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环境(601200) - 上海环境2024年度ESG报告
上海环境上海环境(SH:601200)2025-03-27 21:27

业绩荣誉 - 2024年发布第八份社会责任/ESG报告[8] - 获“2024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荣誉[13] - 连续五年获上交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最高评级“A”级[13][34] - 连续11年获评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23] - 2024年参编研究报告在联合国人居署官网发布[45] 用户数据 - 累计服务30 +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2] - 在职员工总人数2,903人,劳动合同签约率100%,员工五险一金覆盖率100%[34] - 供应商总数4090个,新增供应商总数232个,采购本地化比例100%[133] 未来展望 - 确立从“2 + 4”演化升级到“环境治理 +”的战略格局[21] - 按照“1 + 6”数字化管控架构,增强数字大脑建设,推进六大事业部业务管理数字化[179] - 以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为引擎,构建“数智体系”,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精准对接[18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在研项目160项,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5项[34] - 拥有专利388项,其中发明专利85项,新增授权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77项[133] - 采用中温次高压蒸汽参数,全厂发电热能效率提高6%,吨垃圾发电量提高15%以上[93] - 利用再循环风替代原有二次风,引风机运行功率降低约10%,焚烧炉出口NOx原始浓度降低约30 - 40%[93] - 天马能源采用ICR高分子干法脱硝技术,脱硝效率提高到80%以上[119] - 固废碳管家数字化服务平台入选多项案例和项目,2024年获上海市住建委技术领先案例[193] - 焚烧厂智慧评价基于10年基础数据,评价固废焚烧厂运营水平[196]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围绕“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形成业务布局[12] - 以上海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韧性保障能力[14] - 携手行业企业创新打造全国首批开创性绿色低碳示范机场[15] - 探索超大型污水厂“源网荷储”新模式[15] - 成功申报碳普惠减排项目[15] - 持续深化生活垃圾焚烧厂智慧评价等多个系统[16] 项目数据 -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数28个,总处理能力39,150吨/日[24] - 建筑垃圾项目数2个,总处理能力3,300吨/日[24] - 湿垃圾项目数7个,总处理能力1,730吨/日[24] - 土壤修复项目数80余项,累计修复方量200余万方[24] - 市政污泥项目数5个,总处理能力1,290吨/日[24] - 污水处理项目数6个,单厂最大污水处理能力110万立方米 / 日[24] - 2024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1390.36万吨,中转量142.51万吨,污水处理量33944.89万吨,医废收运处置量7.19万吨,危废处置量7.64万吨[50][128] - 2024年有10个垃圾焚烧项目对外供蒸汽,累计约37万吨,沪内32.6万吨,沪外4.6万吨[100] - 2024年有3个垃圾焚烧项目对外供热水,累计3.3万吨,沪内1.1万吨,沪外2.2万吨[100] 交易数据 - 完成上海城投首批绿证交易,总交易量为31,629个绿证,二氧化碳减排量193.25万吨[34][49] - 完成上海首批跨行政区取水权交易签约交易量5,000立方米[34] 环保数据 - 废水回用量459.51万立方米,环保培训3,329人次[34]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3.72万吨二氧化碳,其中范围一排放量4.47万吨,范围二排放量9.25万吨[50][52] - 开展环保专项检查61次,飞行监测55次[50] - 垃圾焚烧总发电量54.92亿度,吨垃圾入厂发电量395度/吨,二氧化碳减排量193.25万吨[50] - 节约水量853.85万立方米[50][100][101] - 2024年环保总投入68195.07万元[56] - 2024年年度用水总量2819.94万立方米[100] - 金山能源创新工艺减少工业自来水用量300立方米/天,节约河水取水400立方米/天,年经济效益190万元[109] - 东石塘能源污水系统提标改造,每年节约自来水约3万吨[116] - 公司响应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氮氧化物小时排放量减少38%[119] - 2024年竹园污水公司实现大功率设备用电节省超80万度,除磷药剂节约1500吨[189] 运营数据 - 近三年累计对外开放1,030次,累计接待24,477人次[34] - 董事会人数9人,其中外部董事占比77.78%[34] - 开展安全检查101次,隐患整改率100%[133] - 2024年7月上海环境院临港实验室揭牌成立[135] - 2024年5月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投入试运营[138] - 上海环境奉贤区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试运行启动[144] - 24家公司参与“无废工厂”场景建设[165] - 接待公众人次8459,向公众开放次数355,近三年累计接待公众人次24477,近三年累计向公众开放次数1030[174] - 开展员工慰问活动超10000人次,员工总数2903人,培训覆盖比率100%,人均培训时间26小时[133] - 研发人员数量389个,占比13%,研发投入9,229.03万元[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