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大医药(00512) - 2024 - 年度财报
00512远大医药(00512)2025-03-18 22:45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6] - 2024年全球核药相关交易并购总金额超70亿美元,预计2025年中国核药市场规模达93亿元,2025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2.7%,2030年将达260亿元[9] - 预计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2025年达440亿人民币,2030年达1166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19.8%[11] 公司股权收购与战略引进 - 公司2024年完成对多普泰制药的战略控股[8] - 公司2024年收购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2024年收购南昌百济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2024年收购江西百安百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2024年战略引进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创新眼用制剂[8] - 公司2024年战略引进用于治疗干眼症的全新作用机制的鼻喷雾剂[8] - 公司以约4.86亿元人民币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31] - 公司以约2.6亿元人民币收购百濟製藥100%股权[31] - 公司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一定金额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GPN01768在大中华区独家权益[31] - 公司完成百济制药100%股权变更登记[56] - 公司完成对重庆多普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收购[56] - 公司完成天津田边100%的股权变更登记[57] - 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公司分别以约1.8954亿元及4.4226亿元收购多普泰医药科技27%及63%股权[165] - 2024年3月,公司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一定金额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眼用制剂GPN01768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166] - 2024年6月,公司附属公司以约2.6亿元收购百济制药100%股权[167] - 2024年7月,公司附属公司以合共约4.86亿元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168] - 2024年12月公司与箕星药业达成合作,获治疗干眼症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169] - 2025年2月21日公司拟行使权利向南京基金及上海洪昇收购股权,收购代价参照预期估值3.57亿元人民币,完成收购后将持有目标公司59.91%的股权[200] 公司基地建设与运营 - 公司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2024年顺利封顶[8] - 公司科诺生物仙桃基地二期2024年落成[8] - 成都温江的甲级核素研发生平台预计今年建成[15] - 成都温江远大医药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59] 公司产品销售与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9] - RDC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药物TLX591 - CDx海外上市两年累计收入超7亿美元,Telix市值突破100亿澳币[9] - 2024年收益为11,644,892千港元,2023年为10,529,590千港元,2022年为9,562,285千港元,2021年为8,597,975千港元,2020年为6,352,919千港元[4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852,363千港元,2023年为2,344,197千港元,2022年为2,516,893千港元,2021年为2,785,832千港元,2020年为2,073,583千港元[40]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2,466,059千港元,2023年为1,895,442千港元,2022年为2,098,251千港元,2021年为2,405,032千港元,2020年为1,781,209千港元[40] - 公司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2%[45] - 公司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7%[47] - 2024年至报告日期,公司有63项重大里程碑进展,新增14款商业化产品[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收益约116.45亿港元,同比上涨约10.6%,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12.8%[14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68亿港元,同比上涨约31.3%,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34.0%[142] - 剔除Telix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17.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5%,撇除汇率影响上涨4.6%[142] - 期内集团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益约8.1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48.3%[143] - 核药抗肿瘤板块收益约5.8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76.6%[143]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收益约2.27亿港元[143] - 对Telix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7.07721亿港元,2023年为1.62748亿港元[144] - 制药科技产品收益约为73.1784亿港元,较2023年上涨约9.6%;呼吸及危重症、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板块收益分别约为17.0926亿、27.043亿、21.7624亿港元,较2023年分别上涨约26.9%、19.3%、下降9.3%[146] - 生物科技产品收益约为35.1084亿港元,较2023年上涨约5.9%;氨基酸板块(含牛磺酸)收益约为27.6228亿港元,较2023年上涨约2.2%[147]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创新改良型新药CBT - 001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10] - 用于眼科术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并成功达到临床终点[10] - 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1768已向药监局递交NDA并获得受理[10] - 用于脓毒症等重症疾病治疗的全球创新产品STC3141顺利完成国内二期临床全部患者入组并给药[12] - 依普利酮成功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首款国产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获批上市[12] - 用于治疗HPV16型阳性实体肿瘤的mRNA疫苗ARC01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12] - 公司有147个在研项目,其中创新项目47个占比32%,仿制项目及其他100个占比68%[21][23] - 公司研发工作及新项目投入约港币22.7亿元[21] - 公司实现63项重大里程碑[21] - 公司拥有5个技术平台和9个研发中心[21] - 2025年易甘泰®釔[90Y]微球注射液有望进一步快速放量[15] - STC3141国内脓毒症II期临床研究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初步结果[15] - 公司创新眼药业务将迈入“研发攻坚与市场兑现”双轮驱动阶段[15] - 公司在研项目中,核药抗肿瘤诊疗占比30%、呼吸及危重症占比15%、五官科占比15%等[24] - 公司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全球创新RDC药物ITM - 11在中国开展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COMPETE桥接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正式批准和受理[27][28] - 公司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产品GPN00289在中国开展的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8] - 公司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1768 (TP - 03,洛替拉纳滴眼液,0.25%)向药监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并获受理[28] - 公司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脓毒症的II期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并给药[28] - 公司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全球创新血管内双模成像系统NOVASYNC HYBRID SYSTEMTM获药监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8] - 公司与箕星药业香港有限公司达成产品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布局用于治疗干眼症的全球首创创新产品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OC - 01)及OC - 02 (Simpinicline)鼻喷雾剂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28] - 公司用于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全球创新RDC药物TLX250 - CDx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并给药[28] - 公司用于眼科术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并成功达到临床终点[28] - 公司与联营公司南京凯尼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鸬鹚)获药监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8] - 创新核药产品ITM - 11两项III期临床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批准[51] - 17款仿制药产品获批上市[53] - 3款功能性食品在中国上市[54] - 11款原料药产品获药监局批准上市[55] - 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于2024年7月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2025年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73] - 全球创新的液体栓塞剂KonaTM已向FDA递交上市前审批(PMA)申请[74] - 全球创新的实体瘤消融治疗技术AuroLase®已向FDA递交PMA申请[75] - RDC药物目前有9款在研产品[76] - 全球创新型前列腺癌诊疗产品TLX591影像无进展生存期(rPFS)中位数为8.8个月,TLX591 - CDx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19个欧洲国家上市申请正推进[77] - 全球创新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诊疗产品TLX250 - CDx诊断ccR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6%和87%,阳性预测值达93%,T1a期早期ccRCC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5%和89%,新药上市申请获FDA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78] - 全球创新型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诊疗产品ITM - 11海外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达主要临床终点,TOCscan®于2018年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获批上市[79] - 全球创新型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产品TLX101已获FDA孤儿药认定,海外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2023年4月获药监局批准于中国开展I期临床研究[80] - 全球创新型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产品ITM - 41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81] - 全球创新内源性组织修复产品aXess美国关键性临床研究2024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欧洲2025年1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中国注册工作积极推进[93] - 全球创新二尖瓣置换系统Saturn 2024年6月在美国完成首次人体实验的首例患者入组,中国注册工作积极推进[94] - 全球创新心室辅助器械CoRISMA正与耶鲁大学孵化的公司合作开发[95] - 新型复方鼻喷剂GSP 301 NS于2021年10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II期临床试验,2023年9月到达临床终点,2024年2月NDA获药监局受理[104] - 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在三大洲五国的四个适应症上获七个临床批件,完成三项针对患者的临床研究并达终点,2023年7月在中国获批开展针对脓毒症的II期临床研究,2024年12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给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得初步结果[105] - 治疗脓毒症的全球创新药物APAD于2023年3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研究,目前已成功完成[106] - 公司在眼科领域布局五款创新药物,其中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于2024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11月完成中国III期临床研究[116] - 治疗翼状胬肉改良型新药GPN00153(CBT - 001)2022年6月进入全球III期临床阶段,2024年3月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117] - 干眼症全球创新药物GPN00136(BRM421)海外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2023年4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I期临床研究[118] - 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新型眼用制剂GPN00884于2024年3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8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给药[119] - 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及相关睑板腺功能障碍的GPN01768(TP - 03)于2023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已向中国药监局递交NDA并获受理[120] - 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在研产品超20款[121] - 针对HPV - 16阳性实体瘤的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 (A002) 2024年1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132] - 回顾期内,硫酸羟氯喹片等13种仿制药获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160] - 公司共有48个产品获批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另有20个产品在审评[161] 公司各板块业务情况 - 公司核心业务横跨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制药科技、生物科技三大领域[20]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约有800名员工,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2款创新产品,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64]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在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人次使用[66]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客观缓解率达65.6%,疾病控制率达87.4%[68] - 已对70家医院超1100名医生进行易甘泰®手术理论或技能培训,超170名医师获手术医师登记[69] - 70名医师获独立手术操作资格,85名医师具备助理手术操作资质,16位专家获培训导师资格[69]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进入45个惠民保和3个特药险,覆盖21个省、30余个城市[69] - 全球创新的液体栓塞剂LavaTM于2023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并实现商业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