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能动力(00819) - 2024 - 年度财报
00819天能动力(00819)2025-03-27 22:3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76,668,813千元,较2023年的83,890,973千元下降约8.61%[6][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892,013千元,2023年为2,563,485千元[6]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1,297,907千元,2023年为1,835,705千元[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42,405千元,较2023年的1,821,836千元下降约37.29%[6][10] - 2024年基本每股溢利为1.01元,2023年为1.62元[6] - 2024年总资产为55,280,555千元,2023年为46,750,952千元[7] - 2024年总负债为36,371,632千元,2023年为28,306,329千元[7] - 2024年净资产/总权益为18,908,923千元,2023年为18,444,623千元[7] - 2024年公司综合营业额约为人民币766.69亿元,较上年下降约8.61%[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1.42亿元,较上年下降约37.29%[19] - 2024年基本每股溢利约为人民币1.01元[19] - 2024年公司毛利约49.12亿元,较2023年的约59.65亿元下降约17.64%,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7.11%下降0.70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6.41% [72]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约21.01亿元,较2023年的约18.97亿元增加约10.73%,政府补贴由2023年的约12.1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14.76亿元,利息收入由2023年的约5.68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4.85亿元 [73]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约12.93亿元,较2023年的约14.24亿元下降约9.19% [74]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约12.71亿元,较2023年的约13.57亿元下降约6.33% [75]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约5.47亿元,较2023年的约4.83亿元增加约13.20% [76]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约5.94亿元,较2023年的约7.28亿元减少约18.37% [77]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约5.49亿元,2023年约23.30亿元;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214.10亿元,2023年末约154.35亿元;2024年末未使用银行融资约196.45亿元,2023年末约217.56亿元 [78]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39.45亿元,2023年末约60.54亿元;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付息贷款约127.26亿元,2023年末约62.48亿元;一年后到期付息贷款约58.23亿元,2023年末约28.33亿元;付息贷款年利率为2.22%至5.5%,2023年为2.5%至5.85% [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552.81亿元,较2023年的467.51亿元增加18.24%[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约为363.72亿元,较2023年的283.06亿元增加约28.49%[81] - 2024年净资产回报率为6.95%,2023年为10.31%;2024年毛利率为6.41%,2023年为7.11%[82]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13,2023年为1.26;2024年速动比率为0.85,2023年为0.97[83]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8天,较2023年增加6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8天,较2023年增加1天[84] - 2024年净债务比率为 -22.46%,2023年为 -2.03%;利息保障比率为6.50倍,2023年为8.11倍[85]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为1.01元,2023年为1.62元;每股派息17港仙/股,2023年为43港仙/股[86] - 2024年度资本开支约为25.03亿元,2023年约为37.22亿元[8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3.55%,2023年约为19.42%[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20,676名员工,2023年为25,776名;员工成本约29.06亿元,2023年约为32.80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9.10亿元,2023年约为9.19亿元[170] 营业额分类占比 - 营业额分类中,贸易占比43%,铅酸电池产品占比52%,再生资源产品占比3%,锂电池产品占比1%,其他占比1%[12] 公司业务战略推进 - 公司推进核心业务升级,强化铅蓄动力电池领域领先地位,探索多元应用场景,推进储能项目落地[17] - 2024年公司落实“实业、科技、资本”三轮驱动战略,推动业务发展[25] - 2024年公司加强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整合与优化[26] - 2024年公司完成多款冠军级铅蓄电池产品升级,推出新型动力电池产品[26] - 2024年公司推动多个储能项目投产并网,交付国内首个“网 – 源 – 储 – 车”协同供能储能系统[28] - 公司铅蓄电池年处置产能提升至约120万吨,锂离子电池年处置产能超7万吨[29] - 2024年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在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市场业务拓展取得突破[30] - 公司依托3000多家经销商覆盖中国40多万家终端门店的线下销售网络,推进新模式创新融合[39] - 公司构建了涵盖电池生产、销售、回收等的生态闭环,建立全国立体锂电回收网络,与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汽车拆解厂等达成合作 [67] 各业务线营业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制造业营业额约为人民币435.59亿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环保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98.54亿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铅蓄动力电池产品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71.81亿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铅炭储能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2.18亿元[43]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高端环保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24.55亿元[45] - 报告期内,公司锂离子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4.78亿元[48] - 铅蓄电池回收业务对外营收约21.48亿元[61] - 锂离子电池循环产业取得营业收入约5.73亿元[65] 公司业务拓展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营收在动力电池、备用电源、储能等业务领域显著增长[41] - 公司在越南的第一个实体制造组装厂已投产,年产2.5GWh的自建生产基地项目进入土建阶段[41] - 报告期内,天能汽车电池在二级市场新增经销商超100家[45] - 2024年,公司与林肯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实现配套汽车电池装车[45] 公司研发成果与计划 - 公司自主开发的储能型BMS计划2025年投入生产线[48] - 天能首个自主研发的低速动力BMS保护板样机预计2025年量产[48] - 报告期内,安徽省和县37.5MW/100.5MWh锂离子电储能电站项目启动[50]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设计并制备两款固态电芯产品通过安全性能测试[51] - 本年,公司发布适配高性能电摩的固态电池产品[51] - 公司全年申报专利50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7件[54] - 自研的两款氢燃料电池系统和一款石墨板电堆已具备装车条件[54] - 钠电实验室测评循环寿命超1万次[58] - “高安全、低成本钠离子储能电池研发”项目入选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科技攻关计划[58] 公司资质与认证 - 氢燃料电池获“国家安全标准化三级认证”和“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55] - 氢燃料电系统入选2024年“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名单”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提名[55] 公司回收业务情况 - 公司在全国15个省取得铅蓄电池回收试点资质[61] - 四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具备12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年处置能力,各材料回收率超99%[61] - 钴、镍、锰的回收率达到98.5%以上,公司具备年处理回收超7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能力,滨海县基地6万吨三元锂离子电池年处置产能已建成并投产,另有3000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年处置产能[66] 股息分配相关 - 建议就天能动力股东持有的每股普通股宣派现金股息17港仙,需经2025年5月16日股东大会批准[19]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7港仙,2023年为每股43港仙,须经2025年5月16日股东大会批准,预计2025年6月13日或之前支付[106] - 董事建议派发每股17港仙末期股息,2023年为43港仙[165] - 待股东大会批准后,拟派末期股息预期于2025年6月13日或之前支付[107] 公司历史与业务范围 - 公司创始于1986年,2007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3] - 公司以铅蓄电池为主业,布局锂离子、氢燃料、钠离子及固态电池研发等[2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集团在中国从事动力电池生产业务[164] 公司股权交易相关 - 2023年5月5日,相关方订立增资协议,投资者以1000000000元认购天能新材料新增注册资本39216000元,占增资后注册资本约28.57%,2023年9月收取全部现金代价[97] - 因宏观环境等变化,公司放弃天能新材料2026年12月31日前合格上市安排,投资者行使卖权出售股权,收购价为认购价款相应部分加年化8%单利利息减历年现金分红[98] - 2024年12月26日,天能控股完成收购投资者于天能新材料全部股权,占注册资本约28.57%,总收购价1072302000元,收购后天能新材料股权由天能控股、天能商管、天畅控股分别持有65%、10%、25%[99] 公司关连交易与重大事项 - 公司已就构成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的关连方交易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其他关连方交易不构成上市规则项下关连交易[100]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01] - 本年度内购买、出售及赎回公司股份情况见年报“董事报告”章节“股本及发行证券”段落[102] 公司面临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或放缓,集团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等传统业务或受影响,集团实行产业链转型升级分散风险[103] - 中国劳工成本上升,集团将设置自动化生产系统并采用雇员激励计划提升人力效益[103] 公司股份过户与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3日至5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年度股东大会记录日期为5月16日[107] - 为出席年度股东大会,股票及过户表格须于2025年5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0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5月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记录日期为5月26日[107] - 为获派末期股息,过户档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07]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张天任博士62岁,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战略规划,有39年蓄电池行业经验[108] - 张敖根先生67岁,负责集团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工作[110] - 史伯荣先生71岁,拥有35年蓄电池企业管理经验[111] - 张开花先生67岁,在蓄电池研发等方面有38年经验[112] - 周建中先生54岁,拥有30年蓄电池行业销售及企业管理经验[113] - 赵海敏先生60岁,2004年加盟集团,主管研究院、信息化委员会工作[118] - 王静女士61岁,2004年加盟集团,2009年获委任为集团财务总监,有逾41年财务管理经验[119] - 许惠敏女士57岁,2009年9月加盟集团,负责集团公司秘书事务,有超35年公共会计及企业融资专业经验[120] - 张湧先生49岁,2018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115] - 肖钢先生63岁,2022年3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是薪酬委员会主席等[116] - 郭圆涛博士于2024年8月29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公司董事会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张天任博士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124] - 公司采用并履行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但C.2.1条除外[123] - 董事会认为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利于执行业务策略和提升经营效率[123] - 董事会至少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125] - 与集团资本承担超公司相关比率测试5%的联营项目须经董事会批准[127] - 2024年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28]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股东大会出席率除郭圆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