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欧普照明: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
欧普照明欧普照明(SH:603515)2024-07-12 17:17

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总收入779,498.81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407.01万元[6] - 2023年总资产987,744.1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1.25元/股[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6%[6] 激励计划股份情况 - 2024年拟授予限制性股票74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00%[4][9] - 首次授予拟授出600.7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80%,占拟授出总数80.53%[4][9] - 预留限制性股票145.24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19%,占拟授出总数19.47%[4][9] 激励对象情况 - 首次授予涉及激励对象323人,占公司全部职工人数5.11%[11] - 董事马志伟获授43.00万股,占拟授予总数5.36%[12] - 首席财务官张雪娟获授10.00万股,占比1.34%[12] - 董事会秘书胡兴获授3.00万股,占比0.40%[13] 激励计划关键参数 - 授予价格为每股8.61元[14] -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16] - 授予日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由董事会确定且为交易日[16] - 限售期分别为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36个月[16] 解锁安排 - 第一次解锁可解锁数量占比30%,时间为授予完成登记日起12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24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17] - 第二次解锁可解锁数量占比30%,时间为授予完成登记日起24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36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17] 业绩考核要求 - 第一个解锁期要求2024年度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不低于2022 - 2023年平均值[22] - 第二个解锁期要求2025年度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不低于2023 - 2024年平均值[22] - 第三个解锁期要求2026年度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不低于2024 - 2025年平均值的110%[22] 个人绩效考核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五个等级,A、B级归属比例100%,C级80%,D、E级0%[24] 数量与价格调整公式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公式Q=Q0×(1+n)[25] - 配股时,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公式Q=Q0×P1×(1+n)/(P1+P2×n)[25] - 缩股时,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公式Q=Q0×n[26]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授予价格调整公式P=P0÷(1+n)[26] - 配股时,授予价格调整公式P=P0×(P1+P2×n)/[P1×(1+n)][26] - 缩股时,授予价格调整公式P=P0÷n[26] - 派息时,授予价格调整公式P=P0 - V,且P>1[26] 时间安排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通过后,公司应在60日内授予激励对象权益并完成登记,预留权益授予对象应在12个月内明确[30] 解锁与回购 - 限售期满,满足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由公司统一办理解锁,未满足条件的由公司回购注销对应股票[31] 变更与终止 - 激励计划变更需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变更后监事会和律所需发表意见,且不得提前解除限售或降低授予价格[35] - 激励计划终止需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律所发表意见,公司回购注销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36] 特殊情况处理 - 公司出现特定情形、合并分立、控制权变更等情况,激励计划终止,回购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37] - 激励对象职务变更、离职、退休等情况,按不同规定处理已获授的限制性股票[38][39][40]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被认定不适当人选或有重大违法违规等情况,回购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41] - 激励对象个人考核未达标,公司回购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42] 会计处理 - 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定进行会计处理[43] - 授予日确认“银行存款”“库存股”和“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43] - 限售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并确认权益或负债[43] 成本预估 - 预估2024年7月授予日,每股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为8.01元[43] - 预计首次授予的权益费用总额为4812.10万元[45] - 假设2024年7月授予,2024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1403.53万元[45] - 假设2024年7月授予,2025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2085.24万元[45] - 假设2024年7月授予,2026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1002.52万元[45] - 假设2024年7月授予,2027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320.81万元[45] 成本影响 - 实际会计成本与实际授予日、授予价格、授予数量、实际生效和失效数量有关[45]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成本在费用科目列支[46] - 不考虑激励计划积极作用,费用摊销对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有影响但程度不大[46] - 考虑激励计划正向作用,公司业绩提升将远高于费用增加[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