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2.2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955.58万元,同比下降404.12%[3] - 本期综合毛利率3.15%,上期为8.11%,2021年度为12.41%[3] - PCM板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0.92%,毛利率0.56%,同比减少6.65个百分点[4] - VCM板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3.23%,毛利率5%,同比减少4.24个百分点[4] - 其他业务收入7945.25万元,同比增长15.49%,毛利率9.99%,同比增加3.66个百分点[4]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9亿元、2.59亿元、2.84亿元、3.95亿元,第四季度占全年比重34.74%[4] - 2023年产品平均不含税销售单价同比降低1133.26元/吨,卷钢平均不含税采购单价同比降低776.03元/吨,导致毛利减少4577.68万元[10][12]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订单接单量1329.01万平方米,销售量1189.19万平方米,销售收入3.95亿元[23] - 2023年第四季度订单接单量较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四季度分别增长95.26%、21.66%,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3.72%、7.63%[24] - 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3.5亿元,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降低11.39%,订单量减少3.72%[23] 客户与供应商 - 报告期前五大客户年度销售占比为66.31%,较上年度增加11.60个百分点[32] - 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销售额4.72亿元,销售占比41.51%;第三大客户海尔集团销售额5301.16万元,销售占比4.67%[32] - 报告期第一大供应商为美的集团,采购额3.41亿元,采购占比31.15%[32] - 2023年公司向美的集团下设集采平台采购金额为340,849,782.99元,2022年为339,223,857.67元[39] 存货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3.37亿元,较期初增加26.35%,其中原材料1.90亿元,较期初增加45.74%,发出商品7397.88万元,较期初增加46.31%[59] - 公司本期资产减值损失1358.91万元,同比增长47.18%,其中原材料、产成品、发出商品本期分别计提跌价准备576.64万元、400.96万元、381.30万元[59]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减值损失956.44万元,主要因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9] - 2023年末原材料较上期增加5977.77万元,卷钢余额较上期末增加5608.03万元,占总增长额的93.81%,增长率为64.66%[60] - 2023年末发出商品较2022年末增长46.31%,主要因本期订单量较上期大幅增加[63] - 2023年发出商品余额前五大客户占比70.98%,较2022年上涨1.64%[64] - 2023年发出商品1年以内金额占比97.56%,截止2024年5月31日期末发出商品已结转销售比例为98.32%[66][67] - 2023年12月31日产成品期末余额14434.49万元,期末跌价1015.45万元,计提比例7.03%[73] - 2024年3月31日原材料期末余额19928.09万元,期末跌价1245.96万元,计提比例6.25%[73] - 2023年度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6.41%,2024年第一季度为5.88%[73] 其他要点 - 公司关闭红旗厂区限制性产能产线,订单转至珠海新材平沙厂区,磨合期间产品生产效率及合格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较高[12] - 子公司芜湖新材产线2023年开始调试逐步上量,全年产能利用率27.04%,第四季度上升到52.95%,前期成本高致单位成本高、毛利低[14] - 2023年芜湖新材净利润亏损2556.13万元,占合并净利润亏损3955.58万元的64.62%[14] -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玻璃收入、出售废品收入、厂房出租收入[25] - 2023年境内玻璃收入3928.16万元,毛利率9.31%;境外玻璃收入1188.19万元,毛利率20.22%;出售废品收入2545.64万元;厂房出租收入112.09万元,毛利率42.79%;小计7774.08万元,毛利率8.41%[27] - 2022年境内玻璃收入4082.51万元,毛利率7.86%;境外玻璃收入934.46万元,毛利率18.99%;出售废品收入1742.44万元;小计6759.41万元,毛利率7.37%[27] - 内销收入单据检查比例为92.73%,外销收入检查比例为90.44%[30] - 营业收入函证金额为103379.86万元,发函比例为91.01%,回函金额为84655.99万元,回函比例为81.89%[30] - 公司2023年销售集中度增加因芜湖新材一期释放产能,服务区域及产能扩张[36] - 2023年前五大客户新增海尔集团因芜湖新材投产,与海信集团销售额减少因合作战略转变[36] - 上海凯昭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缴资本5000万元,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5%,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40] - 公司与美的集团下设集采平台按月签采购合同,结算方式为款到发货,6个月银行承兑结算[45] - 公司作为供应商与美的集团其他公司较多按年度签框架销售合同[47] - 2023年因广州凯昭商贸有限公司经营安排变化,转由上海凯昭商贸有限公司从事钢材贸易活动[39] - 广州凯昭商贸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办理工商变更,名称变为广东美智联达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39] - 公司向上海凯昭商贸有限公司采购卷钢,采购内容和合同主要条款与向广州凯昭商贸有限公司采购时一致[43] - 公司采购采取以销定采模式,从美的集团下设集采平台采购有成本优势[41] - 公司与美的采购平台和家电公司合同独立签署,采购和销售均自主决策[44] - 公司对采购入库卷钢有实质控制权,可自行决策用途并承担相关风险[45] - 会计师核查结论为2023年度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77]
拾比佰: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关于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