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翼科技:《内部控制评价制度》(2023年12月修订)
内部控制制度 - 公司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促进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4] - 内部控制评价由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全面评价并出具报告[6] - 评价内容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要素展开[8] - 遵循全面性、重要性等五项原则[10] - 程序包括制定方案、组成工作组等环节[10] 缺陷分类 - 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分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14]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资产负债表错报≥资产总额2%,利润表错报≥营收总额2.5%[16]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资产总额1%≤资产负债表错报<2%,营收总额1%≤利润表错报<2.5%[16]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资产负债表错报<资产总额1%,利润表错报<营收总额1%[16]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资产负债表错报≥资产总额2%,利润表错报≥营收总额2.5%[17]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资产总额1%≤资产负债表错报<2%,营收总额1%≤利润表错报<2.5%[17] - 非财务报告一般缺陷:资产负债表错报<资产总额1%,利润表错报<营收总额1%[17] 报告相关 -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每年12月31日,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20] - 董事会审议年度报告时对评价报告形成决议,监事会发表意见,保荐人或独立财务顾问核查并出具意见[20] - 公司应在年度报告披露时,在符合条件媒体上披露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20] 其他 - 定量标准中财务指标值为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据[22]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全资、控股子公司[22] - 制度与相关规定冲突时按规定执行并及时修订[23]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