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92,495,606千元,较2023年的197,949,177千元下降约2.75%[8] - 2024年公司年度利润为9,832,859千元,较2023年的13,626,309千元下降约27.84%[8] - 2024年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收益为0.12元,较2023年的0.38元下降约68.42%[9] - 2024年公司总综合收益为10,074,864千元,较2023年的14,453,684千元下降约30.29%[9]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72,044,268千元,较2023年末的168,723,153千元增长约1.97%[4] - 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为93,562,795千元,较2023年末的89,339,535千元增长约4.73%[7] - 2024年末公司总权益为78,481,473千元,较2023年末的79,383,618千元下降约1.14%[6]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61,608,557千元,较2023年的159,650,617千元增长约1.22%[8]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17,180,983千元,较2023年的22,569,113千元下降约23.87%[8]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5,976,716千元,较2023年的20,999,961千元下降约23.92%[8] - 2024年本年度利润为9,832,859千元,2023年为13,626,309千元[24][25] - 2024年从中国境内外部客户获得收入占集团收入比例约为97.5%,2023年为98.2%[26] - 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总计9,708,47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37,044千元;202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总计(2,174,15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5,608)千元[27]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额为12,518,966千元,2023年为16,722,343千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可结转以抵销未来应课税收益的税务亏损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约600亿元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23年12月31日为530亿元[28] - 2024年末应收票据质押金额为43.72354亿元,2023年末为37.01644亿元[30] - 2024年末待抵扣增值税为17.22067亿元,2023年末为11.9295亿元[33] - 2024年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年末为6.76876亿元,年初为7.76052亿元[34] - 2024年末和2023年末普通股股数均为80.15338亿股[35] - 2024年末借款合计为85.89379亿元,2023年末为132.74941亿元[35] - 2024年末金融机构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3.65%,公司债券为2.92%[37] - 2024年末借款中人民币为59.50623亿元,美元为26.38756亿元[38] - 2024年12月31日以浮动利率计算的未动用授信额度为15,626,93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329,650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为2,523,8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018,261千元人民币,涉及年利率2.00% - 3.45%不等[40]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余额中从集团联营公司取得9.5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12.91亿元人民币,其余为银行借款[42]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32,033,7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652,250千元人民币;应付票据2024年为7,274,63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95,459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其他应付款及预提账款为32,858,9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913,089千元人民币[45] - 2024年政府补助为437,75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6,183千元人民币;2024年处置不动产等损失为168,8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6,879千元人民币等[46] - 2024年经营利润中消耗的原材料成本为136,142,6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4,787,108千元人民币等[47] - 2024年财务收益净额为49,5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755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6,143,8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373,652千元人民币,部分中国实体享受15%所得税优惠,其余按25%计提[49]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的每股收益为0.12元人民币,2023年为0.38元人民币[52] - 集团收入从2023年的1979.492亿元降至2024年的1924.956亿元,同比下降2.8%,新能源收入降50.7%,燃油收入升1.2%[7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从2023年的30.303亿元降至2024年的9.558亿元,同比下降68.5%[80]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的382.986亿元降至2024年的308.87亿元,同比下降19.4%,燃油车毛利降16.0%,新能源车增亏[81] - 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从2023年的242.489亿元增至2024年的291.485亿元,同比上升20.2%[82] - 集团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末的53.0%升至2024年末的54.4%,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83] - 集团净债务负债率从2023年末的 - 29.0%变为2024年末的 - 46.8%,2024年末未偿还借款85.894亿元[84] - 集团资本开支从2023年的48.991亿元增至2024年的53.797亿元,同比上升9.8%;研发开支从35.712亿元增至42.924亿元,同比上升20.2%[85] - 集团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59.688亿元降至2024年的56.787亿元,同比下降4.9%[9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乘用车燃油车总收入为1849.69173亿元,新能源总收入为75.26433亿元,总计1924.95606亿元[22] - 2024年,乘用车燃油车毛利为353.28574亿元,新能源毛亏为44.41525亿元,总计毛利308.87049亿元[22] - 乘用车燃油车收入时点确认金额为1833.59241亿元,期间确认金额为16.09932亿元[22] - 乘用车新能源车收入时点确认金额为73.89015亿元,期间确认金额为1.37418亿元[22] - 2024年总营收中燃油车为182,697,179千元,新能源车为15,251,998千元,总计197,949,177千元;2023年总营收中燃油车为182,697,179千元,新能源车为15,251,998千元,总计197,949,177千元[25]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中燃油车为147,353,357千元,新能源车为24,690,911千元,总计172,044,268千元;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中燃油车为136,853,428千元,新能源车为31,869,725千元,总计168,723,153千元[24][25] - 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中燃油车为(91,550,144)千元,新能源车为(2,012,651)千元,总计(93,562,795)千元;2023年12月31日总负债中燃油车为(81,359,842)千元,新能源车为(7,979,693)千元,总计(89,339,535)千元[24][25] - 2024年北京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及福建奔驰合计实现整车批发94.6万辆,零售98.3万辆[67] - 2024年公司出口销量达12.0万辆,旗下北京品牌出口6.5万辆,北京现代出口5.5万辆且同比增长超200%[69] - 2024年北京品牌全年销量17.3万辆,越野车销量占比持续提升[70] - 2024年乘用车销售2756.3万辆,同比增长5.8%[94] 会计准则相关 - 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将可比期间的相关保证类产品质保费自分销费用重分类至销售成本,2023年集团销售成本增加17.71902亿元,分销费用减少17.71902亿元;公司销售成本增加1.39703亿元,分销费用减少1.39703亿元[16] - 《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公司将采用该准则,2026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可比信息将按其重述[19]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7] - 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第9号和第7号(修订)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7] 公司股权及投资相关 - 2024年公司以20亿元认购北汽新能源839,806,844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58%[30] - 截至2024年末和2023年末,公司持有10.99%的北汽蓝谷股份,全资子公司北汽广州持有4.81%的北汽蓝谷股份[31] - 2024年公司受北汽集团委托行使其持有的北汽蓝谷22.90%股份对应权利,2025年3月28日终止该托管协议[31][32] - 公司持有北京奔驰51.0%股权,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及其子公司持有49.0%股权[60]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北汽投资持有北京现代50.0%股权,现代汽车持有另外50.0%股权[61] - 公司持有福建奔驰35.0%股权,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达成一致行动协议,梅赛德斯 - 奔驰轻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持有50.0%股权[62] - 2024年9月2日拟20亿元认购北汽新能源股份,每股约2.3815元,完成后将持有839,806,844股[77] - 2024年12月11日,北汽投资与现代汽车向北京现代注资10.95466亿美元,双方各5.47733亿美元,完成后注册资本增至40.74005464亿美元[78] 公司运营及发展相关 - 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新能源领域,发布魔核电驱超级驱动解决方案,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68] - 报告期内北京奔驰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福建奔驰推出2款MPV[71] - 2024年公司推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攻关,自研多项技术实现车辆全场景路况覆盖[72] - 2024年北京奔驰智能工厂升级,启用零碳科技实验室,获评“领跑者”企业;北京现代深化供应链绿色管理,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3] - 北京现代生产依托智能化设备、国际化管理体系,自动化率超90%[74] - 北京品牌以创新营销和新媒体矩阵运营助力终端在线销售,优化渠道布局[75] - 北京奔驰推进网络升级计划,聚焦数字化营销,关注经销商盈利状况[76] - 北京现代推进网络布局优化,借势热点创新营销,推进粉丝营销[76] - 2025年度集团将落实“生存、改革、发展”方针,聚焦关键赛道[99] 其他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6.04亿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的短期和长期授信额度分别为135.27亿元和21亿元[1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客户达到集团收入10%或超过10%[2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除金融工具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外其他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大陆占比约为98.5%,2023年12月31日为98.5%[26] - 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将增长约5%[9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10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不存在重大法律诉讼或仲裁[101] - 2024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年末无库存股份[102] - 2024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103]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4]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及集团2024年度年度业绩和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105]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因特定原因与北汽集团订立协议终止托管[55]
北京汽车(01958)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