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华超市(00980) - 2024 - 年度业绩
00980联华超市(00980)2025-03-28 22:1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额约为197.10亿元,同比下降约9.7%,其中大型综合超市业态下降约14.9%,超市业态下降约4.7%,便利店业态下降约9.7%[2] - 毛利额约为23.72亿元,同比下降约14.7%,毛利率约为12.03%,同比下降约0.71个百分点[2] - 分销成本及行政开支约为47.07亿元,同比减少约3.62亿元,同比下降约7.1%[2] - 综合收益达47.10亿元,同比下降约9.3%,综合收益率约为23.90%,同比上升约0.12个百分点[2] - 经营亏损约为2.57亿元,同比增加亏损约0.29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年度亏损约为3.59亿元,同比减少亏损约4.32亿元,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32元[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73.38亿元,2023年为190.55亿元[3] - 2024年资产合计为196.62亿元,2023年为209.89亿元[5] - 2024年负债合计为195.94亿元,2023年为205.41亿元[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74.55亿元,2023年为 -85.05亿元[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达74.5493亿元,2023年为85.05312亿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无限制定期存款可直接提取款项为16.9亿元,2023年为29.55015亿元[7] - 2024年销售商品收入为197.10114亿元,2023年为218.35879亿元[16] - 2024年从供应商取得的服务收入为12.21607亿元,2023年为13.79217亿元[16] - 2024年从加盟店取得的加盟金收入为0.36175亿元,2023年为0.39026亿元[16] - 2024年因预付凭证于其他零售店使用取得的佣金收入为0.0262亿元,2023年为0.01856亿元[16] - 2024年集团营业额合计为209.70516亿元,2023年为232.55978亿元[16] - 2024年在某一时点确认收入为197.12734亿元,2023年为218.37735亿元[17] - 2024年在某一时段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为12.57782亿元,2023年为14.18243亿元[17] - 2024年营业额及其他收益总额为2.14亿元,较2023年的2.37亿元下降9.8%[18] - 2024年租赁产生的收入总额为44.14万元,较2023年的48.35万元下降8.7%[23] - 2024年综合税前亏损为2.51亿元,较2023年的5.89亿元收窄57.4%[27] - 2024年分部资产合计为1.68亿元,较2023年的1.89亿元下降11%[3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增加897.9万元,折旧及摊销为1275.77万元[31] - 2024年财务成本为203.57万元[3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增加780,095千元,折旧及摊销1,336,707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计提14,380千元[3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利得及损失合计636,073千元,较2023年的507,769千元有所增加[35] - 2024年税前亏损251,070千元,2023年为589,389千元[38] - 2024年所得税费用56,838千元,2023年为124,837千元[37][38]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亏损358,765千元,2023年为791,317千元[3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来自客户合约)270,006千元,应收票据1,900千元,减值亏损拨备9,013千元[4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减信贷亏损拨备后净额262,893千元,2023年为238,326千元[4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龄0 - 30日为250,710千元,31 - 60日为0千元,61 - 90日为1,189千元,90日以上为9,094千元[41] - 2024年摊销及折旧合计1,275,773千元,2023年为1,336,707千元[36]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935,739千元,2023年为2,171,162千元[36] - 2024年12月31日,0至180日应收票据为1900千元,2023年同期为6000千元[44][45] - 2024年12月31日,逾期1 - 30日应收账款为1189千元,逾期超过30日为9094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811千元和8255千元[4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2765969千元,应付票据为1104924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952499千元和1450000千元[46] - 2024年公司营业额约197.10亿元,同比减少约21.26亿元,下降约9.7%[52] - 2024年公司毛利额约23.72亿元,同比减少约4.09亿元,下降约14.7%,毛利率为12.03%,较去年下降约0.71个百分点[53]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约17.02亿元,同比减少约2.02亿元,下降约10.6%[54]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利得约6.36亿元,同比增加约1.28亿元,增长约25.3%[55]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成本约39.90亿元,同比减少约2.96亿元,减少约6.9%[56]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约7.17亿元,同比减少约0.66亿元,下降约8.4%[57] - 集团税前亏损约2.51亿元,同比减少亏损约3.38亿元[60] - 集团归属公司股东亏损约3.59亿元,同比减少亏损约4.32亿元,净亏损率约为1.82%,同比下降1.80个百分点,每股基本亏损约0.32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各项银行结余约68.39亿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0%,与2023年持平[65] - 公司股东权益由约0.72亿元减少至约 -2.87亿元,主要因期间亏损约3.59亿元[75] - 2024年集团营业额197.1亿元,同比下降9.7%,毛利23.72亿元,同比下降14.7%,综合收益47.1亿元,同比下降9.3%[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大型综合超市业务收益为9174.14万元,较2023年的1.08亿元下降14.9%[27] - 2024年超级市场业务收益为1.07亿元,较2023年的1.12亿元下降4.7%[27] - 2024年便利店业务收益为1470.01万元,较2023年的1638.78万元下降10.3%[27] - 2024年其他业务收益为62.46万元,较2023年的91.09万元下降31.4%[27] - 大型综合超市业态营业额约82.05亿元,同比减少约14.41亿元,下降约14.9%,毛利率约13.67%,同比下降约0.25个百分点[66] - 超级市场业态营业额约100.15亿元,同比减少约4.99亿元,下降约4.7%,毛利额约10.75亿元,同比下降约13.4%,毛利率约10.74%,同比下降约1.07个百分点[68][69] - 便利店业态营业额约14.32亿元,同比减少约1.55亿元,下降约9.7%,毛利额约1.58亿元,同比下降约11.0%,毛利率约11.00%,同比下降约0.16个百分点[70][72] 门店相关数据 - 公司拥有门店达3152家,回顾期内新开门店257家,其中大型综合超市新开5家,超市业态新开231家(直营80家、加盟151家),便利店新开21家(直营4家、加盟17家)[2] - 全年新开257家门店,其中直营店89家、加盟店168家,长三角占比65.4%;关闭461家门店[82] - 大型综合超市业态新开5家、关闭16家,中环店升级后核心商品销售等同比显著增长[84] - 超级市场业态新开231家、关闭296家,探索折扣店模式推出新品牌[85] - 便利店业态新开21家、关闭149家,网点数减少128家[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152家门店,较2023年末减少204家,约84.0%位于大华东区[85] - 各业态门店中,直营店1256家,加盟店1896家[86] - 公司新开门店257家,其中长三角新开168家,占比65.4%;关闭门店461家,其中直营门店121家[98] - 大型综合超市业态新开5家均在上海,关闭16家,分布于多个省市[9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在长三角经济圈完成100支战略单品的跨区域协同布局[87] - 公司在24家超级市场门店、23家大型综合超市门店内建立银发服务站,主办近2000场内购会[91] - 公司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从“渠道叠加”到“数字重构”的战略升维[88] - 公司创新打造多媒体矩阵,实现从“流量运营”到“全链路用户价值管理”的价值转变[88] - 公司推动“燃动节”和“点亮梦想晚餐”活动,实现营销从“消费场域”到“生活方式平台”的生态进化[88] - 公司构建“四维智能供应链体系”,实现从成本管控到价值创造的战略优化转型[89] - 公司完成企业供应链体系从“信息化”向“数智化”的模式跃迁[90] - 公司落地内部供应链协同控制面板,全常温品类自动补货上线[90] - 公司完成司库项目对接等业务财务一体化功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90] - 公司启动“改革重组”战略转型项目,确立“重组 + 转型”双轮驱动策略[96] - 公司出售三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助力改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96] - 公司推进总部及业态总部重整计划,实施人员优化,完善考核体系[100] - 公司深化推行合伙人机制多模式迭代,促进门店业绩提升[100] - 公司以“数字供应链生态圈”建设为核心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103] - 2025年公司围绕业绩提升,推进主力业态转型,聚焦“1 + 5”重点工作[107] - 公司2025年将锚定转型升级关键节点推动战略举措落地[10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有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5] - 公司监察组和法律顾问定期检讨法规、上市规则等遵守情况[104] - 公司收支大多以人民币计价,未因汇率波动遇重大困难,未进行汇率风险对冲[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8]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109]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4年度业绩按适用准则、法规编制并适当披露[110] - 德勤对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相关数字进行核对但未发表保证[111]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在回顾期内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2] - 公司在回顾期内除董事轮退机制和非执行董事出席情况外符合企业管治守则[113] - 2024年多位非执行董事因工作原因未出席部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115][116][118][119] - 公司年报将适时派送并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出[121] 关联交易相关 - 公司就拉扎斯网络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下持续关连交易作补充公布[122] - 物流配送服务基础费用按每单配送服务费×同类相关订单数计算,仓储管理服务基础费用按存储单位×租用时长×存储单价计算,相关服务基础费用按订单销售额×服务费率计算[124][125] - 公司认为拉扎斯网络等提供服务的费率不逊于第三方,费率由双方按一般商业条款公平磋商确定[126] - 公司建立业务合同评审机制,确保拉扎斯网络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服务收费公平合理[127] - 委托管理费用参考标的公司状况、公司管理成本及2022 - 2024年运营情况确定[128] - 公司拟派不超过4位资深中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委托管理工作[131] - 品牌使用费按标的公司委托管理协议期限内各年度预计主营业务收入的0.2%收取[131] - 信息系统使用费基于集团前两年度信息系统摊销及运维费和标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折算[131] - 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管理费在合同生效后十日内支付,2026 - 2027年管理费在每年1月31日前支付[130] - 上海动燃逾期付款按银行当期贷款利率及逾期天数支付违约金[130] - 委托管理协议有效期内,上海动燃每年服务费年度上限为400万元,上限预留不超10%的冗余[132] - 公司采取措施确保向上海动燃提供的委托管理服务条款公平合理,费用不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