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003816)

搜索文档
公用环保行业2025年9月投资策略: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4 15:41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环保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 碳中和背景下,推荐新能源产业链+综合能源管理 [20]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年,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 [2][15][16] 市场回顾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月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 [1][12]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 [1][12] - 环保板块上涨5.28%;电力子板块中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板块下跌0.24%;燃气板块上涨4.50% [1][12] 重要政策事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1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包括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1][14]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 [2][15][1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18] - 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3.6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83% [18] -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突破18%,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60% [18]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至少需达到25亿千瓦,年新增风光装机需维持在2亿千瓦以上 [18] 投资策略 公用事业 - 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火电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推荐华电国际、上海电力 [3][20]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推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西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金开新能 [3][20] - 装机和发电量增长对冲电价下行压力,核电盈利维持稳定,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电投产融 [3][20] - 全球降息背景下高分红水电股防御属性凸显,推荐长江电力 [3][20] - 燃气推荐华润燃气、九丰能源 [3][20] 环保 - 水务&垃圾焚烧行业进入成熟期,自由现金流改善明显,推荐光大环境、中山公用 [3][20] - 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份额超过9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推荐聚光科技 [3][20] - 欧盟SAF强制掺混政策生效在即,国内废弃油脂资源化行业受益,推荐山高环能 [3][20] - 煤价下行背景下秸秆价格同步下降,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成本端改善明显,推荐长青集团 [3][20] 行业重点数据 电力行业 - 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45]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45] - 7月份火电同比增长4.3%,水电下降9.8%,核电增长8.3%,风电增长5.5%,太阳能发电增长28.7% [45][46]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58] -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58] - 6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502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 [66] - 1-6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294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 [66]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 [75]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75] - 1-7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06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88小时 [75] - 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 [85] 碳交易市场 - 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70.69元/吨,最低价69.23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 [94] - 本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037,485吨,总成交额410,389,175.76元 [94]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895吨,成交额4,793,699,317.08元 [94] - 累计成交量695,666,559吨,累计成交额47,826,426,420.59元 [94] 煤炭价格 - 环渤海动力煤8月27日价格671.00元/吨,与上周持平 [105] - 郑商所动煤期货主力合约8月29日报价801.40元/吨,与上周持平 [105] 天然气行业 - 8月29日国内LNG价格4098元/吨,较上周下降1元/吨 [107] 行业动态 - 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 [111] - 华电、华润签订"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与煤电联营协议 [112] - 我国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113] - 中国华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目标 [114] - 国家能源局增加4家单位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 [115] - 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自9月起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 [116] - 1-7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用电量破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117] - 1-7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6.3% [118] - 7月核发绿证2.36亿个,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3.58万个 [119] - 2025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投运总装机13.66GW/33.75GWh,较去年年底新增22% [120] - 电规总院发布6大重磅智库研究成果 [121] - 国家发改委:核电、油气管道等重大项目将设民间投资参股最低比例 [122] - 安徽136号文征求意见: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844元/度,增量项目机制电量比例85% [123]
中材国际、珠城科技目标价涨幅超40% 亿华通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9:40
券商评级活动概览 - 9月2日券商共发布33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其中目标价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材国际(43.65%)、珠城科技(41.51%)、光云科技(35.72%) 分属专业工程、家电零部件、IT服务行业[1] - 当日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大唐发电、中国广核、三峡能源各获1家机构推荐[3] 目标价涨幅详情 - 中信证券给予中材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13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43.65%[2] - 中信证券给予珠城科技派评级 目标价75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41.51%[2] - 中信证券上调光云科技至增持评级 目标价22元 较最新收盘价涨幅35.72%[2][5] - 深南电路获招银国际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235元 涨幅30.64% 为涨幅排名第五[2] - 涨幅超20%的公司包括斯瑞新材(24.53%)、东航物流(24.35%)、招商银行(24.31%)等共10家企业[2] 评级调整动态 - 评级调高仅1家次 中信证券将光云科技从持有上调至增持[3][5] - 评级调低仅1家次 长江证券将亿华通从买入下调至增持 所属电池行业[5][6] - 首次覆盖仅1次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赤峰黄金并给予买入评级 所属贵金属行业[7]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中国广核“买入”评级 拟收购惠州核电增厚EPS
格隆汇· 2025-09-02 19:2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 同比下降16.3% [1] - 工程板块毛利实现较大提升 核电板块毛利出现下滑 [1] 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8.84% [1] - 防城港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对电量增长贡献明显 [1] 资产收购 - 拟收购惠州核电82%股权 惠州二核100%股权 惠州三核100%股权及湛江核电100%股权 [1] - 交易对价合计93.75亿元 其中惠州核电交易价格约80.23亿元 惠州二核交易价格约13.53亿元 [1] - 惠州核电评估净资产97.84亿元 对应增值率17.91% PB约1.18 [1] - 惠州二核评估净资产13.53亿元 对应增值率10.27% PB约1.10 [1] 发展战略 - 收购完成后将新增多个在建及储备核电项目 盈利增长确定性增强 [1] - 考虑2025年新开工和核准 2030年前投产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1] - 截至2024年底惠州核电和苍南核电仍在集团体内 [1] - 2025年惠州1号机组投运 2026年惠州2号和苍南1号机组投运 集团资产加速注入上市公司 [1]
今日17只个股突破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5:3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3858.13点 处于年线之上 单日跌幅0.45% [1] - A股总成交额291.24亿元 [1] 突破年线个股特征 - 17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 其中三维股份以6.83%乖离率居首 [1] - 乖离率较大个股包括京山轻机4.52% 吉电股份4.45% 中瑞股份4.29% 供销大集4.14% [1] - 乖离率较小个股包括香江控股0.06% 蠡湖股份0.07% 中国广核0.34% [1][2] 个股具体数据 - 三维股份涨停10.02% 换手率3.44% 最新价12.96元较年线12.13元高出6.83% [1] - 京山轻机涨幅5.32% 换手率14.82% 最新价12.68元较年线12.13元高出4.52% [1] - 银行股表现分化 齐鲁银行涨3.79%乖离率2.24% 交通银行涨1.95%乖离率0.74% [1] - 能源电力板块多只个股突破年线 包括吉电股份涨6.18% 中国海油涨1.70% 华电国际涨1.12% [1]
公用事业ETF(560190)涨超1.4%,我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
新浪财经· 2025-09-02 14:18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上涨0.89% [1] - 成分股上海电力上涨9.98%、吉电股份上涨5.98%、华能水电上涨2.32%、川投能源上涨2.18%、大唐发电上涨1.95% [1] - 公用事业ETF上涨1.41%至1.01元 [1] 行业用电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1] -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较快 [1] 企业盈利环境 - 动力煤平均价格同比下行,火电公司燃料成本降低 [1] - 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推进,有助于燃气公司购销价差及利润提升 [1] 指数构成特征 -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01%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长江电力、中国核电、三峡能源 [2]
今日16只个股跨越牛熊分界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2: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44.84点,位于年线之上,日内跌幅为0.79% [1] - A股总成交额达19304.44亿元 [1] 突破年线个股特征 - 当日共16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其中吉电股份、中瑞股份、京山轻机乖离率较高,分别为5.58%、4.63%、4.52% [1] - 长江电力、香江控股、中国广核乖离率较低,仅刚站上年线,乖离率分别为0.02%、0.06%、0.08% [1] 高乖离率个股详情 - 吉电股份涨跌幅7.34%,换手率6.58%,最新价5.56元较年线5.27元高出5.58% [1] - 中瑞股份涨跌幅6.28%,换手率12.19%,最新价24.38元较年线23.30元高出4.63% [1] - 京山轻机涨跌幅5.32%,换手率12.35%,最新价12.68元较年线12.13元高出4.52% [1] - 供销大集涨跌幅9.84%,换手率4.84%,最新价2.68元较年线2.57元高出4.14% [1] 中等及低乖离率个股表现 - 三维股份涨跌幅6.79%,换手率2.03%,最新价12.58元较年线12.13元高出3.71% [1] - 齐鲁银行涨跌幅3.43%,换手率1.79%,最新价5.73元较年线5.62元高出1.89% [1] - 华统股份涨跌幅4.26%,换手率1.66%,最新价11.51元较年线11.31元高出1.80% [1] - 中国海油涨跌幅1.97%,换手率2.44%,最新价26.45元较年线26.03元高出1.61% [1]
媒体报道丨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国家能源局· 2025-09-02 09:49
核心观点 -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 较"十三五"末增长10倍 跃居全国第一[6]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 同比增长8.3%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元 同比增长7.5%[6] - 构建风渔旅融合新业态 形成"能源-养殖-冷链-文旅"和"风电-制氢-甲醇-航运"两条产业链[9]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6]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 全国第一[6] - 建成研发制造安装运维检测全产业链 产业发展跻身全国领先水平[6] 技术创新成果 - 海上风电领域:阳江500千伏无功补偿站 三山岛柔直输电工程 双转子漂浮式风电平台等首创性科技成果[8] - 深海油气领域:乌石油田群实现生产水零排放 恩平油田群投用全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8] - 海工装备领域:全球首艘11000米超深水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世界首台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8] - 氢能领域: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 深圳全球单体最大电解海水制氢工程[8] 重点项目与合作 - 中广核建成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9] - 打造"伏羲一号"风渔融合平台 共建红海湾实验室[9] - 签约绿色船燃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合作 兆瓦级海水原位制氢关键技术研究 抗台风兆瓦级海上浮式光伏示范项目[10] - 启动大湾区绿色船燃产业创新联合体[10] 发展战略 - 广东省委作出"1310"具体部署 将海洋强省建设作为"十大新突破"之一[4]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成国家级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6] - 开展风渔融合 核风光融合 综合能源岛三种海上能源融合模式探索[9]
中国广核(003816):业绩低于预期在手核电项目保障稳定持续成长
华源证券· 2025-09-02 09: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低于预期 营业收入391.7亿元同比下滑0.53% 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下滑16.3% [7] - 收购惠州核电及湛江核电项目 收购对价93.8亿元 收购PB 1.17倍 增加在建及储备核电机组 [7] - 在建核电机组20台(含控股股东委托管理8台) 2025-2032年陆续投产 保障中长期装机成长性 [7] 财务表现 - 2025H1发电量12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 但市场化交易电价同比下降8.23% [7] - 毛利率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主因市场交易电量比例提升至56.1%及电价下降 [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7.9% 因部分机组税收优惠到期及政策调整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8.2/113/120亿元 同比增长0.09%/4.39%/6.2% [6][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876/905/959亿元 同比增长0.92%/3.36%/5.87% [6]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0.21/0.22/0.24元 市盈率17.92/17.16/16.16倍 [6][7] 资本结构 - 总市值1939亿元 资产负债率60.23% 每股净资产2.39元 [3] - 2025E经营性现金流336亿元 投资性现金流-426亿元 [8] - ROE预计从2024年9.05%逐步回升至2027年8.67% [6][8]
公用环保2025年9月投资策略:中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24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14] - "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等方向[2][16] - 投资策略聚焦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相关标的[3][21] 市场表现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1][1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1][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环保板块上涨5.28%,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下跌0.24%,燃气上涨4.50%[1][13]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目标[1][14]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三方面举措[1][15] - 国家发改委各司局2025年研究课题聚焦"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包括节能降碳目标及新能源消纳机制等[16][18] 行业数据 电力供需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月单月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6][47]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59]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太阳能装机11.1亿千瓦(+50.8%),风电装机5.7亿千瓦(+22.1%)[76] 碳市场交易 - 全国碳市场8月29日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本周总成交量603.75万吨,总成交额4.10亿元[9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9万吨,成交额47.94亿元[98] - 欧盟碳排放配额(EUA)期货8月25-29日成交1.19万吨CO2e,结算均价71.57欧元/吨[100] 能源投资 - 1-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88] - 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117] 重点公司推荐 公用事业 - 火电板块推荐华电国际(总市值615亿元,2025E PE 8.5x)和上海电力(总市值431亿元,2025E PE 14.0x)[3][7] - 新能源发电推荐龙源电力(总市值1394亿元)、三峡能源(总市值1215亿元)及区域海上风电企业[3][7] - 核电运营推荐中国核电(总市值1833亿元,2025E PE 17.8x)和中国广核(总市值1939亿元)[3][7] - 水电推荐长江电力(总市值6873亿元,2025E PE 19.9x),燃气推荐华润燃气和九丰能源[3][7] 环保 - 环保板块推荐光大环境(港股)、中山公用(总市值153亿元,2025E PE 10.9x)等类公用事业标的[3][7]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荐聚光科技(总市值93亿元,2025E PE 34.6x)[3][7] - 废弃油脂资源化推荐山高环能(总市值33亿元,2025E PE 36.8x),生物质发电推荐长青集团[3][7]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逻辑转向市场化,机制由"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变为"机制电量+市场交易"[20] - 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19]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需至少达25亿千瓦,年新增装机需维持2亿千瓦以上[19]
市场化交易电量量涨价跌,中国广核上半年营收微降,净利承压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17:5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3% 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下降16.30% [2][3] - 整体毛利率43.29%较去年同期下降5.44个百分点 电力销售业务收入306.58亿元占比78.27% [3] - 在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93% 但出现量涨价跌现象 [3][4] 电力市场与电价分析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6.1%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 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8.23% [4][5] - 广东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成交均价0.384元/千瓦时 较去年同期0.4538元/千瓦时明显下降 [6] - 核准电价维持0.35-0.42元/千瓦时未变化 广东地区营收205.64亿元占比52.50% [5][6]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 核电上网电量占比49.27% [3] - 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1796兆瓦 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44.46% [3] - 公司拟收购惠州核电 惠州第二核电 惠州第三核电和湛江核电4家核电公司 [6] 区域市场动态 - 广东 广西市场化电价已接近交易下限 福建 辽宁电价保持平稳 [5] - 核电机组所在省区电力现货市场铺开运行 新能源全面入市导致价格同比下降 [5] - 电力供需宽松及市场化改革对电价形成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