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拥有差异化mRNA技术平台,已构建24年[379] - 公司专有的LNP系统可使mRNA疫苗候选物在冰箱甚至室温下稳定保存超过12个月[382] - 公司mRNA技术平台开发已持续24年,旨在开发优化的mRNA药物,具有安全、稳定和表达方面的差异化优势[398] - 公司mRNA优化方法涵盖蛋白质设计、mRNA优化和mRNA递送三个支柱,基于现有大量数据文库[400] - 公司认为mRNA药物具有广泛应用、模拟自然生物学、活性范围广等潜在优势,可解决现有治疗方式的局限性[397] - 公司自2008年起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是首个证明mRNA疫苗能在未接触过抗原的人体中诱导保护性抗体滴度的公司[401] 业务授权与合作 - 2024年7月,公司将所有新冠、流感及新冠/流感组合项目的知识产权完全授权给GSK[380] - 2020年7月公司与GSK签订合作和许可协议,2021年4月签订GSK COVID协议,分别用于研究、开发和商业化针对传染病病原体的mRNA疫苗和抗体以及下一代mRNA新冠疫苗[521][522] - 2024年6月公司与GSK签订A&R GSK契约,将现有合作重组为新许可协议,7月11日获德国反垄断当局批准生效[523] - 2024 GSK协议下,GSK获公司多项知识产权许可,公司获GSK特定知识产权许可[525][526] - GSK为协议支付4亿欧元预付款,公司最多可获10.5亿欧元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528] - 公司可获特定流感病原体疫苗许可产品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百分比分层特许权使用费,以及特定SARS - CoV - 2和流感与SARS - CoV - 2许可产品低两位数百分比分层特许权使用费[528] - 2024年10月公司与GSK签订过渡服务协议[529] - 2022年4月8日CureVac - GSK联盟获大流行防范协议,可提供每年8000万剂mRNA疫苗产能,2024年4月9日终止该协议[533] - 2019年12月公司与Genmab签订合作许可协议,2024年12月双方终止协议,公司mRNA技术权利自动回归[534] - 公司与CRISPR Therapeutics合作,通过83种UTR组合筛选,使HepG2细胞中Cas9蛋白水平比已优化的构建体提高了5倍[435][437] - 公司与CRISPR Therapeutics的协议中,已收到300万美元的一次性技术访问费,有资格获得最高2800万美元的开发里程碑付款、5200万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和2.6亿美元的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中个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548] - 2015年3月,盖茨基金会进行了4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公司需根据全球访问承诺协议开展最多三个并发项目,相关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552] - 2016年11月,公司获得盖茨基金会最高90万美元的小核糖核酸病毒疫苗开发赠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收到70万美元,赠款于2022年6月到期,已返还未使用资金20万美元[554] - 2017年11月公司获盖茨基金会分别高达19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的两项赠款用于通用流感疫苗和疟疾疫苗开发,2020年疟疾疫苗赠款增加8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别收到190万美元和220万美元资金,已分别返还未使用资金6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555] - 公司与盖茨基金会的轮状病毒项目合同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收到300万美元的资金,合同于2022年6月到期,全球访问承诺仍然有效[551] - 2019年2月公司与CEPI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开展多种疫苗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等工作,协议于2022年2月终止,相关项目2024年3月完成[557][563] - CEPI同意为相关项目提供高达3400万美元资金,为CVnCoV开发额外提供153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收到2710万欧元资金,项目完成后CEPI要求返还140万美元未使用资金,公司已支付[561][563] - 2015年11月公司与特斯拉自动化签订开发和知识产权协议,双方联合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并授予对方使用许可[564][565] - 公司与特斯拉自动化的协议中,特斯拉自动化为公司设计、开发和制造自动化制造机器,公司需支付每台机器费用及高达5000万至6000万美元商业里程碑付款和开发成本,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支付2200万至2300万欧元开发成本[564] - 2022年5月公司与myNEO签订研究与选择权协议,合作开发新型mRNA免疫疗法,2023年4月行使收购特定研发项目知识产权权利[567] - 公司与myNEO的协议中,支付13.8万欧元一次性技术访问费,myNEO有资格获得高达1750万欧元主要适应症研发里程碑付款、17.5万欧元其他适应症研发里程碑付款、3000万欧元主要适应症商业里程碑付款和750万欧元其他适应症商业里程碑付款[5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Schepens协议已向SERI和MEEI提供200万美元资金用于mRNA眼科治疗候选药物研究,该协议于2024年10月到期[570][571] - 2020年11月30日公司与欧盟委员会签订COVID - 19疫苗候选药物预购协议,成员国预购2.25亿剂疫苗并有额外1.8亿剂购买选择权,公司收到4.5亿欧元预付款,2021年10月撤回监管批准申请致协议终止,无需返还预付款[572] 项目里程碑收入 - 2024年8月15日,公司因禽流感项目成功过渡到研究的第二阶段,获得1000万欧元的里程碑付款[381] - 2024年8月15日,公司在禽流感项目成功过渡到2期研究时获得1000万欧元里程碑付款[463] - 2024年4月24日启动评估编码甲型H5抗原的单价大流行前疫苗候选物的1/2期研究,8月宣布该研究成功过渡到2期,获得1000万欧元里程碑付款[506] 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候选药物CVGBM数据 - 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候选药物CVGBM在13名可评估患者中,77%成功诱导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其中84%为从头产生,69%有CD8+反应,31%有CD4+反应,23%两者都有,67%对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反应[381] - CVGBM在推荐的100µg剂量下,反应可持续99天,治疗耐受性良好,91%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全身反应,7名患者报告9例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无4级或5级不良事件[381] - 公司肿瘤学CVGBM 1期研究剂量递增部分数据显示,77%的可评估患者成功诱导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84%的免疫反应是从头产生,100μg剂量多数反应可持续99天,91%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385] - 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候选药物CVGBM的1期研究剂量扩展部分B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入组,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B部分数据并决定是否推进到2期[465] - 2023年6月启动CVGBM 1期研究,2024年4月完成剂量递增部分A的全部四个剂量水平共16名患者招募,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剂量确认部分B的20名患者招募,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行首次数据读取并决定是否推进到2期[474] - CVGBM研究A部分初步免疫原性结果显示,13名可评估患者中77%成功诱导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其中84%的免疫反应由疫苗新产生[475] - CVGBM研究中,有反应患者中69%有CD8+反应,31%有CD4+反应,23%两者都有,67%对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反应[477] - CVGBM治疗耐受性良好,最高剂量100μg无剂量限制性毒性,91%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全身反应,注射后1 - 2天内缓解[479] 研发项目进展 - 公司两个mRNA疫苗候选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高免疫原性,编码FimH铁蛋白纳米颗粒的候选物被选中进一步开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新药研究申请,2026年上半年启动1期研究[385] - 公司COVID - 19项目2期研究于2023年8月启动,2024年8月完成,2024年1月5日公布的中期分析数据显示候选疫苗耐受性良好,有中和抗体滴度[385] - 公司季节性流感项目2期研究于2024年5月启动,9月12日宣布GSK报告积极的2期数据,2025年2月确认该项目准备进入3期[385] - 公司2024年11月选定针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候选药物,2025年第一季度提交新药研究和临床试验申请[385] - 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启动针对尿路感染的新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2026年上半年启动1期研究[462] - 2024年8月完成单价mRNA疫苗候选物CV0601和二价疫苗候选物CV0701的2期研究,2024年1月5日公布中期2期数据[495] - 公司选择编码FimH铁蛋白纳米颗粒的mRNA疫苗候选药物2进行后续开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2026年上半年启动1期研究[491] 临床研究数据 - CV0601在加强免疫接种后第29天,针对Omicron BA.4 - 5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是加强前的5.0倍,超过许可的二价对照疫苗的3.6倍;针对原始SARS - CoV - 2病毒的抗体滴度是加强前的3.1倍,对照疫苗为2.8倍[497] - 二价候选物CV0701在低、中、高剂量水平下,针对BA.4 - 5在加强免疫接种后第29天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是加强前的2.7倍、3.7倍和4.6倍;针对原始SARS - CoV - 2病毒分别是2.1倍、2.7倍和3.1倍,除低剂量水平外,匹配或超过许可对照疫苗[500] - 2024年4月4日宣布多价季节性流感疫苗候选物在所有年龄组和测试剂量水平下增强了针对所有编码流感毒株的抗体滴度,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08] - 2024年9月12日GSK宣布季节性流感mRNA疫苗项目2期数据积极,显示针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毒株的积极免疫反应,符合所有预定义成功标准,准备进入3期[509] - 2023年1月6日报告单价Flu - SV - mRNA在年轻成年人中1期研究数据,测试剂量范围为2至54μg,在最低2μg剂量时几何平均滴度至少提高约14倍;在老年人中未披露剂量下,增强后与增强前滴度比为14.5,对照流感疫苗为6.2 [511][513] - 老年人中Flu - SV - mRNA的血清转化率为89.7%,许可流感疫苗对照为56.2% [515] 公司团队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团队中有245名拥有高级科学学位的人员致力于推进mRNA平台[383] 公司策略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投资专有技术平台,优化mRNA技术的三个核心支柱[384] - 公司在肿瘤学和预防性疫苗领域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分别针对现货型和个性化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开发,以及非呼吸道和呼吸道传染病[384]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619项已授权专利,包括119项美国授权专利、36项欧洲授权专利(在欧洲各国验证后共约368项国家专利)、132项其他外国授权专利,还有96项美国待决专利申请、71项欧洲待决专利申请、184项其他外国待决专利申请和16项PCT待决专利申请[382] - 公司商业成功部分取决于获取和维护产品候选、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578] - 公司通过在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申请和维护专利等方式保护知识产权[578] 实验相关数据 - 小鼠实验中,公司将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选定结构域融合,使功能性Epo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从4天增加到2周[411] - 小鼠实验中,野生型Epo编码mRNA和工程化Epo蛋白编码mRNA的给药剂量为0.4mg/kg,重组小鼠Epo蛋白的给药剂量为2.8μg[413] - 公司筛选87个经验证的信号肽以最大化分泌,筛选出的最佳信号肽使原代人肌肉细胞中分泌蛋白水平比天然信号肽提高了3倍[422] - 公司已编目超过100万个5'和3'非翻译区(UTR),并从中选出大量潜在增强子和稳定子元件[434] - 典型蛋白质含200 - 600个氨基酸,典型mRNA编码区为600 - 1800个核苷酸[427] - mRNA的3'聚腺苷酸(poly - A)尾通常由数百个腺苷酸核苷酸组成[431] mRNA递送系统情况 - 公司产品候选物主要由编码蛋白质的mRNA和递送载体两部分组成,临床预防性疫苗和癌症精准免疫治疗项目依赖基于脂质纳米颗粒(LNP)的递送系统[402] - 公司创建新型mRNA疗法的过程包括蛋白质设计、mRNA优化和mRNA递送三个支柱[404][405] - 公司在mRNA递送方面有多种第三方和自有递送系统,目前使用第三方LNP递送系统开展临床项目,也在开发自有LNP递送系统[448][449] - 公司在第三方合作中测试了超60种递送解决方案,并基于比较数据选择最有效的LNP用于授权[452] - 公司自有LNP开发中建立了两个可电离脂质家族,用于局部疫苗接种,优化配方能引发显著免疫反应[453] - 公司新LNP项目使mRNA疫苗可冻干成固体粉末,在25摄氏度和5 - 8摄氏度下储存超一年,mRNA仍完整且能引发强中和抗体[456] 行业背景数据 - 传统方法分析的外显子仅占总遗传信息的1.5%,新技术可利用其余98.5%的遗传信息[470] - 美国每年因尿路感染导致约800 - 1000万次医生门诊和100 - 300万次急诊就诊[486] - 2022 - 2023年美国流感季有3100万例疾病、1400万次就医、36万例住院和2.1万例死亡;2023 - 2024年美国流感季有4000万例有症状流感疾病、1800万次流感就医、470676例流感住院和27965例流感死亡[501] 公司过往收购与许可 - 公司2022年6月收购专注于高级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Frame Cancer Therapeutics,以增强抗原发现能力[388] - 公司2023年11月获得癌症精准免疫治疗项目mRNA构建体制造许可证,12月获得药物物质框架制造许可证,2024年7月获得肿瘤学开发项目新mRNA构建体更新制造许可证[388] 财务相关数据 - 截至20
CureVac(CVAC) - 2024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