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ureVac(CVAC)
icon
搜索文档
CureVac (CVAC)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1 19:59
财务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强劲,拥有4亿欧元的前期资金,现金储备为5.51亿欧元,预计资金可持续到2028年[9] - CureVac的现金储备为5.509亿欧元,预计资金可持续到2028年[82] - 与GSK的合作中,CureVac获得4亿欧元的现金收入[83] - 预计2025年运营支出将减少超过30%,包括2500万欧元的人事成本减少[85] - CureVac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30%的员工裁减[88] 研发进展 - 公司优化规模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专注于高价值的传染病和肿瘤项目[9] - 在针对未满足需求的新药物方面,推进关键管线里程碑[10] - 84%的T细胞反应是针对个体肿瘤相关抗原(TAA)新诱导的,16%是对已有T细胞反应的增强[31] - 针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第一阶段研究将与Pembrolizumab联合进行[32] - 公司在非呼吸道感染疾病方面启动了针对尿路感染的UPEC疫苗候选项目,显示出比蛋白质基础比较者更强的免疫反应[14] - 公司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管线扩展,计划在2025/2026年推出新的临床候选药物[18] - 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获得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数据[28] - CureVac的mRNA疫苗在狂犬病疫苗小鼠研究中显示出与市场上最先进的LNP相当的病毒中和滴度[66] - CureVac的感染性疾病LNP在2-8°C或25°C下存储1年后,关键性能指标未发生变化[62] - CureVac的mRNA疫苗在尿路感染(UTI)疫苗开发中,针对Uropathogenic E. coli (UPEC)的IND申请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92] - CureVac的制造许可预计在2023年11月获得,框架许可预计在2023年12月获得[80] - CureVac的LNP技术提供超过12个月的温度稳定性,适合大规模交付和长期存储[60] - CureVac在肿瘤学和传染病领域的管道扩展,正在推进个性化和现成的癌症疫苗[89] 合作与市场策略 - 目前与GSK的合作项目包括季节性流感、禽流感和COVID-19疫苗,所有项目已完全授权给GSK[37]
CureVac Soars 41% in a Month on a $1.25B Buyout Offer From BioNTech
ZACKS· 2025-06-21 00:56
收购交易核心条款 - CureVac股价在收购消息公布后一个月内飙升40.8% [1][5] - 交易采用全股票形式,每股CVAC可兑换价值5.46美元的BioNTech美国存托凭证(ADS) [1] - 交易总股权价值约为12.5亿美元,对CVAC三个月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55% [2][5] - 交易完成后,CureVac股东将持有BioNTech 4%-6%股份 [2]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增强BioNTech在mRNA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 [6] - 交易补充BioNTech在mRNA设计、递送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现有优势 [6] - 有助于BioNTech扩展现有肿瘤管线,重点关注包括BNT327在内的新型肿瘤项目 [7] - 提升BioNTech全球开发基础设施,支持mRNA癌症候选药物的开发 [5] 行业动态与比较 - 2025年至今CureVac股价上涨61%,同期行业下跌4.8% [2] - BioNTech近期与百时美施贵宝(BMY)达成BNT327的全球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协议 [8] - 百时美施贵宝支付15亿美元预付款,2028年前追加20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高达76亿美元 [8] - BNT327针对两种肺癌适应症已进入后期关键临床研究,三阴性乳腺癌III期研究计划2025年底启动 [8]
市场监管总局:3605批次冷冻饮品抽检合格率超99.5%|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4 12:26
体育赛事发展 - 四川省体育局计划借鉴"苏超"联赛经验,推出"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完善赛事体系并推动群众足球与校园足球发展 [1] - 2025年四川"三大球"城市联赛(足球项目)分赛区将于6月21日—7月6日举行,总决赛时间为9月5日—9月27日,设男子组和女子组十一人制比赛 [1]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进入香港市场,目标成为首批在香港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车企,相关车型准备和软件测试预计两个月内完成 [3]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 - 蚂蚁数科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并与监管机构进行多轮沟通,同时将香港设为全球总部并完成监管沙箱测试 [4] - 蚂蚁数科与协鑫能科联合成立新公司"蚂蚁鑫能",聚焦技术赋能稳定币生态 [4]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 - Scale AI获Meta"巨额新投资",CEO汪滔将卸任加入Meta,临时CEO Jason Droege将负责公司运营并寻求首席技术官人选 [5] - 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以加强mRNA癌症免疫疗法的研发与商业化 [9] - OpenAI计划使用AMD的MI300X和MI450芯片,未披露具体合作细节 [10] 制造业与科技服务 - 一博科技为机器人领域客户提供PCB研发设计和PCBA制造服务,合作客户包括宇树科技、优必选等,人型机器人业务占比部分 [10] 市场监管与消费数据 -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3605批次冷冻饮品,合格率99.5%,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 [6] 养老科技与政策 - 湖南筹备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响应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通知,计划在家庭、社区等场景应用 [7] 企业财报与收购 - Adobe第二财季营收58.7亿美元,超分析师预期58亿美元,预计第三财季数字媒体营收43.7亿-44.0亿美元 [8] 资本市场改革 - 香港证监会计划分两阶段将证券最低上落价位下调50%-60%,并研究调整每手交易股数以提升流动性 [11][12] 房地产政策 - 广西2025年目标收购存量商品房2.5万套,通过"房票"安置、公积金政策优化及专项债券等工具推动住房消费 [13]
SHAREHOLDER INVESTIGATION: Halper Sadeh LLC Investigates CVAC, KNW, SOAR, HLGN on Behalf of Shareholder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14 01:19
公司并购交易调查 - CureVac N V 拟以每股5 46美元的价格通过换股方式出售给BioNTech SE 交易完成后CureVac股东预计将持有BioNTech 4%至6%的股份 [1] - Know Labs Inc 拟出售给Goldeneye 1995 LLC [2] - Volato Group Inc 拟与M2i Global Inc合并 交易完成后Volato现有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10%的股份 [2] - Heliogen Inc 拟出售给Zeo Energy Corp Heliogen股东将获得Zeo A类普通股 总价值约1000万美元 每股价格为1 5859美元 最终对价将根据Heliogen净现金情况进行调整 [3] 法律调查内容 - 调查涉及潜在违反联邦证券法和/或违反股东信托义务的行为 [1][2][3] - 调查方可能寻求为股东争取更高对价 更多交易信息披露或其他救济措施 [4] - 调查方采用风险代理收费模式 股东无需预先支付法律费用 [4] 股东权利告知 - 鼓励相关公司股东联系法律公司了解自身权利和选项 [5] - 法律公司曾代表全球投资者处理证券欺诈案件 成功推动公司改革并追回数百万美元损失 [5]
CureVac Stock Soars on BioNTech Buyout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5-06-12 23:08
公司并购交易 - 生物技术公司CureVac NV股价上涨32 2%至5 37美元 因BioNTech宣布以12 5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该公司 [1] - 该并购交易仍需等待德国经济部审查 [1] - 公司股价突破5美元阻力位 创52周新高 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3 5% [1] 期权与做空活动 - 公司期权交易量激增至日均水平的45倍 其中6月6日看涨期权新增头寸最活跃 [2] - 过去两周做空兴趣下降14 1% 但空头仓位仍占流通股的4 4% [2] - 按当前平均交易速度 空头回补需超过6个交易日 [2]
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以增强癌症业务
快讯· 2025-06-12 18:51
公司收购 - 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 [1] - 收购目的为增强癌症业务 [1]
6月12日电,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以增强癌症业务。
快讯· 2025-06-12 18:49
公司收购 - BioNTech以12 5亿美元收购CureVac [1] - 收购目的为增强癌症业务 [1]
CureVac(CVAC)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5-21 04:2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89.3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1237.3万欧元大幅下降92.8%[4][1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5208.4万欧元,同比收窄26.2%(2024年同期净亏损7055.3万欧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5472.7万欧元,同比改善25.4%(2024年同期为7331.7万欧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GSK的合作收入为30.6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889.5万欧元下降96.6%[17][18] - 公司在2024年3月31日前的三个月内,通过与GSK的合作协议确认收入8,895千欧元[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759.3万欧元,同比增长35.1%(2024年同期为2782.5万欧元)[4] - 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后销售成本结构变化,2025年Q1销售成本仅87.5万欧元(2024年同期为4169万欧元)[4][12] - 2024年3月31日的销售成本为41,690千欧元,2025年同期大幅下降至875千欧元,主要因公司战略调整[22] - 2024年3月31日的研发费用为27,825千欧元,2025年同期增至37,593千欧元,主要因制造组织成本重新分类[23] - 2024年3月31日的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9,119千欧元,2025年同期降至16,409千欧元,主要因人员费用减少[24] 现金及应收账款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83亿欧元,较2024年末4.817亿欧元下降9%[6][10] - 2025年Q1贸易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1407.7万欧元降至187万欧元,降幅达86.7%[6][10] - 2024年3月31日的贸易应收账款为14,077千欧元,2025年3月31日下降至1,870千欧元[21] 业务合作与收入确认 - 公司从GSK获得的前期和里程碑付款总计645,000千欧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确认收入6,154千欧元[20] - 公司从CRISPR获得的前期和里程碑付款总计7,626千欧元(按交易当日汇率折算),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确认收入1,538千欧元[2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大股东dievini及其关联方持有公司约37%股份,为实际控制人[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225,159,362股,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821,105股[26] - 公司在2025年1月1日授予关键员工3,163,386份期权,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1.71欧元[27] - 公司在2025年2月24日授予董事会成员和执行董事284,909份期权,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1.54欧元[28] 组织结构调整 - 公司2024年组织结构调整导致员工人数减少约30%,将制造相关成本重新分类至研发费用[12]
CureVac(CVAC)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1 05:58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拥有差异化mRNA技术平台,已构建24年[379] - 公司专有的LNP系统可使mRNA疫苗候选物在冰箱甚至室温下稳定保存超过12个月[382] - 公司mRNA技术平台开发已持续24年,旨在开发优化的mRNA药物,具有安全、稳定和表达方面的差异化优势[398] - 公司mRNA优化方法涵盖蛋白质设计、mRNA优化和mRNA递送三个支柱,基于现有大量数据文库[400] - 公司认为mRNA药物具有广泛应用、模拟自然生物学、活性范围广等潜在优势,可解决现有治疗方式的局限性[397] - 公司自2008年起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是首个证明mRNA疫苗能在未接触过抗原的人体中诱导保护性抗体滴度的公司[401] 业务授权与合作 - 2024年7月,公司将所有新冠、流感及新冠/流感组合项目的知识产权完全授权给GSK[380] - 2020年7月公司与GSK签订合作和许可协议,2021年4月签订GSK COVID协议,分别用于研究、开发和商业化针对传染病病原体的mRNA疫苗和抗体以及下一代mRNA新冠疫苗[521][522] - 2024年6月公司与GSK签订A&R GSK契约,将现有合作重组为新许可协议,7月11日获德国反垄断当局批准生效[523] - 2024 GSK协议下,GSK获公司多项知识产权许可,公司获GSK特定知识产权许可[525][526] - GSK为协议支付4亿欧元预付款,公司最多可获10.5亿欧元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528] - 公司可获特定流感病原体疫苗许可产品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百分比分层特许权使用费,以及特定SARS - CoV - 2和流感与SARS - CoV - 2许可产品低两位数百分比分层特许权使用费[528] - 2024年10月公司与GSK签订过渡服务协议[529] - 2022年4月8日CureVac - GSK联盟获大流行防范协议,可提供每年8000万剂mRNA疫苗产能,2024年4月9日终止该协议[533] - 2019年12月公司与Genmab签订合作许可协议,2024年12月双方终止协议,公司mRNA技术权利自动回归[534] - 公司与CRISPR Therapeutics合作,通过83种UTR组合筛选,使HepG2细胞中Cas9蛋白水平比已优化的构建体提高了5倍[435][437] - 公司与CRISPR Therapeutics的协议中,已收到300万美元的一次性技术访问费,有资格获得最高2800万美元的开发里程碑付款、5200万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和2.6亿美元的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中个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548] - 2015年3月,盖茨基金会进行了4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公司需根据全球访问承诺协议开展最多三个并发项目,相关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552] - 2016年11月,公司获得盖茨基金会最高90万美元的小核糖核酸病毒疫苗开发赠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收到70万美元,赠款于2022年6月到期,已返还未使用资金20万美元[554] - 2017年11月公司获盖茨基金会分别高达19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的两项赠款用于通用流感疫苗和疟疾疫苗开发,2020年疟疾疫苗赠款增加8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别收到190万美元和220万美元资金,已分别返还未使用资金6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555] - 公司与盖茨基金会的轮状病毒项目合同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收到300万美元的资金,合同于2022年6月到期,全球访问承诺仍然有效[551] - 2019年2月公司与CEPI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开展多种疫苗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等工作,协议于2022年2月终止,相关项目2024年3月完成[557][563] - CEPI同意为相关项目提供高达3400万美元资金,为CVnCoV开发额外提供153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收到2710万欧元资金,项目完成后CEPI要求返还140万美元未使用资金,公司已支付[561][563] - 2015年11月公司与特斯拉自动化签订开发和知识产权协议,双方联合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并授予对方使用许可[564][565] - 公司与特斯拉自动化的协议中,特斯拉自动化为公司设计、开发和制造自动化制造机器,公司需支付每台机器费用及高达5000万至6000万美元商业里程碑付款和开发成本,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支付2200万至2300万欧元开发成本[564] - 2022年5月公司与myNEO签订研究与选择权协议,合作开发新型mRNA免疫疗法,2023年4月行使收购特定研发项目知识产权权利[567] - 公司与myNEO的协议中,支付13.8万欧元一次性技术访问费,myNEO有资格获得高达1750万欧元主要适应症研发里程碑付款、17.5万欧元其他适应症研发里程碑付款、3000万欧元主要适应症商业里程碑付款和750万欧元其他适应症商业里程碑付款[5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Schepens协议已向SERI和MEEI提供200万美元资金用于mRNA眼科治疗候选药物研究,该协议于2024年10月到期[570][571] - 2020年11月30日公司与欧盟委员会签订COVID - 19疫苗候选药物预购协议,成员国预购2.25亿剂疫苗并有额外1.8亿剂购买选择权,公司收到4.5亿欧元预付款,2021年10月撤回监管批准申请致协议终止,无需返还预付款[572] 项目里程碑收入 - 2024年8月15日,公司因禽流感项目成功过渡到研究的第二阶段,获得1000万欧元的里程碑付款[381] - 2024年8月15日,公司在禽流感项目成功过渡到2期研究时获得1000万欧元里程碑付款[463] - 2024年4月24日启动评估编码甲型H5抗原的单价大流行前疫苗候选物的1/2期研究,8月宣布该研究成功过渡到2期,获得1000万欧元里程碑付款[506] 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候选药物CVGBM数据 - 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候选药物CVGBM在13名可评估患者中,77%成功诱导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其中84%为从头产生,69%有CD8+反应,31%有CD4+反应,23%两者都有,67%对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反应[381] - CVGBM在推荐的100µg剂量下,反应可持续99天,治疗耐受性良好,91%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全身反应,7名患者报告9例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无4级或5级不良事件[381] - 公司肿瘤学CVGBM 1期研究剂量递增部分数据显示,77%的可评估患者成功诱导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84%的免疫反应是从头产生,100μg剂量多数反应可持续99天,91%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385] - 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候选药物CVGBM的1期研究剂量扩展部分B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入组,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B部分数据并决定是否推进到2期[465] - 2023年6月启动CVGBM 1期研究,2024年4月完成剂量递增部分A的全部四个剂量水平共16名患者招募,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剂量确认部分B的20名患者招募,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行首次数据读取并决定是否推进到2期[474] - CVGBM研究A部分初步免疫原性结果显示,13名可评估患者中77%成功诱导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其中84%的免疫反应由疫苗新产生[475] - CVGBM研究中,有反应患者中69%有CD8+反应,31%有CD4+反应,23%两者都有,67%对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反应[477] - CVGBM治疗耐受性良好,最高剂量100μg无剂量限制性毒性,91%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全身反应,注射后1 - 2天内缓解[479] 研发项目进展 - 公司两个mRNA疫苗候选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高免疫原性,编码FimH铁蛋白纳米颗粒的候选物被选中进一步开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新药研究申请,2026年上半年启动1期研究[385] - 公司COVID - 19项目2期研究于2023年8月启动,2024年8月完成,2024年1月5日公布的中期分析数据显示候选疫苗耐受性良好,有中和抗体滴度[385] - 公司季节性流感项目2期研究于2024年5月启动,9月12日宣布GSK报告积极的2期数据,2025年2月确认该项目准备进入3期[385] - 公司2024年11月选定针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候选药物,2025年第一季度提交新药研究和临床试验申请[385] - 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启动针对尿路感染的新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2026年上半年启动1期研究[462] - 2024年8月完成单价mRNA疫苗候选物CV0601和二价疫苗候选物CV0701的2期研究,2024年1月5日公布中期2期数据[495] - 公司选择编码FimH铁蛋白纳米颗粒的mRNA疫苗候选药物2进行后续开发,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2026年上半年启动1期研究[491] 临床研究数据 - CV0601在加强免疫接种后第29天,针对Omicron BA.4 - 5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是加强前的5.0倍,超过许可的二价对照疫苗的3.6倍;针对原始SARS - CoV - 2病毒的抗体滴度是加强前的3.1倍,对照疫苗为2.8倍[497] - 二价候选物CV0701在低、中、高剂量水平下,针对BA.4 - 5在加强免疫接种后第29天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是加强前的2.7倍、3.7倍和4.6倍;针对原始SARS - CoV - 2病毒分别是2.1倍、2.7倍和3.1倍,除低剂量水平外,匹配或超过许可对照疫苗[500] - 2024年4月4日宣布多价季节性流感疫苗候选物在所有年龄组和测试剂量水平下增强了针对所有编码流感毒株的抗体滴度,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08] - 2024年9月12日GSK宣布季节性流感mRNA疫苗项目2期数据积极,显示针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毒株的积极免疫反应,符合所有预定义成功标准,准备进入3期[509] - 2023年1月6日报告单价Flu - SV - mRNA在年轻成年人中1期研究数据,测试剂量范围为2至54μg,在最低2μg剂量时几何平均滴度至少提高约14倍;在老年人中未披露剂量下,增强后与增强前滴度比为14.5,对照流感疫苗为6.2 [511][513] - 老年人中Flu - SV - mRNA的血清转化率为89.7%,许可流感疫苗对照为56.2% [515] 公司团队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团队中有245名拥有高级科学学位的人员致力于推进mRNA平台[383] 公司策略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投资专有技术平台,优化mRNA技术的三个核心支柱[384] - 公司在肿瘤学和预防性疫苗领域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分别针对现货型和个性化癌症精准免疫疗法开发,以及非呼吸道和呼吸道传染病[384]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619项已授权专利,包括119项美国授权专利、36项欧洲授权专利(在欧洲各国验证后共约368项国家专利)、132项其他外国授权专利,还有96项美国待决专利申请、71项欧洲待决专利申请、184项其他外国待决专利申请和16项PCT待决专利申请[382] - 公司商业成功部分取决于获取和维护产品候选、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578] - 公司通过在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申请和维护专利等方式保护知识产权[578] 实验相关数据 - 小鼠实验中,公司将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选定结构域融合,使功能性Epo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从4天增加到2周[411] - 小鼠实验中,野生型Epo编码mRNA和工程化Epo蛋白编码mRNA的给药剂量为0.4mg/kg,重组小鼠Epo蛋白的给药剂量为2.8μg[413] - 公司筛选87个经验证的信号肽以最大化分泌,筛选出的最佳信号肽使原代人肌肉细胞中分泌蛋白水平比天然信号肽提高了3倍[422] - 公司已编目超过100万个5'和3'非翻译区(UTR),并从中选出大量潜在增强子和稳定子元件[434] - 典型蛋白质含200 - 600个氨基酸,典型mRNA编码区为600 - 1800个核苷酸[427] - mRNA的3'聚腺苷酸(poly - A)尾通常由数百个腺苷酸核苷酸组成[431] mRNA递送系统情况 - 公司产品候选物主要由编码蛋白质的mRNA和递送载体两部分组成,临床预防性疫苗和癌症精准免疫治疗项目依赖基于脂质纳米颗粒(LNP)的递送系统[402] - 公司创建新型mRNA疗法的过程包括蛋白质设计、mRNA优化和mRNA递送三个支柱[404][405] - 公司在mRNA递送方面有多种第三方和自有递送系统,目前使用第三方LNP递送系统开展临床项目,也在开发自有LNP递送系统[448][449] - 公司在第三方合作中测试了超60种递送解决方案,并基于比较数据选择最有效的LNP用于授权[452] - 公司自有LNP开发中建立了两个可电离脂质家族,用于局部疫苗接种,优化配方能引发显著免疫反应[453] - 公司新LNP项目使mRNA疫苗可冻干成固体粉末,在25摄氏度和5 - 8摄氏度下储存超一年,mRNA仍完整且能引发强中和抗体[456] 行业背景数据 - 传统方法分析的外显子仅占总遗传信息的1.5%,新技术可利用其余98.5%的遗传信息[470] - 美国每年因尿路感染导致约800 - 1000万次医生门诊和100 - 300万次急诊就诊[486] - 2022 - 2023年美国流感季有3100万例疾病、1400万次就医、36万例住院和2.1万例死亡;2023 - 2024年美国流感季有4000万例有症状流感疾病、1800万次流感就医、470676例流感住院和27965例流感死亡[501] 公司过往收购与许可 - 公司2022年6月收购专注于高级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Frame Cancer Therapeutics,以增强抗原发现能力[388] - 公司2023年11月获得癌症精准免疫治疗项目mRNA构建体制造许可证,12月获得药物物质框架制造许可证,2024年7月获得肿瘤学开发项目新mRNA构建体更新制造许可证[388] 财务相关数据 - 截至20
CureVac(CVAC)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11 00:5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头寸为4.817亿欧元,较2023年末的4.025亿欧元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GSK的4亿欧元预付款,但被持续的研发活动和1.37亿欧元的一次性付款部分抵消 [61][66]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降至1450万欧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10万欧元;全年收入大幅增至5.352亿欧元,较2023年增加4.814亿欧元,主要受与GSK的新许可协议推动 [66]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4380万欧元,而2023年同期为8800万欧元;全年运营利润为1.777亿欧元,2023年同期为运营亏损2.742亿欧元 [67] - 2024年第四季度财务结果增至520万欧元,全年降至1320万欧元,减少主要是由于现金投资利息收入降低 [70][71] - 2024年第四季度税前亏损为3860万欧元,全年税前利润为1.909亿欧元,而2023年同期均为税前亏损 [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肿瘤学业务线 - 胶质母细胞瘤领先项目1期研究B部分已成功完成患者招募,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首批数据,并据此决定是否推进至2期 [10][19][56] -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现货型精准免疫疗法项目获美国FDA的IND批准进入1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治疗首例患者 [11][20][56] 传染病业务线 - 与GSK的季节性流感COVID组合疫苗合作项目,GSK于2024年11月启动1/2期联合研究,触发1000万欧元里程碑付款,款项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票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收到 [12] - GSK确认其季节性流感疫苗临床项目正为3期研究做准备,进入3期将触发另一重大里程碑付款 [12][18][48] - 预防尿路感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预防性疫苗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2026年上半年开始1期临床开发 [20][30][5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于2024年7月采取行动精简规模,重新聚焦技术创新和研发,专注于肿瘤学和传染病领域开发潜在变革性mRNA疗法 [8][16] - 肿瘤学方面,计划将精准免疫疗法与检查点抑制剂结合,在癌症早期阶段应用mRNA疗法,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35][37] - 传染病方面,将呼吸道疾病项目授权给GSK,利用其专业知识将基于公司mRNA技术的创新疫苗推向市场,同时自主研发非呼吸道传染病项目 [30][47][49] - 推进专有的mRNA递送技术,开发适用于肿瘤学和传染病的改良脂质纳米颗粒(LNPs),以提高mRNA疗效 [5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公司转型之年,战略转变和积极的财务里程碑为未来在肿瘤学和传染病领域的增长奠定基础 [7] - 公司对mRNA技术变革医学的潜力充满信心,凭借组织的灵活性和战略调整能力,有望在mRNA领域解锁更多机会,为患者带来有意义的影响 [73] - 2025年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高价值mRNA机会,依托良好的财务状况、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广泛的知识产权组合,推动业务发展 [7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GSK于2024年7月签署价值高达14.5亿欧元加特许权使用费的许可协议,为公司提供重要资金,并借助GSK在传染病领域的专业知识实现成功开发和商业化 [15] - 2024年公司进行战略重组,裁员约30%,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灵活性,专注于优先项目 [15][16] - 欧洲专利局(EPO)维持公司分裂聚A尾668专利的有效性,这一结果验证了公司在mRNA疫苗技术开发中的先驱地位,公司对即将到来的侵权案件充满信心 [13][21][2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项目中,纳入外显子外抗原在首次人体临床读数中有哪些早期迹象表明其对活性有优先影响?2025年下半年首例患者给药是否意味着2026年年中或下半年能获得1期数据读数? - 公司表示通过抗原发现平台对选择的抗原进行了广泛验证分析,基于临床前实验对这些新抗原的免疫反应持乐观态度,虽无临床证据,但其他癌症动物模型的临床前证据支持其有效性;由于是首次人体研究,需进行剂量递增,目前不便分享数据读数时间,需观察首批患者招募情况后再提供更准确预测 [82][83][87] 问题2:CVGBM资产的监管路径是怎样的?是否与监管机构就批准步骤进行过沟通?FDA的近期变化是否影响之前的沟通? - 公司称目前在自身项目中未看到FDA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CVGBM项目,若1期和扩展队列数据显示有意义的临床活性,将推进至2期,下一步将讨论随机2期试验,但尚未与监管机构进行相关讨论,希望在获得更多1期数据后再进行沟通 [92][95][96] 问题3:GBM项目推进决策的标准是什么?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项目中,临床前模型中1个抗原与4个以上抗原的抗肿瘤活性是否有差异?现金跑道指引至2028年,其中包含多少运营内容,是否包括所有1期、2期项目? - 公司表示GBM项目推进至2期的标准是患者群体的即时总生存期达到50个月或更长,或总缓解率约为20%;动物模型无法回答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项目中抗原数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问题,但多样性的免疫反应可能有益;现金跑道包含当前核心项目(包括2026年准备临床启动的项目、GBM、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个性化癌症疫苗)的临床阶段,但并非所有1期和2期项目都在现金耗尽之前 [103][104][108] 问题4:在肿瘤学和非呼吸道传染病项目中,公司对于合作与自主开发的最新想法是什么? - 公司表示今年主要专注于自身擅长的技术创新、研究和早期开发;从财务、能力和制造角度看,有能力开展早期临床试验(1期,可能根据适应症开展2期);对于肿瘤学等大型治疗领域,目标是与在该领域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合作进行后期开发和商业化 [113][114] 问题5:欧洲专利侵权听证会和损害赔偿程序的时间表是怎样的?辉瑞 - BioNTech是否有机会对668专利的有效性决定提出上诉?幻灯片中“需修改”评论的详细内容是什么?Genmab合作终止的原因和进展阶段如何? - 公司称第二个聚A专利775的EPO听证会将于2025年5月13 - 15日举行,若有效性得到确认,将进入杜塞尔多夫侵权法庭,听证会定于7月1日举行;若侵权得到确认,将启动损害赔偿程序,欧洲的损害赔偿程序可能需要长达一年完成;美国的法律案件将于2025年9月8日开始,涵盖有效性、侵权和损害赔偿;修改主要与聚A尾的长度有关,公司认为这不会削弱侵权立场;Genmab合作因长期停滞且无成果,双方达成共识终止合作 [119][120][126] 问题6: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项目1期数据中,需要看到哪些内容才能推进到早期阶段?是否有计划近期讨论外显子外新抗原的选择过程和贡献?EPO维持有效的聚A专利与英国法院去年驳回的是否为同一组IP?两者案件有何差异,对美国法院的专利有何影响? - 公司表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项目1期试验的主要目标是看到针对编码抗原的免疫反应,若有临床活性则更令人鼓舞,看到强免疫反应后将在早期阶段进行扩展队列研究,再寻找临床活性信号以决定是否推进至2期及以后;有计划讨论外显子外新抗原相关数据,但需进行内部审核;英国情况与德国不同,评估方式有差异,公司愿意安排后续电话会议与IT团队详细讨论 [133][137][140] 问题7:胶质母细胞瘤项目中,免疫原性数据如何转化为肿瘤反应?选择共享抗原疫苗下一个适应症的方法是什么? - 公司称在胶质母细胞瘤试验的A部分,13名可分析患者中有7名有残留肿瘤,其中1名有部分缓解,但因样本不足难以进行免疫评估;通常希望看到免疫反应转化为肿瘤生长控制或临床总体反应,但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最终决策的基准是总生存期;选择适应症时,通过抗原发现方法筛选抗原,经过专有算法和选择标准,在肿瘤学领域根据癌症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竞争格局和商业案例等标准对癌症类型进行优先级排序,在高优先级癌症中开展抗原发现活动 [144][145][148] 问题8:2025年研发成本预计如何进展?肺癌试验中,患者接种疫苗后反应率如何变化,临床试验设计是怎样的?幻灯片中显示25摄氏度下mRNA完整性下降,如何解释? - 公司表示研发成本方面,2024年进行了转型,将继续提高成本效率并降低总体开支,同时作为生物技术管线公司,将专注于管线项目;肺癌试验中,选择接受派姆单抗维持治疗的转移性疾病患者,添加疫苗后观察免疫反应和临床疗效,定期进行肿瘤测量;25摄氏度下mRNA完整性虽有下降,但仍在与监管机构商定的规格范围内,这在室温条件下是令人鼓舞的结果 [162][1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