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项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判断依据为占应收款余额10%以上且金额超100万元[7] - 应收款项减值以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确认损失[7] - 公司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6]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依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7] -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单独减值测试[7] 债权投资 - 债权投资按取得时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1] - 债权投资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减值处理[12]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计量[12][13] - 其他债权投资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5] - 其他债权投资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损失准备,减值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 资产减值 - 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价,不同存货按不同方式提跌价准备[19]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23] - 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减值且不得转回[25] - 期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26] - 无形资产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减值一经计提不予转回[2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终了结合资产组或组合减值测试,减值一经计提不予转回[30] 审批权限 - 单笔计提减值或核销资产100万元以下且年度累计未超最近经审计净利润1%,由财务负责人审批并报告总经理[32] - 单笔100万元以上且年度累计不超最近经审计净利润5%,由财务负责人及总经理审批[32] - 单笔100万元以上且年度累计超最近经审计净利润5%,由董事长审批[32] - 计提资产减值或核销资产对当期损益影响占最近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比例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100万元,经财务、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披露[32] 核销流程 - 期末核销资产,相关部门向财务部门提交证明材料,财务部门拟定申请报告[33] - 申请核销资产报告应包括核销数额、书面证据、形成过程和原因等内容[33][37] - 财务负责人审核后,拟核销资产书面报告报总经理,按权限批准处置后财务部账务处理[34] 制度说明 - 本制度执行前与本制度不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以本制度为准[36] -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执行[36] -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36]
*ST长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制度(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