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汽车-W(02015) - 2024 - 年度财报
02015理想汽车-W(02015)2025-04-10 16: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144,459,946千元,较2023年的123,851,332千元增长16.6%[7] - 2024年公司毛利29,656,138千元,较2023年的27,496,751千元增长7.9%[7]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7,019,114千元,较2023年的7,406,877千元下降5.2%[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8,045,250千元,较2023年的11,809,125千元下降31.9%[7] - 2024年公司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0,670,070千元,较2023年的12,197,569千元下降12.5%[7] - 收入总额从2023年的1239亿元增加16.6%至2024年的1445亿元,车辆销售收入从1203亿元增加15.2%至1385亿元,其他销售和服务收入从36亿元增加66.5%至59亿元[31]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964亿元增加19.1%至2024年的1148亿元[32] - 毛利从2023年的275亿元增加7.9%至2024年的297亿元,毛利率从22.2%降至20.5%,车辆毛利率从21.5%降至19.8%[33]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106亿元增加4.6%至2024年的111亿元[34] -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从2023年的98亿元增加25.2%至2024年的122亿元[35] - 经营利润从2023年的74亿元减少5.2%至2024年的70亿元[36] - 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21亿元减少12.6%至2024年的18亿元[37]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13亿元,2023年为所得税收益14亿元[38] - 净利润从2023年的118亿元降至2024年的80亿元[39] - 现金状况从2023年的1037亿元增加8.8%至2024年的1128亿元,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56.1%(2023年底为57.8%),资本承诺为64亿元(2023年底为63亿元)[40][48][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薪酬费用总额为150亿元,2023年同期为121亿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作出慈善及其他捐赠人民币180万元(2023年:人民币3320万元)[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合计人民币84亿元(2023年:人民币87亿元)[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可供分派储备人民币620亿元[119] 汽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在人民币20万元及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累计市占率升至15.3%,位居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榜首[12] - 2024年公司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33.1%,达到500,508辆[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交付量达1,133,872辆,成为首个达成累计交付量100万辆里程碑的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12] - 理想L6在2024年实现累计交付量19.2万辆,理想MEGA成为中国2024年人民币50万元及以上新能源MPV销量冠军[14] - 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92864辆汽车,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15.5%,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150个城市拥有500家零售中心,在225个城市运营502家售后维修中心及理想汽车授权钣喷中心,投入使用2045座理想超充站,配备11038个充电桩[23] 技术研发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通过19次OTA升级,新增功能310项,优化功能324项[14] - 2024年研发支出达111亿元,占收入总额的7.7%,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数量为5930人[16] - 2024年智能驾驶实现12次技术升级,7月全量推送无图NOA,10月全量推送全新双系统智驾方案,11月推出“车位到车位”一键智驾和全国高速收费站ETC自主通行功能[16] - 2025年1月和2月分别开启OTA 7.0和OTA 7.1版本车机系统更新,为理想L系列车型和理想MEGA用户提供新增功能和体验升级[24] - 2025年1月公司首个海外研发中心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立[25]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将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27] 市场与渠道建设情况 - 2024年底全国展位数量同比提升超40%,达到3700个,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150个城市拥有502家零售中心,在225个城市运营478家售后维修中心及理想汽车授权钣喷中心[20] - 2024年新增上线1420座理想超充站,7792根充电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1727座理想超充站投入使用,配备9100根充电桩,已上线的第三方优选超充站达到3018座[21] 公司评级与荣誉 - 2024年9月,MSCI ESG Research连续第二年给予公司“AAA”的ESG最高评级[22]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发布全新的纯电SUV车型,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加速超充网络建设,加大出海力度[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4月2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8月12日A类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5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研发、销售及售后管理、汽车制造和技术开发[58]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业务面临纯电动汽车生产销售经验有限、市场竞争激烈等风险[60] - 公司可能在国际扩展业务及运营时面临法律、监管、政治和经济风险[65] - 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无法审查中国审计师,公司美国存托股份可能被禁止在美国买卖[65] - 公司依赖与可变利益实体的合约安排维持控制权益,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能力可能受中国法规限制[65] 法规政策相关 - 新修订《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2022年5月1日生效,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50%[71] - 2024年4月8日,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海南及深圳特定地区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取消若干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71] -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属“禁止类”业务,不允许外商投资[73] 合约安排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已就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遵守《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规定[64] - 报告期内,集团在所有重大方面均已遵守对业务经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63] - 2024年并表联属实体收入(集团内公司间交易已抵销)为人民币236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40万元,占集团收入总额均为0%[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并表联属实体总资产(集团内公司间交易已抵销)为人民币8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04亿元,约占集团总资产的5.1%,2023年为28.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无订立、重续或复制其他新合约安排[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约安排及或合约安排采纳情况无重大变更[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合约安排因限制解除而终止[76]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变利益实体未向外商独资企业支付合约安排项下任何费用[76] - 独家咨询及服务协议有效期为十年,可续期,服务费金额由外商独资企业决定调整[78][79] - 股权认购权协议有效期为十年,可根据外商独资企业要求续期,转让金额以可变利益实体中登记股东各自的实缴资本与当时适用中国法律所允许的最低价格中的较低者为准[80][81] - 股权质押协议规定登记股东质押可变利益实体全部股权,质押自登记起生效至合约义务履行和债务支付完毕[82] - 授权委托书有效期为十年,可经外商独资企业要求延长,登记股东不可撤销地委任外商独资企业及其指定人士为实际代理人[84][86] - 业务经营协议有效期为十年,可续期,心电信息及其登记股东需听从外商独资企业指示,登记股东转让股利等收入[87] - 就《上市规则》而言,合并报表联属实体视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相关人士视为“关连人士”[88] - 合约安排拟进行的交易为公司持续关连交易,相关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盈利比率除外)预期高于5%,须遵守相关规定[88] - 独家咨询及服务协议于2021年4月21日及2023年7月3日订立[78] - 股权认购权协议于2021年4月21日及2023年7月3日订立[80] - 股权质押协议于2021年4月21日及2023年7月3日订立[82] - 审计师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交易根据合约安排订立,且未发现持续关连交易未获董事会批准等问题[92][93] - 若合约安排变更或公司与关连人士订立新协议(特定豁免除外),需全面遵守《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规定[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合约安排,审计师就集团持续关连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併表联属实体未向股权持有人派发未转拨或转让给集团的股利或其他分配[93] - 除特定情况外,集团与併表联属实体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订立、重续或复制新合约[93] - 合约安排在集团日常业务中按一般商业条款或更佳条款、公平合理条款订立,符合股东整体利益[93] - 审计师未发现集团提供货品或服务的持续关连交易未按定价政策和相关协议订立的问题[96] 股权结构相关 - 公司通过不同投票权进行控制,A类普通股每股一票,B类普通股每股十票(保留事项除外)[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先生持有A类普通股108,557,400股,占已发行股本5.12%;持有B类普通股355,812,080股,占已发行股本16.77%[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先生股权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1.88%,涉及保留事项之外事项目的股东决议案约占投票权68.29%,涉及保留事项的股东决议案约占17.72%[98] - 假设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B类普通股转换为A类普通股,公司将发行355,812,080股A类普通股,约为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A类普通股总数的16.77%[101]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前五大客户占公司收入总额约4%,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量比例约26%[101] 可转换优先票据情况 - 2021年4月发行本金总额为8.625亿美元、年利率为0.25%的可转换优先票据,2028年到期,初始转换率为每1000美元票据本金转换35.2818股美国存托股份,初始转换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份28.34美元[112] - 假设2028年票据按初始转换率悉数转换,将可转换为30,430,552股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60,861,104股A类普通股,占公司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发行股本总额(犹如已经发行此类股份而扩大)的约2.79%[112] 股利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年度股利[115] 人员雇佣与薪酬情况 - 执行董事李想、李铁于2021年7月27日与公司订立雇佣协议,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三年或至上市后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以较早者为准)[121] - 执行董事马东辉于2022年12月10日与公司订立雇佣协议,任期自2023年1月1日起三年[121]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于2021年7月27日与公司订立委任书,初始期限自上市日期起三年或至上市后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以较早者为准)[121][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董事或关联实体在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124] - 公司高级管理层2024年薪酬范围:0 - 3000万港元有1人,3000.0001 - 1亿港元有2人,超1亿港元有1人[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订立重大合约或服务合约[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就全部或大部分业务管理及行政事宜订立合约[129] 审计师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获委任为审计师,将退任并符合资格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过往三年审计师无变动[130] 主要股东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或报告期内,主要股东无提供不竞争协议或安排[13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李想、李铁、马东辉[138] - 李想43岁,在汽车行业经验约20年,曾担任汽车之家总裁、蔚来董事等职[138] - 李铁47岁,自2016年7月起任公司首席财务官,曾任职于汽车之家、普华永道[139] - 马东辉50岁,自2023年1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曾担任集团总工程师[141] - 非执行董事王兴46岁,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