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科星图(688568)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科星图中科星图(SH:688568)2025-03-10 20:01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32.57亿元,较2023年增长29.49%[1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较2023年增长2.67%[1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115.6万元,2023年为1.25亿元[1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4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73%[15] - 2024年末总资产82.8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7.49%[1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65元/股,较2023年增长3.17%[15] 用户数据 无 未来展望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保证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优势[2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数据工程”引接汇聚卫星数据资源350余颗、打造科学数据集1300余个、呈现数据条目2500余万景、落地数据场景应用服务能力120余个[18] - 公司实现人工智能算力100Pflops、超算云网调度算力33万核心、大数据存储24PB、通用算力40000核心[19] - 智脑引擎平台接入PB级分析就绪数据,20余个通用定量反演算法,30余个通用智能解译算法、15余个多圈层专题应用算法、900余个基础类时空算子[20] - 跨尺度全要素遥感大模型技术支持0.3到30米分辨率下精细类别像素级识别及变化检测[26] - 公司依托多智能体分工机制结合RAG从PB级遥感库与科研文献中动态检索多模态知识[27] - 基于跨域融合算力网的超算数据工场技术支持跨域调度每秒超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智能算力和超过数十万核心的超算算力[29] - 基于跨域融合算力网的超算数据工场技术实现20余类遥感数据源的智能融合处理[29] - 2024年度公司围绕多方向新增申请知识产权876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7项,软件著作权636项[30] - 2024年度公司新增获得知识产权756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软件著作权634项[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无 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12] - 2024年度公司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2] - 2024年度公司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2] - 2024年度,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4] - 2024年度,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4] - 2024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公司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市场传闻相关情况[4] - 2024年度,公司未发生需督促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相关情况[6]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6]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00,684,014.83元,累计使用756,933,658.84元,尚未使用43,750,355.99元[3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累计收到利息及现金管理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24,403,144.51元,其中本年度1,337,730.84元[3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销户转出金额93,488.79元,结项补充流动资金21,570,267.73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46,489,743.98元[32] - 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532,764,836.52元,累计使用1,130,716,323.85元,其中本年度投入409,743,286.89元[34] - 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402,048,512.67元,累计收到利息及现金管理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62,626,609.64元,其中本年度13,228,683.21元[34] - 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账户余额464,675,122.31元[34] 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中科九度直接持有公司股票153,526,757股,实际控制人中科院空天院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减持、质押、冻结情形[35] - 2024年度,陈伟通过宁波星图荟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间接减持65.78万股,唐德可减持80.52万股,李会丹减持4.07万股,张亚然减持4.73万股[36] 风险提示 - 公司所处空天信息产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速度快,若研发失误或进度慢,有被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风险[7] - 空天信息领域产品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可能因关键技术未突破或产品不满足市场需求而研发失败[7] - 若公司不能加强核心技术人员引进、激励和保护,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技术失密及影响持续研发能力的风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