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拓展与合作 - 公司2024年收购ProfoundBio,获得三个临床候选药物全球权利和新型ADC平台,加速Rina - S临床开发,使其进入3期临床[8] - 公司在全球各地拥有超2700名员工,并于2024年收购了ProfoundBio[58] - 公司收购ProfoundBio后,在中国苏州设立新据点[81] - 公司与ChatGPT合作推出“AI Everywhere”,为超2000名员工提供访问权限[58] - Genmab与多家公司合作,对获批药物收取净全球销售额版税,如与J&J合作的DARZALEX、Kesimpta等[110] - Epcoritamab与AbbVie合作开发和商业化,Genmab在美国和日本记录销售,在其他地区获得22% - 26%的分级版税[114] - Genmab与Pfizer联合开发Tivdak,在美国市场利润平分比例为50:50,自2025年1月1日起,Genmab负责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美国和中国地区除外)二线及以上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的开发和商业化,并向Pfizer支付低两位数的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129] - 2024年8月BioNTech选择不参与acasunlimab项目的进一步开发,Genmab承担其后续开发和潜在商业化的全部责任,并向BioNTech支付一定里程碑款项和个位数分级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134] - GEN1042由Genmab和BioNTech共同开发,双方按50:50比例分担成本和分享未来潜在利润,三项针对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142] - GEN3014是基于Genmab的HexaBody技术平台开发的研究性药物,一项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2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该试验与J&J签订了独家全球许可和选择权协议[146] - 12月根华公司向杨森公司提交数据资料,用于其决定是否行使GEN3014全球许可选择权[147] - 根华公司与杨森公司合作,根华公司从达雷妥尤单抗销售中获得12% - 20%的特许权使用费[166] - 根华公司与诺华公司合作,从奥法木单抗(Kesimpta)净销售额中获得10%的特许权使用费[167] - 根华公司与罗氏合作,从替普罗珠单抗(TEPEZZA)净销售额中获得中个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171] - 根华公司与杨森公司合作,从埃万妥单抗(RYBREVANT)净销售额中获得8% - 10%的特许权使用费[172] - 公司与J&J合作,对TECVAYLI和TALVEY净销售额收取中个位数版税[175,176] - 公司与AbbVie合作,对epcoritamab在美国和日本以外净销售额收取22% - 26%的分级版税,若发现研究合作的4个下一代抗体产品候选成功,公司最多可获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188] - 公司与BioNTech合作支付了1000万美元的前期费用,目前有2种双特异性抗体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89] - 公司与J&J合作的3种基于DuoBody的研究药物获监管批准,公司有资格获得里程碑付款和版税[191] - 公司授予Novo Nordisk商业许可,若Mim8获监管批准,公司将获得中个位数版税[192] - 2022年公司与BioNTech扩大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单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195]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2024年有800名员工完成4037个服务小时,为患者、社区和环境带来改变[9] - 2024年执行委员会新增两名成员,分别负责技术运营和全球商业战略[10]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市值达990亿丹麦克朗[27]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15.26亿丹麦克朗[27] - 2024年公司运营费用为138.38亿丹麦克朗,其中72%投入研发[27] - 公司可交易证券为112.43亿丹麦克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8.58亿丹麦克朗,股东权益为366.97亿丹麦克朗[27] - 2024年公司营收215.26亿丹麦克朗,较2023年的164.74亿丹麦克朗增长约30.67%;净利润78.44亿丹麦克朗,较2023年的43.52亿丹麦克朗增长约79.99%[31]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458.11亿丹麦克朗,股东权益366.97亿丹麦克朗,权益比率为80%[31]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7.71亿丹麦克朗,投资活动现金流为 - 99.07亿丹麦克朗,融资活动现金流为 - 39.19亿丹麦克朗[31] - 2024年基本每股净利润为122.21丹麦克朗,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为121.36丹麦克朗,年末股价为1492.50丹麦克朗[31] - 2025年公司预计营收在33 - 37亿美元之间,中点为35亿美元,较2024年的31.24亿美元增长约12%[39][40] - 2025年公司预计特许权使用费在27.85 - 30.15亿美元之间,中点为29亿美元,较2024年的25.18亿美元增长约15%[39] - 2025年公司预计净产品销售/合作收入在4.15 - 4.60亿美元之间,中点为4.38亿美元,较2024年的3.16亿美元增长约39%[39] - 2025年公司预计经营费用在21 - 22亿美元之间,中点为21.4亿美元,较2024年的20.08亿美元增长约7%[39][44] - 2025年公司预计经营利润在9 - 14亿美元之间,中点为11.3亿美元,较2024年的约10亿美元增长约16%[39][45] - 2025年财务指引假设美元/丹麦克朗汇率为7.2,且假设当年无重大新协议影响业绩[46] 公司可持续发展 - 公司实现77%的可再生电力使用,设定了范围1和2排放的首个长期减排目标[28] - 公司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运营,重点减少碳足迹等[50] 公司设施与场地 - 公司在荷兰乌得勒支地区有三处建筑用于研发,GRDC的新化学实验室于2024年开放[76] - 公司于2023年在丹麦瓦尔比开设新总部,并引入了自己的GMP QC实验室[77] - 公司于2020年在美国开设新设施,其办公室和实验室符合LEED金级可持续设计认证要求[79] - 公司在日本东京六本木设有办公室,提供开放协作的环境[80] 公司药物研发与审批 - EPKINLY成为美国和欧洲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皮下注射双特异性抗体,在日本和其他关键市场表现超预期[17] - Tivdak获得美国FDA完全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17] - 2024年6月,美国FDA批准EPKINLY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的第二个适应症[84] - 2024年8月,epcoritamab(商品名TEPKINLY)成为欧盟首个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FL的皮下注射双特异性抗体单药疗法[85] - 2024年9月,美国FDA授予EPKINLY与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联合使用时在复发或难治性FL中的第二个突破性疗法认定[85] - 自2023年以来,EPKINLY已在50多个国家获得监管批准[88] - 2024年4月,美国FDA批准Tivdak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将其2021年9月的加速批准转为全面批准[9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两个全资项目处于3期开发阶段,分别是Rina - S和acasunlimab[10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责至少50%开发的专有研究药物管线包括12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抗体产品[102] - 正在进行的Epcoritamab临床开发项目包括五项正在进行的3期试验及更多计划中的试验[114] - 12月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有多次报告,包括四次口头报告[115] - 9月美国FDA授予Epcoritamab与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联合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116] - 8月欧盟委员会(EC)授予TEPKINLY(Epcoritamab)单药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FL的有条件上市许可[119] - 6月美国FDA批准EPKINLY(Epcoritamab - bysp)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FL [119] - 2024年4月美国FDA全面批准Tivdak用于治疗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将2021年9月的加速批准转为全面批准[133] - 2024年11月启动一项3期开放标签试验,评估acasunlimab联合pembrolizumab与多西他赛在PD - L1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138] - 2024年1月Rina - S获美国FDA快速通道指定,用于治疗FRα表达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PROC,一项针对二线及以上PROC的3期试验正在招募患者[139] - 2024年12月启动一项3期开放标签试验,评估Rina - S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在PRO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140] - 1月GEN1059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1/2期临床试验中治疗了首例患者[149] - 6月GEN1055在恶性实体瘤的1/2期临床试验中治疗了首例患者[153] - 9月GEN1057在实体瘤的1/2期临床试验中对首例患者给药[157] - 9月为GEN1078向欧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CTA)[161] - 2024年12月美国NCCN将tisotumab vedotin - tftv在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中的类别从2A改为1,并将tisotumab vedotin - tftv联合pembrolizumab作为PD - L1阳性肿瘤的治疗选择[133] 疾病相关数据 - 在美国,高达16%的宫颈癌病例在转移阶段被诊断出来,高达61%的早期诊断病例会进展为转移性疾病[89] - 在日本,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部分原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率低(<5%)和定期检查率为40%[91] - DLBCL占全球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例的约25% - 30%,美国每年约有25,000例新诊断病例[121] - FL是第二常见的NHL形式,占所有病例的20 - 30%,美国每年约有15,000人发病[123] - 超过25%的FL患者可能会转化为侵袭性NHL(DLBCL)[125] - 2024年美国新增超过13820例浸润性宫颈癌病例,4360人死于该疾病,高达15%的成年宫颈癌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转移,高达61%早期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132] 公司技术平台 - 公司有两款共同拥有的药物上市,另有六种利用公司技术的药物正在开发和销售[54] - 自1999年以来,公司和/或合作伙伴基于公司创新和技术提交了超过45份研究性新药申请[58] - 公司的业务模式涵盖从早期研发到抗体疗法全球商业化的全价值链[57] - 公司收购ProfoundBio获得其新型ADC技术平台[179] - 公司DuoBody技术平台已有4种药物获监管批准[184] - 公司ADC技术平台有4个完全自主的项目处于临床阶段[194] - 公司拥有HexaBody技术平台,可增强抗体效力,有两款基于该技术的研究药物正在临床开发中,分别是HexaBody - CD38(GEN3014)和HexaBody - OX40(GEN1055/BNT315)[195][197][198] - DuoHexaBody技术平台结合DuoBody技术的双靶点和HexaBody技术的增强效力,创造具有靶介导增强六聚化的双特异性抗体[199] - HexElect抗体技术平台是公司最新的专有抗体技术,可提高选择性和效力,有望带来更有效、更安全的研究药物[200] - 公司从ProfoundBio收购技术,是包括Rina - S在内的四款临床产品的基础[196] 合作药物销售数据 - 2024年杨森公司的达雷妥尤单抗(DARZALEX)净销售额为1.167亿美元[168]
Genmab(GMAB) - 2024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