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4.96亿元,2022年为15.84亿元,同比下降5.59%[29] - 2023年营业总成本为14.11亿元,2022年为14.71亿元,同比下降4.08%[29] - 2023年净利润为1.17亿元,2022年为1.26亿元,同比下降7.04%[29] - 2023年财务费用为2002.90万元,2022年为39.01万元,同比增长5034.28%[2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亿元,2022年为1.65亿元,同比下降25.19%[30]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92.37万元,2022年为 - 2.88亿元,亏损幅度缩小[30]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7亿元,2022年为 - 7815.43万元,亏损幅度扩大[30] - 2023年度营业收入59,664,440.91元,较2022年度的52,534,730.04元增长约13.57%[38] - 2023年度营业成本36,908,203.57元,较2022年度的34,941,862.54元增长约5.62%[38] - 2023年度投资收益58,215,670.49元,较2022年度的69,465,344.64元下降约16.20%[38] - 2023年度营业利润68,082,228.04元,较2022年度的76,347,215.10元下降约10.83%[38] - 2023年度利润总额68,284,673.85元,较2022年度的77,572,931.94元下降约11.97%[38] - 2023年度净利润65,756,387.15元,较2022年度的75,546,035.11元下降约12.96%[38] 财务状况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9.1448556552亿美元,2022年末为18.707057956亿美元[27]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6.6372132312亿美元,2022年末为5.5816788034亿美元[27]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6.7578970198亿美元,2022年末为7.368351124亿美元[27]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3.9217010423亿美元,2022年末为5.5956430487亿美元[27] - 2023年末负债合计10.5589142735亿美元,2022年末为11.1773218521亿美元[27]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5.3438384015亿美元,2022年末为14.8980872279亿美元[27] - 2023年末资产总计25.902752675亿美元,2022年末为26.07540908亿美元[27]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5.6716257677亿美元,2022年末为5.7686782977亿美元[27]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1.9695622012亿美元,2022年末为0.9595088288亿美元[27] - 2023年末存货为1.9240933382亿美元,2022年末为1.8006542849亿美元[27] 审计情况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5] - 审计将存货跌价准备作为关键审计事项,因减值测试复杂且涉关键判断和估计[9] - 审计针对存货跌价准备实施了解内控、复核库龄等多项审计程序[10] - 审计将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收入是关键业绩指标且毛利率变动影响大[13] - 审计针对收入确认实施了解内控、检查销售合同等多项审计程序[14] 股权与资本 - 1993年6月公司发行4000万股B股并在深交所上市[44] - 2012年公司按6:1比例缩股,总股本由11.12亿股减为1.85亿股[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1.85亿元[44] - 2007年11月29日,三家法人股东7.00亿股非上市外资股(占总股本62.97%)转为B股流通股[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家法人股东持有B股流通股8283.10万股(占总股本44.68%)[46] 会计政策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53] - 公司正常营业周期为一年[5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分)子公司按经营环境货币确定[55] - 公司以自身和子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企业集团视为会计主体[68] 资产核算 - 公司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148][149]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50]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及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161] - 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176] - 固定资产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成本能可靠计量时确认[178] -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187] - 使用寿命有限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残值一般为零[189] -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五项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95] - 长期待摊费用在受益期内按直线法摊销[200]
闽灿坤B: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