六年,公司无违反排放及废弃物排放环境法例及其他环境问题[117] - 公司以2023年为基准年,计划于2028年底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及空气污染物排放密度降低3%[120]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15.549千克,2023年为15.015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078千克,2023年为0.075千克;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15.627千克,2023年为15.090千克[121] - 2024年总空气污染物排放密度为0.116千克/雇员,2023年为0.173千克/雇员,较2023年下降32.95%[121][123] - 2024年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206.7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99.65吨;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249.2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64.73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55.9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464.38吨[121] - 2024年总温室气体密度为3.38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3年为5.34吨,较2023年下降36.70%[121][124]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大气污染物排放密度降低32.95%,排放总量增加3.56%[125]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36.70%,排放总量减少1.81%[125] - 报告期内主要有害废弃物为灯泡、打印机碳粉、电池等,由合资格收集商处理[126] - 餐厅业务主要无害废弃物为烹调用油,公司采用隔油闸阻隔油脂并回收处理[127] - 公司遵守香港环保规定,采取综合环保措施减少日常运营对环境的影响[128] - 报告期内公司外购电力消耗518.22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减少23.16千个千瓦 时或4.28%[132] - 报告期内公司每名员工用电量为3.84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的6.22千个千瓦 时大幅减少[132] - 报告期内公司餐厅业务燃气耗用量为80,986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3.56%;燃气使用密度为每名员工600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33.26%[133] - 公司设定目标,到2028年底前燃气、电力及整体能源消耗密度较2023年下降3%[133] - 报告期内公司能源消耗总量为1,598.03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增加0.88%;能源密度为每名员工11.84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降低34.99%[133] - 报告期内公司用水量为31,433.59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3,066.59立方米或10.81%;耗水量密度为每名员工232.84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28.59%[138] - 公司设定目标,到2028年底前耗水密度较2023年降低3%[136] - 公司用电强度较2023年降低38.31%,燃气耗用强度降低33.26%,能耗消耗强度降低34.99%[135] - 公司正在建立纸张及包装材料消耗量数据收集系统,并将讨论制定相应量化减排目标[139] - 公司业务活动不使用大量天然资源,也不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已遵守经营地所有环境法律法规[140] - 公司过去六年未收到公众、政府或监管机构的环保投诉[141] - 公司管理及营运部门每年通过自我评估问卷识别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重大风险[142] - 公司识别出台风、暴雨、雷电及洪水等极端天气可导致实体急性风险,潜在后果包括损坏文件、设备,影响员工健康及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增加经营成本[145] - 公司识别出极热天气可导致实体慢性风险,潜在后果包括员工中暑几率提高、离职率及工伤增加,电力需求及运营成本增加[148] - 公司识别出政府实施更严格法律法规等事宜可导致过渡性风险,潜在后果包括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性增加[152] - 公司针对台风采取提前通知、关闭门窗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47] - 公司针对暴雨及洪水采取清理垃圾、确保下水道畅通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47] - 公司针对雷电采取保持接地设备状态良好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47] - 公司针对极热天气采取在方便位置设置急救箱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51] - 公司针对过渡性风险的政策及法律风险采取提前监控地方机构许可的环境法律法规最新情况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54]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雇员总数从2023年的87名增加至135名,其中全职员工从70名降至52名,兼职员工从17名增至83名[157]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52.25%,较2023年的19.28%上升,主要因扩充兼职员工队伍及短期雇佣安排流失率高[165] - 报告期内公司有14宗与雇佣事宜有关的个别劳资纠纷个案,均已妥善处理[171] - 报告期内公司无工伤个案(2023年:3宗),无工伤损失日数(2023年:55天),最近三个财政年度无工作有关死亡事故[172] - 按性别划分,2024年男性雇员82名、女性雇员60名,2023年男性雇员53名、女性雇员27名[158] - 按年龄划分,2024年30岁或以下雇员23名、31至40岁46名、41至50岁46名、51至60岁18名、60岁以上2名;2023年对应分别为10名、25名、25名、22名、5名[164] - 按性别划分流失率,2024年男性为57.75%、女性为42.50%;2023年男性为14.16%、女性为30.19%[166] - 按年龄划分流失率,2024年30岁或以下为48.48%、31至40岁为42.25%、41至50岁为61.97%、51至60岁为50.00%、60岁以上为85.71%;2023年对应分别为22.22%、15.69%、16.67%、22.22%、30.77%[168] 供应商情况 - 公司主要采购食品及饮品,建立材料及供应商管理系统,按筛选标准挑选供应商[178] - 报告期内公司有10家供应商(2023年为9家),均为本地供应商[179] 公司治理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采纳并遵从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52]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提名、薪酬、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召开两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71][72][74] - 公司遵照相关规则成立提名、薪酬、审核委员会并列明书面职权范围[68][72][73]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提名政策协助董事会进行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建议[68] - 薪酬委员会就公司薪酬政策、董事薪酬待遇及购股权向董事会提建议[72]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季度、中期、年报并向董事会提建议[74] - 审核委员会建议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德博为公司核数师[79] - 公司秘书朱沛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2] - 公司优先现金分派股息,派付比率由董事会酌情厘定,可考虑分派特别股息[84] - 董事会至少每年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87] - 风险管理团队每季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及审阅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情况[88] - 审核委员会委任外聘专业顾问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90]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充分[91] - 公司制定多个与股东、投资者及其他持份者沟通的渠道[92]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无进一步变动[94] - 股东可按程序召董事会召集的股东特别大会并提建议或动议[95][96]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以上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董事会需在要求书递交后21日内回应,若未回应股东可自行召开,费用由公司偿付[97] - 公司股东沟通政策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生效[98] - 公司通过年报等公司通讯、公告、网站及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100]
陆庆娱乐(0805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20 22: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总收益约1233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570万港元增加28.8%,主要因音乐节活动带来额外收入4190万港元,部分抵消餐厅销售额下降的1430万港元[19]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3年的约2690万港元减少5.2%至2024年的约2550万港元[20] - 员工成本由2023年约3570万港元减少12.0%至2024年约3140万港元[20]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3年约740万港元增加50.5%至2024年约1110万港元[20]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3年的约35万港元增加2525.1%至2024年的约920万港元[20]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3年的约2330万港元增加71.7%至2024年的约4010万港元[21] - 折旧及摊销由2023年的约1330万港元略微减少1.9%至2024年的约1300万港元[2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940万港元,2023年为净溢利约1490万港元[23]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比率为227.3%,较2023年的196.0%有所上升[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0万港元,较2023年的80万港元增加;外部借款为880万港元,较2023年的1740万港元减少[29]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15.549千克,2023年为15.015千克;硫氧化物2024年排放0.078千克,2023年为0.075千克;2024年和2023年颗粒物排放均为0[125] - 2024年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627千克,2023年为15.090千克;2024年总空气污染物排放密度为0.116千克/雇员,2023年为0.173千克/雇员,较2023年下降32.95%[125][127] - 2024年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206.7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99.65吨;2024年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249.2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64.73吨[12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55.9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464.38吨;2024年总温室气体密度为3.38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3年为5.34吨,较2023年下降36.70%[125][128] - 以2023年为基准年,2024年大气污染物排放密度降低32.95%,排放总量增加3.56%;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36.70%,排放总量减少1.81%[129] - 报告期内公司外购电力消耗518.22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减少23.16千个千瓦 时或4.28%[136] - 报告期内公司每名员工用电量为3.84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的6.22千个千瓦 时大幅减少[136] - 报告期内餐厅业务燃气耗用量为80,986立方米,与2023年相近;燃气使用密度为每名员工600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33.26%[137] - 报告期内公司能源消耗总量为1,598.03千个千瓦 时,较2023年增加0.88%;能源密度为11.84千个千瓦 时/雇员,较2023年的18.21千个千瓦 时/雇员降低[137] - 报告期内公司用水量为31,433.59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3,066.59立方米或约10.81%[142] - 报告期内公司耗水量密度为每名员工232.84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28.59%[142] - 报告期内用电强度降低38.31%,燃气耗用强度降低33.26%,能耗消耗强度降低34.99%,耗水量强度降低28.59%,各项目标均在进行中[139][143] - 报告期末公司雇员总数为135名,2023年为87名;全职员工52名,2023年为70名;兼职员工83名,2023年为17名[161] - 报告期内员工总流失率为52.25%,2023年为19.28%,流失员工58名,2023年为16名[169] - 报告期内男性雇员82名,2023年为60名;女性雇员53名,2023年为27名[162] - 报告期内一般员工115名,2023年为4名;营运员工57名,2023年为23名;管理层7名,2023年为16名[166] - 报告期内30岁或以下雇员23名,2023年为10名;31至40岁46名,2023年为25名;41至50岁46名,2023年为25名;51至60岁18名,2023年为22名;60岁以上2名,2023年为5名[168] - 报告期内男性流失率为57.75%,2023年为14.16%;女性流失率为42.50%,2023年为30.19%[170] - 报告期内30岁或以下流失率为48.48%,2023年为22.22%;31至40岁42.25%,2023年为15.69%;41至50岁61.97%,2023年为16.67%;51至60岁50.00%,2023年为22.22%;60岁以上85.71%,2023年为30.77%[172] - 2022 - 2024年因工死亡人数均为0,2022 - 2023年工伤人数均为3,2022年工伤损失天数为37天,2023年为55天,2024年为0[177]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10家供应商,2023年为9家,所有供应商均为本地供应商[1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音乐节活动“Ultra Hong Kong”成功回归,为集团贡献额外收益约4190万港元[13] - 2024年香港经济逐步复苏,但通胀压力及消费模式转变影响餐饮业务[13] - 公司旗下两间餐厅六公馆HEXA及六小馆SIXA维持稳定运营[13] 各地区表现 - 报告期内香港分部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约100%[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董事会保持审慎乐观,优先提高运营效率、探索品牌多元化及评估策略投资[14]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能力假设不表示意见,集团编制15个月预测并考虑多项措施改善资金状况[47] - 审核委员会认同管理层观点,要求采取行动解决不表示意见基准影响[48] - 管理层将与银行磋商续贷、考虑其他融资及集资方案、实施更严谨措施改善营运资金和现金流[4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陆庆娱乐集团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4] - 蔡绍傑、应勤民为公司执行董事,谢美玲、左提芬、吴文鸿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 - 公司核数师为德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和上海商业银行[1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1]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观塘鸿图道87号越秀工业大厦3楼3C室[11] - 海港城租赁协议适用百分比率超25%但低于75%,构成公司主要交易,需遵守GEM上市规则多项规定[42] - 公司因疏忽未遵守GEM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将实施五项补救措施加强内部控制[45][46] - 批准海港城租赁协议的股东特别大会截至报告日期尚未召开[43] - 公司相关详情可参阅2024年11月6日的公告[44] - 执行董事蔡绍傑47岁,2015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董事,2016年3月2日调任执行董事及合规主任[50] - 蔡绍傑在香港和澳门餐饮酒吧会所行业有超20年经验,投资管理多家场所[51] - 蔡绍傑2001年7月取得英国伦敦玛丽王后西田学院大学工程学士学位,是公司主要股东之一[51] - 应勤民于2024年4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签订自该日起为期一年的服务合约[52,58,59] - 谢美玲于2023年1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签订自该日起为期一年的委任函[53,58,59] - 左提芬于2024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签订自该日起为期两年的委任函[54,58,59] - 吴文鸿于2023年9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签订自该日起为期一年的委任函[55,58,59] - Patrick Ting于2024年2月8日辞任执行董事,麦国坤于2024年12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采纳并遵从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56]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公司自2016年11月10日起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每年检讨[61] - 蔡先生签订自上市日期起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59] - 应勤民及左提芬分别于2024年5月2日及2024年12月31日取得GEM上市规则第5.02D条所述法律意见[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最少三分之一[62][70] - 董事会目前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5: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69] - 蔡绍傑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69] - 应勤民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1/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69] - 谢美玲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69] - 吴文鸿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69] - 麦国坤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2/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50%(1/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0%(0/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0%(0/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69] - 董事会设立了审核、薪酬及提名3个董事委员会[71] - 提名、薪酬、审核委员会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举行两次会议且全体成员出席[75][76][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约4437.2万港元,负债总额超资产总值3253万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租赁负债总额分别约为879.8万港元及1277.6万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397.2万港元[80] - 公司外聘核数师年内核数服务及支出费用为74.6万港元[85] - 提名委员会由左提芬任主席,成员有吴文鸿和蔡绍杰[72] - 薪酬委员会由谢美玲任主席,成员有左提芬和吴文鸿[76] - 审核委员会由谢美玲任主席,成员有左提芬和吴文鸿[77] - 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博审核,任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满[8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83] - 公司秘书朱沛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6] - 公司优先以现金方式分派股息,股息派付比率由董事会酌情厘定或建议[88] - 董事会至少每年透过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91] - 风险管理团队每季进行风险辨识及分析工作并制定计划,每季审阅计划实施情况[92] - 审核委员会委任外聘专业顾问对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进行检讨[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及充分[95] - 公司制定多个与股东、投资者及其他持份者沟通的渠道[96]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无进一步变动[98] - 股东可通过特定程序召集团特别大会并提呈建议或作出动议[99] - 合资格股东持有公司实缴股本(赋予股东大会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01] - 公司股东沟通政策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生效[102] - 公司年报等通讯以印刷本形式刊出,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阅[104]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05][110] -
陆庆娱乐(0805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22: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2,25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285千港元下降10.64%[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4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99千港元,亏损幅度扩大12.16%[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4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99千港元,亏损增加12.16%[3]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50港仙,2023年同期为3.01港仙,亏损大幅收窄[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8,8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41千港元,增长98.6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3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408千港元,下降48.6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7,7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51千港元,增长10.6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43,4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743)千港元,亏损扩大25.0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25,5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42)千港元,亏损增加15.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5,5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42)千港元,亏损增加15.7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2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1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0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411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43438000港元及25517000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22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85千港元[16][17][1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1万港元,2023年为71.7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73.2万港元,2023年为380.7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4825.6万股,2023年为12751.3万股[2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2.7万港元,2023年为74.7万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别以成本23.7万港元和29.1万港元收购厂房及设备项目[27]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人寿保单)均为635.4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173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7万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现值为1738.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5.2万港元,适用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均为5.15%[3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6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5万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为88.3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5] - 其他应收款项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于2024年6月30日为24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93千港元[36] - 按金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于2024年6月30日为1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0千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按金约4019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02000港元[38] - 应收贷款总额约3450000港元自2021年12月31日起按年利率10%计息,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均含累计减值亏损约3450000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30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9千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租金17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9千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838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32千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董事贷款793千港元,按年利率5.25%计息;2023年12月31日为750千港元[43][44] - 2024年6月30日股东贷款21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2千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未缴中国附属公司注资结余294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14千港元[48] - 集团总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4730万港元减少10.6%至2024年同期约4230万港元[55] - 已售存货成本2024年上半年约128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56] - 员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1780万港元减少7.3%至2024年同期约1650万港元[56]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370万港元减少16.2%至2024年同期约310万港元[56] - 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14.4万港元增加49.3%至2024年同期约21.5万港元[56]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650万港元减少10.8%至2024年同期约580万港元[56]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上半年约660万港元增加3%至2024年同期约680万港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7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380万港元[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80万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外部借款约16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740万港元[58]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422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85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为288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41千港元[16] 各业务线产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食品及其他产品收益为380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09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饮料收益为42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88千港元[17] 客户收益占比情况 - 本期及2023年均无来自单一外部客户的交易收益达集团总收益的10%或以上[18] 公司未来关注风险及过往举措 - 2024年下半年公司主要关注通胀压力和融资成本风险[64] - 2023年公司完成股份合并及供股以提高营运资金和改善财务状况[64]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蔡绍杰先生持有本公司109,350,000股普通股,占股19.95%[65] - 2024年6月30日,蔡绍杰先生持有Welmen 3,031.11股普通股,占股30.3111%[65] - 2024年6月30日,蔡绍杰先生实益拥有Welmen 1,262.225股普通股,占股12.62225%[65] - 2024年6月30日,Welmen持有本公司109,350,000股普通股,占股19.95%[67] - 2024年6月30日,Yui Tak持有本公司109,350,000股普通股,占股19.95%[67] - 2024年6月30日,Trendy持有本公司30,000,000股普通股,占股5.47%[67] - 2024年6月30日,Saint Lotus持有本公司30,000,000股普通股,占股5.47%[67] - 2024年6月30日,Restoran Oversea持有本公司158,988,000股普通股,占股29.00%[68] - 蔡逸翰先生等五人各自被视作于Welmen持有的公司已发行股本19.95%中持有权益[70] - Chan Ting Fai女士和Lee Wan女士分别被视作于蔡绍杰先生和区伟邦先生拥有权益的公司已发行股本19.95%中拥有权益[70] - 蔡绍杰先生配偶于力博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拥有约50%权益,于深井陈记烧鹅有限公司和裕东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分别拥有约7.5%权益[72]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1]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16年11月11日生效,有效期10年,2026年11月11日到期,剩余年期约2.2年[74][77] - 所有已授出及将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2个月内对每名参与者授出购股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以公司已发行股份1%为限[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向集团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76]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数目均为585,769份[77] - 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836,579股,相当于公司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2%[7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采纳并遵从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报告日期,须披露的董事资料无变动[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公司证券标准守则[80]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81]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82] 公司期后事项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公司无重大期后事项影响经营及财务表现[83] 公司诉讼仲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其他重大诉讼或仲裁[84]
陆庆娱乐(0805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4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11月3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11月11日股份于港交所GEM上市[12] - 集团主要从事饮食及娱乐业务,无独立可呈报分部[12][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收入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2,25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285千港元下降约10.64%[3] - 2024年同期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1千港元,较2023年的717千港元大幅下降约97.07%[3] - 2024年上半年来自香港客户收益为42,2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85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食品及其他产品收益38,0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3,097千港元;销售饮料收益4,21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88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7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约42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0.6%[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亏损情况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3,476千港元,2023年为3,099千港元,亏损幅度扩大约12.16%[3] - 2024年期内亏损3,476千港元,2023年为3,099千港元,亏损增加约12.16%[4] - 2024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3,475千港元,2023年为1,530千港元,亏损扩大约127.12%[4]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0.50港仙,2023年为3.01港仙,亏损幅度收窄约83.39%[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7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07)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7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380万港元[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8,8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41千港元,增长约98.60%[6][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3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408千港元,下降约48.60%[8] - 2024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为28,8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41千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人寿保单)为6,354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9]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17,38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7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51.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0.8万港元减少37.17%;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6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2.5万港元减少58.69%[3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286.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0.9万港元减少1.62%;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36.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6万港元减少11.3%[34] - 2024年6月30日按金为481.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8万港元增加2.84%;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465.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2万港元增加2.94%[3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345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且已全额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1][42] - 2024年6月30日未缴中国附属公司注资结余为29,4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14千港元[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7,7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51千港元,增长约10.68%[9]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25,5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42千港元,增长约15.76%[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流动负债净额约43438000港元及负债净额约25517000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现值为17,38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52千港元;适用的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5.15% [3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08.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8.9万港元增加3.18%[4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租金为173.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9万港元增加190%[4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838.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13.2万港元减少8.2%[44] - 2024年6月30日董事贷款为79.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万港元增加5.73%,年利率5.25%[44][45] - 2024年6月30日股东贷款为213.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2万港元增加97.6%,其中部分年利率5.25%[44][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2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1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0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411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8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6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影响为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2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98千港元[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47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收购厂房及设备成本为23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91,000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约128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57]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约16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7.3%[5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约3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6.2%[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比率与其他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为0.1,负债比率为176.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0万港元,外部借款约1630万港元[5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为人寿保单保费融资向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抵押人寿保单,取得循环贷款融资510万港元[6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其他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6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其他重大投资,期内无其他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63] 股权结构信息 - 2024年6月30日,蔡绍杰先生在本公司拥有109,350,000股本公司普通股,占股权约19.95%[66] - 2024年6月30日,蔡绍杰先生在Welmen拥有3,031.11股普通股,占股权约30.3111%[66] - 2024年6月30日,蔡绍杰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在Welmen拥有1,262.225股普通股,占股权约12.62225%[66] - Welmen Investment Co. Ltd持有109,35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19.95%[68] - Yui Tak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09,35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19.95%[68] - Trendy Pleasure Limited持有30,00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5.47%[68] - Saint Lotus Cultural Development Group Co., Limited持有30,00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5.47%[68] - 张建光先生持有30,00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5.47%[68] - 蔡逸翰先生持有109,35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19.95%[68] - 区伟邦先生持有109,350,000股普通股,股权约19.95%[68] - Restoran Oversea (CST) Sdn Bhd持有158,988,000股普通股,股权约29.00%[69] - 蔡绍杰先生配偶于力博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拥有约50%权益[73] 股本变动信息 - 2023年3月17日完成配售事项,配發及發行450,880,000股,佔配售前后已发行股本约19.69%及16.45%,所得款项净额约6,876,000港元[48] - 2023年8月18日供股发行274,128,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为4090万港元,已发行股份数目增至548,256,000股[48] - 2023年7月4日股份合并,2,741,280,000股合併为274,128,000股合併股份[48] - 公司法定股本在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面值均为100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在两个时间点均为5482.56万股,面值5482.6万港元[47] 购股计划信息 - 购股计划于2016年11月11日生效,有效期10年,将于2026年11月11日到期,剩余年期约2.2年[75][78] - 所有已授出及将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10%;12个月内对每名参与者授出购股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以公司已发行股份1%为限[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向集团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77] - 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购股数均为585,769份[78] - 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2,836,579股,相当于公司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2%[78] 企业管治与合规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采纳并遵从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原则和条文[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董事资料无变动[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董事遵守公司证券标准守则[81] 股息与证券交易信息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诉讼与仲裁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无其他重大诉讼或仲裁[85] 员工信息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87名雇员,2023年为85名[64]
陆庆娱乐(0805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1:46
公司财务状况改善措施 - 公司于2023年完成股份合并及供股以提高营运资金及改善财务状况[14] - 2023年3月17日公司成功配售450,880,000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690万港元;4月6日拟供股筹集最多约4390万港元[20] - 2022年12月16日公司接获清盘呈请,涉未偿还50万美元连利息,2023年2月27日呈请被驳回[21] - 2023年12月29日出售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约8港元,录得收益约2520万港元;2022年12月23日出售另一附属公司,代价10万港元,录得收益约1640万港元[23][24] - 2023年2月2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016港元配售最多4.5088亿股,净发行价约每股0.0155港元,供股股份总名义值最多为450.88万港元,3月17日完成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00万港元,其中650万用于偿债,50万用作营运资金[42][43] - 2023年4月6日,公司建议按每股0.160港元供股2.74128亿股,筹集最多约4390万港元,认股价较理论收市价折让约5.88%,供股股份总名义值最多为2741.28万港元,每股净价约0.149港元,8月18日完成供股,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4090万港元并已悉数列用[46][47][48] - 2023年7月4日,每十股现有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合并股份生效,6月30日获股东批准[44] - 公司编制涵盖报告期末起计15个月期间的预测,采取与银行磋商续贷、考虑其他融资安排、实施更严谨措施改善营运资金和现金流等措施改善财务状况[51] 公司业务恢复情况 - 2023年2月6日全面恢复跨境旅游、COVID - 19限制放宽及赴港旅客人数据增加,公司餐饮业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1] - 2023年取消疫情防控措施,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比,公司年内收益大幅回升[10] 公司业务范围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要于香港经营“六公馆HEXA”及“六小馆SIXA”餐厅[18] 公司人员变动 - 麦国坤、吴文鸿于2023年9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 - Ting Patrick于2023年4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于2024年2月8日辞任[8] - 蔡逸翰于2023年10月3日辞任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8] - 黄颂伟于2023年9月4日辞任执行董事[8] - 杨志诚于2023年4月21日辞任执行董事[8] - 朱沛祺于2023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 - 蔡紹傑46歲,2015年11月30日獲委任為董事,2016年3月2日獲調任為執行董事,自2010年5月起加入集團擔任董事總經理[56] - 謝美玲44歲,2023年1月13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擁有20年會計及財務管理經驗[60][61] - 麥國坤43歲,2023年9月4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於財務管理及顧問服務方面擁有超過11年經驗[63] - 吳文鴻51歲,2023年9月4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過去25年累積豐富會計及審核工作及管理經驗[6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收益从2022年约5860万港元增加63.3%至2023年约9570万港元[25]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2年约1830万港元增加47.0%至2023年约2690万港元[26]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约3220万港元增加10.9%至2023年约3570万港元[27]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2年约900万港元减少17.8%至2023年约740万港元;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约15.5万港元增加125.8%至2023年约35万港元[28]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约1600万港元增加45.6%至2023年约2330万港元[29] - 折旧及摊销从2022年约2300万港元减少42.2%至2023年约1330万港元[3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90万港元,2022年亏损净额约3210万港元;2023年流动比率0.2,速动比率0.2,负债比率196.0%;2022年流动比率0.1,速动比率0.1,负债比率358.9%[31][33] 公司股息政策及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息[41]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优先现金派息,派付比率由董事会酌情厘定,可考虑分派特别股息[108] 公司投资及收购情况 - 除财报披露外,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其他重大投资,年内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收购和出售[39] - 除年报披露外,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无未来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40]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披露外,公司无或然负债[38] 公司审核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认同管理层观点,要求管理层采取行动解决核数师不表示意见的影响,促使下一年度不出现不表示意见[55] - 集团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博审核,审核委员会建议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德博为核数师[103] - 公司外聘核数师年内提供核数及非核数服务薪酬(含支出)总计55万港元[104] 公司业务货币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以港元、人民币进行及记录,海外业务财务报表换算为港元,回顾年度相当部分收益以港元计值[36]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採納並遵從企業管治守則,惟存在偏離情況[67] - 一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缺席2023年6月16日舉行的上屆股東週年大會[68] - 現時董事會由4名董事組成,包括1名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2)条第(a)至(e)及(g)段须披露的董事资料变动[75]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中最少有1名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长,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获委任最初年期1年,且无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公司超9年[77] - 公司与执行董事订立初步为期3年的服务协议,所有董事应根据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轮席退任并膺选连任[77]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在任董事应退任,各董事应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的下一屆股东周年大会止,须经股东重选方可连任[78] - 董事会由4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男女性别比例为2.2:1[81]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条款不宽松于GEM上市规则第5.46至5.67条所载的交易必守标准,各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该标准守则[86] - 公司就可能拥有公司及/或其证券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制定条款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书面指引[86] - 董事会自2016年11月10日起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每年检讨成员组合,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及监督该政策执行,截至报告日期,该政策已在公司网站刊登[76] - 全体董事均已确认参与培训,方式为出席研讨会、会议及/或阅读相关材料、网上直播、报刊、期刊及最新资料[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合共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87]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最少三分之一[88]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89] - 提名委员会由麦国坤任主席,成员有吴文鸿和蔡绍杰[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成员全出席[96] - 薪酬委员会由谢美玲任主席,成员有麦国坤和吴文鸿[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成员全出席[98] - 蔡绍杰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11/11,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2[87] - Ting Patrick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6/6,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2[87] - 蔡逸翰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9/9,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5,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2[87]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五次会议,已审阅集团季度、中期及年报并向董事会提建议[100] 公司财务状况指标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约3474.3万港元,负债总额超资产总值约2204.2万港元[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租赁负债总额分别约为1743.5万港元及465.2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84.6万港元[102] 公司秘书培训情况 - 公司秘书朱沛祺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06]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 公司风险管理团队包括执行董事及管理团队,拥有超十年会所及餐厅管理经验[111] - 风险管理团队每季进行风险辨识及分析,制定并审阅风险管理计划,管理层关注潜在风险并预警[111] - 审核委员会委任外聘专业顾问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风险管理团队已执行纠正措施[113]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充分,将继续外聘顾问并考虑建立内审部门[116] 公司组织章程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于2023年6月30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18] - 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赋予权利于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0] - 公司将在要求书递呈后2个月内核查并决定是否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3] - 若董事会未在要求书递交后21日内知会相反结果及未能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可自行召开[124] 公司报告相关情况 - 公司年报涵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15][13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英文版本可于联交所查阅,有冲突以英文版为准[131] - 公司企业管治一节可参阅2023年年报第15至27页[131]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36] 公司业务区域收益占比 - 香港分部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100%[133] 公司愿景 - 公司愿景是成为大中华区领先的音乐娱乐及餐厅运营商[137]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 - 董事会制定并批准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政策及指引,最终负责相关报告[141] - 公司确定了环境安全及污染、雇员健康及安全等重大层面并进行管理[143] - 自2016年首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来,重大环境及社会范畴等受管理层关注及监管[144] 公司与持份者沟通情况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内外部持份者维持密切沟通[146] - 股东期望溢利回报、业务发展等,公司通过联交所刊载文件等参与[146] - 客户期望产品及服务品质等,公司通过客户调查等参与[146] - 雇员期望安全健康工作环境等,公司通过内部雇员政策等参与[146] - 公司制定多个与股东等沟通的渠道,包括举行股东大会、刊登公司通讯等[117]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沟通,该政策于2023年生效[127] 公司环境排放相关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运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共464.38吨,较2022年增加11.54吨,约2.55%[158] - 报告期内,每名员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34吨,较2022年下降6.81%[158] - 公司设定目标,相比较2022年同期,于2023年前将温室气体整体排放量减少3%至5%[159] - 报告期内,氮氧化物排放15.015千克,较2022年增加1.45%;硫氧化物排放0.075千克,较2022年增加1.35%[160][161] - 报告期内,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090千克,排放总量密度为0.173千克/雇员[160] - 报告期内,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99.65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264.73吨二氧化碳当量[160] - 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64.38吨二氧化碳当量,总温室气体密度为5.34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60] - 公司以2023年为基准年,于2028年底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及空气污染物密度降低3%[163] 公司废弃物处理情况 - 报告期内,主要有害废弃物为灯泡、打印机碳粉、电池等,均由合资格收集商收集处理[164] - 餐厅业务主要无害废弃物为烹调用油[165] - 报告期内公司未从相关政府部门就废弃物处置及排放接获任何投诉或警告通知[169] - 报告期内公司未自香港相关环保机构接获关于有害或无害燃气排放及废弃物弃置违规行为的罚款或警告通知[174] 公司能源消耗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外购电力消耗541,384千瓦时而2022年为490,920千瓦,较2022年增加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