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通(08325)

搜索文档
中国支付通(08325)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3 22:07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收入约为296,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20.7%[6]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毛利约为72,8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4.2%[6]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虧損约为2,9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5.1%[7]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每股虧損约为0.15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3.0%[8]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收入约为119,9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9.9%[9]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毛利约为31,38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3.4%[9]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虧損约为1,4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4.7%[9]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的每股虧損约为0.04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7.1%[10]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每股虧損约为0.15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1.0%[10]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31,7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约12.9%[1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虧損)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为1,064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3,527千港元[37]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分部包括在中国的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高端权益业务,以及在泰国的商户收单业务(已终止经营)[20] - 公司在中国提供全国性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服务,致力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运营稳定、合规经营,得到监管部门肯定[40] - 公司计划利用各地分公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拓展预付卡业务,并与多方合作提供跨境支付服务,深耕行业合作领域[41] 股权结构 - 林曉峰先生实际持有公司股份8,000,000股,占股权0.33%[53] - 宋湘平先生和吴昊先生分别实际持有公司股份19,000,000股,占股权0.80%[54][55] - 张暢先生持有公司18.47%的股份[59] - Sino Starlet Limited持有公司18.47%的股份[59] - Vered Capital Limited持有公司10.99%的股份[59] - 张暢先生被视为持有Sino Starlet持有的437,230,000股股份的权益[60] - Vered Capital于2018年8月29日收购了260,090,000股股份[6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或主要股东在竞争业务中没有持有任何权益[63] - 公司在回顾期间没有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64] - 公司董事会遵守了GEM上市规则附录15第2部的企业治理守则[65] - 公司已成立了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内部监控委员会和合规委员会[66]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审阅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未经审计季度业绩[70]
中国支付通(0832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4 22:4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1.76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2940万港元增加约500.6%[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41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1630万港元增加约154.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亏损约430万港元,2021年同期录得亏损约5720万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0万港元,2021年约4590万港元[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每股亏损约为0.19港仙,2021年约2.11港仙[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回顾期间的中期股息,2021年亦无[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8772.3万港元,产生亏损约433.2万港元[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亏损为433.2万港元,期内亏损为433.2万港元[44] - 公司收益2125,提供服务成本1316,毛利809,其他收入1176,一般行政开支11561,出售及分销成本4162,融资成本2985,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业绩624[69] - 公司税前亏损17347,所得税开支73,期内亏损17420[7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亏损分别约为223.7万港元及459.1万港元(2021年:分别约3012.8万港元及4592万港元)[7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东方支付集团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80[74] - 公司回顾期收益总额约为1.768亿港元,较2021年约2940万港元上升约500.6%,其中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收益约1.765亿港元,高端权益业务约30万港元[108] - 提供服务的成本约为1.354亿港元,较2021年约1320万港元增加约928.8%[109] - 一般行政开支约为3640万港元,较2021年约4520万港元减少约19.5%[110]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610万港元,较2021年约580万港元增加约4.2%[111] - 融资成本约为920万港元,较2021年约970万港元减少约5.5%[113] - 回顾期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460万港元,2021年约459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19港仙,2021年约1.31港仙[114] - 2022年9月30日及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约为20.0%及24.1%[115]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流动负债净值约8770万港元,3月31日为487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89,3月31日为0.9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70万港元,3月31日约为3090万港元[115]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3076.9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6186.3万港元[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1700.3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2479.7万港元[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20809.6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3617.8万港元[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受限制资金为55191.2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32413.7万港元[12]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99,627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66,354千港元增长约63.68%[1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804,72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73,491千港元增长约40.32%[1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87,72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8,694)千港元减少约80.15%[14]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9,03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93,914千港元减少约33.46%[14] - 2022年9月30日未经审核数据,集团总资产为786,660千港元,总负债为592,746千港元;另一组数据显示总资产为947,772千港元,总负债为818,739千港元[51][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41267千港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5959千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100466千港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83018千港元[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国的银行存款为551912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324137千港元),存款年利率为0.07%至1.1%(2022年3月31日:0.35%至1.1%)[8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39239千港元,高端权益卡酒店及餐饮费用拨备12896千港元,未动用浮动资金499567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47925千港元[85] - 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为30至60日,截至2022年9月30日,少于1个月的为34405千港元,超过3个月的为4834千港元[86] 公司现金流情况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1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004)千港元,减少约86.40%[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0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766)千港元,减少约70.19%[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3,1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5,084千港元,减少约106.89%[28] - 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1,022)千港元,2021年同期增加净额为3,314千港元[28] - 2022年9月30日回顾期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5,680千港元,较回顾期间初的30,870千港元减少约49.21%[28] - 2021年回顾期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714千港元,较回顾期间初的67,287千港元增加约0.63%[28]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8303千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2688千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563千港元,现金流出净额总额4948千港元[7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预付卡管理服务费收入为158.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04.1万港元;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费收入为5200.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331.1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预付卡管理服务费收入为441.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37.3万港元;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费收入为17204.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447.2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中预付卡及网上支付业务收益为17646.5万港元,高端权益业务收益为33.8万港元,综合收益为17680.3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中预付卡及网上支付业务业绩为1059.6万港元,高端权益业务业绩为 - 220万港元,综合业绩为839.6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其他收入为342.8万港元,未分配融资成本为 - 915.7万港元,未分配其他开支及亏损为 - 945.6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占联营公司业务项下业绩为256.1万港元,未分配业绩为 - 10.4万港元[44]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中国的预付卡及网上支付业务、中国的高端权益业务、泰国的商户收单业务(已终止经营)[41] - 持续经营业务中,预付卡及网上支付业务、高端权益业务、商户收单业务的分部收益分别为28,850千港元、588千港元、2,125千港元,综合为31,563千港元;分部业绩分别为(13,405)千港元、(5,156)千港元、(12,387)千港元,综合为(30,948)千港元[47] - 回顾期内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收益总额实现约512%的增长[106] - 预付卡业务已拓展至15个省份,合作商户1600余家,零售地产商11家,互联网支付业务新签约商户196家[106] 公司税务情况 - 集团在中国的营运须按25%(2021年:25%)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关联通及上海静元须按15%(2021年:15%)之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缴纳;在新加坡须按17%(2021年:17%)的税率缴纳新加坡所得税;在韩国须按介乎10%至25%(2021年:10%至25%)的税率缴纳韩国企业税;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外国投资者支付的股息须缴纳10%(2021年:10%)的预扣税[61][62] 公司费用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应付债券利息分别为4,369千港元和8,690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4,368千港元和9,155千港元;租赁负债的融资成本分别为243千港元和467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286千港元和536千港元[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11千港元和28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8千港元和30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分别为525千港元和844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223千港元和42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分别为1,783千港元和3,609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255千港元和3,989千港元;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及股份酬金成本)分别为14,002千港元和28,959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8,614千港元和20,744千港元[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花费约410.3万港元(2021年:约204.5万港元),添置无形资产花费零港元(2021年:2.5万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零港元(2021年:约30.4万港元)[75]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共有148名员工,3月31日为161名,回顾期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895.9万港元,2021年约为2074.4万港元[118] 公司股本及股份相关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由2亿港元增至10亿港元,股份数从20亿股增至100亿股[92]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配售发行3.946亿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7031.3万港元[9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及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1.973亿份[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约380.8万港元为股份酬金成本,2021年约为90.9万港元[98] - 2021年8月23日授出购股期权的预期波幅为66.28%,无风险利率为0.29%[100] - 6576.6667万份购股期权将于2023年8月23日至2024年8月22日可予行使,6576.6667万份于2022年8月23日至2024年8月22日可予行使,6576.6666万份于2024年8月15日至22日可予行使[10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收购一间联营公司的股本权益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1328万港元,3月31日为1480万港元[103] - 公司2009年8月14日采纳的旧购股计划于2019年8月13日届满,旧计划条款对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仍有效[134] - 公司2021年5月13日采纳购股计划,旨在肯定及嘉奖参与者贡献[135]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已授出但未行使的所有发行在外购股股权涉及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39]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将授出的所有购股股权获行使时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合共不得超公司股东批准购股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39]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股权获悉数行使后可发行最多1.9730
中国支付通(0832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2-08-12 20:1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约为1.229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80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219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7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录得亏损约226万港元,2021年同期录得亏损约1299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录得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216万港元,2021年约为1579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约为0.09港仙,2021年约为0.41港仙[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5] - 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为122993千港元,2021年为13654千港元[7] - 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毛利为21983千港元,2021年为12263千港元[7] - 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期内亏损为2257千港元,2021年为20762千港元[7] - 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09港仙,2021年为0.41港仙[10] - 2022年Q2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益122993千港元,2021年为15082千港元[19][24][28] - 2022年Q2持续经营业务综合税前亏损2257千港元,2021年为20689千港元[24][27] - 2022年Q2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期内亏损2257千港元,2021年为20762千港元[24][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按约2160000港元亏损及2367618693股普通股计算,2021年同期分别为约15792000港元及1977354957股[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从193914千港元变为179866千港元[42][4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从183675千港元变为243599千港元[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累计亏损从1466233千港元变为1480825千港元[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股份溢价从1610966千港元变为1677332千港元[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股本从19730千港元变为23676千港元[46] - 公司回顧期間收益總額約為1.23億港元,較同期上升約800.8%[54] - 公司提供服務的成本總額約為1.01億港元,較同期增加約7161.7%[55] - 公司回顧期間一般行政開支約為1920萬港元,較同期減少約7.1%[56] - 公司回顧期間銷售及分銷成本約為310萬港元,較同期增加約39.4%[57] - 公司回顧期間融資成本約為450萬港元,較同期減少約9.8%[58] - 公司回顧期間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約220萬港元,每股基本虧損約為0.09港仙,同期約為0.41港仙[5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Q2预付卡管理费收入2828千港元,2021年为2332千港元;商户服务费收入120041千港元,2021年为11161千港元[19] - 2022年Q2持续经营业务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分部收益122869千港元,高端权益业务分部收益124千港元[24] - 2022年Q2持续经营业务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分部业绩未提及具体数据,高端权益业务分部业绩为5673千港元[24] - 2021年Q2已终止经营业务商户收单业务分部收益1428千港元,分部业绩为 - 6630千港元[28] - 公司回顧期間預付卡及互聯網支付業務總收益實現約810%增長,預付卡業務拓展至15個省份,合作商戶1600餘家,零售地產商11家,互聯網支付業務新簽約商戶196家[52] - 公司回顧期間收益總額約為1.23億港元,其中預付卡及互聯網支付業務收益約1.229億港元,高端權益業務收益約10萬港元[54] 成本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Q2融资成本4545千港元,2021年为5037千港元[30] - 2022年Q2员工成本14957千港元,2021年为12130千港元[30] 税务相关情况 - 集团在中国的营运须按25%(2021年:25%)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联通及上海静元须按15%(2021年:15%)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缴纳[33] - 公司在新加坡按17%税率缴纳所得税,在韩国按10% - 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支付股息预扣税为10%[34] 股权相关情况 - 2022年2月22日完成认购事项后,公司于东方支付的股权由约32.50%摊薄至约27.08%,东方支付不再是附属公司[37] - 2021年东方支付集团收益1428千港元,期内亏损7774千港元,每股亏损0.39港仙[39] 股东持股情况 - 林曉峰先生擁有公司800萬股股份,概約股權0.33%[61] - 宋湘平先生擁有公司1900萬股股份,概約股權0.80%[61] - 吳昊先生擁有公司1900萬股股份,概約股權0.80%[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张畅先生通过受控公司权益持有4.3723亿股,占比18.47%,实益拥有9309万股,占比3.93%[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Sino Starlet Limited实益拥有4.3723亿股,占比18.47%[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Vered Capital Limited拥有2.6009亿股保证权益,占比10.99%[68] - 2018年7月27日,Vered Capital分别自Sino Starlet及张畅先生收购1.7亿股及9009万股的担保权益[69] 证券交易及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72] - 回顾期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第2部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所有守则条文[73] - 截至2022年8月12日,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审核委员会由袁树民博士、鲁东成先生及王亦鸣先生组成,袁树民博士任主席[76]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回顾期内未经审核季度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法例规定编制并充分披露[76] - 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未发现董事违反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规定买卖标准的情况[75]
中国支付通(0832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2-06-30 22:5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85,387千港元,2021年为55,673千港元[6] - 公司2022年毛利为53,393千港元,2021年为28,245千港元[6] - 公司2022年来自持續經營業務的年內虧損为53,409千港元,2021年为91,167千港元[6] - 公司2022年已終止經營業務虧損为33,379千港元,2021年为26,104千港元[6] - 公司2022年內虧損为86,788千港元,2021年为117,271千港元[6]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基本和攤薄均为2.98港仙,2021年來自持續經營業務基本和攤薄均为5.42港仙[10] - 公司2022年非流動資產为261,863千港元,2021年为345,325千港元[15] - 公司2022年流動資產为524,797千港元,2021年为484,264千港元[15] - 公司2022年流動負債为573,491千港元,2021年为601,946千港元[15] - 公司2022年資產淨值为193,914千港元,2021年为183,675千港元[20]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约4869.4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债券[3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自持持续经营业务产生亏损约5340.9万港元[33] - 2022年公司税前亏损86,688千港元,年内亏损86,788千港元[44] - 2021年公司税前亏损118,512千港元,年内亏损117,271千港元[4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5,99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总值19,504千港元,无形资产总值173千港元,其他资产总值760,984千港元,总资产786,660千港元,总负债592,746千港元[49] - 2021年3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10,08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总值26,138千港元,无形资产总值12,883千港元,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值300千港元,其他资产总值780,188千港元,总资产829,589千港元,总负债645,914千港元[53] - 2022年无形资产摊销2,815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1,45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7,597千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4,519千港元[49] - 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13,690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5,97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044千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9,999千港元[52]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11,942千港元,应收贷款亏损拨备8,881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55千港元[49] - 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4,824千港元,应收贷款亏损拨备57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3,143千港元[52]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24639千港元,2021年为30316千港元,其中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负债融资成本2022年为5224千港元,2021年为4317千港元;租赁负债的融资成本2022年为1086千港元,2021年为333千港元;应付债券利息2022年为18329千港元,2021年为25666千港元[6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27千港元,2021年抵免为1243千港元[63] - 2022年税前亏损53382千港元,2021年为92410千港元[71] - 2022年按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为8510千港元亏损,2021年为16212千港元亏损[71] - 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67676千港元,较2021年的98544千港元下降31.32%[9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8376千港元,较2021年的13845千港元下降39.5%[91] - 2022年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104130千港元,较2021年的94212千港元增长10.53%[91]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69576千港元,较2021年的163162千港元增长3.93%[91]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8376千港元,2021年为13845千港元[93] - 2022年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金额约8209.4万港元,2021年约7526.4万港元,年利率为10% - 12%(2021年为8% - 14%)[95]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9950千港元,2021年为14078千港元[97] - 2022年已赎回部分债券本金约262万美元(约2043.6万港元),2021年赎回1302.9万美元(约1.01961亿港元)[100] - 2022年3月31日,余下债券本金约2435.2万美元(约1.89949亿港元),2021年为2697.2万美元(约2.10385亿港元)[100] - 2022年发行一份票面利率10%的债券,本金1500万港元,应计债券利息约114.7万港元,后取消确认[100] - 2022年3月31日法定股本为1亿港元(100000千港元),对应10亿股,2021年为2000万港元(20000千港元),对应2亿股[103][104] - 2022年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23.676亿股(23676千港元),2021年为19.73亿股(19730千港元)[106][107]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总额约1.89亿港元,较2021年约8300万港元增加约128% [128] - 提供服务的成本总额约1.35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239% [131] - 报告期内一般行政开支约96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13% [132]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成本约30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57% [133]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约30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9% [134] -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8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2.98港仙 [135]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4%(2021年约25%),流动负债净额约4900万港元(2021年约1.18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92(2021年约0.8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100万港元(2021年约6700万港元) [138]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就收购联营公司股本权益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承担约1500万港元,2021年约1400万港元[14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经营分部包括中国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中国高端权益业务、泰国商户收单业务(已终止经营)、中国互联网小额信贷业务(已终止经营)[3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中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收益为183,971千港元,高端权益业务收益为1,416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中商户收单业务收益为3,200千港元,综合收益为188,587千港元[44]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中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收益为33,647千港元,高端权益业务收益为22,026千港元,商户收单业务收益为12,369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中互联网小额信贷业务收益为15,453千港元,综合收益为83,495千港元[46] - 2022年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中,发卡服务费收入51千港元,预付卡管理费收入8496千港元,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费收入174608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27千港元、6247千港元、26604千港元[55] - 2022年高端权益业务中,高端权益卡发行收入1416千港元,2021年为21967千港元[55] - 2022年预付卡及互联网付款业务累计未动用浮动资金利息收入816千港元,2021年为721千港元;2022年该业务此项累计金额为185387千港元,2021年为55673千港元[58] - 2022年东方支付集团收益3200千港元,较2021年的12369千港元下降73.96%[75] - 2022年东方支付集团期内亏损30535千港元,较2021年的30655千港元下降0.4%[75] - 2022年东方支付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5439千港元,较2021年的17066千港元下降9.53%[75] - 2021年建佳集团收益15453千港元,期内溢利3418千港元[77] - 2021年建佳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47566千港元[81] - 2021年建佳集团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均为0.26港仙[86][87] - 集团报告年度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实现约447%的稳健增长[118] - 预付卡业务已拓展至15个省份,合作商户1,600余家,零售地产商11家,互联网支付业务新签约商户196家[118]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等修订本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7] - 集团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等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2] - 董事预期未来采纳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6]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约整至最接近的千位数[28] 公司股权交易相关 - 2022年集团与东方支付配售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东方支付发行2亿股新股份,集团于东方支付股权由32.50%摊薄至约27.08%,东方支付不再为集团附属公司[73] - 东方支付集团在泰国从事商户收单业务,此次视作出售令集团终止经营该业务,视作出售于2022年2月22日完成[73] - 2021年公司有条件同意收购福建医联全部股权的35%,代价为人民币150,500,000元(约180,796,000港元)[12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与卖方同意终止向第一卖方收购福建医联的15%股权[121] - 2022年2月28日,公司等同意将收购截止日期由2022年2月28日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121] - 2022年1月31日,东方支付有条件同意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2亿股新普通股,占2021年8月31日已发行股本的20%,认购价每股0.078港元[124] - 2022年2月22日,认购事项完成,公司于东方支付的股权由32.5%摊薄至约27.08%,减少约5.42% [125] - 2022年3月2日,3.25亿股配售股份成功配售,公司于东方支付的股权由27.08%减至0% [125] - 视作出售东方支付附属公司时,已出售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6,12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8,066千港元,视作出售亏损为18,854千港元,联营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为8,593千港元[111] - 2022年视作出售东方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为 - 14,424千港元[113] - 2022年3月2日,集团出售东方支付所有余下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4,603,000港元,出售权益余下收益约为16,010,000港元[114] - 2022年1月31日东方支付向认购人配2亿股新股,占2021年8月31日已发行股本20%,认购价每股0.078港元[144] - 2022年2月22日认购事项完成,公司在东方支付股权由32.5%摊薄至约27.08%,减少约5.42%[144] - 2022年2月3日集团拟配售最多3.25亿股东方支付股份,配售价每股0.078港元[145] - 2022年3月2日3.25亿股配售股份成功配售,公司在东方支付股权由27.08%减至0%[146] 税务相关 - 中国企业所得税率为25%,关联通及上海静元按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缴纳;新加坡所得税率为17%;韩国企业所得税率介乎10%至25%;中国或泰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向外国投资者支付股息须缴纳10%预扣税[68][69][70] 公司人员相关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61名,较2021年的192名减少[142] 公司资产相关 - 2022年3月
中国支付通(0832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02-11 22: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收益约为952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61.5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毛利约为3353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4.5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录得亏损约5888万港元,2020年同期录得亏损约6504万港元[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766万港元,2020年约为5339万港元[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的每股亏损约为2.01港仙,2020年约为3.25港仙[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益为95,24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8,965千港元[1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58,88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5,044千港元[24][28] -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融资成本为18,94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312千港元[3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亏损分别约为173.6万港元及4765.7万港元,2020年分别约为1557.7万港元及5339.3万港元[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3.67618693亿股及22.38476875亿股,2020年分别为16.44188693亿股及16.44188693亿股[54] - 2021年权益总额为2.19003亿港元,2020年为2.03474亿港元[56][62] - 2021年累计亏损为1.500249亿港元,2020年为1.421057亿港元[56][62] - 2021年购股权储备为310.9万港元,2020年为1313万港元[56][62] - 2021年法定储备为1198.8万港元,2020年为1196.3万港元[56][62] - 2021年汇兑储备为 - 4614.2万港元,2020年为 - 5324.9万港元[56][62] - 2021年股份溢价为16.77333亿港元,2020年为15.62367亿港元[56][62] - 2021年股本为2367.6万港元,2020年为1644.1万港元[56][62] - 集团回顾期间收益总额约为9520万港元,较同期上升约61.5%,其中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约9140万港元,泰国商户收单业务约270万港元,高端权益业务约110万港元[87] - 提供服务的成本约为6170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130%[88] - 集团回顾期间一般行政开支约为8540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89] - 回顾期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400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162%[93] - 回顾期间融资成本约为1890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9%[94] - 回顾期间集团录得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477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为2.01港仙,同期约为3.25港仙[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1年第三季度) - 2021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6368.2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2962.9万港元[7] - 2021年第三季度毛利为1644.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474.3万港元[7] - 2021年第三季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亏损为173.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949.4万港元[7] - 2021年第三季度期内亏损为173.4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949.4万港元[7] - 2021年第三季度,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卡服务费收入为4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8千港元[18] - 2021年第三季度,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费收入为1,60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74千港元[18] - 2021年第三季度,酒店预订代理服务收入为49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435千港元[18]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收益约60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6%[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 - 2021年第三季度,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卡服务费收入为4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8千港元[18] - 2021年前三季度,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卡服务费收入为5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1千港元[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业务) - 2021年第三季度,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费收入为1,60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74千港元[18] - 2021年前三季度,商户及技术支援服务费收入为5,97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363千港元[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酒店预订代理服务业务) - 2021年第三季度,酒店预订代理服务收入为49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435千港元[18] - 2021年前三季度,酒店预订代理服务收入为1,08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856千港元[1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回顾期间的中期股息,2020年亦无派付[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中期股息[41] 资产出售情况 - 2020年9月29日完成出售建佳及其附属公司75%股权,代价分别为1.2亿港元和1.05亿港元[42] - 出售集团2020年截至12月31日止九个月税后溢利为3418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溢利为4551千港元[51] - 2021年12月17日完成转让建佳25%股权,代价约8916.3万港元,出售建佳权益收益约2273.7万港元[53] 股权交易情况 - 2022年1月31日,东方支付有条件同意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2亿股新普通股,占2021年8月31日全部已发行股本的20%,认购价为每股0.078港元;公司透过美雅持有3.25亿股东方支付股份,相当于全部已发行股本的32.5%[66] - 东方支付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2亿股认购股份后,公司及美雅于东方支付的股权将由32.5%摊薄至约27.08%,减少约5.42%[68] - 美雅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将配售最多3.25亿股东方支付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078港元[68] - 假设配售代理成功配售所有股份,美雅于东方支付持有的股权将由32.5%减至0%,集团将不再拥有东方支付股权[69] - 2022年1月31日,东方支付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2亿股东方支付新股份[83] - 2022年2月3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3.25亿股东方支付股份[84] 收购事项 - 2021年8月15日,公司订立买卖协议,有条件同意收购福建医联35%股权,代价约1.80796亿港元[77] - 收购福建医联股权代价将通过发行9.03979914亿股本公司新股份支付,发行价每股0.2港元[77] - 2021年11月19日,批准收购事项的相关决议案获公司股东特别大会通过[78] - 2021年12月31日,因第一卖方无法满足先决条件,公司与第一卖方同意终止收购福建医联15%股权[78] 业务运营相关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中国预付卡及互联网支付业务、中国高端权益业务、泰国商户收单业务和中国互联网小额信贷业务(已终止经营)[20] - 2021年5月,集团成功获人行就全国互联网支付及预付卡服务续牌五年[74] - 2020年9月起原主要合作银行权益采购合同项目结束,受疫情影响银行权益类合作采购项目大幅减少,公司回顾期间收入较同期大幅减少[80] - 东方支付受中美贸易战和疫情影响,收入受重大不利影响,正探索亚太地区本地消费及跨境电商收付相关业务拓展[81] 税务情况 - 集团在中国的运营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联通及上海静元按15%优惠税率缴纳[37] - 集团在泰国按20%税率缴纳所得税,在新加坡按17%税率缴纳所得税,在韩国按10% - 25%税率缴纳企业税[38][39]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抵免为80千港元,2020年所得税开支为459千港元[34] 费用情况(持续经营业务) - 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持续经营业务)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为3164千港元,九个月为4100千港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022千港元和6945千港元[32] - 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持续经营业务)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为918千港元,九个月为3264千港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429千港元和4279千港元[32] - 2021年员工成本(持续经营业务)截至12月31日止三个月为20544千港元,九个月为48469千港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668千港元和37820千港元[32] 股权结构 - 林晓峰持有股份800万股,股权百分比为0.33%[99] - 宋湘平持有股份1900万股,股权百分比为0.80%[99] - 吴昊持有股份1900万股,股权百分比为0.80%[99] - 张畅通过受控公司权益持有股份43723万股,股权百分比为18.47%;实益拥有股份9309万股,股权百分比为3.93%[105] - Sino Starlet Limited实益拥有股份43723万股,股权百分比为18.47%[105] - Vered Capital Limited拥有抵押权益股份26009万股,股权百分比为10.99%[105] 董事权益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已披露情况外,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98] - 回顾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情况[109] - 回顾期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2] - 202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未发现董事违反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规定买卖标准情况[113]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为袁树民博士、鲁东成先生及王亦鸣先生,袁树民博士任主席[115]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报告并提建议,检讨及监督财务申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115]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季度业绩,认为符合规定且披露充分[115] 董事会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报告情况 - 有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