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icon
搜索文档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4 19:03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收益约3458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709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422.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31.1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45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709.4万港元[11] - 持续经营业务中,2023年上半年销售铸造金属制品收益为34,5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094千港元[25] - 按客户所在地,2023年上半年德国市场持续经营收益31,131千港元,中国市场2,389千港元,美国市场957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6.78%至约251万港元[63]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溢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791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8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99.7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2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91.4万港元[12] - 2023年Q2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开支)总额为 -12,5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2,873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为12,9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1,841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开支)总额为 -13,3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3,043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为12,5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5,416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溢利为3,7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9,719千港元;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 -5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545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35,537千股(2022年:158,873千股),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236千港元(2022年:7,914千港元)[40] - 本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791万港元[68] 毛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37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3.2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761.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56.6万港元[11] - 本期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76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657万港元增加约104万港元[64] 期内溢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49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45.7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7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71.9万港元[1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29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20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4,0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352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76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232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0,31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20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7,19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14千港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17,37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61千港元[14] - 按资产地理位置,2023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不含特定项)369千港元,中国3,491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亏损拨备)为12,17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8,849千港元),预付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55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13,742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67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17,514千港元),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21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9,164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250,000千股,面值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254,560千股,面值20,365千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0万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12月31日为38.82%[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5456亿股,2022年12月31日为2.1216亿股[73]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3,3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1,774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24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46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增加净额为 -8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48千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0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61千港元[17] 业务线业绩情况 - 来自终止经营财经印刷服务的收入,2023年上半年为52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886,000港元[26] - 金属铸造分部2023年上半年业绩亏损1,733千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640千港元[28]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6,7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221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2022年同期略微减少约6.78%[59] 税务情况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均为0千港元[34]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规定,合资格企业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按16.5%征税[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资格企业香港利得税拨备按两级制计算(2022年6月30日:8.25%),其他香港注册企业按16.5%(2022年6月30日: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按25%(2022年6月30日:25%)计算[3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香港及中国附属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及中国所得税拨备[37] 成本扣除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已扣除存货成本26,967千港元、厂房及设备折旧32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920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减值亏损17,564千港元[38]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无)[3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69] 股份发行与交易情况 - 2022年1月17日,公司按每股0.2港元供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300,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增至156,000,000股[44] - 2023年1月20日,公司完成发行11,000,000股认购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235港元[47][48] - 2023年4月13日完成认购交易,共发行3140万股认购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11港元[49] - 2023年6月5日宣布股份合并,每1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併股份,7月14日生效,每手买卖单位由10000股现有股份改为2000股合併股份[52] - 建议供股按每持有2股合併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每股供股股份0.8港元,最多发行1272.8万股,预计2023年8月底完成,可筹集约1020万港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向董事等授出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获利权利,也无人行使该权利[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91] 合资公司情况 - 2023年1月20日成立三间合资公司,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02万港元及98万港元;6月5日总出资额增至3000万港元,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530万港元及1470万港元[76][77] - 2023年6月5日宣布将合资公司总出资额从200万港元增至3000万港元,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530万港元及1470万港元[55] 费用情况 - 本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68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54万港元[65] - 本期行政开支约为25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708万港元增加约265.82%[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7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6千港元有所减少[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总成本约为44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万港元[86] 公司名称与架构情况 - 2023年7月12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更改公司名称,英文改为“Jishe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中文改为“吉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3] 附属公司出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Solomon Holdings Group Limited 75%股权,代价75,000港元,收益约6,882,000港元[30][31] - 2023年5月19日,公司出售附属公司终止持有财务印刷业务75%的股权[61]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胡兰英女士持有公司15,37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04%[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方金火先生持有公司26,611,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45%[89]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拥有的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经股东批准采纳,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89] 合规与守则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公司证券交易规定标准及操守守则[92] - 本期内,无董事或控股股东于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或利益冲突[93]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袁慧敏女士、梁淑兰女士及区瑞强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守则条文[95] 人员变动情况 - 袁慧敏女士自2023年7月19日起退任中国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8]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2023年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GEM上市规则的披露规定编制,按历史成本法编制并经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作出修订[20] 客户贡献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贡献收益5,211千港元,客户B贡献收益6,667千港元[29] 集团雇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为123名,2022年12月31日为133名[86]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2 18: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2080.2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187.3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391.7万港元[4][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386.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8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11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6.2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11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6.2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开支总额为10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09万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48港仙,2022年同期为2.67港仙[6] - 2023年第一季度摊薄每股亏损为0.48港仙,2022年同期为2.67港仙[6] -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股本从1697.3万港元增至1785.3万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5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7000港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20838千股,2022年同期为146756千股[17] - 法定股本: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3月31日均为1250000千股,面值100000千港元[18] - 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2022年1月1日为104000千股,面值8320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23160千股,面值17853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90%至约2080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38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15万港元增加约172万港元[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84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08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为40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94万港元减少约31.82%[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392万港元[3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铸造金属产品收益20360千港元,财经印刷服务收入442千港元,总计20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0784千港元、1089千港元、21873千港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2022年第一季度减少约2.04%,收益水平反弹至2019年水平[22] - 2023年第一季度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2022年第一季度减少约59.41%[23]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税率征税,超过200万港元的利润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资格实体按16.5%划一税率课税;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4][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香港及中国应课税溢利,未就相关所得税作出拨备[15] 股份发行情况 - 2023年3月29日订立认购协议,4月13日完成发行31400000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0.11港元[19] - 2023年1月13日订立认购协议,1月20日完成发行11000000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0.235港元[20] - 2023年1月20日完成股份认购交易,发行110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均约为259万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约为0.235港元[33] 公司业务合作与名称变更 - 2023年1月20日公司与刘海涛先生签署合资协议成立三间合资公司,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02万港元及98万港元[34] - 2023年3月24日公司董事会建议更改英文名称,采纳及注册中文名称“吉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5]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除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外,方金火先生个人持有公司26,611,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92%[43] 购股计划与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拥有的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经股东批准采纳,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39][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向董事等授出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的获利权利,也无人行使该权利[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证券[42]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遵守规定[43] - 报告日期,董事、主要股东及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44]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报告并提供建议[45]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遵守守则条文[46]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2 18:2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约208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187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392万港元[9]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386.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4.8万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11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6.2万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48港仙,2022年同期为2.67港仙[1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5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7000港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20838千股,2022年同期为146756千股[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90%至约2080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约38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15万港元增加约172万港元[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84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08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约为40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94万港元减少约31.82%[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392万港元[50] 公司股本及累计亏损结余变化 - 2023年1月1日公司股本结余为1697.3万港元,3月31日为1785.3万港元[13] - 2023年1月1日公司累计亏损结余为6908.3万港元,3月31日为7013.5万港元[13] - 2022年1月1日公司股本结余为832万港元,3月31日为1248万港元[13] - 2022年1月1日公司累计亏损结余为5694.6万港元,3月31日为6086.3万港元[1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中期股息[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第一季度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29] 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铸造金属产品收益20360千港元,财经印刷服务收入442千港元,总计20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0784千港元、1089千港元,总计21873千港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2022年第一季度减少约2.04%,收益水平反弹至2019年水平[41] - 2023年第一季度,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疫情影响前大幅减少,较2022年第一季度减少约59.41%[43]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級制规定,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税率征税,超过200万港元的利润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资格的香港其他集团实体溢利按16.5%税率课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25][26][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香港及中国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及中国企业所得税作出拨备[28] 股份发行情况 - 法定股本方面,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3月31日股份数量均为1250000千股,面值100000千港元[32] - 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方面,2022年1月1日为104000千股,面值8320千港元;2022年因供股、配售等发行股份后,12月31日为212160千股,面值16973千港元;2023年1月因认购发行股份,3月31日为223160千股,面值17853千港元[32] - 2022年1月17日,公司按每持有两股股份可获发一股供股股份,每股0.2港元,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9300000港元,发行股份数量从104000000股增至156000000股[33] - 2022年4月27日完成配售20800000股配售股份I,每股0.13港元;8月2日完成配售35360000股配售股份II,每股0.12港元[34][35] - 2023年1月13日,认购方与公司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235港元认购1100万股,总代价259万港元,所得款项分别用于偿还借款和一般营运资金,1月20日完成交易[36][51] - 2023年3月29日,两名认购人与公司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11港元分别认购2500万股及640万股,4月13日完成交易,共发行3140万股[38] 合资公司成立情况 - 2023年1月20日,公司与刘海涛先生签署合资协议成立三间合资公司,公司及伙伴分别出资102万港元及98万港元[52]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胡兰英女士持有公司股份15,37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89%[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主要股东方金火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6,611,500股,占已发行股本11.92%[56] 购股计划及相关权利情况 - 公司拥有的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经股东书面决议批准采纳,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5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向董事或其配偶、子女授出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的权利,也无人行使该权利[57]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58] 董事证券交易操守情况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遵守规定[59] 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主要股东及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6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本报告并提供建议[6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64]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2: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所罗门环球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33,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1] - 公司于2014年2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4月30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8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82] 业务范围 - 公司本年度主要于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的贸易及制造,于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12]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买卖及制造,在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122] 业务线收益情况 - 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公司金属铸造业务收益反弹至疫情前水平[13] - 2022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受疫情影响,香港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及财经印刷业务需求受阻,财经印刷业务收益较疫情影响前大幅减少[14] - 2022年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去年增加约29.9%,收益水平反弹至2019年水平[21] - 2022年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疫情影响前大幅减少,较去年减少约65.4%[2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约7490万港元,较2021年约8349万港元轻微减少约10.3%[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1879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41万港元,2022年及2021年整体毛利率分别维持在约25%及24%[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523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89万港元[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行政开支约2800万港元,较2021年轻微减少约118万港元[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14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3.29%[3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80万港元,除来自关连人士的贷款及垫款以及借款分别约363万港元及222万港元外,并无其他借款[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8.82%,2021年12月31日为36.53%[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1216亿股,每股面值为0.08港元[35] - 2022年公司收入为7490万港元,2021年为8349万港元[139] 股份配售与交易 - 2022年4月8日公司与所罗门证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3港元配售最多2080万股新股份,27日完成交易,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270.4万港元及260万港元,净额用途为偿还200万港元其他借贷和投资60万港元潜在新项目[38] - 2022年7月8日公司与所罗门证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2港元配售最多3536万股新股份,8月2日完成交易,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420万港元及410万港元,净额用途为偿还120万港元借款和用作29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或投资潜在新项目[39]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30万港元,用途为员工成本200万港元、租金开支350万港元、偿还应付账款250万港元和其他日常营运开支130万港元[40] - 2023年1月13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235港元发行1100万股认购股份,20日完成交易,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均约为259万港元,款项拟分别用作偿还230万港元借款和29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44] 公司业务合作与变更 - 2023年1月20日公司与刘海涛先生签署合资协议成立三间合资公司,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02万港元及98万港元[45] - 2023年3月24日公司董事会建议将英文名由“Solomon Worldwide Holdings Limited”改为“Jishe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并采纳“吉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中文双重外文名[46] 合规与重大事项 - 2022年回顾年度,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并无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不合规事项[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和资产抵押,也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49][50][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于任何其他公司持有任何重大股权投资,亦无进行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任何重大收购及出售[56] - 2022年12月31日,除报告另有披露外,集团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57]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包括董事)为133名,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9名减少[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2704万港元,2021年为3215万港元[64] - 2022年,男性雇员104人,占比78.2%;女性雇员29人,占比21.8%[150] - 2022年,18 - 30岁雇员25人,占比18.8%;31 - 40岁雇员22人,占比16.5%;41 - 60岁雇员81人,占比60.9%;60岁或以上雇员5人,占比3.8%[150] - 2022年,男性雇员离职16人,流失比率15.4%;女性雇员离职20人,流失比率69.0%[150] - 2022年,香港地区雇员离职34人,流失比率212.5%;中国地区雇员离职2人,流失比率1.7%[150] - 2022年,男性和女性雇员平均培训时间均为22小时/雇员[156] - 2022年,男性已受培训雇员比例为100%,女性为79.3%[1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广东惠州办事处有133名雇员,2021年为169名[147] 董事会情况 - 2022年董事会举行16次会议,胡兰英、尚睿森、梁淑兰出席率100%,袁慧敏出席率100%,区瑞强出席率100%,陆志成出席率100%,黄嘉盛出席率100%,邓耀荣出席率87.5%[75]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约,任何一方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76]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委任书,任期为三年[76] - 邓耀荣于2022年6月29日退任后,公司相关成员人数低于规定,区瑞强、梁淑兰、胡兰英于2022年9月20日获委任填补空缺[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7] - 全体董事于2022年度遵守公司有关董事证券交易规定及操守守则[68] - 全体董事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应屆股東週年大會上胡蘭英女士及尚睿森先生轮值退任,可重选连任[77] - 区瑞强先生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可膺选连任[78] - 公司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79]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并订立书面职权范围[8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6次会议[84][86] - 审核委员会成员袁慧敏女士、梁淑蘭女士、区瑞强先生出席率分别为100%、100%、100%[8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87][89] - 薪酬委员会成员梁淑蘭女士、胡蘭英女士出席率为100%,袁慧敏女士出席率为100%[89]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包括填补董事会空缺等[90][91] - 公司不会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与绩效挂钩的股权薪酬[89] - 本年度举行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93]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女性董事,拟使女性董事至少占成员总数三分之一[93][94]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主要客户为香港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招股客户、供应商等,注重产品质量留住长期客户[60] - 公司与供应商维持稳定关系,财经印刷业务服务供应商多在香港,金属铸造业务供应商在广东设分销中心[63]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及香港分别拥有117及16家供应商[159] 审计与财务编制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已付/应付酬金为460千港元[100] - 董事会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方式编制[98]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集团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及管理重大风险[104] - 本年度董事会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失灵等问题[105]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整体充足且有效[106] - 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设立电邮户口(bonnie@wmyuen.com) [107][108]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将定期检讨举报政策及机制[108] 股东会议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分别于6月29日及11月17日举行[117] - 股东提交请求召开特别大会需合共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投票权缴足资本的十分之一,会议须在请求提交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偿付合理开支[117] - 提名人士参选董事的书面通知发出期间不早于寄发股东大会通告翌日,不迟于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结束,且通知期最少7日[118] 公司秘书规定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15条专业培训规定[12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期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2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20编制[124]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确定的关键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雇员福利、包容及平等机会等多项内容[136] - 公司目标是在2022年基础上,于2030年前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减少5%[137] - 2022年直接气体排放中,氮氧化物为1.00公斤,硫氧化物为0.02公斤,颗粒物为0.07公斤[138]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中,直接排放(范围1)为3.63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为3715.27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为47.46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为3766.36吨二氧化碳当量[138]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方面,直接排放(范围1)为0.0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为27.9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为0.36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排放总量为50.29吨二氧化碳当量/收入(千港元)、28.32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38] - 2022年废物排放中,有害废物为1.42吨,无害废物为46.32吨[138] - 2022年废物排放密度方面,有害废物为0.01吨/雇员,无害废物为0.35吨/雇员[138] - 2022年资源使用中,液化石油气及柴油为8408.68升,电力消耗为5311.17兆瓦时,用水量为11472.00立方米,用纸量为54.82吨[138] - 2022年资源使用密度方面,液化石油气及柴油为14.61升/产量吨,电力消耗为9.23兆瓦时/产量吨,用水量为86.26立方米/雇员,用纸量为0.41吨/雇员[138] - 公司目标是在2022年基础上,于2030年前将有害及无害废物减少5%[140] - 报告期内,公司消耗约54.82吨包装材料[141] 健康与安全及合规情况 - 2022年,中国工厂录得一起因工死亡事件,报告期内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108日[153][1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有关健康及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的违规情况[1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发现有关腐败相关法律法规的违规情况[168] 董事履历 - 胡兰英女士55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6月30日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71] - 胡兰英自2021年3月起至2022年1月止期间担任兴铭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72] - 尚睿森先生56岁,2021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73] - 尚睿森于企业管理及项目投资累积约二十年经验[173] - 梁淑兰女士66岁,2015年4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4] - 梁淑兰于2008年至2011年间曾任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的执行委员会主席[174] - 梁淑兰于香港保险业积逾30年经验[174] 股息与储备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18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可分派储备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185] - 公司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董事会根据盈利表现等因素决定是否派息及金额[115] 股本变动 - 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1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公司股份[189]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获批,目的是奖励参与者、招揽及留聘优秀雇员[190][191]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上市日期所有已发行股份的10%,即875万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股份[193] - 十二个月内每名参与者行使购股计划或其他购股计划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 [194] - 授出的购股要约须在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28 21: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的贸易及制造,在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8][12] - 公司金属铸造业务最大市场为德国,也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美国的客户[13] - 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为胡兰英女士,副主席为尚睿森先生,行政总裁为黄怀郁先生[5] - 公司核数师为永拓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33,公司网站为www.solomon - worldwide.com[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干诺道西55号会达中心8楼[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6] - 公司于2014年2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4月30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5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去年增加约29.9%,收益水平反弹至2019年水平[13] - 2022年香港第一季度爆发第五波新冠疫情,中国内地第一季度末和整个第四季度均发生严重疫情,影响香港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和财经印刷业务需求[8] - 2022年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去年减少约65.4%[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总收益约7490万港元,较2021年约8349万港元减少约10.3%[16] - 2022年毛利约为1879万港元,较2021年2020万港元减少约141万港元,2022年及2021年整体毛利率分别维持在约25%及24%[17]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23万港元,较2021年612万港元减少约89万港元[18] - 2022年行政开支约为2800万港元,较2021年2918万港元轻微减少约118万港元[19]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14万港元,较2021年1400万港元减少约13.29%[2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8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1万港元[2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8.82%,2021年12月31日为36.53%[23] 资金用途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21.5%或200万港元用作员工成本,37.6%或350万港元用作租金开支,26.9%或250万港元用于偿还应付账款,14.0%或130万港元用作其他日常营运开支[26] - 配售股份I所得款项净额约260万港元,约200万港元用作偿还其他借贷,约60万港元用作投资潜在新项目;配售股份II所得款项净额约410万港元,约120万港元用作偿还借款,约29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或投资潜在新项目[27][28] - 2023年1月13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按每股0.235港元的认购价发行1100万股认购股份,总代价为259万港元,所得款项分别用于偿还集团借款230万港元及集团一般营运资金29万港元,认购交易于1月20日完成[34] 公司近期合作与架构变更 - 2023年1月20日,公司与刘海涛先生签署合资协议成立三间合资公司,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02万港元及98万港元[34] - 2023年3月24日,公司宣布董事会建议将英文名由「Solomon Worldwide Holdings Limited」改为「Jishe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并采纳及注册中文名「吉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中文双重外文名以取代现有中文名「所罗门环球控股有限公司」[33] 公司负债与投资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零)[3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资产抵押(2021年12月31日:无)[3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2021年12月31日:无)[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于任何其他公司持有任何重大股权投资,亦无进行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任何重大收购及出售[4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46]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的雇员人数(包括董事)为133名(2021年12月31日:169名)[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合共约为2704万港元(2021年:3215万港元)[52] - 2022年雇员中男性104人,占比78.2%;女性29人,占比21.8%[130] - 2022年18 - 30岁雇员25人,占比18.8%;31 - 40岁雇员22人,占比16.5%;41 - 60岁雇员81人,占比60.9%;60岁或以上雇员5人,占比3.8%[130] - 2022年男性雇员流失比率为15.4%,女性雇员流失比率为69.0%[130] - 2022年香港地区雇员流失比率为212.5%,中国地区雇员流失比率为1.7%[130] - 2022年中国工厂发生一起因工死亡事件,报告期内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108日[133] - 2022年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间为22小时/雇员,女性为22小时/雇员[136] - 2022年一般员工平均培训时间为22小时/雇员,中级管理人员为22小时/雇员,高级管理人员为22小时/雇员[136] - 2022年男性已受培训的雇员比例为100%,女性为79.3%[136] - 2022年一般员工已受培训的雇员比例为96.9%,中级管理人员为94.7%,高级管理人员为100%[13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于2022年9月20日委任区瑞强、梁淑兰和胡兰英填补因邓耀荣退任产生的空缺以遵守GEM上市规则[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54]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6] - 2022年董事会举行16次会议,胡兰英、尚睿森、梁淑兰出席率100%,陆志成、黄嘉盛出席率100%,袁慧敏出席率100%,区瑞强出席率100%,邓耀荣出席率87.5%[61]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任何一方可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指定任期为3年,全体董事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64] - 胡兰英及尚睿森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可重选连任[65] - 区瑞强任职至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可膺选连任[66] - 公司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超三分之一[6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3个委员会并订立书面职权范围[71] - 公司于2015年4月10日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72][74][78]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袁慧敏、梁淑兰、区瑞强等成员出席率分别为100%、100%、100%等[73]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梁淑兰、胡兰英等成员出席率分别为100%、100%等[75]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邓耀荣、胡兰英等成员出席率分别为100%、100%等[80]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女性董事,拟使女性董事至少占成员总数三分之一[8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薪酬委员会现由3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提名委员会现由3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公司不会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与绩效挂钩的股权薪酬[77] - 全体董事负责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以公平真实反映事务状况、业绩及现金流量,采用持续经营方式编制[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永拓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其联属公司审计服务已付/应付酬金为46万港元[87]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每年至少检讨一次其有效性,本年度审阅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失灵等问题[88][89] - 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设立电邮户口(bonnie@wmyuen.com),所有举报事项将独立调查并保密[91] - 董事会采纳反欺诈及反贪污政策,不容忍欺诈及贪污行为,定期审阅确保成效[92] - 集团制订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措施,确保消息保密及有效一致发布[94] - 公司旨在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高水平披露及财政透明度,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提供资讯[95] - 公司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董事会厘定股息时考虑盈利表现等多因素[96]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分别于6月29日及11月17日举行,已公布投票结果[99] - 各董事出席2022年股东大会情况:胡兰英女士、尚睿森先生、梁淑兰女士、袁慧敏女士为2/2,区瑞强先生为1/1,邓耀荣先生为1/1[99] - 持有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缴足资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于提交请求后2个月内举行[100] - 提名人士参选董事的书面通知发出期间不早于寄发股东大会通告翌日开始,不迟于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结束,且通知期最少为7日[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15条的专业培训规定[10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有关健康及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的违规情况[1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发现有关腐败相关法律法规的违规情况[144] - 公司制定工作安全守则并提供培训,要求雇员严格遵守[132] - 公司实施禁止童工和强迫劳动的雇佣政策,定期审阅雇员资料[138]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0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20所载指引编制[10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均衡、一致性原则[111] - 董事会负责集团可持续发展,包括制定战略、监督风险机遇及批准报告[11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关注中国金属铸造零部件业务及香港财经印刷服务的环境及社会表现[114]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持份者互动,持份者意见有助于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115] - 2022年公司进行年度重要性评估,确定多项重要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18] - 公司目标在2030年前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在2022年基础上减少5%[119] - 2022年直接气体排放中,氮氧化物1.00公斤、硫氧化物0.02公斤、颗粒物0.07公斤[120]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766.36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50.29吨二氧化碳当量/收入(千港元)[120] - 2022年有害废物1.42吨,无害废物46.32吨,公司目标在2030年前将有害及无害废物在2022年基础上减少5%[120][122] - 2022年公司消耗约54.82吨包装材料[123]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获批及采纳[166] - 购股计划旨在向参与者提供奖励或回报,招揽及留聘优秀雇员[167] - 董事会可向本集团雇员、董事、咨询人等授出购股[168] - 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发行股份上限为上市日期所有已发行股份的10%,即875万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股份[169] - 任何十二个月至授权日期期间,因行使购股权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 [170] - 购股期权可在授出日期起计不超十年内行使 [171] - 授出购股期权要约须在21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时需支付1港元 [173] - 购股期权计划有效期为采纳日期起计十年 [176] - 本年度无尚未行使、已授出、已注销及已失效的购股期权 [178] 董事相关情况 - 胡兰英于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6月30日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48] - 尚睿森于2021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48] - 梁淑兰于2015年4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保险业积逾30年经验[149] - 黄怀郁于2014年2月24日获委任为董事,2015年4月10日调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9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留任行政总裁,在中国金属铸造业积逾30年经验[153][154] - 2022年12月31日,胡兰英女士持有公司15,37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25% [189] - 2022年1月17日供股完成,胡兰英女士认购5,125,000股合并股份 [189]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委任书,任期三年,终止需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 [181] - 董事酬金由薪酬委员会提议,董事会厘定 [1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方金火先生持有公司26,611,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2.54%[191] 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无就全部或任何重大部分业务订立或存有的管理及行政合约[192] - 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慈善捐款(2021年:无)[19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客户销售占本年度总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21:0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所罗门环球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33,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1] - 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的贸易及制造,于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12] - 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买卖及制造,于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122] - 公司于2014年2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4月30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8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82] 业务线收益情况 - 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公司金属铸造业务收益反弹至疫情前水平[13] - 2022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疫情严重,严格防控措施影响香港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和财经印刷业务需求,该业务收益较疫情影响前大幅减少[14] - 2022年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去年增加约29.9%,财经印刷业务收益较去年减少约65.4%[21][23] 公司运营展望 - 2023年1月初内地和香港政府宣布进一步放宽疫情防控措施,2月初取消边境管制措施,公司对运营持谨慎乐观态度[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约7490万港元,较2021年约8349万港元减少约10.3%[25] - 2022年毛利约1879万港元,较2021年2020万港元减少约141万港元,2022年和2021年整体毛利率分别维持在约25%及24%[26]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523万港元,较2021年612万港元减少约89万港元[27] - 2022年行政开支约2800万港元,较2021年2918万港元轻微减少约118万港元[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14万港元,较2021年1400万港元减少约13.29%[3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8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1万港元[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关连人士的贷款及垫款以及借款分别约363万港元及22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19万港元及零[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8.82%,2021年12月31日为36.53%[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1216亿股,2021年为1.04亿股[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2704万港元,2021年为3215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5.9%[64] 股份配售与交易情况 - 2022年4月8日公司与所罗门证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3港元配售最多2080万股新股份,27日完成交易,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270.4万港元及260万港元,净额用途为偿还200万港元其他借贷和投资60万港元新项目[38] - 2022年7月8日公司再次与所罗门证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2港元配售最多3536万股新股份,8月2日完成交易,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420万港元及410万港元,净额用途为偿还120万港元借款和用作290万港元营运资金或投资新项目[39]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用途为员工成本200万港元、租金开支350万港元、偿还应付账款250万港元和其他日常营运开支130万港元[40] - 2023年1月13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235港元发行1100万股认购股份,20日完成交易,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均约为259万港元,款项用途为偿还230万港元借款和用作29万港元营运资金[44] 公司业务合作与名称变更 - 2023年1月20日公司与刘海涛先生签署合资协议成立三间合资公司,公司及合资伙伴分别出资102万港元及98万港元[45] - 2023年3月24日公司董事会建议更改英文名称为“Jishe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并采纳“吉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中文双重外文名[46] 合规与重大事项情况 - 2022年回顾年度,集团在香港及中国无相关法律法规重大不合规事项[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无资产抵押、无重大资本承担[49][50][55] - 2022年度集团无其他公司重大股权投资,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5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除报告披露外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57]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包括董事)为133名,2021年12月31日为169名,较2021年减少约21.3%[64] - 2022年,男性雇员104人,占比78.2%;女性雇员29人,占比21.8%[150] - 2022年,18 - 30岁雇员25人,占比18.8%;31 - 40岁雇员22人,占比16.5%;41 - 60岁雇员81人,占比60.9%;60岁或以上雇员5人,占比3.8%[150] - 2022年,男性雇员离职16人,流失比率15.4%;女性雇员离职20人,流失比率69.0%[150] - 2022年,香港地区雇员离职34人,流失比率212.5%;中国地区雇员离职2人,流失比率1.7%[150] - 2022年,男性和女性雇员平均培训时间均为22小时/雇员[156] - 2022年,男性已受培训雇员比例为100%,女性为79.3%[1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广东惠州办事处有133名雇员,2021年为169名[147] 董事会情况 - 2022年董事会举行16次会议,胡兰英、尚睿森、梁淑兰出席率均为100%,陆志成、袁慧敏、区瑞强出席率均为100%,邓耀荣出席率为87.5%,黄嘉盛出席率为100%[75]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约,任何一方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委任书,任期为三年[76] - 2022年6月29日邓耀荣退任后,公司部分成员人数低于GEM上市规则规定,9月20日区瑞强、梁淑兰、胡兰英获委任填补空缺[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67] - 全体董事在2022年度遵守公司董事证券交易规定买卖准则及操守守则[68] - 全体董事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应屆股東週年大會上胡蘭英女士及尚睿森先生轮值退任,可重选连任[77] - 区瑞强先生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可膺选连任[78] - 公司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79]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并订立书面职权范围[8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6次会议[84][86] - 袁慧敏女士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5/5),梁淑蘭女士为100%(6/6),区瑞强先生为100%(1/1)等[8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87][89] - 梁淑蘭女士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胡蘭英女士为100%(2/2)等[89]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包括填补董事会空缺等[90][91] - 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清楚,胡蘭英女士任主席,黃懷郁先生任行政总裁[80] - 本年度举行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93]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3名女性董事,拟使女性董事至少占成员总数三分之一[93][94] 审计与财务报表编制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已付/应付酬金为460千港元[100] - 董事会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方式编制[98]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集团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及管理重大风险[104] - 本年度董事会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失灵等问题[105]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整体充足且有效[106] 举报政策 - 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设立电邮户口接收举报[107][108]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将定期检讨举报政策及机制[108]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分别于6月29日及11月17日举行[117] - 一名或多名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缴足资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于提交请求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偿付合理开支[117] - 提名人士参选董事的书面通知发出期间不早于寄发股东大会通告翌日,不迟于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结束,且通知期最少7日[118] 公司秘书规定遵守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15条的专业培训规定[12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公司该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践、承诺及策略[123] 公司政策 - 公司遵照企业管治守则新守则条文D.2.7,采纳反欺诈及反贪污政策[109] - 公司制订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措施,确保消息保密及有效一致发布[110] - 公司旨在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高水平披露及财政透明度,通过多种方式提供集团资讯[111] - 公司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董事会厘定股息时考虑盈利表现、财务状况等因素[115] 环境目标与数据 - 公司目标在2030年前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在2022年基础上减少5%[137] - 2022年直接气体排放中氮氧化物为1.00公斤、硫氧化物为0.02公斤、颗粒物为0.07公斤[138] - 2022年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范围1)为3.63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0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38] - 2022年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为3715.2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27.9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38] - 2022年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为47.46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36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38]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766.36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50.29吨二氧化碳当量/收入(千港元)[138] - 2022年有害废物为1.42吨,密度为0.01吨/雇员;无害废物为46.32吨,密度为0.35吨/雇员[138] - 2022年液化石油气及柴油使用量为8408.68升,密度为14.61升/产量吨[138] - 2022年电力消耗为5311.17兆瓦时,密度为9.23兆瓦时/产量吨[138] - 2022年用水量为11472.00立方米,密度为86.26立方米/雇员;用纸量为54.82吨,密度为0.41吨/雇员[138] - 公司目标是在2022年基础上,于2030年前将有害及无害废物减少5%[140] - 报告期内,公司消耗约54.82吨包装材料[141] 工伤与违规情况 - 2022年,中国工厂录得一起因工死亡事件,报告期内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108日[153][1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有关健康及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的违规情况[1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发现有关腐败相关法律法规的违规情况[168] 董事履历 - 胡兰英女士55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6月30日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71] - 胡兰英女士自2021年3月起至2022年1月止期间担任兴铭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72] - 尚睿森先生56岁,2021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73] - 尚睿森先生于企业管理及项目投资累积约二十年丰富经验[173] - 梁淑兰女士66岁,2015年4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4] - 梁淑兰女士于2008年至2011年间曾担任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的执行委员会主席[174] - 梁淑兰女士于香港保险业积逾30年经验[174] 股息与股本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18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可分派储备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185] - 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1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公司股份[189]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获批,目的是奖励参与者、招揽及留聘优秀雇员[190][191]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上市日期所有已发行股份的10%,即875万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股份[193] - 十二个月内每名参与者行使购股计划或其他购股计划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 [194] - 授出的购股要约须在21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时需支付1港元[197] - 公司股份认股价格最低为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营业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1 16:40
第 三 季 度 報 告 2022 Solomon Worldwide Holdings Limited 所羅門環球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8133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8133 Third Quarterly Report 2022 Solomon Worldwide Holdings Limited 所羅門環球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 上市的市場。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 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摘要 • 於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集團錄得收益約62.53百萬港元(二零 二一年:約70.59百萬港元)。 • 於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虧損約為9.22百萬港 元(二零二一年:4.91百萬港元)。 • 董事會並不建議派付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中 ...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2 17:27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4198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4643万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792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175万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2010.7万港元,2021年同期3042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1259.9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39.7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5009.9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08.8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4639.3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99.6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370.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90.8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71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47.5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1414.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32万港元[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9719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2318千港元[1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806千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35千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46千港元,2021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803千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548千港元,2021年同期减少净额为8244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4198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433千港元[22]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971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18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亏损拨备)为1546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208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740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728千港元[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3052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661千港元[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7914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1746千港元[32] - 集团总收益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9.59%至约4198万港元[52] - 本期毛利约626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1284万港元减少约657万港元[5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26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278万港元[54] - 行政开支约为136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4.97% [56]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972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为232万港元[5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5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1万港元[6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5.43%,2021年12月31日为36.53% [6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包括董事)为179名,2021年12月31日为169名[74] - 期内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295万港元,2021年为1607万港元[7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3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销售铸造金属制品收益为370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095千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财经印刷服务收入为48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338千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金属铸造分部业绩为64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10千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财经印刷分部业绩为 - 690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 - 2004千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客户A收益5442千港元,为占集团总收益10%或以上的客户[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67.88%[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79.92%[49] 税务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缴纳税项按25%的适用所得税率计算,2021年同期相同;香港利得税方面,合资格企业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按16.5%征税[26][27] 股份变动情况 - 2021年11月17日起,公司将每40股已发行及未发行的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普通股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合并股份[40] - 2022年1月17日,公司按每股0.2港元的认购价供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由1.04亿股增至1.56亿股[40] - 2022年4月27日,公司完成配售2080万股配售股份I,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270.4万港元及260万港元,净价约为每股0.125港元[40] - 2022年8月2日,公司完成配售3536万股配售股份II,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420万港元及410万港元,净价约为每股0.117港元[44] 关联方款项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付董事胡兰英款项168.3万港元,其中123万港元按年利率8%计息;应付其近亲家庭成员款项441.9万港元,为免息[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中分别计入与Hestia Group Limited相关结余约189.2万港元,与Vitor Communication Press Limited相关结余约36.8万港元[45] 法律诉讼情况 - 2021年12月8日,公司附属公司所罗门财经印刷接获传票及申索书,未结金额约188.9万港元[46] 供股及配售资金用途及情况 - 供股预期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21.5%或200万港元用作员工成本等[63] - 配售交易发行208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270.4万港元及260万港元[64] 或然负债及资产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资产抵押、资本承担等[66][67][70] 股权持有情况 - 2022年6月30日,胡兰英女士持有公司1537.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8.70%[75] - 2022年6月30日,方金火先生持有公司2661.1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5.05%[77]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5年4月10日经股东批准采纳购股计划,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78][79] 董事相关权利情况 - 期内未向董事或其配偶、子女授出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的权利,也无人行使该权利[80] 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证券[81] 董事合规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本期遵守公司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标准及操守守则[82] 董事利益冲突情况 - 本期无董事或控股股东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或利益冲突[83] 公司治理人员情况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人数低于GEM上市规则规定,正物色人选填补空缺[8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买卖及制造金属铸造零部件,在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47] 股本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250000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76800千股[36] 管理人员福利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94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72千港元[39]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3 20: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2187.3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1601.3万港元[4][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91.7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572.7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销售成本为1972.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281.7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214.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19.6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526.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35.9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526.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35.9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7.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基本每股亏损为2.67港仙,2021年同期为5.32港仙[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摊薄每股亏损为2.67港仙,2021年同期为5.32港仙[6]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91.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72.7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46756亿股,2021年同期为1.07703亿股[1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总收益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36.59%至约2187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215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320万港元减少约105万港元[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08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173万港元[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为59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879万港元减少约32.43%[2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92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为573万港元[3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第一季度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15]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铸造金属产品收益2078.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218.6万港元;财经印刷服务收入108.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2.7万港元[12] - 2022年第一季度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约70.56%,收益水平反弹至2019年水平[23] - 2022年第一季度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约71.54%[24] 企业所得税情况 - 合资格企业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按16.5%征税;其他香港注册企业按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按25%计提,但当期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14] 股本结构变化 - 法定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股份数量为5000万股,2022年3月31日为125万股;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2021年1月1日为416万股,2022年3月31日为156万股[19] 股份发行情况 - 2022年4月27日完成股份配售,发行208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约270.4万港元,净额约260万港元,净价约每股0.125港元[20] - 2021年11月17日起,公司每40股已发行及未发行的每股面值0.002港元普通股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合并股份[21] - 2022年1月17日,公司按每股0.2港元认购价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由1.04亿股增至1.56亿股[21] - 2022年1月17日供股完成,公司股东及供股包销商促成的承配人认购了合共5200万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公司股份[33] 供股款项用途 - 供股预期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其中约21.5%(200万港元)用作员工成本,约37.6%(350万港元)用作租金开支,约26.9%(250万港元)用于偿还应付账款,约14.0%(130万港元)用作其他日常营运开支[33]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胡兰英女士持有公司1537.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9.86%[3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方金火先生持有公司2661.1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7.06%[38]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买卖及制造,在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22] 董事证券交易及业务竞争情况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2022年第一季度遵守规定[43] - 报告日期,董事、主要股东及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4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报告并提供建议意见[45]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2022年第一季度遵守守则条文[46]
吉盛集团控股(0813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01 18: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所罗门环球控股有限公司,前称铸能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33 [2] - 公司于2014年2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5年4月30日在GEM上市[153] - 2021年11月12日公司英文名由“Jete Power Holdings Limited”改为“Solomon Worldwide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由“铸能控股有限公司”改为“所罗门环球控股有限公司”[155]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2]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于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及在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的贸易及制造 [14]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金属铸造零部件买卖及制造,在香港提供财经印刷服务[99] 业务收益情况 - 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公司金属铸造业务收益反弹至疫情前水平 [14] - 因跨境管控及行业竞争,公司财经印刷业务收益较去年减少 [14] - 2021年金属铸造业务收益较去年增加约24.9%,财经印刷服务收益较去年减少约25.0%[20][21] - 2021年集团总收益约83.49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85.60百万港元轻微减少约2.46%[24] - 集团2021年的收入为8349万港元,2020年为8560万港元[118] 业务前景与预期 - 联交所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拓宽第二上市制度及推出SPAC上市制度 [14] - 管理层预计中国和香港跨境管控措施有望放松 [15] - 公司对财经印刷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 [15]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毛利约为20.20百万港元,较2020年21.93百万港元小幅减少约1.73百万港元,2021年和2020年整体毛利率分别维持在约24%及25%[25] - 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6.12百万港元,与2020年6.18百万港元大致相同[26] - 2021年行政开支约为29.18百万港元,较2020年44.6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约15.51百万港元[2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00百万港元,较2020年22.67百万港元下降约38.24%[2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1百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32百万港元[30] - 2021年12月31日,来自关连人士的贷款及垫款约11.19百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60百万港元[3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6.53%,2020年12月31日为0%[3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4,000,000股,每股面值为0.08港元,2020年为4,16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0.002港元[32] - 2022年1月17日供股完成,股东及承配人认购5200万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股份,供股预期所得款项净额约930万港元,其中21.5%(200万港元)用作员工成本、37.6%(350万港元)用作租金开支、26.9%(250万港元)用于偿还应付账款、14.0%(130万港元)用作其他日常营运开支[3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12月31日:零)[3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0年12月31日:无)[3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0年12月31日:无)[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股权投资,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4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4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包括董事)为169名(2020年12月31日:178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3215万港元(2020年:3228万港元)[50] - 2020年1月6日公司完成配售6.6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800万港元,其中200万港元用于支付收购Solomon的代价、650万港元作为Solomon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950万港元作为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2021年12月31日已悉数据动用[5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90.8万港元[20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产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1400.2万港元[200]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管守则载列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54]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10次会议,胡兰英、梁淑兰、黄嘉盛出席率100%,尚睿森、陆志成、蔡照明出席率100%,邓耀荣出席率90%[61]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3年服务合约,任何一方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3年委任书,全体董事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63] - 胡兰英女士及邓耀荣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符合资格重选连任[64] - 陆志成先生及尚睿森先生任职至公司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符合资格膺选连任[64] - 公司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65] - 主席胡兰英与行政总裁黄怀郁角色区分清楚,责任明确[66]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并订立书面职权范围[67]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68][70]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审阅公司年度财务报表、中期及季度报告等[70] - 公司于2015年4月10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现有3名成员,本年度召开4次会议[71] - 薪酬委员会成员梁淑兰、黄嘉盛出席率100%,蔡照明出席率100%,胡兰英出席率100%[71] - 公司于2015年4月10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现有3名成员,本年度召开3次会议[74] - 提名委员会成员邓耀荣、黄嘉盛出席率100%,蔡照明出席率100%,胡兰英出席率100%[74]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但尚未订立可计量目标[75] 审计及相关服务酬金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酬金580千港元,税项服务酬金13千港元,其他非审计服务(供股)酬金200千港元,总计793千港元[81] 财务报表编制与风险管理 - 全体董事负责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方式编制[80]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每年至少检讨一次[82] - 集团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及管理重大风险[82] - 集团营运单位为第一道防线,管理层为第二道防线,董事会为最后一道防线[82] - 公司董事会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失灵、弱点或缺陷[83]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分别于6月29日及11月12日举行[90] - 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2021年股东大会次数:胡兰英等2/2,尚睿森等1/1,蔡照明1/1[90] - 持有公司有权投票缴足资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特别大会,会议须在请求提交后2个月内举行[91] - 提名人士参选董事的书面通知发出期间不早于股东大会通告翌日,不迟于大会举行日期前7日,且通知期最少7日[94] 公司秘书相关 - 公司秘书为陆志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相关专业培训规定[9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公司该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可持续发展政策、实践、承诺及策略[99] - 公司目标是在2021年基础上,于2030年之前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减少5%[111] - 2021年直接气体排放中,氮氧化物为1.00公斤,硫氧化物为0.02公斤,颗粒物为0.07公斤[112] - 2021年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范围1)为3.63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02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12] - 2021年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为2909.85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7.02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12] - 2021年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为28.55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1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12]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942.03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04吨二氧化碳当量/收入(千港元)、17.41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12] - 2021年有害废物为1.44吨,密度为0.01吨/雇员;无害废物为45.88吨,密度为0.27吨/雇员[112] - 2021年液化石油气及柴油使用量为10298.00升,密度为22.81升/产量吨[112] - 2021年电力消耗为4159.36兆瓦时,密度为9.21兆瓦时/产量吨[112] - 公司目标是在2021年基础上,于2030年之前将有害及无害废物减少5%[115] 雇员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169名,2020年为178名[121] - 2021年男性雇员120名,占比71.0%;女性雇员49名,占比29.0%[123] - 2021年18至30岁雇员44名,占比26.0%;31至40岁43名,占比25.4%;41至60岁79名,占比46.8%;60岁或以上3名,占比1.8%[123] - 2021年一般员工135名,占比79.9%;中级管理人员25名,占比14.8%;高级管理人员9名,占比5.3%[123] - 2021年香港地区雇员50名,占比29.6%;中国内地雇员119名,占比70.4%[123] - 2021年男性雇员离职28名,流失比率23.3%;女性雇员离职9名,流失比率18.4%[123] - 2021年男性雇员平均培训时间为19.96小时/雇员,女性为20.17小时/雇员[130] - 2021年男性雇员受培训比例为80.8%,女性为44.9%[130] - 报告期内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27.5日[127] 供应商与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及香港分别拥有92及51家供应商[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有关健康及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事宜的违规情况[134] - 报告期内公司无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未发现有关数据隐私问题的重大违规行为[1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发现有关腐败相关法律法规的违规情况[139] 董事信息 - 胡兰英女士54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6月30日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42] - 尚睿森先生55岁,2021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42] - 陆志成先生52岁,2021年7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于审计等方面累计逾20年工作经验[143] - 梁淑兰女士64岁,2015年4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香港保险业积逾30年经验[144] - 邓耀荣先生55岁,2015年4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4] - 胡兰英自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担任兴铭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42] - 黄怀郁先生在金属铸造业积累逾29年经验[150] - 黄嘉盛先生于2015年4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邓先生自2006年9月起担任高银金融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7年10月起担任寰宇娱乐文化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47] 股息与股份相关 - 公司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董事会根据盈利表现等因素决定是否派息及股息金额[8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1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公司股份[163] - 购股计划于2015年4月10日获批采纳,有效期为采纳日期起计十年[164][168] - 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授出股份上限,不得超上市日期所有已发行股份的10%,即2021年10月17日股份合并生效后8750000股每股面值0.08港元的股份[165] - 任何十二个月至授权日期期间,因行使购股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超此限制须获股东批准[165] - 本年度无尚未行使、已授出、已注销及已失效的购股权[169] - 授出的购股期权要约须在21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时需支付1港元[170] 董事持股与责任 - 2021年12月31日,胡兰英女士持有公司10,2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9.86%[181] - 2021年12月31日,方金火先生持有公司17,741,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