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icon
搜索文档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2 22: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518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1.2712亿港元减少约59.24%[8]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9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约132万港元[8]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亏损约为5.44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80港仙[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1,81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122千港元下降59.24%[10] - 期内亏损为8,972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为1,235千港元[10] - 每股亏损为5.44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80港仙[1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5,34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522千港元下降4.63%[1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7,3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4,072千港元下降4.99%[1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6,23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0,875千港元下降3.54%[1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56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798千港元下降23.78%[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2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557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1,045千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净额为1,055千港元[15]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 5,28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358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181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122亿港元下降59.24%[19][20]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1.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7.9万港元下降45.94%;租赁收入19.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2万港元增长5.49%[20]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20.1万港元,2023年同期汇兑亏损净额41.4万港元;杂项收入53.2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0]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0,2023年同期为21.2万港元;出售金融资产亏损净额157.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8万港元亏损扩大[20]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04.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4.5万港元下降22.76%[2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4.8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万港元下降12.43%[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盈利分别约为897万港元及132万港元[23] - 本中期公司支付约6万港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为3万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后)为3049.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59.9万港元增长73.29%[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452.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33.9万港元下降14.94%[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518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9.24%[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173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0.30%[32]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203万港元减少约0.52百万港元或约25.62%至报告期约151万港元[32] - 行政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2746万港元减少约710万港元或约25.86%至报告期约2036万港元[32] - 财务成本由2023年同期约438万港元减少约0.46百万港元或约10.50%至报告期约392万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3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1136万港元),流动比率分别约为1.01倍及1.14倍[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30.06%(2023年6月30日:257.30%)[35] 公司人员变动 - 廖毅荣博士于2024年6月1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7] - 叶溢霖先生于2024年6月13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7] - 余寿宁先生于2024年6月13日获委任薪酬委员会主席[7] - 廖毅荣博士于2024年6月13日辞任审核委员会成员,叶溢霖先生于同日获委任[53] - 于本中期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卓善章先生及欧静美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余寿宁先生、余惠芳女士及叶溢霖先生[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7] - 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崔曾律师事务所[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恒生银行[7] - 公司GEM股份代号为8219[7] - 公司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8219[56] - 本报告为2024年中期报告[56] 市场指数变化 - 2024年第二季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从2023年第二季的47.8上升至51.6,但钟表业信心指数由2023年第二季的48.8降至2024年第二季的41.3[31] 公司雇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02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116名)[38] 公司供股计划 - 公司建议按每持有2股现有股份获配1股供股股份,以每股0.10港元发行最多8250万股供股股份,最多筹集约825万港元[41]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卓善章先生和卓太太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分别持有公司93,000,000股普通股,占股份总数56.36%[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卓善章先生和卓太太在相联法团万宜分别拥有1股普通股的实益权益,各占万宜股份总数50%[43] 公司购股计划 - 公司购股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18年6月20日开始,未经股东事先批准,授出购股所涉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48][49] - 若根据计划及其他计划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30%,公司不得授出购股[49] - 若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超公司股本0.1%或价值超5,000,000港元,须事先获股东批准[49] - 自2018年6月20日购股计划采纳以来未授出购股,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购股计划下无尚未行使购股[49] - 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购股计划下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10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49] 公司证券及投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6]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46] - 集团明年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7]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8年6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53]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余寿宁先生[53] - 本中期报告所载财务资料未经公司核数师审核,但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报告期内未经审核综合业绩[53]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并已充分披露[53] 公司报告性质 - 本中期报告载有集团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的前瞻性陈述[54]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6:40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约为185.67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1.88%[15] - 本集团收益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272.56百万港元减少约86.89百万港元或约31.88%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185.67百万港元[19] - 銷售成本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216.34百万港元减少约73.99百万港元或34.20%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142.35百万港元[20] - 由于收益减少,毛利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56.22百万港元减少约12.90百万港元或约22.95%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43.32百万港元[22] - 我们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除税前亏损增加约18.74百万港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除税前亏损约10.52百万港元[26] - 受上述影响,我们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年内亏损约19.93百万港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约11.12百万港元[28] - 财务成本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6.75百万港元增加约2.37百万港元或约35.11%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9.12百万港元[25] 市场风险 - 未来海外市场的经济放缓或衰退风险对本集团未来数月的出口表现构成挑战[16] - 展望未来,海外市场的经营环境仍然不明朗,海外市场经济放缓或衰退的风险对未来数月的出口表现构成最大挑战[30] -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局持续加息,股票市场可能会持续动荡,加上资金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3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中的企业治理准则[69] - 董事会负责领导和控制公司,监督业务、决策和表现[74] - 公司致力于遵守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实现长期业务目标[75]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专业经验等因素[82] - 公司将继续努力维持女性员工的比例,目前约为63.96%[83] - 董事会已审查股东沟通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认为目前的渠道足以让公司与股东有效沟通[131] 股权激励 - 公司设立了向员工、董事、顾问等授予购股权的计划[50] - 购股权的行使价格由董事会确定,但不得低于股份面值、授出日期收市价或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49] - 购股权计划的目的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励业绩表现[50] - 董事会根据员工对公司发展的贡献来决定购股权的授予资格[52]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网站提供了有关业务发展、财务数据、企业治理常规信息和最新消息等资料[13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和财务状况详细列于年报中[167] - 公司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和资产负债概要摘录自经审计财务报表[16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手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分销[166]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5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85,667千港元,较2022年的272,555千港元下降31.88%[6] - 2023年公司毛利为43,315千港元,较2022年的56,218千港元下降22.95%[6]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738千港元,较2022年的10,518千港元增加78.15%[6]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9,932千港元,较2022年的11,118千港元增加79.28%[6] - 2023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20,864千港元,较2022年的17,544千港元增加18.93%[6]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8,522千港元,较2022年的75,945千港元下降9.77%[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34,072千港元,较2022年的169,714千港元下降21.00%[7]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130,875千港元,较2022年的150,878千港元下降13.25%[7]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7,798千港元,较2022年的38,662千港元下降53.96%[8]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1.98港仙,较2022年的7.13港仙增加68.02%[6] - 2023年总收益18.57亿港元,2022年为27.26亿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31.87%[22][2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 - 25.4万港元,2022年为163.5万港元[26] - 2023年财务成本912.4万港元,2022年为675.4万港元[2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191.8万港元,2022年为2478.1万港元[29] - 2023年所得税开支119.4万港元,2022年为60万港元[32] - 2023年非流动资6806.2万港元,2022年为7548.5万港元[2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764千港元,2022年为10,646千港元;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165,000千,2022年为149,307千[3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18,540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7,59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3,496千港元和22,284千港元;2023年约6,311,000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已转移至银行,2022年为5,929,000港元[35]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总计9,405千港元,2022年为8,807千港元[3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52,339千港元,2022年为93,679千港元[37] - 2023年借款总额120,219千港元,2022年为104,874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185.67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1.88%[47]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约2.7256亿港元降至2023年约1.8567亿港元,减少约8689万港元或约31.88%[52]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约2.1634亿港元降至2023年约1.4235亿港元,减少约7399万港元或34.20%[53] - 毛利从2022年约5622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4332万港元,减少约1290万港元或约22.95%[54]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约675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912万港元,增加约237万港元或约35.11%[57] - 2023年除税前亏损较2022年增加约1874万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约1052万港元[59]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6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119万港元,增加约59万港元或约98.33%[60] - 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380万港元,2022年为1462万港元;2023年和2022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02倍及1.12倍[65] - 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46.55%,2022年为230.97%[66] - 2023年抵押资产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46741千港元、金融资产18833千港元、投资物业11375千港元、银行存款66020千港元,总计142969千港元[69] 公司上市及股本相关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18年7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11] - 法定股本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均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2022年1月1日为10,000千港元,2022年通过供股和配售发行股份后,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均为16,500千港元[43] - 2022年3月7日公司通过供股发行50,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为11,000,000港元;2022年7月29日通过配售发行15,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为7,500,000港元[45]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本年度集团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首次应用2023年1月1日开始强制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2] - 集团尚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7] - 综合财务报表已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8] - 除若干物业及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外,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19] 强积金 - 长服金抵销机制相关情况 - 《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取消强积金 - 长服金抵销安排,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15] - 香港会计师公会于2023年7月发布《香港取消强积金 - 长服金抵销机制之会计影响》指引[15]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预期根据强积金 - 长服金抵销机制进行抵销之前的长服金责任并不重大[15] - 过渡日期后,雇主强制性强积金供款的累算权益不得用于抵销受雇期的长服金/遣散费[16] - 过渡前之长服金/遣散费以紧接过渡日期前最后一个月的薪金计算[16] 公司经营分部及区域收益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仅一个经营分部即ODM[20] - 2023年客户A收益7.02亿港元,客户B收益4.82亿港元;2022年客户A收益15.67亿港元,客户B收益3.45亿港元[23] - 2023年亚洲收益1.46亿港元,2022年为2.36亿港元;2023年欧洲收益1142.6万港元,2022年为1102万港元;2023年太平洋地区收益1075.9万港元,2022年为732.6万港元;2023年南美洲收益1733.4万港元,2022年为1819.5万港元[22]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一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其他附属公司按16.5%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25%,三家符合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附属公司税率15%[31] 公司股息情况 - 2023年无向普通股股东支付或拟派股息,2022年亦为零[43]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末期股息(2022年:零)[99] 市场指数情况 - 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从2022年第四季的29.7上升至2023年第四季的35.0[4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雇员数量为110名,2022年为111名[72] 公司证券交易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76] - 集团明年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7] 公司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股东于2018年6月20日批准及采纳购股权计划,有效期10年[79] - 未经公司股东事先批准,根据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所涉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0%[80] - 若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 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的30%,公司不得授出购股权[80] - 向公司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超公司股本的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获股东批准[80] - 购股权自授出日起不少于五个交易日要约接纳,接纳后董 事及合资格雇员须付1港元作为代价[80] - 购股权可自授出日起至授出日期十周年当日行使,行使价不得低于规定三者中的最高者[81] - 因行使购股 权计划及其他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且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权发行股份上限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87][88] - 12个月内因购股权计划授予参与者的购股权获行使而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89] - 购股权限于自授出日期起计十年内行使[90] - 购股权计划自采纳日期起十年内有效,报告日期尚余约四年期限[91]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1亿股,占已发行股份10%[91] 公司竞争及利益冲突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控及联系人无与集团业务竞争权益及利益冲突[93] - 控股股东截至2023年12月31日遵守不竞争承诺,无违反情况[94] - 不竞争契据期限至股份不再上市或控及联系人投票权不足30%[9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2023年度除主席兼行政总裁外,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00] - 卓善章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因经验丰富利于集团业务[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遵守交易规定准则及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03] 公司公告及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待股东周年大会确定后,通告将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公布并寄发给股东[104] - 财务资料经审核委员会审阅、董事会批准,获外部核数师天健国际同意与经审核财务报表金额一致[10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由天健国际核对,其工作不构成核证服务,未发表保证意见[106]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10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年报将寄发给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发布[108]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卓善章先生及欧静美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余寿宁先生、余惠芳女士及廖毅荣博士[109] - 本公告将由刊登日起最少连续七天登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109]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3 22:2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益约为143.6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8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6.0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减少[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每股基本虧損约为3.66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每股基本盈利下降[9] - 公司收益为约143.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86%[38] 业务概况 - 本集团主要从事手表制造、品牌拥有和进口,收入主要来自手表成品、散件套件和手表零件[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集团收入约为143.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86%[31] 市场前景 - 香港出口商对亚洲市场前景较为乐观,尤其对东盟市场前景最佳,指数为41.6[32] 股权结构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好仓分别为93,000,000股和1股,占股份总数的56.36%和50%[50][52] 公司治理 - 本公司报告期间未进行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56] - 本公司明年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7] - 本公司已通过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旨在奖励合资格人士并吸引高素质员工[58] - 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0%[59] - 购股权可自授出之日起至十周年随时行使,行使价格不得低于股份面值或市价[60] - 本公司董事会认为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主席兼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64] - 本公司已制定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董事已遵守交易规定[66] - 審核委員會已成立,主要职责包括推荐外部核数师、审阅财务报表及监督内部控制程序[68] 风险提示 - 前瞻性陈述反映本公司对未来事件的观点,受多项风险、不确定因素及假设影响[70]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3 22: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约为1.436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0771亿港元减少约30.86%[10]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164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304.3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143,6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713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收益约为1.436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86%[34][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润与亏损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6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约264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3.66港仙,2022年同期为每股基本盈利1.60港仙[12] -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为4015.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032.7万港元[14] - 2023年前三季度除税前亏损为541.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256.6万港元[14] - 2023年前三季度所得税开支为7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5万港元[14] - 2023年前三季度期内亏损为6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225.1万港元[14] - 2023年前三季度全面亏损总额为850.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63.1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亏损根据约603万港元亏损计算得出[3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盈利根据约264万港元溢利计算得出[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权益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016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5157.5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28万港元(2022年9月30日:1926万港元)[44] - 集团流动比率于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2年9月30日分别约为1.09倍及1.03倍[45]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截至2023年9月30日约为378.21%(2022年9月30日:170.11%)[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共有113名雇员(2022年9月30日:114名)[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将价值约1.34868亿港元的资产抵押给银行作为融资担保[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费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7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20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关联方卓善章先生租金开支为540千港元[32]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约4336万港元减少约720万港元或约16.61%至报告期的约3616万港元[41] - 财务成本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约452万港元增加约157万港元或约34.73%至报告期的约609万港元[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息[31] - 报告期内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任何股息[42] 税务政策 - 中国附属公司须就应课税收入按25%的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须按16.5%的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27]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的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28]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卓善章先生和欧静美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分别持有公司9300万股普通股,占股份总数的56.36%[53] - 卓先生和卓太太分别持有万宜1股普通股,各占50% [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万宜持有公司93,000,000股普通股,占股份总数56.36% [56] 公司交易与投资情况 - 2017年8月4日,准时环球有限公司向万宜集团有限公司收购100万股三井表业有限公司普通股[1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 [57]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 [59] - 集团明年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 [60] 购股股权规定 - 未经公司股东事先批准,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股权所涉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0% [62] - 若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股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的30%,公司不得授出购股股权 [62] - 若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股权超公司股本的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获股东批准 [62] 企业管治情况 - 卓善章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及公司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 [67] 业绩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报告期内未经审核综合业绩,认为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并充分披露 [71] 公司报告信息 - 公司为恒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219,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75]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21:0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为127.1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61%[9]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80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58港仙有所下降[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綜合業績显示,收益为127,1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4,670千港元有所下降[11]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为71,38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5,945千港元有所减少[12]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中,借款为54,29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315千港元有所下降[13]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16,500千港元,儲備为22,877千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39,377千港元[13]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16,500千港元,股份溢價为53,080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000千港元,非控股權益为(715)千港元[14]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为(22,557)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8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为66千港元,较2022年的(2,816)千港元有所增加[1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淨額为1,055千港元,较2022年的8,373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結餘为11,358千港元,较2022年的13,479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27.12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61%[3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34.8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68%主要由于销售下跌[46] 市场前景 - 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从2022年第二季的30.9上升至2023年第二季的47.8,显示出香港出口商的商业信心明显改善[39] - 随着2022年12月中恢复香港与内地的陆路跨境运输,以及2023年2月初恢复通关,预计未来几个月香港的贸易前景将进一步改善[40] - 海外市场經濟放緩或衰退的風險对未来三个月的出口表现构成最大挑战[41][42] - 本集团预计欧美经济增长放缓,但东南亚市场需求仍然巨大[44] 公司治理 - 本公司报告期间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63] - 本公司未来一年没有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64] - 本公司已通过股东批准的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旨在奖励参与者并吸引高素质员工[65] - 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0%,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的购股权需获得股东批准[66] - 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同为一人,董事会认为这种管理架构对公司运营有效,符合最佳利益[71] - 本公司已採納董事進行證券交易之操守守則,董事已遵守交易规定准则[73] - 審核委員會的首要職責主要為就委任及罷免外部核數師向董事會作出推薦建議、審閱財務報表及相關資料、就財務申報程序提供意見及監督本集團的內部監控程序[75]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4 20:55
公司整体收益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271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3467万港元减少约5.6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7,12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4,670千港元下降5.59%[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2.712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67亿港元下降5.6%[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1271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61%[41] 公司盈利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32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387万港元[12]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80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约为2.58港仙[1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4,8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66千港元,同比下降2.67%[1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404千港元,较2022年的4,087千港元下降65.65%[1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2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8千港元,同比下降65.48%[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64.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6万港元下降4.2%[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6.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0.9万港元下降66.8%[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盈利分别约为132万港元及387万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348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8%[49] 公司资产负债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1,38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5,945千港元下降6.0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66,34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9,714千港元下降2.09%[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5,54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0,878千港元下降3.54%[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7,10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662千港元下降3.99%[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后)为3734.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28.4万港元增长67.6%[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2777.3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25.8万港元下降29.3%[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为3217.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42.1万港元下降40.9%[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总额为3217.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42.1万港元有所减少[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57.30%,2022年6月30日为201.36%[53] 公司现金流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557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2,228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0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373千港元,同比下降87.40%[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136万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348万港元减少[52] 公司手表成品业务收益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手表成品收益为9.19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9377亿港元下降16%[30]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支出变化 - 本中期,公司支付约3万港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较2022年同期的13万港元下降76.9%[32] 公司抵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价值分别约4776万港元及5233万港元的有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抵押作担保[33] 公司行政与财务成本变化 - 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的约2791万港元减少约0.45万港元或约1.61%至报告期的约2746万港元[49] - 财务成本由2022年同期的约279万港元增加约159万港元或约56.99%至报告期的约438万港元[49] 公司流动比率变化 - 流动比率于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分别约为1.14倍及0.94倍[52] 公司雇员数量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16名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121名[56]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为零[58]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 2022年6月30日,卓善章先生和歐靜美女士通過受控制法團權益,各持有公司93,000,000股普通股,佔股份總數56.36%[60] - 2022年6月30日,卓善章先生和歐靜美女士在相聯法團萬宜各持有1股普通股,佔股份總數50%[62] - 2023年6月30日,萬宜以實益權益持有公司93,000,000股普通股,佔股份總數56.36%[63] 公司证券交易及投资情况 - 報告期間,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無購買、出售或贖回公司上市證券[64] - 報告期間,公司無重大投資、重大收購及出售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66] - 公司明年無其他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計劃[67]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 - 公司購股權計劃有效期10年,自2018年6月20日起,未經股東事先批准,授出購股權所涉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的10%[68][69] - 若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購股權獲行使時可發行股份數超過已發行股份的30%,公司不得授出購股權[69] - 向主要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授出購股權超過公司股本的0.1%或價值超過5,000,000港元,須股東批准[6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卓善章先生違反企業管治守則第C.2.1條,但董事會認為該管理架構對集團營運有效[74] 公司业绩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报告期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认为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并充分披露[78] 公司报告基本信息 - 本中期报告日期为2023年8月14日[80] - 公司执行董事为卓善章先生及欧静美女士,M.H.;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余寿宁先生,M.H.、赵志鹏先生、余惠芳女士及廖毅荣博士[80]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19[82] - 报告为2023年中期报告[79][82]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2 21:0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约为74.0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7.95百万港元增加约27.75%[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0.90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96百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55港仙,2022年同期为0.64港仙[6]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55,1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074千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8,9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877千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9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千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7]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8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千港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1,5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607千港元[7] - 2023年3月31日股本为16,50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5,000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收益约74.0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7.75%[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189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9.21%[37] - 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1392万港元增加约0.29百万港元或约2.08%至约1421万港元[37] - 财务成本由2022年同期约131万港元增加约0.86百万港元或约65.65%至约217万港元[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34万港元(2022年同期:1164万港元)[41] - 集团流动比率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分别约为1.13倍及0.91倍[41]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截至2023年3月31日约为243.44%(2022年3月31日:203.79%)[42] - 2023年第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1千港元[19] - 2023年第一季度税项开支86千港元,为香港利得税,2022年同期无税项开支[2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第一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23] - 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盈利分别根据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0.90百万港元及约0.96百万港元计算[25] - 2023年第一季度关联方租金开支为180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2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仅经营ODM经营分部[15] - 2023年第一季度手表成品收益57,992千港元,散件套件收益14,658千港元,手表零件收益1,381千港元[18] 市场相关指数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从2022年第一季的24.7升至39.0[32] 税务政策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一家附属公司首2百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其他附属公司按16.5%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1] 股权结构 - 2023年3月31日,卓善章先生和欧静美女士于公司股份好仓的普通股数目为93000000,占股份总数百分比为56.36%[51] - 2023年3月31日,中国新经济投资有限公司于公司股份好仓的普通股数目为32100000,占股份总数百分比为19.45%[55]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自2018年6月20日起有效期10年,未经股东事先批准,授出购股权所涉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已授出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30%时不得授出购股,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60]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自计划采纳以来无授出购股[61] 业务竞争与利益冲突 - 有关期间,公司董事、管理层股东等无进行与集团业务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业务[62] 企业管治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卓善章因经验丰富且集团处快速发展期,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董事会认为该管理架构有效且已采取检查平衡措施[64]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有关期间董事遵守交易规定准则及操守守则[65] 审核委员会 - 公司于2018年6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余寿宁、赵志鹏、余惠芳,主席为余寿宁,审核委员会审阅本集团有关期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66] 前瞻性陈述 - 本季度报告载有集团财务状况等前瞻性陈述,受风险、不确定因素及假设影响[68] 董事信息 - 于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卓善章、欧静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余寿宁、赵志鹏、余惠芳、廖毅荣[69] 集团其他信息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抵押资产总值137265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有117名(2022年3月31日:119名)[45]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2 21: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6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7月12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7][1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约为74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795万港元增加约27.75%[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9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96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55港仙,2022年同期为0.64港仙[11]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551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207.4万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89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87.7万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94.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万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8.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13]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8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2.7万港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15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60.7万港元[1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793.8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419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为74.0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7.75%[3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1,191千港元、1,421千港元[2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税项开支86千港元为香港利得税,2022年同期无税项开支[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盈利分别约为0.90百万港元、0.96百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约189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9.21% [44] - 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1392万港元增加约0.29百万港元或约2.08%至约1421万港元 [44] - 财务成本由2022年同期约131万港元增加约0.86百万港元或约65.65%至约217万港元 [4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34万港元(2022年同期:1164万港元) [49] - 集团流动比率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分别约为1.13倍及0.91倍 [49]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截至2023年3月31日约为243.44%(2022年3月31日:203.79%) [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17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119名) [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手錶成品收益为57,992千港元,散件套件收益为14,658千港元,手錶零件收益为1,381千港元[2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在印尼、巴西、印度的收益分别为51,007千港元、5,304千港元、9,3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25] 关联交易 -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卓善章先生支付租金开支,2023年和2022年同期均为180千港元[34] 市场环境相关 - 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从2022年第一季的24.7上升至2023年第一季的39.0[37] - 2023年第一季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升至39.0 [38] - 98%受访出口商表示业务因香港与内地恢复免检疫通关受惠 [39] 股权结构 - 卓善章先生和欧静美女士于本公司9300万股普通股拥有权益,占股份总数56.36% [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万宜持有公司93,000,000股普通股,占股份总数56.36%;中国新经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2,100,000股普通股,占股份总数19.45%[60] 购股计划 - 未经公司股东事先批准,根据购股计划授出之购股期权所涉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0%;已授出但未行使的所有已发行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超已发行股份的30%,公司不得授出购股期权;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期权超公司股本的0.1%或价值超5,000,000港元,须事先获股东批准[66] - 购股期权自授出日起至授出日期十周年当日可随时行使,行使价不得低于公司股份面值、授出日期收市价、授出日期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中的最高者[67]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自购股计划获采纳以来未授出购股期权[67] 企业管治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卓善章先生自1986年承担集团日常营运及管理职责,董事会认为其同时担任两职利于集团业务,符合集团最佳利益,虽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但属适当[71]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有关期间董事已遵守规定[73] 审核委员会 - 公司于2018年6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余寿宁先生、赵志鹏先生及余惠芳女士,主席为余寿宁先生[74] - 审核委员会首要职责为向董事会推荐委任及罢免外部核数师、审阅财务报表及资料、就财务申报程序提意见及监督集团内部监控程序[75] - 本季度报告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审核,但审核委员会认为有关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并已充分披露[75] 前瞻性陈述 - 本季度报告含集团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的前瞻性陈述,受风险、不确定因素及假设影响[77] 税务政策 - 公司一家附属公司首2百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缴香港利得税,超2百万港元部分按16.5%缴税,其他附属公司按16.5%缴税;中国附属公司通常按25%缴企业所得税[30][31]
恒伟集团控股(0821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0 12:02AI Processing
2022 ANNUAL REPORT 2022 年報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GEM」)的特色 GEM乃為投資風險可能較聯交所其他中小型上市公司為高的公司而設的上市市場。有意投資者應了解投資該等公司 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考慮後方可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一般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的證券承受較高的市場波動 風險,且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