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60,808.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6%[7][23][24] - 2023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9,107.58万元,较上年下降395.56%[5][7][23] - 2023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32,494.18万元,较2022年度由盈转亏,较上年下降2,159.94%[5][7][23] - 2023年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1,793.85万元,较上年下降19.99%[23] - 2023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 - 0.7302元/股,较上年下降394.08%[24] - 2023年度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度的52.79%下降至47.82%[25] - 2023年度公司三项费用合计金额较2022年增长14.82%,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8.54%[25] - 2023年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6,326.84万元,较2022年度增加4,697.24万元[25] - 2022年度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69.58万元,2023年度为497.71万元,较2022年度大幅下降[26] - 2023年度公司除增值税退税外政府补助形成的其他收益为2,909.90万元[15] 用户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总数超11.5亿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8.8亿人[29] - 2023年7月,公司在中国统一身份管理平台市场份额为17.2%,排名第一[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公司完成对厦门服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服云信息服务于数千家政企客户[3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为4.4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78%,较2022年度的18.74%增加9.04个百分点[43] - 2023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4,672.56万元,较上年同期32,244.68万元变动幅度为38.54%[43] - 海鸥威胁行为检测引擎预计总投资规模1,000.00万元,本期投入168.40万元,累计投入485.97万元,检测规则已覆盖12个战术点,300 + 黑客攻击技术点,数量1300 + 条且持续增加[45] - 梦蝶文件防病毒引擎预计总投资规模3,000.00万元,本期投入505.20万元,累计投入2,216.77万元[45] - 怒狮网络防病毒引擎覆盖10000+个国内外重要漏洞、70+黑客工具、100+网络攻击技术,内置10+机器学习模块、40+深度研判模块,投入金额3000.00[46] - 魔龙盾威胁指标评估引擎已进入市场,处于稳定开发优化阶段,投入金额2000.00[46] - 亚信安全威胁数据湖已集成上百家以上情报源,积累互联网类威胁数据超100亿,文件类超10亿,集成自动化分析流程超20个,文件类情报更新频率小于4小时,互联网类小于1小时,数据资产目录达100个,项目投入金额3000.00[47] - 漏洞防护技术优化项目已投入市场,目前处于测试优化阶段,投入金额2000.00,漏洞特征识别规则库涵盖100多种应用程序,规则库数量超2万条[47] - 一体化终端安全平台研发投入4000美元,此前投入3162.51美元,预计投入5587.46美元,已部署至1000 +个虚拟化服务,相关产品已投入市场,处于测试优化阶段[48] - 高级威胁发现与分析平台研发投入6000美元,此前投入1827.32美元,预计投入5126.16美元,能侦测所有端口及100多种通讯协议的应用,相关产品已投入市场,处于测试优化阶段[48] - XDR威胁感知运维中心研发投入3000美元,此前投入1046.14美元,预计投入2637.14美元,相关产品已进入市场,处于开发迭代阶段[49] - 服务器深度安全防护系统已进入市场,投入5000.00,收入2509.91,产出5890.51,新增信创防病毒支持、容器安全和自定义客户端资源使用率优化,可通过在物理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轻量级客户端保护服务器安全[50] - 统一帐号认证授权平台已投入市场,投入5000.00,收入2689.74,产出6189.45,IDC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排名第一,获得CCRC网专检测证书和软件著作权证书,具备全业务双中心高可用能力,研究并落地无密码认证技术提升用户体验[50] - 域名解析产品研发已进入市场,投入5000.00,收入826.15,产出2271.05,可支持缓存超4000万条域名记录,高并发处理场景下DNS缓存应答处理时延低至1ms内,对主流国产芯片兼容,新增对国产操作系统龙蜥、欧拉、CTyunOS的兼容[51] - 安全运营及态势感知平台已投入市场,投入8000.00,收入2032.36,产出6693.69,单服务器处理能力达2万EPS,节点集群处理能力达3 - 4万EPS,完成150余款第三方安全设备与十余款自有安全产品的联动处置响应对接[51] - 零信任产品研发投入4000.00,已进入市场稳定开发优化阶段[52] - 运维安全管理与审计系统投入3000.00,已进入市场稳定开发优化阶段[52] - 网络威胁入侵防护系统投入1000.00,已进入市场稳定开发优化阶段,综合威胁检测和防御吞吐能力达20G以上,覆盖超1360个技术点[52][53] - EDR/XDR SaaS系统投入4000.00,已投入市场获客户认可,失陷特征库超200万条[53] - 云原生安全(容器安全)投入6000.00,已投入市场获客户认可[54] - 大模型安全与管控投入1000.00,目前处于开发阶段[54] 其他 - 2023年度上市公司未出现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2] - 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当事人未出现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2] - 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当事人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出具监管关注函[4] - 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当事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4] - 2023年度上市公司未出现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或披露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4] - 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现涉嫌违反业务规则等规定的事项[4] - 保荐机构因公司2023年度由盈转亏对其进行了专项现场检查[5] - 公司拉通全国32个地方和46个部委的用户互认体系[29] - 公司承建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对接全国31个省级外网平台[29] - 公司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管理系统已在电信运营商5G NFV网络、5G SA网络中试点接入网元设备[37] - 公司互联网接入认证系统在电信运营商5G VPDN安全认证系统及5G物联网接入认证系统中得到应用[37] - 公司终端安全产品连续多年位居中国IT安全软件市场第二[30] - 公司新一代终端安全产品TrustOne成为“中国新一代终端安全”领域代表厂商,其优秀行业实践为唯一入选案例[30] - 公司成为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领导品牌之一,在多领域位于市场领先地位[40] - 公司客户广泛分布于电信、金融等行业,重要客户包括三大运营商、央行总行等[40] - 2023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42] - 公司通过五方面构建安全能力,利用技术为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39] - 公司把人才培养和组织能力建设作为战略投资,落实优秀校招人才战略[40] - 公司聚焦的行业包括政府、小金融、制造业[49] - 公司构建了新型勒索防护体系,开启“平台 + 产品 + 服务”勒索全面治理新纪元[4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001万股A股,每股发行价30.51元,募集资金总额12.207051亿元,净额11.2250586623亿元[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205494亿元(不含保荐、承销费用),未使用金额2.636935亿元[58] - 2023年收到专户理财收益2893.51万元,专户利息收入785.98万元,扣除专户手续费1.48万元[57] - 2022年通过南京亚信向亚信科技(成都)增资9.2亿元实施募投项目[59] - 2022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488.994664万元[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亚信信远(南京)持股8094.85万股[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实际控制人田溯宁直接持股58.65万股,间接持股20483.60万股[63][64] - 2023年田溯宁和张安清通过受让员工持股平台份额间接增持公司股份[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未直接持有公司股票[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2.636935亿元[61] - 公司各项业务合计投入69000.00,已投入24205.23,剩余56518.77[54]
亚信安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