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康德(02359) - 2024 - 年度财报
02359药明康德(02359)2025-04-03 17: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5.2%(剔除去年新冠商业化项目)[9] - 2024年收入392.414亿元,2023年为403.408亿元[12] - 2024年毛利160.161亿元,2023年为163.725亿元[12] - 2024年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净溢利93.526亿元,2023年为106.902亿元[12] - 2024年毛利率40.8%,2023年为40.6%[12] - 2024年资产总额802.258亿元,2023年为736.693亿元[13] - 2024年负债总额212.402亿元,2023年为181.519亿元[1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26.4%,2023年为24.6%[1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414亿元,同比下降2.7%;归母净利润93.526亿元,同比下降12.5%[14] - 2024年公司毛利16016.1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2.2%,毛利率40.8%,较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22][23]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1350.3百万元减至2024年的804.4百万元[24] -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240.9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334.3百万元[2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1986.8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5.2%,剔除新冠项目同比增长22.1%[31]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5098.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25.2%[31] - 2024年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832.7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2.7%[3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21240.2百万元,资产负债率26.4%,较2023年上升[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前溢利为114.41亿元,2023年为129.296亿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47.155亿元,利润率37.5%,2023年分别为156.346亿元和38.8%;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59.929亿元,利润率40.8%,2023年分别为158.188亿元和39.2%[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净溢利为93.526亿元,2023年为106.902亿元;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净溢利为105.825亿元,2023年为108.546亿元;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毛利为163.263亿元,毛利率41.6%,2023年分别为169.378亿元和42.0%[39]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535,431千元、22,902,385千元、39,354,778千元、40,340,807千元、39,241,431千元[97] - 202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7.8%、36.1%、36.9%、40.6%、40.8%[97] - 2020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率分别为22.1%、27.3%、27.5%、32.7%、29.2%[97] - 2020 - 2024年公司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净利率分别为17.9%、22.3%、22.4%、26.5%、23.8%[97] - 2020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分别为1.06元、1.75元、3.01元、3.64元、3.24元[97] - 截至20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46,291,166千元、55,127,388千元、64,690,327千元、73,669,349千元、80,325,824千元[99] - 截至20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9.3%、29.7%、27.5%、24.6%、26.4%[99] 持续经营业务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达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9] - 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实现10 - 15%双位数增长[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14] - 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 - 15%,整体收入达415 - 430亿元[19] 客户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持续经营业务活跃客户约5500家,全年新增约1000家[1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59]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166.4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4.1%[14] - 化学业务收入290.5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1.2%;测试业务收入56.7亿元;生物学业务收入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17][18][19] - 小分子D&M业务收入178.7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6.4%;2024年累计新增1187个分子,年末管线总数达3377个[17] - TIDES业务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70.1%;年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17] - 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8.0%;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8%[18] 各业务线毛利及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化学业务2024年毛利13272.2百万元,毛利率45.7%,较去年上升1.8个百分点[22][23] - 测试业务2024年毛利1843.9百万元,毛利率32.5%,较去年下降5.3个百分点[22][23] - 生物学业务2024年毛利955.4百万元,毛利率37.6%,较去年下降2.7个百分点[22][23] 资产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商誉金额为97.24亿元,占总资产1.2%,较2023年减少46.6%,主要因重新分类至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40]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无形资产金额为60.1亿元,占总资产0.7%,较2023年减少33.7%,主要因重新分类至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40]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成本金额为91.22亿元,占总资产1.1%,较2023年增加31.1%,主要受订单交付周期暂时性波动影响[4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所得税金额为8.72亿元,占总资产0.1%,较2023年增加397.4%,主要因预付所得税款项增加[40] - 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金额为123.4亿元,占总资产1.5%,较2023年增加11115.0%,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40] - 2024年12月31日,衍生金融工具金额为0,占总资产0.0%,较2023年减少100.0%,主要因远期外汇合同到期交割及公允价值变动[4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金额为1343.43亿元,占总资产16.7%,较2023年增加34.3%,得益于强劲自由现金流及有效运营资金管理[40] - 2024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金额为219.13亿元,占总资产2.7%,主要因WuXi ATU美国及英国业务及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预期出售[40] - 2024年12月31日衍生金融工具金额为2.02亿元,占总资产0.3%,较2023年下降59.7%[4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银行借贷金额为12.786亿元,占总资产1.6%,较2023年下降65.6%[4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银行借贷金额为29.595亿元,占总资产3.7%,较2023年增长330.8%[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12.3398亿元,为理财产品[43] 投资相关数据变化 - 报告期内对合营和联营企业追加投资1.22亿元,新增其他权益投资3.721亿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Genesis股权公允价值为16.475亿元,占总资产2.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iKang股权公允价值为4.884亿元,占总资产0.6%[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汉邦股权公允价值为2.898亿元,占总资产0.4%[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博锐创合股权公允价值为1.703亿元,占总资产0.2%[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持有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且无重大投资或购买资本资产计划[51] 产能相关数据变化 - 预计2025年末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58] - 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末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0000L[58] - 2024年公司口服制剂产能在瑞士库威基地翻倍[58] - 美国米德尔顿基地计划于2026年末投入运营,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58] 市场活动相关数据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举办活动线下总参会人数近4000人[59]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63场“药明直播间”线上直播,涉及15个系列,覆盖超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合计观看数量超10万人次[59] 股权及股票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3月7日,83629股限制性A股股票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分别占公司当时已发行A股股票总数约0.0033%及已发行总股本约0.0028%[61] - 2024年3月18日董事会批准12名激励对象的101,376股限制性A股股票解除限售,分别占当时已发行A股股票总数约0.0040%及已发行总股本约0.0034%,3月22日上市流通[62] - 2019年调整后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行权期为2023年6月27日至2024年5月25日,311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690,933份,行权价38.62元/份;截至2024年6月30日,307名激励对象已行权1,659,424份,31,509份未行权已注销[64] - 2024年6月12日公司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向6月25日股东名册股东每10股派现金股息9.8974元(含税)[65] - 报告期内,292,040股2022年奖励股份授予38名参与者,占已发行H股总数约0.0754%及已发行总股本约0.0100%[66] - 2023年10月30日董事会决定终止2023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拟回购注销15,467,500股H股股份[67] - 2024年6月12日公司采纳2024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截至9月24日,受托人累计用10亿港元购27,478,428股H股,占当时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94%[68] - 2024年10月7日签署协议发行5亿美元2025年到期零息有担保可转换债券,21日完成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约4.944亿美元,22日于港交所上市买卖[70] 会计政策及市场预测相关 - 公司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变更会计政策,调整报告分部划分方式,不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同时重列2023年比较期数据[71] - Frost & Sullivan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3年的2606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359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6%[72] - Frost & Sullivan报告预测,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3年的49.2%提至2028年的58.2%,研发外包服务市场(不含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3年的1369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23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1.8%[73] 公司愿景及未来规划 - 公司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服务[75] - 2025年公司将聚焦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坚持能力与规模建设,提升经营效率[76] - 公司将推进全球多地设施设计和建设,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研发服务平台优势[77] - 公司致力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拓展全球新客户,尤其是长尾客户[78] - 2025年公司将完善标准操作流程,防范事故,促进业务良性发展[79] - 公司将投入加强对多肽药等新分子类型服务能力,推进自动化技术应用[80] - 公司将引进、培养并保留业内优秀人才,完善激励机制[81] 公司面临风险 - 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85] -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