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 - 2024年拟授予限制性股票161.25万股,占股本总额0.86%[2][8] - 2024年首次授予129万股,占总股本0.69%,占授予权益总额80%[2][8] - 2024年预留32.25万股,占总股本0.17%,占授予权益总额20%[2][8] - 2021年已首次授予224.71万股,预留授予56.49万股,已归属35.746万股,已作废失效245.454万股[4] 激励对象情况 - 2024年首次授予激励对象40人,占2023年底员工总数11.53%[11] - 董事吴俊获授10万股,占授予总数6.20%,占股本总额0.05%[13] - 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吴东获授2万股,占授予总数1.24%,占股本总额0.01%[13] - 财务总监孙龙川获授5万股,占授予总数3.10%,占股本总额0.03%[13] - 副总经理王彪获授2万股,占授予总数1.24%,占股本总额0.01%[13] - 核心技术人员孙申雨获授2万股,占授予总数1.24%,占股本总额0.01%[13] 激励计划时间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18] - 首次授予权益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完成,预留部分在12个月内确认授予日[19] - 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按约定比例分次归属,归属日为交易日且有禁止归属期间[20] 归属比例情况 - 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均分两个归属期,每个归属期归属权益数量占授予权益总量的比例为50%[22] 禁售期情况 - 激励计划获授股票归属后不设禁售期,董事和高管限售按相关规定执行,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25] 授予价格情况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4.88元[27] - 授予价格依据草案公告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确认,占前1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66.21%,占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64.13%,占前6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57.21%,占前1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50%[28] 授予和归属条件 - 授予限制性股票需公司和激励对象均未发生特定情形,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无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未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33][34] - 限制性股票归属需公司未发生特定情形,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无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35] - 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公司未出现未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是授予和归属限制性股票的条件之一[33][35] - 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归属前须满足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38] 考核指标及归属比例 - 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4 - 2025年,分年度考核并归属[39] - 2024年净利润NP1≥1亿,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1 = 100%;1亿>NP1≥5000万,X1 = 90%;5000万>NP1≥0,X1 = 80%;NP1<0,X1 = 0%[39]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R1≥5亿,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2 = 100%;R1≥4亿,X2 = 90%;R1≥3亿,X2 = 80%;R1<3亿,X2 = 0%[39] - 2024及2025年度净利润之和NP2≥1.5亿,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1 = 100%;1.5亿>NP2≥1亿,X1 = 90%;1亿>NP2≥5000万,X1 = 80%;NP2<5000万,X1 = 0%[39] - 2024及2025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和R2≥10亿,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2 = 100%;R2≥8亿,X2 = 90%;R2≥6亿,X2 = 80%;R2<6亿,X2 = 0%[40]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分A、B、C、D、E五档,归属比例分别为100%、90%、70%、0%、0%[41] 计划实施相关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达到授予条件时,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8] - 股东大会对激励计划表决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48] - 公司对内幕信息知情人在激励计划公告前6个月内买卖本公司股票情况进行自查[46] - 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需在60日内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并完成公告,否则计划终止,3个月内不得再次审议[49] - 预留权益的授予对象应在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否则预留权益失效[50] 费用预测 - 2024年6月13日,公司用Black - Scholes模型对首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进行预测算,标的股价7.45元/股[66]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有效期分别为12个月、24个月,历史波动率为13.27%、13.23%,无风险利率为1.50%、2.10%[66] - 假设2024年7月授予,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29.00万股,需摊销总费用349.32万元[68] - 2024年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需摊销费用108.29万元,2025年为188.86万元,2026年为52.17万元[68] - 限制性股票预留部分为322,500股,授予时将产生额外股份支付费用[68] 其他情况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或纠纷60日内未协商解决可向法院诉讼[77] - 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前变更激励计划需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变更由股东大会决定且不得提前归属或降低授予价格(特定情况除外)[78] - 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前终止激励计划需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终止由股东大会决定[80]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或内控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上市后36个月内未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等情形激励计划终止[81] - 公司控制权变更未触发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合并分立仍存续激励计划不变更[83][84] - 公司控制权变更触发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合并分立不再存续由股东大会决定计划是否变更或调整[84] - 激励对象正常职务变更仍在公司或子公司任职,限制性股票按原程序归属;成为监事等不能持股人员,未归属股票取消归属[85] - 激励对象因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个人过错导致职务变更或离职,已归属股票收益可能返还,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85][86][87] - 激励对象辞职,已归属股票不作处理,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离职前需缴纳已归属部分个税[87] - 激励对象离职后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应返还已归属股票全部收益并赔偿损失[87] - 激励对象正常退休且遵守保密义务未损害公司利益,获授限制性股票继续有效[88] - 公司提出继续聘用要求被拒或因退休离职,已归属股票不作处理,未归属限制性股票取消归属[89] - 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获授限制性股票可按规定程序办理归属[90] - 非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已归属股票不作处理,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90] - 因工伤身故,获授限制性股票由继承人继承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归属[91] - 非因工伤身故,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公司有权要求继承人支付已归属股票个税[91] - 子公司控制权变更且激励对象未留任,已解除限售股票不作处理,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92] - 激励对象出现特定情形失去参与资格,已归属权益继续有效,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93] - 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93] - 本激励计划未规定情况由公司董事会认定处理方式[94]
罗普特: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