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冠矿建:2023年第三季度审阅报告
铜冠矿建铜冠矿建(BJ:920019)2023-11-30 22:03

财务数据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492,067,612.99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6,326,802.85元[11]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856,620,015.85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1,451,294.01元[11]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7,923,368.45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020,640.34元[11]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56,651,442.06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9,079,575.89元[11]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519,990,981.44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3,347,443.19元[11] - 2023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95,708,610.30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5,643,291.80元[11]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115,699,591.74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8,990,734.99元[11] - 2023年9月30日股本为152,000,0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000,000.00元[11] - 2023年9月30日资本公积为148,531,442.06元[11] - 2023年9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228,079,242.96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0,164,878.24元[11] - 2023年1 - 9月总收入为805,890,427.89元,2022年同期为805,149,933.82元[15] - 2023年1 - 9月总营业成本为750,218,697.03元,2022年同期为712,950,408.90元[15] - 2023年1 - 9月净利润为47,914,364.72元,2022年同期为61,458,958.93元[15] - 2023年1 - 9月综合收益总额为48,576,371.32元,2022年同期为62,700,240.98元[15] - 2023年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2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41元/股[15]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85,066.09元,2022年同期为1,240,536.96元[16] - 2023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743,759.76元,2022年同期为 - 59,655,204.88元[16] - 2023年1 - 9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03,018.89元,2022年同期为 - 38,911,872.23元[16] - 2023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30,523,542.06元,2022年同期为 - 57,322,270.91元[16] - 2023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507,918.38元,2022年同期为130,894,275.10元[16]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749,031,276.54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6,738,846.02元[19]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64,491,811.89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4,691,502.47元[19]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426,790,012.22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6,603,731.31元[19] - 2023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486,733,176.21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4,826,617.18元[19] - 2023年1 - 9月营业收入503,567,115.46元,2022年1 - 9月为519,959,561.18元[21] - 2023年1 - 9月营业成本418,538,409.41元,2022年1 - 9月为430,725,112.91元[21] - 2023年1 - 9月营业利润30,524,082.04元,2022年1 - 9月为67,648,698.08元[21] - 2023年1 - 9月利润总额29,486,580.57元,2022年1 - 9月为67,659,174.40元[21] - 2023年1 - 9月净利润22,114,434.76元,2022年1 - 9月为52,856,462.93元[21] - 2023年1 - 9月综合收益总额21,929,220.79元,2022年1 - 9月为51,856,574.22元[21]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8,727,053.90元,2022年同期为338,230,041.47元,同比增长约3.10%[23]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58,521,020.38元,2022年同期为339,301,564.78元,同比增长约5.66%[23] - 2023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793,966.48元,2022年同期为 - 1,071,523.31元,亏损扩大[23] - 2023年1 - 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292,828.02元,2022年同期为7,874,292.46元,同比减少约7.39%[23] - 2023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292,828.02元,2022年同期为 - 7,874,292.46元,亏损减少[23] - 2023年1 - 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120,000.00元,2022年无相关数据[23] - 2023年1 - 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716,981.11元,2022年为37,072,689.65元,同比减少约92.67%[23] - 2023年1 - 9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03,018.89元,2022年为 - 37,072,689.65元,由负转正[23] 公司变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15,200.00万元[26] - 本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GOLDEN LION DEVELOPMENT SAS[29] 财务核算方法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44] -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母子公司资产、负债等项目,抵销相关影响并调整特殊交易事项[45][46][47][4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编制报表时调整期初数和比较报表项目[4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纳入购买日至期末数据[50] - 处置子公司,编制报表时不调整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纳入期初至处置日数据[51][53] - 子公司持有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视为库存股,子公司间相互持股比照抵销[54]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个别报表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调整资本公积[56][57]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和合并报表按规定确定初始投资成本并调整相关项目[58]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按原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成本确定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报表重新计量原股权[59] - 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未丧失控制权调整资本公积,丧失控制权重新计量剩余股权并确认投资收益[61][62] - 分步交易若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个别财报处置股权差额计当期投资收益,合并财报按“未丧失控制权”处理;若属于“一揽子交易”,个别财报先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合并财报同理[63][64] - 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稀释母公司股权比例,合并财报按增资前后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67] - 合营安排分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合营企业按权益法核算[68][69][71] -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等的投资[72]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用当日即期汇率折算[73][74] -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利润表收入和费用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76] - 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条件时终止确认[78][79] - 公司按管理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类,初始确认后一般不得重分类[8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既收取现金流量又出售资产[83]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84][85]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三类[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指定该类负债由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87] - 贷款承诺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损失,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损失准备金额和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后续计量[88]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签订当日公允价值计量,后续以公允价值计量,正数确认为资产,负数确认为负债[90] - 除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有效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92]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93] -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及已发生信用减值的,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4][95] - 应收票据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参考历史经验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96] - 应收账款划分为应收客户款项组合,编制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98] - 其他应收款分为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应收其他款项组合,按相应方法计算预期信用损失[99] - 应收款项融资分为应收客户款项、应收票据组合,按相应方法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0] - 合同资产分为已完工未结算资产、未到期质保金组合,按相应方法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1] - 长期应收款分为应收工程款等、应收其他款项组合,按不同方法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3] - 若逾期超过30日,通常确定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除非有反证[108] - 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发行方或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等[109]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增减额计入当期损益[111] - 若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收回,减记账面余额并终止确认[112] -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转移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等两种情形[114]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将相关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满足特定条件可抵销后净额列示[120] - 公司以主要市场价格计量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无主要市场则用最有利市场价格[123] - 公司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估值技术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125] - 公司将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优先使用第一层次[126] - 公司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128][130]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1]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33][134]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136] - 合同成本分为履约成本和取得成本,满足条件确认为资产并按规定摊销[137][139] - 公司将同时满足特定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141] - 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含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14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等作为对价,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4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