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10.5GWh,连续八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7] - 2021 - 2023年公司储能系统业务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138.18%[9] - 公司储能系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3.00%增至2024年1 - 9月的28.10%[9] - 2024年1 - 9月公司实现海外收入223.4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4.73%[26] - 2024年公司品牌价值1008.4亿元,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第105名[15] 市场数据 - 2014 - 2023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从1.5GWh增至189.73GWh,复合年均增长率71%[6] - 预计到2030年底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将突破2,855.18GWh[6]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0GW - 430GW,其中中国光伏新增装机190GW - 220GW[31] -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计2030年欧洲光伏装机预期调高至1000GW,年均新增90 - 100GW[31] - 调研机构预计美国光伏装机量比原预测增加66%,到2030年有望每年增加70GW[31] 募集资金与项目投资 - 公司发行GDR募集资金总额折算后不超482,185.49万元[3] - 年产20GWh先进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99,15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193,550.00万元[4] - 海外逆变设备及储能产品扩建项目投资192,70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175,978.43万元[4] - 数字化提升项目投资64,544.26万元,拟用募集资金63,026.40万元[4] - 南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49,630.66万元[4] 项目详情 - 年产20GWh先进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期24个月,达产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74%(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22年(税后,含建设期)[18][19][20] - 海外逆变设备及储能产品扩建项目拟新建厂房构建年产50GW逆变设备、15GWh储能产品的生产体系[23] - 海外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和二期建设周期均为24个月[39] - 海外一期项目达产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81%(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51年(税后,含建设期)[40] - 海外二期项目达产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87%(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61年(税后,含建设期)[40] - 数字化提升项目覆盖研发、制造等多个业务领域,建设周期为36个月,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4][59][60] - 南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在江苏省南京市实施,购置土地新建研发综合楼,建设周期为24个月[63][77] 研发与技术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约40%[70] - 2021年至今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76亿元[71]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权5137项,其中发明1762件、实用新型2894件、外观设计481件[71] - 公司先后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1] 未来规划 - 公司制定未来八年数字化转型规划蓝图及实施路径[54] - 2022年公司成立数字化变革管理委员会,组建数字化建设技术团队[55]
阳光电源: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新增境内基础A股股份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