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4年上网电量2272.84亿千瓦时,等效标煤减排CO₂约18659.99万吨[14] - 2024年营业收入868.044亿元,较2023年增长5.2%[16] - 2024年每股派息0.095元(含税)[16] - 2024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406.208亿元,较2023年增长5.3%[16]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8.139亿元,较2023年增长5.4%[19] 机组情况 - 2024年在建核电机组16台,装机容量31798兆瓦,占中国大陆比重53.17%[17] - 2024年在运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19406兆瓦,占中国大陆比重35.98%[17] - 2024年28台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92%[57] - 2024年采用二代及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24台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93%,连续七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57] - 2024年全年核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710小时,近三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517小时[57] 项目进展 - 8月招远一期、陆丰一期、苍南二期项目获核准[11] - 7月宁德5号机组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5月防城港4号机组高质量投产,集团“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全面建成[60] 财务状况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75,491,431,109.00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2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49,909,223,411.48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2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425,400,654,520.48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2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83,479,437,065.23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2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69,604,976,308.22元,较2023年有所下降[22]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253,084,413,373.45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22] - 2024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19,441,293,507.77元,较2023年有所增长[22]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增长6%左右,惠州1号机组将投入商业运营[65] - 2025年广东省内十台核电机组参与市场交易,电量超273亿千瓦时,防城港、宁德核电上网电量全参与交易,红沿河核电市场交易电量占比与2024年基本持平[65]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10028名登记股东,其中A股207032名、H股2996名[68] 新技术研发 - 2024年申请专利1836项,892项获专利授权,两项发明专利分获中国专利金奖和银奖,三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63] - 宁德核电机组实现行业首例热套管远程在线维修,陆丰6号机组应用核电厂“造楼机”等先进建造技术[61] 其他策略 - 8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债议案,10月申报文件获深交所受理,12月完成首轮回覆[11] - 12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控股股东延长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议案[11] - 2024年公司中層管理人员、高技术岗位公开竞聘占比超50%,连续5年公开选拔年轻管理人员[45] - 2024年集团向联营企业出资约601.1百万元,追加投资后持有宁德第二核电51%股权[94] - 2025年公司将投入在建核电站建设资金、进行在运核电站技术改造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投资活动[101] - 公司成立22个功能领域同行小组(「PG组」)解决核电站共性技术问题[175] - 2023年公司新申请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024年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181] - 2024年南方中心四大研发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中山科研基地实验厂房正式投入使用[181] - 2024年校园招聘引进1867名优秀毕业生,49人通过社会招聘加入公司[199] - 2024年引进8名高层次人才,与4名院士和高校团队建立长期合作[199]
中国广核(003816) - 境内同步披露公告-2024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