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9.49亿元,同比增长27.64%[3] - 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15亿元,2024年末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4.91亿元[12] - 2024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 -4650.75万元,2024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12.13亿元[12] - 2024年度公司拟不分配利润,也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12] - 2024年营业收入79.49亿元,较2023年增长27.64%[3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5亿元,较2023年下降129.10%[3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亿元,较2023年增长117.57%[3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5.99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2.43%[30]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63.6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09%[3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0538元/股,较2023年下降127.28%[31]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0.0538元/股,较2023年下降127.55%[3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50%,较2023年下降6.86%[3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1%,2023年为 -0.46%[3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49亿元,同比上涨27.64%[32][4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1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扭亏转盈[32][4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5.99亿元[32][40]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17.57%[3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93亿元、18.85亿元、18.53亿元、31.18亿元[34]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1.83亿元、 - 0.09亿元、 - 0.01亿元、0.78亿元[3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1.38亿元,2023年为4.28亿元,2022年为 - 2.21亿元[36][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9405万元,期末余额5290.39万元,当期变动 - 4114.61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599.12万元[3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908.33万元,期末余额2775.56万元,当期变动1867.23万元[3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8.43亿元,期末余额4.91亿元,当期变动 - 3.52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 - 2.21亿元[3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49亿元,同比上涨27.64%[84]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1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24亿元,同比扭亏转盈[84] - 营业收入为79.49亿元,同比增长27.64%,主要因智能化项目交付及ICT产品解决方案业务增加[85] - 营业成本为70.65亿元,同比增长29.87%,与收入匹配,变化趋势相同[85][86] - 销售费用为2.28亿元,同比下降2.17%,因公司加强费用管控[85][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亿元,同比增长117.57%,得益于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理和优化营运资金管理[85][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67亿元,同比下降104.57%,因报告期内归还银行贷款,上年同期收到非公开发行款[85][86]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79.39亿元,同比增长27.53%,毛利率为11.06%,同比减少1.58个百分点[88] - 行业智能产品及运营服务业务收入为3.03亿元,同比上涨0.74%,毛利率为43.82%,同比减少7.78个百分点[88] - 行业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4.58亿元,同比增长5.24%,毛利率为19.60%,同比增长2.14个百分点[89] - ICT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51.78亿元,同比提升44.28%,毛利率为5.08%,同比减少1.16个百分点[8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2.9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8.85%;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8.9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5.98%[93][95] - 供应商一采购额为2.5382372376亿美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84%[9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371.855693万美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4945363141亿美元,研发投入合计为2.4317218834亿美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6%,资本化比重为61.46%[98] - 非主营业务中战略投资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降,公允价值变动本期数为 - 2.2886965385亿美元,上年同期数为5.5127058868亿美元,变动比例为 - 141.52%[10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5290.387912万美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32%,较上期期末数减少43.75%[10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48.1120677848亿美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9.40%,较上期期末数增加48.81%[104]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16.6427857469亿美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0.17%,较上期期末数增加57.10%[104]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38.5642412059亿美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56%,较上期期末数增加62.90%[104] - 境外资产为1198.068861万美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07%[105] - 报告期合并口径新增长期股权投资500万元,新增其他投资1.473171亿元[108]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14731.71万元进行证券投资,其中8731.71万元投资交控科技,6000万元参与众合科技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12] - 2024年度公司共出售云从科技股份11111888股,交易金额为9202.63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仍持有云从科技股份36944083股,持股比例为3.56%[115]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4,737,678.09元,2023年末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676,235,765.02元[179] - 2023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428,166,426.09元,2023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1,328,424,122.16元[179]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85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9,484,631.62元(含税),2024年6月12日完成分红[17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14,877,803.69元,2024年末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490,859,172.53元[180] - 2024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 -46,507,549.25元,2024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1,213,086,288.48元[180] - 2024年度拟不分配利润,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预案待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8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39,484,631.62元[18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0元[18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累计金额为39,484,631.62元[18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655.49%[183] 公司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以“技术产品化、经营属地化、业务国际化、产业一体化”为战略主轴[7] - 2025年是公司“3×3”战略规划“引领发展期(2025 - 2027)”的开局之年[9] - 公司于2019年启动新一轮“3×3”战略规划,2024年处于“全面夯实期”关键攻坚阶段,2025 - 2027年将进入“引领发展期”[1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交通业务新签订单逆势增长,创近三年新高[3] - ICT服务业务位居新华三、宇视、迪普等厂商分销第一梯队[3] - 2024年新签订单逆势增长,创近四年新高[56] - 智能轨交产品落地全球46座城市、100多条线路、2200余座地铁车站,服务里程超过3900公里[65] - 成功打造广州地铁、长沙地铁、成都地铁等百亿级、十亿级城轨示范项目[65] - 智慧城市交管解决方案可实现万级路口、十万级路段、百万级车辆个体运行状态实时在线孪生计算[67] - 智慧城市交运解决方案构建1套全融合感知体系,打造1个数智中心,提供N个行业全场景业务应用[68] - 公司新华三CT产品线以及宇视产品线稳居厂商分销第一梯队[58] - 公司在惠普和新华三等厂商的授权服务上位列第一梯队[58]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2024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增至28个,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投资增长42%[44] - 2024年7月五部委公布2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44] - 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4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32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达10945.6公里,较2023年新增748公里,客运量超322.4亿人次,同比增长9.5%[48]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2025年全自动运行线路占比超30%[49] - 预计202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人民币2.1万亿元[51] - 预计中国ICT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达到88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51] - 预计2028年我国第三方算力中心定制批发业务IT容量需求将达到22,087MW[52] - 2024年全球企业在人工智能存储领域支出达67亿美元,2025年增至76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102亿美元,2023 - 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2%[52] - 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增至884.4亿元[53]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于2023年发布全球首个交通行业大模型——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4] - 知行大模型训练效率较2024年初提升超150%,知行交通大模型迭代到2.0版本[5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2.43亿元,占行业智能化产品及运营服务和行业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的8.81%[54]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89项,获得专利授权4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8项[54] - 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2024年迭代到2.0版本,慧行大模型完成在网信办备案,第三代模型进入备案审核阶段[73] - 佳都知行交通行业大模型在MMBench中获4个榜单第二名,模型和推理demo已在Hugging Face开源[78] - 公司新一年将推进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慧行大模型迭代研发,加大投入优化技术体系[127]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现广州佳都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5000万元,报告期末总资产783145.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39043.38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68408.15万元、营业利润18770.0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402.18万元[116] - 广东华之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100万元,报告期末总资产370359.7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53991.77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87616.28万元、营业利润19670.2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190.32万元[117] - 广州华佳软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921.57万元,华之源和新科佳都分别持股51%和49%,报告期末总资产76306.94万元、净资产26992.73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925.44万元、营业利润13099.41万元、净利润12245.86万元[117] - 重庆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0万元,报告期末总资产309514.95万元、净资产75564.70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8767.14万元、营业利润4672.04万元、净利润3888.14万元[118] - 广州佳都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报告期末总资产225185.48万元、净资产12074.03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5132.63万元、营业利润560.37万元、净利润380.70万元[118] - 广州佳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0万元,报告期末总资产163266.18万元、净资产16180.56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7702.55万元、营业利润658.47万元、净利润581.30万元[118] - 四川佳都智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
佳都科技(60072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