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水源(300070)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碧水源碧水源(SZ:300070)2025-04-10 20:01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19] - 2024年利润总额2.77亿元,同比下降72.51%[19] - 2024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92.34%[19] 用户数据 - 公司膜技术涉及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天,每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14] 未来展望 - 2025年董事会将夯实价值创造基础,提升公司内在价值[33] - 2025年董事会将促进市场价值实现,增进各方认同[33] - 2025年董事会将持续优化治理体系,发挥公司治理质效[33] - 2025年董事会将激活积极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广度与深度[33] - 2025年董事会将以投资者关系工作为抓手,增加信息披露透明度[33] - 2025年董事会推动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3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新获批省级科研项目1项,中交集团科研项目2项[12] - 公司组建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联合体已开展科研立项11项[23] - 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节省土地约50%[5] - V - MBR技术与传统曝气MBR相比,出水总氮可降低3 - 5mg/L,全流程运行能耗可降低20%以上[5] - 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V - MBR)能耗较传统MBR降低20%以上,设备安全性提升30%,设备成本降低25%[12] - “MBR - DF”技术系统运行压力可降低60% - 70%,能耗下降60% - 65%[12] - 高效分盐膜GT、GH的收率提升10%,脱盐率提升至99%;苦咸水膜脱盐率提升至99.8%[12] - 自研精确加药系统药耗降低10% - 20%[1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中标多个项目,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开拓新市场[2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落实“12256”发展战略,聚焦五大业务领域、六大增长引擎[20] 其他要点 - 公司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等五大领域深化应用,子公司良业科技提供光科技整体服务[2] - 公司在北京、天津建有国际先进的膜生产制造基地,是全球一流膜产品生产商和先进环保装备制造商之一[3] - 公司具备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2000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1900万㎡、锂吸附剂10000方的设备生产制造产能规模优势[7]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以及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8] - 多款产品产能提升15% - 30%[12] - 承担建设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4.5万吨/日)、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80万吨/日)、北京高碑店再生水厂(100万吨/日)等项目[14] - 山东建有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10万吨/日)和山东鲁北海水淡化工程(15万吨/日)等海水淡化工程[14] - 承接山东青岛百发二期海水淡化工程(10万吨/日)、天津大港海水淡化厂(10万吨/日)等超滤膜国产化替换与应用工作[14] - 公司累计参编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15项[17] - 2024年公司获北京企业百强第78名、高精尖企业百强第6名、制造业企业百强第22名[17] - 膜生产过程每年节省原材料成本近千万元[16] - 公司累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科技奖项[17][23] - 公司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展创新研发和市场布局,膜生产实现水、溶剂与添加剂循环利用,膜应用实现废旧膜再生回用[16] - 2024年公司荣获全国、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双荣誉项[24]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26] - 2024年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28] - 2024年战略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组织召开1次会议[30] - 2024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组织召开2次会议[30] - 2024年4月3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议案[27] - 2024年4月24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27] - 2024年8月27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半年度报告》等议案[27] - 2024年10月25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28] - 2024年4月1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第六届董事会董事薪酬方案等议案[28] - 2024年4月24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议案[28] - 2024年提名委员会组织召开3次会议[31] - 2024年审计委员会组织召开6次会议[31] - 2024年风险与控制委员会组织召开12次会议[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