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康农牧(02419) - 2024 - 年度财报
02419德康农牧(02419)2025-03-31 22:01

公司上市及发展里程碑 - 公司于2023年12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419)[32] - 2024年为公司上市元年,成功被纳入中小恒生指数,并完成部分股份「全流通」申请[26] - 2024年1月30日,61,944,501股内资股完成转换为H股[165] - 公司章程修订于2024年5月1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相关特别决议案后生效[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对《公司章程》作出任何修订[166] - 公司H股于2023年12月6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5250万港元[188] 公司业务板块及模式 -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生猪、家禽以及辅助产品三个板块,生猪及家禽板块为核心业务[32] - 生猪板块产品包括商品肉猪、种猪、商品仔猪及公猪精液[33] - 家禽板块产品包括黄羽肉鸡、鸡苗及鸡蛋,知名品牌有「岭南黄®」、「御品凤®」、「香粤麻®」及「德乡®」[34] - 岭南黄5号于2024年获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34] - 生猪养殖按家庭农场及自营农场模式进行[33] - 商品肉鸡养殖采取家禽家庭农场模式和家禽养殖小区模式[36] - 公司在生猪及黄羽肉鸡的垂直整合业务模式涵盖从饲料生产、育种、扩繁、养殖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32] - 报告期内,公司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及眉山市的屠宰场正式投入运作,生鲜肉开始批量销售,业务扩展至生产及销售生鲜肉[37] - 公司客户主要为农贸市场经销商、学校餐饮分销商、鲜货超市分销商及食品加工厂,饲料原料客户主要有贸易公司和饲料制造商[3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提供商品肉猪、种猪等业务[170] 各业务线产品销售数据 - 2024年商品肉猪销量8544396头,平均售价2193元;2023年销量6659735头,平均售价1832元[8] - 2024年种猪销量19797头,平均售价2696元;2023年销量21407头,平均售价2341元[8] - 2024年商品仔猪销量214948头,平均售价385元;2023年销量402477头,平均售价415元[8] - 2024年黄羽肉鸡销量88120210只,平均售价36.1元;2023年销量88733327只,平均售价36.6元[8] - 2024年鸡苗及蛋销量102986977枚,平均售价0.9元;2023年销量99086155枚,平均售价0.9元[8]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4年生猪板块收入达182.716亿元,同比增长49.1%[43] - 2024年家禽板块收入32.758亿元,同比下降1.7%,黄羽肉鸡销售8.812亿只[48] - 2024年辅助产品板块收入9.157亿元,同比增长61.4%,受屠宰业务增长推动[4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22463038千元,2023年为16155412千元,同比增长39.0%[8][25] - 2024年除税前利润4201795千元,2023年亏损1991781千元[8] - 2024年年内利润4201707千元,2023年亏损1992136千元[8] - 2024年每股盈利10.55元,2023年每股亏损4.88元[8] - 2024年每股股息0.90元,2023年无股息[8] - 2024年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为32.974亿元,2023年为亏损12.785亿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净利润总额为42.017亿元,2023年为净亏损19.921亿元[42] - 2024年公司收入224.63亿元,较2023年的161.554亿元增加39.0%,生猪板块收入增加所致[50] - 2024年销售成本175.977亿元,较2023年的160.357亿元增加9.7%,因生猪销量增长[51] - 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0.7%增至2024年的21.7%,因生猪单价上涨及降本增效[52] - 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043亿元,2023年为亏损7.136亿元,因生猪价格上涨[53] - 2024年年内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32.974亿元,2023年为亏损12.785亿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4.92亿元,较2023年的25.448亿元增加,因净利润增加[62] - 2024年EBITDA(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为46.243亿元,2023年为900万元[6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3.618亿元,2023年为7.415亿元[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约为42.85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60.991亿元),银行贷款年利率介乎2.55%至5.39%(2023年12月31日:2.85%至5.70%)[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资产约为85.85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38.551亿元),净债务约为22.53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55.33亿元),净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26.2%(2023年12月31日:约143.5%)[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部分计息借款以账面价值为2.518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2.65亿元)[71]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7.808亿元(2023年:11.25亿元)[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8.625亿元(2023年12月31日:3.084亿元)[75] - 集团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64.614亿元及49.229亿元,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净影响为利润9.043亿元(2023年:亏损7.136亿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0,475名员工(2023年:9,854名),2024年雇员薪酬总额约为15.592亿元(2023年:11.742亿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酬金3600千元人民币,中期业绩审阅服务酬金1900千元人民币,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酬金120千元人民币,总计5620千元人民币[14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0475名员工,2023年为9854名[18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总数为388875636股,其中内资股260811451股,占比67.07%;H股128064185股,占比32.93%[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所得款项约69680万港元作一般企业用途[188] - 拓展现有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业务所得款项净额为47630万港元,占比50%,已动用38100万港元,剩余9530万港元预计2026年年底前完全动用[188] - 发展食品加工业务所得款项净额为14290万港元,占比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188][189] - 研发投入及信息科技系统所得款项净额为9530万港元,占比10%,已动用6200万港元,剩余3330万港元预计2026年年底前完全动用[188] - 战略投资或潜在收购所得款项净额为9530万港元,占比10%,尚未动用[188] - 偿还若干未偿还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净额为4760万港元,占比5%,已动用4760万港元[188]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所得款项净额为9520万港元,占比10%,已动用6330万港元,剩余3200万港元[18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11.418亿元[192] 公司研发与育种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186名成员,约60.8%的成员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其中8名员工拥有博士学位[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两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核心种猪群规模约为14941头,纯种种猪规模约为140729头[44] - 公司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大白(约克)和长白生长性能指标在92家国家核心育种场中排名全国第一,杜洛生长性能指标排名全国第二[44] - 德康Ⅱ系和LY母猪生产的配套系商品肉猪饲养日龄减少12天(6kg - 135kg),料比降低0.1[44] 公司成本控制情况 - 公司建立动态原材料数据库,开发全面饲料成本控制技术体系,能有效控制成本[45] 公司风险与应对 - 疫病风险是对畜牧发展的主要威胁,公司制定并实施严格规范要求和净化方案,2024年未因疾病蒙受重大亏损[81][82] - 公司经营业绩受生猪及家禽产品销售价格、饲料及饲料原料采购价格波动影响[83]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在生猪、家禽、辅助产品板块开展工作,还将善用生猪期货对冲及投资ESG计划[84][8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86]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守则条文为企业管治常规基准,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为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遵守,未发现雇员违反[89][90] - 公司由有效董事会领导,董事会承担领导及监控责任[92]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3]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报告期内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及管理层出席会议[94] - 公司于2024年5月10日举行一次股东周年大会[95] - 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96] - 公司董事长为王德辉先生,总裁为姚海龙先生,二者角色明确分立[100]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101] - 公司建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妥善有效实施[103] - 董事任期为三年,各现任董事自不同日期开始委任,任期将自委任日期起第三周年或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以较早者为准)时终止[104]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监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期限自委任日期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105] - 2025年3月7日提名委员会审查评估第三届董事候选人,认为均符合任职条件[106] - 提名委员会同意提名王德辉等5人为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刘珊为非执行董事,潘鹰等3人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董事会对重要事宜保留决策权,管理层承担执行决策及日常运营管理职责[98]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作出适当投保安排,投保范围每年检讨[99] - 公司为全体董事举办由专业人士/法律顾问准备的培训课程,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107] - 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参与出席培训课程和阅读相关刊物两类培训[108]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职权范围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页[109] - 审计委员会由冯志伟、刘珊、朱庆三名成员组成,冯志伟任主席[110]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会面三次[112] - 审计委员会对2024年度主要工作包括续聘外聘核数师等多项内容[112] - 审计委员会三名成员出席会议次数均为3/3[112] - 薪酬委员会由潘鹰、冯志伟、王德根三名成员组成,潘鹰任主席[113]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研究审查薪酬政策、绩效考评等多项内容[114]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0 - 100万港元有2人,100 - 200万港元有3人[115]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潘鹰、王德根、冯志伟出席次数均为1/1 [115]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朱庆、潘鹰、王德辉,朱庆为主席[116]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朱庆、潘鹰、王德辉出席次数均为1/1 [120]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员工代表[121] - 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成员的三分之一[124] - 董事会男性董事8名,女性董事1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会计及财务经验1名,法律经验1名,公司业务相关经验7名[124] - 公司定下至少九分之一董事为女性的目标并已达成[128] - 本集团整体员工女性占比29.12%,男性占比70.88% [128]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建议[129] - 报告期内董事会组成无变动[133] - 公司审计委员会按年协助董事会管理及监控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139] - 公司制定举报、反贪污、披露内幕消息政策[14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