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02015)

搜索文档
理想增程车换代电池部分产品定义潜在风险点分析
理想TOP2· 2025-10-18 16:44
申明: TOP2本身并不知道理想增程车多久换代,具体纯电续航会有多少。和所有读者一样知道的是前进的 方向是续航变多,补能速度变快。 本文核心观点: 1.增程车对用户纯电使用场景的产品定义是重要的。定义的越好,越有利于获得更好的长期市场反 馈。 2.分析出最适合理想增程用户纯电使用场景产品定义细节是复杂的且不适合轻易下判断的。(这点是 最想强调的) 3.做出产品定义核心靠数据/品味的综合权衡,虽然理想拥有比TOP2/读者更多的数据,但未必能做出 最合适的权衡,这是明确的潜在风险点。(这里不指TOP2可以比理想做出更好权衡的意思,仅指基 于种种原因,理想未必能做出最适合的权衡,细化论述里会详细分析) 4.中国接下来1-4年高速4C以上补能资源会是什么水平,虽然我们都知道会越来越好,但具体会好到 什么程度,可能没人真正有谱。(定性来说,中国整体这块进步的越快,增程或许越适合电池做大) 6.国内与海外版本增程车产品定义从第一性上,可能不适合一样。在预期国内充电资源不低概率可以 很长时间显著好于海外前提下,可能国内增程车的先进前进方向之一是更低风阻,海外增程车有可能 没必要。(强调一下,仅仅是可能,不是确定性判断)基于 ...
理想使用AI将汽车异响排查从3天降为3分钟
理想TOP2· 2025-10-17 21:44
以下文章来源于理想连山 ,作者连小山 理想连山 . 连山数据科学协作平台 异响定位是整个行业的技术难题。 200多种零部件隐藏在车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都可能是异响的源 头,这让异响定位成为整个行业的技术难题。 一个异响,3名技师,3-5天时间,仍未找到源头是完 全有可能的。 异响定位为什么难? 三大核心挑战: 理想连山算法团队选择不再依赖技师的经验和听觉,而是让AI学会听声辨故障 。 第一步:声音数字化 通过傅立叶变换等信号处理技术,将杂乱无章的声波解析成清晰的时频图,让每种异响都有自己独 特的"波形指纹 " 。 第二步:海量数据训练 真正的突破来自于自主研发的阶次分析NVH模型。理想连山算法工程师与电驱专家团队深度合作, 将他们数十年的诊断经验转化为算法模型。这套模型部署到车端后,能够实时分析并不断自我优 化,相当于每辆车都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AI技师 。 第三步:实时故障诊断 这套系统在车端实时运行。通过边缘计算技术,车载芯片的算力能在1分钟内完成诊断。并且,系统 能同时监测多个部件状态,不仅能发现当前故障,还能根据声音,预测潜在问题,真正做到防患于 未然。 零部件复杂性 : 从电机轴承到减速器齿轮,超过2 ...
“一家车企,最多领先三年”
36氪· 2025-10-17 08:5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竞争强度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没有车企能稳坐泰山 [4] - 行业从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寡头格局转变为新秩序下参与者交替领先的局面 [6] - 竞争强度导致产品迭代周期从传统燃油车的"三年中改 六年换代"演变为"年年中改 三年换代" [13] 特斯拉表现分析 - 特斯拉在2021年至2023年凭借入华国产化红利迅速扩大全球市场基盘 [6] - 自2024年开始特斯拉进入销量瓶颈 出现负增长 主因是产品迭代偏慢和遭遇群雄围攻 [7] - 2025年特斯拉颓势继续 Model Y六座版与廉价版车型的推出是为刺激需求的权衡之策 [9] 比亚迪表现分析 - 比亚迪凭借押宝插混与纯电技术路线及供应链成本优势 在2022年至2024年实现销量从186万辆到302万辆再到427万辆的快速增长 [9] - 2025年比亚迪海外板块表现亮眼但国内板块承压 面临追赶者针对性竞争 陷入消耗战 [9] -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预示全年同比涨幅将出现降速 [11] 理想汽车表现分析 - 理想汽车在2022年凭借增程大六座稀缺定位及高性价比配置开辟蓝海市场 随后通过L8 L7 L6组合拳在2024年达到年销50万辆新台阶 [11] - 2025年理想汽车进入三年魔咒 三季度销量大幅走跌 主因是纯电i系列基盘不稳和L系列失守 [11] - L系列失守的外部原因是问界等竞争对手涌入增程SUV市场 内部原因是产品焕新速度如挤牙膏远不及同行 [13] 蔚来汽车表现分析 - 蔚来在2022年至2024年因NT2平台产品与用户需求错配 终端竞争力不强 [15] - 2025年下半年蔚来凭借乐道L90与全新ES8两款产品打了一场翻身仗 成功从悬崖边拉回 [15] - 蔚来有望在错失多个领先周期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其经历是三年魔咒的另一个版本 [16]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新能源车企、机器人板块承压,教育股强势
格隆汇· 2025-10-16 16:56
10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微幅下跌0.09%,国企指数涨0.09%,恒生科技指数跌 1.18%。 新能源车企股低迷,蔚来跌近9%,零跑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股份等跟跌。 | 代码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额 | 张跌幅 ^ | | --- | --- | --- | --- | --- | | 09866 | 副来-SW | 49.280 | -4.870 | -8.99% | | 09863 | 零跑汽车 | 57.550 | -2.350 | -3.92% | | 01810 | 小米集团-W | 47.700 | -1.780 | -3.60% | | 09868 | 小鹏汽车-W | 82.800 | -3.000 | -3.50% | | 02333 | 长城汽车 | 15.430 | -0.300 | -1.91% | | 02015 | 理想汽车-W | 88.300 | -1.350 | -1.51% | | 01211 | 比亚迪股份 | 107.600 | -1.000 | -0.92% | | 02238 | 广汽集团 | 3.430 | -0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明年退坡 报道指多数车企态度谨慎
智通财经· 2025-10-16 13:45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截至发稿,小鹏汽车-W(09868)跌4.84%,报81.65港元;长城汽车(02333)跌 3.69%,报15.15港元;理想汽车-W(02015)跌2.23%,报87.65港元;广汽集团(601238)(02238)跌 1.16%,报3.42港元。 瑞银近期发布研报称,虽然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应能满足新标准,但最新的政策更新可能显得更为严格, 不利市场情绪。申万宏源则表示,汽车补贴陆续进入尾声且明年起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政策结束,购车成 本将明显上升,进入四季度或许会因此迎来一波市场抢装。 消息面上,2026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标准提高。据证券时报报道,对新规的市场影响,多数 车企态度谨慎。蔚来创始人李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一季度所有车企压力都会很大,购置税退坡等政 策可能导致需求提前释放。他预计,明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一半左右。 ...
港股异动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明年退坡 报道指多数车企态度谨慎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3:45
消息面上,2026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标准提高。据证券时报报道,对新规的市场影响,多数 车企态度谨慎。蔚来创始人李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一季度所有车企压力都会很大,购置税退坡等政 策可能导致需求提前释放。他预计,明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一半左右。 瑞银近期发布研报称,虽然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应能满足新标准,但最新的政策更新可能显得更为严格, 不利市场情绪。申万宏源则表示,汽车补贴陆续进入尾声且明年起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政策结束,购车成 本将明显上升,进入四季度或许会因此迎来一波市场抢装。 智通财经APP获悉,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截至发稿,小鹏汽车-W(09868)跌4.84%,报81.65港元;长 城汽车(02333)跌3.69%,报15.15港元;理想汽车-W(02015)跌2.23%,报87.65港元;广汽集团(02238)跌 1.16%,报3.42港元。 ...
新势力不再只是 “蔚小理”,“BIG 6+1” 挑战比亚迪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0-16 12:00
市场格局演变 - 新能源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蔚小理”符号已不足以代表新势力阵营,需要新的概括方法 [1] - 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市场加速淘汰部分新势力车企,昭示新格局 [1] - 七家新势力车企(特斯拉、零跑、鸿蒙智行、小米、小鹏、理想、蔚来集团)的上险量总和在2025年多次逼近甚至短暂超过市场排名第一的比亚迪品牌 [1][13] 新势力定义与构成 - 以是否拥有“燃油车生产资质”作为新势力的简单区分标准,无该资质的企业只能生产纯电或增程式产品 [2] - 2025年8月汽车市场上险量前40名中,不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有七家,其中“蔚小理”排名最末 [2] - 七家新势力主体被重新定义为“BIG 6+1”,包括特斯拉(外资)和六个中国品牌,均可挤入全市场前25名 [4] 销量与市场份额分析 - 2025年8月,“BIG 6+1”各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特斯拉2.81%、零跑2.52%、鸿蒙智行2.19%、小米1.79%、小鹏1.71%、蔚来集团1.53%、理想1.40% [4] - 2025年8月,“BIG 6+1”销量合计283,579辆,市场份额13.95%,仅比狭义比亚迪品牌(284,005辆,13.97%)少0.02个百分点 [13] - 对比广义比亚迪集团,“BIG 6+1”的市场份额差额从最多约8个百分点缩小至约1个百分点,呈现持续迫近趋势 [13][14] 企业发展阶段与产品策略 - “BIG 6+1”均成立于21世纪,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特斯拉(2003年)为先锋探索者;“蔚小理”及零跑(2014-2015年)推动中国市场萌芽;问界与小米(2021年)奏响新势力造车“关门序曲” [4][5] - 各品牌产品数量最多为七款,但特斯拉仅凭三款主销车型取得最佳成绩 [5] - 产品价格覆盖广泛,从零跑T03的5万元级别到尊界S800高配版的100万元以上,大量产品集中在20万至40万元区间 [7] 渠道布局与平均售价 - 渠道分为三个梯队:零跑和鸿蒙智行门店近千家;理想和小鹏为600-700家;小米和特斯拉为300-400家 [7] - 2025年8月各品牌加权平均售价为:零跑12.98万元、小鹏17.82万元、小米26.14万元、蔚来26.85万元、特斯拉29.67万元、理想34.90万元、鸿蒙智行38.10万元 [9] - 产品布局呈现三种类型:矩形类(特斯拉、小米、小鹏、鸿蒙智行)、梯形类(理想、蔚来)和蜂窝状(零跑) [12] 未来趋势与生态位 - “BIG 6+1”将形成完整的价格生态位:10万元级别(零跑)、15万元级别(小鹏)、25万元级别(小米、蔚来)、30万元级别(特斯拉、理想)、35万元级别(鸿蒙智行) [12] - 七家新势力与比亚迪集团合计占据整个市场约30%份额,按新能源渗透率50%计算,这八家“纯血新能源”企业占据了新能源市场的60%左右 [15] - “BIG 6+1”销量之和逐步稳定在全市场第一时,新能源市场将进入新阶段,淘汰赛真正拉开 [15]
国家突然出手!过去5年最暴利的行业,彻底凉凉
前瞻网· 2025-10-16 09:30
9月底,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对海 关商品编号8703801090项下的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申报资质、管理方式等均依照《关于进一 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12〕318 号)执行。 这纸公告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切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潜藏最深的病灶。 1、奇迹性跨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堪称全球产业变革的典型样本,其规模扩张与速度提升形成了双重碾压式优势。 在销量维度,自2020年启动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一往无前,短短5年间便从100万出头的销量,变成 2024年产销量双突破1280万辆的奇迹性跨越,稳居全球第一宝座。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攀升至44.3%,较2020年的5.4%实现近8倍增长。 在数据和业绩的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作为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规模优势 的坚实根基。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场由新能源汽车带动的全产业链突破,也造就了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焕 新,推动席卷全球的中国汽车风暴。 自2021年起,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快 ...
港股概念追踪 | 充电桩行业迎来大利好 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07:40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 —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出主要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 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到2027 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 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同 比增长59.6%。2025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53.0万个,同比上升88.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量 为73.7万个,同比增长37.2%,私人充电设施增量为379.3万个,同比上升103.3%。截至2025年8月底,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从产业链上来看,新能源充电桩产业链上游为充电桩设备所需的设备零部件制造,包括充电模块、 PCB、变压器和其他零部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