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携程集团-S(09961) - 2024 - 年度财报
09961携程集团-S(09961)2025-04-11 18: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携程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主要行政办事处位于新加坡[6] - 公司美国存托股交易代码为TCOM,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交易;普通股交易代码为9961,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交易[8] - 公司首席执行官为孙洁[6] - 公司联系电话为+65 3138 - 9736,邮箱为iremail@trip.com [7] - 公司年报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有653,270,717股每股面值0.00125美元的普通股[11] - 公司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12] - 公司为大型加速编报公司[12] - 公司已提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b)条作出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报告及对管理层评估的证明[12] - 公司非空壳公司[13]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一站式旅行服務提供商,提供全面旅遊產品、服務及差異化旅行內容[21] - 公司一站式旅行平台連接用戶及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整合旅行產品、服務及內容[22] - 公司自2018年起在平台推出內容分享功能,豐富平台生態系統[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超過90%的總交易訂單通過移動端渠道操作下單[23] - Trip.com應用程序成為韓國、新加坡、泰國及香港等多個市場下載量最高的線上旅行社(OTA)應用程序之一[23] - 公司於全球設有九個客戶服務中心及十六個電話服務中心[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開放平台上擁有約150萬種全球住宿服務[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開放平台上有超過640家合作航司[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開放平台上有超過65,000個其他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組成的網絡[25] - 公司於1999年10月開始提供住宿預訂及交通票務服務[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200亿元增长122%至2023年的446亿元,再增长20%至2024年的534亿元(73亿美元)[29] - 202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100亿元和172亿元(24亿美元)[29] - 2024年净收入为532.94亿元(73.02亿美元),营业成本为99.9亿元(13.68亿美元),毛利润为433.04亿元(59.34亿美元)[35] - 2024年营业费用合计291.27亿元(39.91亿美元),营业利润为141.77亿元(19.43亿美元)[35]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为28.26亿元(3.87亿美元),净利润为172.27亿元(23.6亿美元)[35] - 2020 - 2024年归属携程集团有限公司净(亏损)/利润分别为-32.47亿、-5.5亿、14.03亿、99.18亿、170.67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收益分别为-5.40、-0.87、2.17、15.19、26.10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80.96亿、198.18亿、170亿、415.92亿、484.39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分别为580.11亿、661.08亿、614.35亿、887.32亿、1121.2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1872.49亿、1918.59亿、1916.91亿、2191.37亿、2425.81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583.69亿、662.18亿、612.39亿、724.11亿、740.1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负债总额分别为856.82亿、814.03亿、786.72亿、961.31亿、990.99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携程集团有限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分别为1003.54亿、1096.77亿、1122.83亿、1221.84亿、1418.07亿人民币[36] - 2020 - 2024年产品研发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9.64亿、8.02亿、5.67亿、8.7亿、9.76亿人民币[37] - 2022 - 2024年确认的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人民币2.96亿元、7900万元和3.3亿元(4500万美元)[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民币9亿元(1.29亿美元)的投资分类为公允价值层级中的第三级[138]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净利润人民币14亿元、100亿元和172亿元(24亿美元)[139]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净流动资产分别为人民币1.96亿元、160亿元和380亿元(52亿美元)[140] - 202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分别为人民币26亿元、220亿元和196亿元(27亿美元)[1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住宿预订收入分别为74亿元、173亿元和216亿元(3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7%、39%和40%[30] - 2022 - 2024年,交通票务收入分别为83亿元、184亿元和203亿元(28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1%、41%和38%[30] - 2022 - 2024年,旅游度假收入分别为7.97亿元、31亿元和43亿元(5.94亿美元)[31] - 2022 - 2024年,商旅管理收入分别为11亿元、23亿元和25亿元(3.43亿美元)[31] - 2022 -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5亿元、35亿元和46亿元(6.34亿美元)[32] 公司收购与合约安排 - 2024年12月公司终止与成都携程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合约安排,并收购其作为全资子公司[42] - 公司通过合约安排对可变利益实体拥有有效控制权并合并入账,合约安排在现行中国法律法规下有效、有约束力和可执行[43] - 通过合约安排实现对可变利益实体的控制未必与直接持股同样有效,可能产生大额成本,且合约安排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未在中国法院验证[44] - 现行及未来有关合约安排的中国法律法规及其解释与应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违反法规或未取得许可,监管部门将采取行动[45] - “可变利益实体”指在中国注册成立并与股东和公司中国子公司签订合约安排的公司[48] - 来自可变利益实体的净收入分别占公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总净收入的22%、23%及22%[49] - 可变利益实体的总资产分别占公司2023年及2024年总资产的5%和5%[49] 公司面临的法律与监管风险 - 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面临多类法律和运营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受复杂且变化的中国法律法规监管[46] - 香港或澳门目前与信息安全或反垄断相关监管办法对公司业务无重大影响,但未来新办法影响不确定[46] - PCAOB无法全面检查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影响公司运营、接受外商投资及证券发售能力[46] - 中国政府对公司运营的监管权力可能限制或阻碍公司发行证券能力,行业法规可能导致证券价值下跌[47] - 中国法律制度产生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公司运营及美国存托股份价值重大不利变化[47] - 美国存托股份投资者购买开曼群岛控股公司股权,不直接持有中国可变利益实体股权[48] - 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及可变利益实体开展,受中国法律法规管辖[54] - 公司中国子公司及可变利益实体已取得住宿预订等业务所需许可,交通票务辅助服务业务的某些许可仅占交通票务收入极小部分[54] - 公司香港子公司获得旅行社和保险代理业务相关许可,澳门子公司2023年基本停止运营[5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中国子公司或可变利益实体未收到政府机构对业务许可申请的书面拒绝通知[54] - 因中国法律法规解释及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未来可能需额外许可[54] - 若未获得或保持必要许可,公司可能受处罚,影响证券发行及价值[55] - 公司存托凭证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普通股已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被视为“现有发行人”,无需为历史证券发行向中国证监会完成备案程序[56] - 若公司未来进行《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证券发行,需在纳斯达克或香港联交所完成证券发行后三个工作日内,或在其他境外市场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后三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完成备案程序[56] - 公司已完成的向境外投资者发行或发售证券,在《管理试行办法》施行之日前无需取得中国证监会的许可或完成备案手续[57] - 公司未来向外商发行或发售证券符合条件被视为中国境内公司的间接海外发售和上市的,需要向中国证监会备案[57] - 公司向外商发行或发售证券无需通过国家网信办的网络安全审查[57] - 公司向外商发行或发售某些债务证券需按国家发改委通知规定进行审查和登记手续[57] - 公司向外商发行或发售证券无需获得其他中国政府机构的事先许可[57] - 若公司被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或网络平台运营者,需通过国家网信办的网络安全审查[57] - 截至本年度报告之日,公司已向国家发改委完成所有外债发行登记,正在就近期债券发行向证监会履行备案程序[58] - 中国法律法规限制外商对某些业务投资,且适用及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68] - 可变利益实体违反合约安排,公司业务可能中断,声誉或受损,诉讼耗时且代价高昂[68] - 可变利益实体主要股东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可能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68] - 公司上市证券交易价格一直及可能继续震荡不定,投资人可能遭受重大损失[68] - 公司对若干事项实践操作不同于其他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68] - 公司普通股、美国存托股份或其他股本证券日后在公开市场大量出售或预计潜在销售,可能导致上市证券价格下降[68] - 公司线上门户网站资料若含错误或误导性内容,可能面临法律行动,虽当前待定事项预计无重大不利影响,但法律行动仍会产生不利影响[120] - 互联网行业面临信息安全挑战,公司若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可能受到警告、罚款等处罚[121] - 公司大部分交易通过互联网开展,若平台或网络出现安全漏洞,业务、经营业绩、用户体验及声誉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22] - 公司遵守数据保护法律法规需投入大量资源,若无法保护系统信息,可能导致损失、面临诉讼并损害声誉[123] - 公司开展业务需取得不同监管部门的许可证或批文,若未取得或维持,可能受处罚,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124] - 公司已完成携程移动应用程序搜索算法必要备案,“问道”人工智能助手完成部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其他必要备案工作仍在进行[126] - 中国政府实施法规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及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完成相关备案,公司面临合规风险[126] - 中国政府及监管机构对视频内容、直播等互联网信息实施监管,公司审查程序无法保证零违反[126] - 中国线上消费金融行业监管框架可能演变,公司无法保证取得线上消费金融服务所需许可证及批文[127] - 中国民用航空局等监管机票定价和代理佣金,若采纳限制性政策,公司机票订票收入或受影响[130] - 公司收集处理用户个人数据,受多司法辖区隐私及数据保护法规约束,法规解释执行存在不确定性[131] - 公司若被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需履行额外义务,网络安全审查可能干扰业务[132] - 公司遵守香港和澳门数据安全法规,若法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可能需承担额外费用[134] - 互联网及相关产业法规复杂多变,公司业务运营可能需变更,不遵守规定可能受处罚[125] - 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禁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165] -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机构要求互联网公司自查整改社区团购不正当竞争行为[166] - 2022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案,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166] - 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反不正当竞争相关规章及法律草案[167] - 公司面临反垄断及竞争法律解释和实施的不确定性,若违规可能面临政府调查、罚款等制裁[165][166][167] - 2014年7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37号文规定境内居民向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出资前须登记,资料变动时须及时登记,未登记或更新可能导致子公司利润分派、资金注入受限[171] - 2012年2月15日通知规定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国居民个人须登记并办理相关外汇事宜,公司和获授股票期权的中国员工受约束,违规可能受罚[172] - 2006年颁布、2009年修订的规定及其他并购法规使外国投资者并购活动更耗时复杂,某些情况须预先告知反垄断执法机构[173] - 上一财年参与交易的所有经营者全球总营业额超120亿元且至少两家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超8亿元,或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在中国境内总营业额超40亿元且至少两家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超8亿元,交易完成前须获反垄断执法机构批准[174] - 2021年2月7日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规定互联网平台活动可能被认定为垄断行为的情况及涉及可变利益实体的合并控制申报程序[174] - 2022年6月24日通过反垄断法修正案,引入“安全港”,授予中止计算审查期权力,允许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加大处罚力度[174] - 若因经营者集中违反反垄断法,集中有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最高处上一年销售收入10%罚款,无此效果最高处5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处更严厉惩罚性罚款,部分交易可能恢复原状[175] - 2021年1月18日生效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对特定行业中国公司投资须经安全审查,公司战略收购或受影响[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