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01958)

搜索文档
中汽协发布供应商账款支付倡议 17家车企表态落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1:17
行业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对账结算及款项支付要求 [1] - 倡议规定整车企业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该倡议 认为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落实账期承诺 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 [1] 企业响应 - 比亚迪 小米等17家重点车企表态积极落实支付规范倡议 [1] - 参与企业包括东风汽车 上汽集团 奇瑞汽车 赛力斯 理想汽车 长安汽车 广汽集团 比亚迪 蔚来汽车 长城汽车 小米汽车 零跑汽车 小鹏汽车 吉利汽车 北汽集团 江淮汽车 中国一汽 [2] - 上述车企此前已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公开承诺 [2] 行业影响 - 倡议执行将有助于解决行业资金周转问题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 - 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将提升生产节奏 进而提升中国汽车行业生产效率与整体竞争力 [1] - 整车企业延期付款会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 直接影响企业投入 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 [1]
17家账期承诺车企均作出表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7:17
行业动态 - 9家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上海蔚来汽车 长城汽车 小米汽车 零跑科技 小鹏汽车 吉利汽车 北京汽车 江淮汽车 中国一汽共同发表声明支持《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1] - 车企承诺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1] - 至此作出账期承诺的17家车企均已明确表态落实支付规范倡议[1]
蔚来、长城、小米、北汽、一汽等17家账期承诺车企均已表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17:07
行业倡议响应 - 9家汽车生产企业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包括蔚来 长城 小米 零跑 小鹏 吉利 北汽 江汽 一汽 [1] - 此前已有8家车企表态支持该倡议 包括东风 上汽 奇瑞 赛力斯 理想 长安 广汽 比亚迪 至此共17家车企明确落实账期承诺 [8] - 倡议旨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企业具体承诺措施 - 小米汽车 零跑汽车 小鹏汽车 吉利汽车 江汽集团 中国一汽均承诺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 [3][4][5][6][7] - 长城汽车采用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方式 杜绝电子凭证支付 并优化支付流程 [2] - 江汽集团推进供应链支付信息化系统建设 提升支付效率与透明度 [6] - 吉利汽车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不合理结算方式 [5] 供应链合作理念 - 蔚来强调供应链体系健康发展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基础 [1] - 长城汽车秉持"真心伙伴 合作共赢"理念 恪守平等 公正 诚信原则 [2] - 北汽集团坚持平等 自愿 公正 诚信原则 发挥汽车产业链"链长"作用 [6] - 中国一汽坚持与供应商命运与共 互利共赢 [7] 政策依据与行业背景 - 多家企业贯彻《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 包括长城 零跑 吉利 北汽 一汽 [2][4][5][6][7] - 工信部等国家部委部署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倡议得到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回应和支持 [4]
比亚迪、小米汽车、理想、蔚来、小鹏、赛力斯等车企,集体表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5:37
行业规范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采购合同内容作出规范 [1] - 倡议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倡导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 [1] - 工信部表示该倡议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车企响应措施 - 上汽集团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3] - 广汽集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超过60天供应商账期"的支付原则 已严格执行28年 [7] - 长安汽车通过创新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 [10] - 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均承诺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 严格执行货物及时验收和对账结算标准 [14][16] - 比亚迪汽车表示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构建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5] - 东风汽车将在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以保障供应商权益和增强产业链韧性 [12] - 蔚来汽车致力于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17] - 赛力斯集团呼吁企业加强自律 共同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18] - 北汽集团持续优化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机制 反对不合理付款行为和恶性竞争 [20] 行业协同发展 - 多家车企表态积极响应协会倡议 包括上汽、比亚迪、广汽、长安、东风、小米、理想、蔚来、赛力斯和北汽集团 [2][3][5][7][10][12][14][16][17][18][20] - 车企普遍聚焦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关键环节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3][5][7][10][12][14][16][20] - 行业致力于构建健康稳定、透明高效、合作共赢的汽车产业生态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5][7][12][14][17][18][20]
60天账期承诺是否达成?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状况:总额降,账期拉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8:17
行业应付账款及票据总体情况 - 18家上市车企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10209.03亿元 较去年末减少629.34亿元 [1]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值192.46天 较去年末增加6.17天 呈现总额下降但账期拉长态势 [1] - 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位列应付款规模前三 分别达2366.86亿元、2305.53亿元和1050.61亿元 [1] 车企应付账款规模变化 - 14家车企应付账款规模较去年末下降 长安汽车减少240.85亿元居首 上汽集团减少105.91亿元 吉利汽车减少81.24亿元 [2] - 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广汽集团位列应付账款降幅前三 [2] - 小鹏汽车应付账款增加76.07亿元 增幅32.96% 零跑汽车增加44.25亿元 增幅23.41% [4]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表现 - 仅6家企业周转天数较去年末改善 小鹏汽车缩短63天至170天 成为改善幅度最大企业 [5] - 赛力斯周转天数增加100.75天至266.3天 比亚迪增加14.89天至142.12天 理想汽车增加42.75天至208.11天 [6][8] - 众泰汽车周转天数达329.91天 为行业最高水平 [6] 现金流与偿付能力分析 - 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现金净流出30亿元 自由现金流-38亿元 同比恶化超一倍 [9] - 仅江铃汽车、海马汽车账面现金可完全覆盖应付账款 金额分别为118.81亿元和16.75亿元 [12][13] - 比亚迪现金储备1117.34亿元 低于应付账款2366.86亿元 吉利汽车现金储备531.92亿元 低于应付账款1050.61亿元 [12][13] 账期调整执行进展 - 小鹏汽车7月启动账期调整 要求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 [8] - 理想汽车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统一为60天 [10] - 一汽集团、广汽集团、赛力斯于8月11日前实现60天内支付账款 [10]
到北京汽车博物馆看军车“戎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0 14:39
展览概况 - 北京汽车博物馆于9月10日开展"戎耀——从烽火轮痕到智造征途"军车主题展览 展示长江750摩托车 嘎斯69越野车 北京BJ212越野车 北京BJ40越野车等经典军车车型 [1] - 展览持续至12月31日 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开放 一层展区免费向游客开放 [11] 展品详情 - 长江750摩托车以苏联M72型三轮摩托为基础研制 1964年起被列为部队装备 并广泛应用于公安 交通等系统 [3] - 嘎斯69越野车生产于1955年 采用二战后炮弹皮加工的整体桥钢板弹簧悬挂 [5] - 北京BJ212越野车系上世纪6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的轻型越野车 取代嘎斯69装备部队 开创自主生产轻型越野车新局面 [7] - 北京BJ40越野车为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礼炮牵引车 展品车头保留"NO 03"标识 [7] 展览结构 - 展览分为四大主题区:"烽火丰台"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军车作为抗战生命线的历史 "铁马征程"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军车工业 "自主腾飞"呈现改革开放后军民技术协同发展 "智胜未来"突出无人作战平台 新能源装备 智能指挥车等突破性进展 [9] - 室外广场同步展出威利斯 奔驰军车 猛士等经典车型 提供近距离观展体验 [9] 历史脉络 - 我国军车发展从1937年首批十几辆汽车组建运输队起步 历经智能化 无人化颠覆性变革 体现军工产业技术演进历程 [11] - 展览通过文字图片 历史影像 实物等多形式全方位呈现军车从战争年代到智能制造时代的发展轨迹 [9]
研判2025!中国车规级SOC芯片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舱驾融合驶入快车道,多企业布局加速SOC芯片国产化替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6 08:50
文章核心观点 - 车规级SoC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 正随汽车电子架构升级成为替代传统ECU的关键 涵盖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两大领域 未来将形成技术降本与场景下沉的良性循环 支撑千亿级市场扩张 [1] 行业概述 - 车规级SoC是专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的集成电路 将处理器、存储器、接口、传感器等功能单元集成于单一芯片 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等智能化功能 [2] - 主要分为智能座舱SoC和自动驾驶SoC两大类 前者侧重CPU/GPU算力和多媒体处理 追求用户体验 后者侧重AI算力和功能安全等级 关乎行车安全 [3] - 相比传统MCU SoC集成更多异构处理单元 结构更复杂 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小尺寸和高可靠性特点 能胜任多任务及复杂计算场景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2021年331.6亿美元增至2024年706.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8.66% 预计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8]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增速更高 从2021年76.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73.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1.58% 预计2030年达548.1亿美元 [8]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座舱域控制器搭载量达673.19万辆 搭载率从2023年17.56%提升至29.37% [8] - 10-25万元价格区间域控搭载率从2022年9.01%跃升至28.42% 增长达2.58倍 [8] 技术发展路径 - 智能驾驶加速向L3级渗透 L3级自动驾驶于2024年进入落地元年 预计2025年起渗透率显著提升 [9] - L4级完全自动驾驶处于区域性测试与商业化试点阶段 预计2024-2027年全球L4级渗透率从0.1%加速提升至4.4% [9] - 智驾SoC芯片按AI算力分为三级:大算力芯片(100+ TOPS)支持城市NOA和高阶功能 中算力芯片(20-100 TOPS)多用于高速NOA 小算力芯片(2.5-20 TOPS)主打高性价比 [9] - 舱驾一体SoC成为新趋势 英伟达Thor、高通8775等量产将推动硬件成本降低20%-30% [14] 企业布局模式 - 新势力车企普遍采用自研模式:特斯拉2019年推出FSD芯片(144TOPS) 2024年升级至FSD 2.0(算力提升5倍) 蔚来2023年发布5纳米神玑NX9031 小鹏2024年"图灵芯片"流片成功 [10] - 传统车企通过合资合作布局:吉利联合安谋科技成立芯擎科技 北汽与Imagination合资成立核芯达 长安与地平线合资成立长线智能 [12] - 上汽、长城通过战略投资地平线、黑芝麻等头部企业 形成覆盖高、中、低端车型的生态布局 [12] 市场竞争格局 - 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外资仍占主导 2024年高通、AMD和瑞萨三家外资企业共同占据85%市场份额 其中高通以70%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12] - 国产芯片供应商迅速崛起 市占率从2023年不足3%大幅提升至2024年超过10% 芯擎科技2024年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 市场份额从1.6%增长至4.8% 增幅高达300% [12] - 自动驾驶SoC芯片市场英伟达装机率从2023年34.4%提升至2024年39.8% 特斯拉从32.6%回落至25.1% [13] - 国产芯片表现亮眼 华为昇腾610和地平线J5的装机率分别跃升至9.5%和5.1% [13]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迭代加速 高算力与低功耗成核心驱动力 2025年国产芯片算力突破500TOPS 未来两年向1000TOPS以上迈进 [14] - 先进制程(7nm/5nm)和异构计算架构普及显著降低功耗 征程6系列能效比达150TOPS/W 较前代提升40% [14] - 国产化替代提速 市占率有望从2024年55%提升至2028年70%以上 [15] - 头部企业通过"芯片+算法+工具链"全栈布局构建生态优势 地平线"天工开物"开发平台缩短车企开发周期6个月以上 [15] - 高阶智驾功能向10-15万元主流市场渗透 2025年比亚迪10万元级车型搭载城市NOA功能 [16] - 预计2028年中国L2级及以上智能汽车销量突破2720万辆 带动SoC芯片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16]
北京汽车上半年净利润3.6亿元创新低
中证网· 2025-09-05 13:4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823.98亿元同比下降12.6% [1] -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下降81.8%创港股上市以来新低 [1] - 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8% [1] 销量表现 - 整车批发42.1万辆同比下降6.44% [1] - 整车零售42.7万辆同比下降10.29% [1] - 北京奔驰销量贡献率由74.1%降至68.7% [2] 业务板块分析 - 北京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4%至29.32万辆 [2] - 奔驰电动车销量8.73万辆同比下滑14% [2] - 主力电动车型EQE SUV销量同比暴跌78.69% [2] - 北京现代销量10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 [2] - 北京品牌销量贡献率13.6% [2] 业绩下滑原因 - 受价格竞争及销量下降变动影响 [1] - 合资品牌销量大幅下挫直接影响盈利表现 [1] - 新能源转型较其他友商相比仍显滞后 [2]
车企账期观察:18家企业半年延长12天、蔚来和理想超200天,长城资金缺口232亿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25
行业背景 - 国内主流上市车企2025年中期财报已全部披露 行业价格战频发导致"反内卷"措施升级 包括成本调查 价格监测和60天支付账期承诺等[2] - 17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不超过60天 旨在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2] - 60天账期承诺始于6月10日至11日 而半年报截止时间为6月底 账期变化尚未得到明显体现[7] 账期变化整体情况 - 18家主流乘用车企中账期延长的有12家 缩短的为6家 超六成企业账期增加[4] - 18家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均值为187.97天 较2024年末的175.75天增加12.22天[4] - 账期缩短幅度最大的车企是小鹏汽车 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减少62.75天至170.04天[5][6] - 账期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赛力斯 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增加100.75天至266.30天[5][6] 账期缩短车企详情 - 小鹏汽车账期缩短62.75天至170.04天[5][6] - 东风股份账期缩短22.42天至198.85天[5][6] - 上汽集团账期缩短6.32天至157.31天[5][6] - 北汽蓝谷账期缩短1.91天至245.84天[5][6] - 海马汽车账期缩短19.31天至251.10天[5][6] - 长安汽车账期缩短11.47天至193.07天 但公司财报指出实际减少50天[6] 账期延长车企详情 - 赛力斯账期增加100.75天至266.30天 成为账期最长车企[5][6] - 一汽解放账期增加48.40天至247.98天[5][6] - 理想汽车账期增加42.75天至208.11天[5][6] - 江淮汽车账期增加27.48天至217.96天[5][6] - 广汽集团账期增加24.98天至137.85天[5][6] - 蔚来汽车账期增加22.76天至220.40天[5][6] - 长城汽车账期增加18.80天至182.55天[3][6] - 北京汽车账期增加17.71天至106.43天[5][6] - 比亚迪账期增加14.89天至142.12天[3][6] - 江铃汽车账期增加11.06天至117.79天[5][6] - 零跑汽车账期增加6.91天至182.52天[5][6] - 吉利汽车账期增加7.51天至137.18天[3][6] 承诺执行情况 - 一汽集团 广汽集团 赛力斯已实现60天内支付承诺[8] - 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及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且同比进一步下降[8] 现金流状况 - 18家车企中仅江铃汽车和海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能覆盖应付账款与票据[10] - 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4.3亿元大幅增加[9] - 理想汽车自由现金流为-38亿元 同比恶化超一倍[9] - 长安汽车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86亿元 去年同期为34亿元正流入[9] - 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计算 比亚迪资金缺口达1249.51亿元 上汽集团缺口484.99亿元 吉利汽车缺口518.69亿元[10] 现金储备覆盖度 - 理想汽车现金储备1069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499.67亿元富余569.33亿元[11] - 小鹏汽车现金储备475.7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306.87亿元富余168.83亿元[11] - 零跑汽车现金储备295.8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233.28亿元富余62.52亿元[11] - 比亚迪现金储备1561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2366.86亿元缺口805.86亿元[11] - 吉利汽车现金储备588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1050.61亿元缺口462.61亿元[11] - 长城汽车现金储备501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732.85亿元缺口231.85亿元[11] - 蔚来汽车现金储备272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349.51亿元缺口77.51亿元[11] 支付压力分析 - 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普遍集中于3个月内支付[12] - 吉利汽车60天内贸易应付款为674.49亿元 61-90天内应付款项为63.21亿元[12] - 未盈利造车新势力面临较大资金压力[12]
北京汽车(0195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29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958 | 說明 | H 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520,690,682 | RMB | | 1 | RMB | | 2,520,690,682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2,520,690,682 | RMB | | 1 | RMB | | 2,520,690,682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