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556,815,820.64元,较2023年度的782,101,851.40元同比下降约28.80%[8][30] - 2024年度营业总成本为583,938,078.86元,较2023年度的743,464,793.22元同比下降约21.46%[30] - 2024年度净利润为 - 54,622,049.18元,2023年度为12,417,610.34元,同比由盈转亏[30]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27,090.95元,2023年度为 - 32,398,235.22元,同比由负转正[32] - 2024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37,051.18元,2023年度为 - 6,031,129.16元,亏损同比减少[32] - 2024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74,716.73元,2023年度为63,637,362.13元,同比下降约81.19%[3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47,083,608.04元,坏账准备为87,862,291.43元,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的59.26%[1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633,697,672.31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3.71%[2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550,391,601.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0.04%[2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41,251,143.51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31.79%[2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65,924,175.78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44.13%[28]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616,315,776.78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5.55%[28] - 2024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58,633,039.04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25.05%[28]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774,948,815.82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7.69%[28]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459,221,316.61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17.52%[28]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20,050,887.20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约65.02%[28]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75,015,6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约1.70%[28] 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及建筑装配化全过程服务[7][55] - 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EPC服务等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履约进度确定涉及管理层重大估计和判断[8] 股本变动 - 2024年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人数55名,可行权数量125.76万份,股份总数变为75,015,600股[53] 会计政策 - 重要的单项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转回标准为收入总额的0.3%[66] - 重要的投资活动标准为收入总额的3%[66] - 重要子公司标准为子公司净资产占集团净资产20%以上[66]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日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计量[6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和负债,在购买日按公允价值计量[68]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72] - 若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仅将为投资活动提供服务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73] - 编制合并报表需合并母子公司资产等项目,抵销相关影响并调整特殊交易[77][78][7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编制报表视同合并后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一直存在[8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83]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按合并后应享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确定长投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报表按最终控制方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方资产负债[88]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按原长投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确定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报表对购买日前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90] - 公司处置对子公司长投但未丧失控制权,合并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91] - 公司一次交易处置对子公司长投且丧失控制权,合并报表中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93]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长投,若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个别报表处置差额计当期投资收益,合并报表按未丧失控制权处理;若属于“一揽子交易”,处置差额先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94] - 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稀释母公司股权比例,合并报表中按增资前后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9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合营企业按权益法核算[100] -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为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04]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05] -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用发生时即期汇率,利润表收入和费用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107]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11] - 金融资产满足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已转移且符合条件时终止确认,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112] - 公司按管理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类[11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摊销或减值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1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减值和汇兑损益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当期损益[116] - 上述两类之外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18] - 公司将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三类[11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除套期会计外,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指定的该类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0] - 贷款承诺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损失,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损失准备金额和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孰高后续计量[121] - 衍生金融工具以签订当日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并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为正确认为资产,为负确认为负债[125]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127] - 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128] - 金融工具分三个阶段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二、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29] - 应收票据分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30] - 应收账款分应收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和应收非合并范围内公司的款项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31] - 其他应收款分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四个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32] - 1年以内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36] - 1至2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36] - 2至3年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0.00%[136] - 通常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41]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43] -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将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转移和转移资产并承担支付义务两种情形[147] - 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或放弃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148]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将转移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等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9] - 既未转移也未保留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且未放弃控制的,按继续涉入程度确认资产和负债[151] - 仍保留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继续确认金融资产并将收到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152]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特定条件可抵销后净额列示[153] - 公司以主要市场价格计量公允价值,无主要市场则以最有利市场价格计量[156] - 公司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157] - 公司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161][162] - 需加工材料存货按产成品估计售价减相关成本等确定可变现净值,产成品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材料按成本计量,反之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计提跌价准备[165] - 公司一般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类别计提[165]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价值减记因素消失,在原计提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并计入当期损益[165]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66][167]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168][169] - 合同成本分履约成本和取得成本,满足条件确认为资产,按相关收入确认基础摊销[170][173] - 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含)以上但低于50%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有重大影响[17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7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付出资产等公允价值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79] - 公司对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81]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5%时年折旧率4.75%,无残值率时年折旧率5%[190]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5 - 10年,残值率5%时年折旧率9.5 - 19%,折旧年限9.17年无残值率时年折旧率10.91%[190]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3 - 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31.67%[190]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4 - 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 - 23.75%[190]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生产非正常中断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95] - 计算机软件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寿命5年[198] - 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次月起开始[190] - 在建工程按建造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92] -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197]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予摊销[200]
旭杰科技(836149) - 2024年度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