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原则与要素 - 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遵循全面性等原则[6][7] - 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包括目标设定等基本要素[8] 内部控制活动与制度 - 内部控制活动涵盖销售及收款等营运环节[9] - 内控制度包括印章使用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9]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决策,总裁等执行,监事会监督[11][12] -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实施,监事会监督,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行[12] - 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内部控制[10] 风险识别与控制 - 识别内部风险关注人力资源等因素[17] - 识别外部风险关注经济等因素[18] - 综合运用风险规避等策略控制风险[18] 管理制度 -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24] - 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开展运营分析并改进问题[24] -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及职务调整依据[24] 应急机制 - 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6] 子公司管理 - 制定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政策及程序,督促其建立内控[28]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关联交易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33] - 对外担保遵循合法等原则,控制风险[39] - 调查被担保人经营和信誉情况,必要时评估风险[39] - 对外担保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41] - 董事会建立担保核查制度,处理违规担保[42] - 督促被担保人按时偿债,展期担保重新履行审批和披露义务[42] 资金使用与投资 - 募集资金使用遵循规范等原则,按制度履行审批和管理流程[44] - 重大投资遵循合法等原则,明确审批权限和审议程序[46] - 进行证券和衍生产品投资制定决策等措施,限定投资规模[48] - 委托理财选合格受托方,董事会指派专人跟踪资金情况[48] 信息披露与资金管理 - 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明确重大信息范围和联系人[50] - 防止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财务和审计部定期检查[53] - 董事长是防止资金占用及清欠工作第一责任人[54] 财务资助 - 对外提供财务资助有明确界定,审批按规定权限和程序[57] - 董事会审议财务资助事项时,董事审慎判断合规性等[57] - 为持股比例不超50%的相关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董事关注其他股东资助情况[59] - 不得为规定的关联法人、自然人提供财务资助,为关联参股公司资助需特定审议[59] - 对控股、参股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其他股东原则上按比例提供同等资助[60] - 提供财务资助与有关方签署协议,约定相关内容[60] - 已披露财务资助事项出现特定情形及时披露情况及措施[61] 信息与沟通及反舞弊 - 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信息收集等程序[63] - 建立反舞弊机制,明确重点领域和职责权限[65] 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 - 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67] - 董事会依据内部审计报告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8]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包括内控制度健全性等内容[69]
阿尔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