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与设施 - 2022年三期校舍投入使用新增约4000张床位,第四期校舍建设于2022年12月开展[8] - 2022年12月开展第四期校舍建设计划,建筑面积约86,400平方米,2025年3月全部投入使用[3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969.9百万元,同比增长4.3%,毛利约539.9百万元,同比减少6.0%,净利润约223.6百万元,同比减少21.1%[13] - 2024年毛利率55.7%,纯利率23.1%,资产回报率5.6%,股本回报率9.7%[11] - 2024年流动比率0.8,利息覆盖率12.0,净负债权益倍数0.2,财务杠杆倍数0.4,总资产负债率0.2[11]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9.299亿元增加4000万元或4.3%至2024年的9.699亿元,主要因学费及寄宿费收益增加3660万元或4.0%、教育相关服务及其他服务收益增加340万元或15.1%[47]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3.555亿元增加7450万元或20.9%至2024年的4.3亿元,主要因薪金成本增加5030万元或26.8%、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48] - 毛利从2023年的约5.744亿元减少3450万元或6.0%至2024年的约5.399亿元,毛利率从2024年的61.8%降至55.7%,下降6.1个百分点[49]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4400万元增加350万元或7.9%至2024年的4750万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和经营租赁收入增加[5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360万元增加90万元或25.0%至2024年的约450万元,主要因招生宣传雇员薪酬增加[5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993亿元增加4090万元或20.5%至2024年的2.402亿元,主要因行政薪金、后勤费用和办公等费用增加[52]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2480万元增加230万元或9.3%至2024年的约2710万元,主要因计息银行借款规模从2023年的约7.59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8.299亿元[53]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的约3.793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2.983亿元,同比减少约21.4%[54]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约9600万元减少2130万元至2024年的约7470万元,主要因除税前溢利减少[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的约23.185亿元增加约3.8%至2024年的约24.073亿元,主要因第四期学校场所建设及维护升级现有场所[59] - 2024年毛利率55.7%,2023年为61.8%;2024年纯利率23.1%,2023年为30.5%[65] - 2024年资产回报率5.6%,2023年为7.5%;2024年股本回报率9.7%,2023年为13.1%[65] - 2024年流动比率0.8,2023年为0.9;2024年利息覆盖倍数12.0,2023年为16.3[65] - 2024年净负债权益倍数0.2,2023年为0.1;2024年财务杠杆倍数0.4,与2023年持平[65][67] - 2024年总资产负债率0.2,与2023年持平[65] - 2024年末全职雇员1889名,2023年末为1793名;2024年薪酬总成本4.051亿元,2023年为3.387亿元[71] - 若利率上升/下降50个基点,2024年和2023年税后溢利分别减少/增加人民币396.6万元和369.9万元[124] - 2024年总股息为每股0.20港元,股息支付率为34.0%[117]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含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6.66亿港元[129] - 剩余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317亿港元重新分配予校园建设[129] - 约34.8%(2.317亿港元)用于收购或投资以扩大学校网络[129] - 约35.0%(2.331亿港元)用于出资校园建设项目以及购置家具及设备[129] - 约20.2%(1.346亿港元)用于偿还到期的短期贷款及长期贷款的即期部分[129] - 约10.0%(6660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129] - 公司已宣派及支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117]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待股东批准[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6.66亿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校园建设占比69.8%(4.648亿港元)、偿还银行贷款占比20.2%(1.346亿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占比10.0%(6660万港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占收益超5%的单一客户,五大客户应占收益总百分比低于30%[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2.086亿元,占总采购额67.7%;自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736亿元,占总采购额56.3%[1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909亿元[135] 招生与学生情况 - 2024/25学年本科招生4505人,专科招生763人,专升本招生1838人,全日制在校生达23928名[14] - 2024/25学年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23,928名,较2023/24学年下降1,085名,本科课程招生4,505人,专科课程招生763人,专升本课程招生1,838人[21] - 2024/25学年本科课程学费32,000 - 39,800元,专科课程学费20,000元,专升本课程学费32,000 - 39,800元[24] - 2024/25学年专升本课程新生最低学费从30,000元/年优化至32,000元/年,智能化校舍新生住宿费维持7,800元/年[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成人继续教育在职学生数5,775人[41] 学校专业与课程建设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各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5个等[14] - 2024年学院蝉联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I类第三名,29个本科专业排全国应用型前10名,33个排全国前20名[14] - 2024年上海市重点课程申报中,学院成功获批9门「AI+课程」,占总获批课程的32.1%,已探索建设70门「AI+课程」[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学院设有40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25] - 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各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5个,上海市特色专业3个[25] - 2024年1月,学院连续三年蝉联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I类第三名[26] - 2024年4月,学院29个专业排名全国前10名,33个专业排名全国前20名,14个专业位列全国第一[33] - 2023/24学年,学院日语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通过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至此已有三个专业获认证[33] - 2024/25学年,学院新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33] - 2024年,学院12门课程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累计入选达31门[34] - 学院已探索建设70门「AI + 课程」,2024年获批9门「AI + 课程」,占总获批课程的32.1%[34] 师资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学院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28.7%,高级职称占比36.9%,双师型占比45.7%[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学院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达85.8%,博士学位占比达28.7%,高级职称占比达36.9%,双师型占比达45.7%[34] 就业与升学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1%[14] - 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1%,升学率达5.7%,出国率达4.6%,报到就业毕业生中58.8%留在上海地区就业[36] - 2022 - 2024年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5%以上[36] 政策环境 -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 - 2027年)》支持浦东新区[27] - 2024年7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印发修订后的支持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意见[29] - 2023年6月,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 - 2025年)》[30] - 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31] - 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高等教育运营仍列其中[44] - 2020年1月1日生效的外商投资法取代三部旧法,成为中国外商投资法律基础[189] 产教融合发展 - 学院力争2030年初步完成、2035年全面完成产教融合型大学转型[16] - 2023/24学年打造产教融合类课程36门,行业企业共建、共同授课123门次[39] - 截至2023/24学年,共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70个,运营4个高能级产教融合基地[39] - 力争2030年初步完成、2035年全面完成产教融合型大学转型[38] 公司人员变动 - 赵东辉于2023年12月27日调任公司执行董事,负责整体管理及战略发展[72] - 丁哲寅于2023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财务战略规划及财务管理[76] - 叶先生于2018年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金融学本科毕业,2023年12月27日加入集团担任非执行董事[81] - 赵女士于2018年获伦敦大学学院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2023年12月27日加入集团担任非执行董事[82] - 周天明49岁,2024年8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营运[97] - 朱瑞庭59岁,2017年11月获委任为学院校长,负责学院整体营运,教研经验逾25年[100][101] - 王邦永43岁,2018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副行政总裁,负责集团行政及公共关系管理,教育经验逾19年[105][106] - 周乔琪37岁,2020年7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副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企业管治、投资及海外业务管理[107] - 张芷陌35岁,2021年11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的公司秘书,2024年12月3日获委任为集团的ESG工作委员会主席,负责集团整体企业管治等[109] - 2024年8月29日,杜举胜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李慧惠女士获委任非执行董事[137] - 赵东辉先生、陈百助先生及丁哲寅先生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39] 人员资质与荣誉 - 李女士于2003年7月获厦门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获会计学硕士学位,2015年9月获高级会计师证书[79] - 陈先生于1985年7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5月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2 - 2003年获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金苹果教学奖[87] - 胡先生于1988年9月毕业于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1996年7月、2000年7月、2006年7月分别取得北京大学法学本、硕、博士学位,2009年4月被评为上海司法行政系统十大杰出青年之一[91] - 刘女士于1986年7月获陕西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 - 2018年间获多项教学相关奖项[94][95] - 李女士2007年12月 - 2021年2月在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职,2021年2月 - 2021年7月在厦门国贸房地产有限公司任职,2021年7月至今在厦门国贸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任职,2024年8月至今任公司非执行董事[79] - 叶先生1998年1月至今为温州市洞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伙人,2007年1月至今任台州永臻房地产有限公司主席及合伙人,2014年8月至今任上海商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席,2023年12月至今任公司非执行董事[82] - 赵女士2021年1月 - 2021年9月任上海长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21年10月至今任长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12月至今任公司非执行董事[83] - 朱瑞庭获2004年9月上海市育才奖、2008年11月宝钢优秀教师奖、2009年9月上海市育才奖、2022年9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103] - 王邦永2017年4月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12月获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06] - 周乔琪2017年9月
建桥教育(01525) - 2024 - 年度财报